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今天》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今天》影评精选10篇

2018-06-19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今天》影评精选10篇

  《今天》是一部由李廷香执导,宋慧乔 / 宋昌义 / 奇太映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今天》影评(一):the significance of forgiveness

  一个深刻又令人痛心的议题

  面对无辜逝者亲人又该如何生活

  如何去原谅不值得原谅不应该原谅却不得不原谅犯罪者

  故事从前面的平淡憋闷的费解,到最后多惠勇敢冲破禁锢心灵牢笼爆发,很多事不是忽略就可以不存在

  宋慧乔的演技真的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小池敏非常的吸引人,灵气可爱又真性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加揭露了家暴的残忍和没有人性

  我们常说要宽恕,要原谅,

  但前提是,原谅需要有意义

  如果原谅没有意义

  甚至会造成无辜的人更大的伤害

  那我们和施害者又有何区别呢!

  也许导演讨论趋近深刻,却最终没有非常得力升华,但是,做出的努力我们都看得见。遗憾是结尾处理在一片含蓄想象中,显得有点混乱

  《今天》影评(二):《今天》:活下去的理由

  《今天》这个名字大概有着“活在当下”的积极意味,因为“今天就是昨天的明天”。相比下,我更喜欢英文译名A Reason to Live(活下去的理由)。 很多人不曾花过一时半刻去思考活着的理由,我们拥有健康家人爱情事业财富等等等等,再不济也拥有其中之一。所以人生何其幸运,不需要一个理由来支持自己活下去。直到那些我们看重的东西一样一样地失去……甚至不必全部,只需要其中一样。“失去”像是建筑物被抽走的支柱,一点点坍塌我们的人生

  宋慧乔饰演的多慧从小父母离异,没有体会家庭温暖,直到男友给予的爱情变成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当爱超过其他的拥有品成为最重要的构成,它既成了活下去的理由,也成了自我谋杀的初衷。于是这部分的失去,就像在心脏上剜了一刀。人生不免碰上这样恶毒时刻,失去挚爱的她才开始想,要怎么活下去。矛盾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多慧竟然轻易就原谅了杀人凶手,并为照顾那个未成年孩子未来写了请愿书。表面看来,支持着活下去的理由,从爱转变成了宽恕。

  但我却并不认为这部电影仅仅只是和我们探讨“原谅”。看似叛逆实则聪明至极的少女池敏出现,开始质疑女主角谅解行为。这个角色也是片子亮点,不断从少女的角度拷问宗教伦理暴力以及生命的意义。与此同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不妨自问,如果遭受同等伤害,我们能单纯以主的名义去原谅伤害我们的人吗?我的回答是不能。因为我们的人性之中,有爱有恨。在这里,我不禁认为此片顺带着嘲讽了宗教的欺骗性。电影中有一个镜头,多慧极力压抑愤怒盯着十字架上的耶稣,最后歇斯底里地跑出去质问神父,“耶稣被钉十字架快要死去的时候,耶稣向上帝恳请原谅他的仇人,就在当时迫切的情况下向上帝宽恕他的仇人,难道不是作为被害者的耶稣不原谅他的仇人,上帝也就不能宽恕他的仇人的原因吗?”片中的神父和修女不断地叫人原谅加害人,基于简单的“你是宽容的人”显然站不住脚。

  作为无神论者,我曾思考过宗教的意义。什么时候我们需要一个宗教信仰。抛开那些“我向你许愿,请你赐予……我便……”的交换条件式,只谈那些出自真诚内心的信仰。一方面,信仰代替了道德给出行为标准,这个向善的标准具有教化意义,使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人在软弱到一定的时候,需要有信仰来拯救,由精神上的东西给予宽慰。我也不得不说,精神力量超乎人们想象。那么反之,我们的教育给了法律之外的道德准则,当我们拥有足够美满的生活的时候,生活给了我们足够的力量,就不需要借助宗教信仰来支撑着活下去。片中的多慧也是因为在失去原本的支撑之后,在信仰的指引下,试图通过原谅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因为上帝要我们宽恕任何人,宽恕让我们忘记仇恨,没有仇恨我们才能获得内心安宁。”这样的逻辑有点像是宗教意义的自我欺骗。没有原则的谅解其实是不谅解,而影片给出的“原则”就是加害者的忏悔,其实这种忏悔也颇具宗教意义。

  紧接着,片中的另一条线索,叛逆少女池敏的生活浮出水面优秀的第一名也是法官父亲的家庭暴力受害者。这里揭示了一个伦理和暴力的问题。东方家庭中,韩国与中国一样,极其看重伦理血缘。这表现在“养育之恩大于天”以及“父母永远是对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等固定思维模式。池敏的质问“父母打女儿导致其死亡,说那是过失杀人,罪行比故意杀人罪轻。可反过来女儿杀害天天殴打自己的父母,你猜会怎么判?”伦理给了暴力一个借口,只因欠他骨血。反抗即是违背伦常。好在现代社会的法律给了子女一个维护自身权利武器。但是极为讽刺的是,池敏的父亲就是一名维持公义法官。同时,他既要向他人炫耀女儿的优秀,又要不断加施暴力行为。影片并没有交代池敏父亲背后的病态心理根源,只是赤裸的揭露了这份血缘的残酷。同样,也因为伦理,所以父母隐瞒儿子性侵女儿的事实,导致女儿离家出走儿子变本加厉。至此,我忍不住打颤,法律、伦理、宗教竟然都不能有效维护生存权。

  影片中多慧与池敏的几次争吵,代表着两种世界观。多慧的逆来顺受和池敏无力的反抗,相同的是,两人都没有在丑恶背景下让仇恨萌芽。池敏的思考是,要怎么在暴虐的父亲手中活下去。她甚至给父母“亲子鉴定书”,企图证明自己并非父母亲生,来以此作为原谅对方(也是自己活下去)的理由。片中的受害人家属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需要加害人的道歉,才甘心真诚原谅。可结果是,她们都没有得到一句“对不起”。这个“对不起”太宽泛,受害人要求加害人的忏悔是很被动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道歉也不过是表面功夫,不等同于真心忏悔。又回到那个宗教命题,原谅其实是减轻自己心灵的负荷。至于那个犯人说不定良心根本没有负重。可是即便如此,不论世界给了什么,我们也总是得怀抱善意地活下去。像两位女主角一样。

  《今天》影评(三):这些有着既定观念的人们,真是神一般的白痴存在!【看的好开心

  本来只是看在乔妹的面子上扫两眼,没想到导演有一套,让人看得很开心,前半个小时池敏一说话我就乐得不行,彻底把乔妹抛在脑后了。导演真乃神人,为乔妹度身定做了这么一个白痴角色,真是太适合她了!

  看欧美片涉及到宗教,总会伴随着杀戮和报应,但是为什么这些教派传到东方,却变成宽恕了?就算耶稣他老人家,也是一直留画十三门徒,让大家看清犹大的真面目,也没见主原谅他。

  其实客观的看来,导演在表述“既定观念方面”的论点时是有些过头的,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种过却又恰到好处,所谓既定观念,池敏的台词表述的很清楚,譬如父母都是为孩子好之类。

  宗教到了东方都变得太过严谨,就好比佛教到了中国也变得酒肉不能沾,女人不能碰了。由电影引申生活中未免搞笑的这些既定观念,譬如结婚才能幸福,有房子住才能幸福,天伦之乐才是幸福,钱多才是幸福。此种观念多不可数。

  我是站在池敏这一边的,所以在电影开始时,当修女要求被害人家属给加害人家属一个安慰拥抱时,我直接笑喷了,这些有着既定观念的人们,真是神一般的白痴存在。所以乔妹在用既定观念说教池敏时,她的弱智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在乔妹关闭摄影机终止录像之前,我们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一部纪录片,因为毫无客观,只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而搜集有力证据罢了。这是毫无感知完全没有自我思想,甚至根本没有活着,完全不存在的一个人,所以导演设计了乔妹自杀。

  池敏是良善的,事情发生哥哥是有责任的,酒后不负责任乱打电话,但是却毫无亏欠之心,也许乔妹一无是处,但是起码她是无害的,这也是池敏接触她的原因。但是乔妹的既定观念,真的不能苟同。

  相同的事情,我们这也是刚刚发生,也就是药家鑫激情杀人事件,有人跳出来要原谅他,我是真不知道这种连捅被害人十几刀的杀人犯,凭什么被原谅?

  既定观念池敏说得很好了,就是父母都是好的,都是爱孩子的,出了虐待孩子的父母都是个别的,虐待孩子致死是过失杀人。反过来孝顺的孩子没几个,不然怎么会珍贵到评选十大孝子呢?相同的事情,就是官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教师都是园丁护士都是天使。种种笑死人的既定观念。被白痴奉为圣经

  另一方面犯罪的人,却要求得原谅,贪腐女官员说我是坚决拥护党的,足球大佬说我是做了很多贡献的,这种既定观念不过就是价值观,犯罪的人理直气壮,被害者平反还要感恩戴德。笑死人了。

  既定观念着会不会觉醒我不关心,因为他们是无害的一类人,但是法律的存在就是要惩罚坏人,每个犯罪的人,加害别人的人,都是不可饶恕。

  .S.池敏的扮演者刚出现时,我以为是麻美由真呢,我果真还是喜欢小女生。白痴乔妹靠边站

  《今天》影评(四):你的自以为是,导致了你的愚蠢

  看了今天这部电影,感觉自始至终,编剧似乎想通过女主来引导人们解读如何用“善”。有些人经常宣传人心要向“善”,这个“善”字怎么理解?儒释道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善”,个人认为,并不简单是指伦理逻辑上的善,更多是指我们要尽力保持一个生态系统良好平衡运行的愿力。 比如如何用“善”对待一个有罪的人,有些歪嘴和尚行者理解的善就是用爱感化,宽恕这个人的罪行,包容他。其实上帝的意思并不是酱样紫的。犯过罪的人,如果不罚惩,会使得这个犯罪没有了边界意识,反而这个犯罪更享受不断冲突新的边界不断残害他人带来的新的刺激快感,而享受快感也是一种人性本能。因此再犯更严重对他人伤害更大罪行的可能性更大。所以,如果此时用包容宽恕他罪行的方法,势必会破化整个人群生态系统的平衡良好运行。而此时“善”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惩罚,而不是宽恕。这样才能挽救这个人,也保护了更多可能会受到伤害的他人,维护人类生命权利生态的良好运行,这时的“善”更多的含义是对人类生命的尊重,维持公平正义,即人类人权。 有些弱智又会反驳,为什么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叫他的信徒不要用仇恨,而是要用善与爱去宽恕害他的敌人,那是因为耶稣不这样劝导,势必会引起更大的流血冲突,他的信徒当时还没有先进的武器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只能被人鱼肉。如果有压倒性强大的优势的话,可能是另一种表达?像现在的美国,以人类的人权自由的名义揍你屁屁,上帝是个非常有前瞻性的人,帮他的后人设计了一套很好的逻辑。 世间很多人,因为自己的理解水平能力低下,胡乱地传播自以为是的“善”,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而那些因为自己理解水平低下,而胡乱用自以为是的“善”,更是可耻的,有时,从某些方面来说,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犯罪也不为过。众人口口相传的善的含义,更像1+1=2,道理逻辑简单粗暴,一般容易快速传播。但真正对人类帮助更大的微积分、离散数学、拓扑学等却往往很多人说不上道,“善”这个字或许也是酱样紫的情况。

  《今天》影评(五):强力推荐的好片

  每个人的观后感可能都不尽相同,因为经历和对感情观察角度的理解不同,观感自然不同,所以才不会出现100%的好评和差评的影评。即便是凤毛麟角,在一片倒的形式下也会有那么几个微弱的不同的声音

  我个人认为,乔妹的演技很好,前期表面的平静也隐透着莫名的挣扎。后期的自我否定和对真相探寻时的犹豫渴望交织出的迫切又胆怯情绪也表现的很好。小姑娘对家人的爱恨交织也演的很自然,或者有类似经历的人会更明白那种感觉吧

  反应现实社会也会让人觉得忧心,尽管只是片面的,但是如果真的所有人都像修女和神父一样,一味的劝受害者去原谅罪人,像劳教所的管理人员一样说要让少年犯不受打扰的过新生活···那受害者家人的痛苦又有谁关心,因为得到原谅而放心开始新生活却没有一丝愧疚的害人者真的值得原谅吗?好像那个被害女孩母亲说的,所有人都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以情动人,那就只能以法治

  《今天》影评(六):谁有资格求的谁的原谅?

  很乖的从小小的年纪长到了现在,经常有感觉自己已经变得很不一样,不记得自己曾经是一个别人讲的活泼小孩,爱唱爱跳,或许还曾经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不记得有过多开心,仿佛失忆,又不全是。还记得因为一些琐碎细节小事就被责骂,小小的脑袋无法理解错在哪里,仅仅因为右转身拿身后的东西,而不是左转,就要被骂,代表规则制定者的大人,就这样理直气壮,而我也随着迷惑变得沉默。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无法记忆自己的过去,就像是看着一支死去的躯体,因为死亡隔开了联系,无法感知最原始的那个灵魂。

  大人并不因为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更接近真理,抑或更接近万能。岁月的增加只是重复了人生前半段的经历,不会因为重复而变得更高级。孩子也并不因为年纪小而一定不懂事理,反倒是孩子的思想没有被所谓的规则加上烙印,谁能说这些规则制定者是对的呢?领导者之所以能做领导者,不是因为他能制定规则并且让人相信这是规则么?

  经历的岁月长久并不能成为判断个体行为对错的依据,用发自内心的行为表达爱,而不是用暴力的行为告诉谁要去爱,无法感受,又怎么学会。

  看着就如同影子的妹妹,以前那个可爱活泼自信的孩子仿佛消失的无影无踪,经常不在家,我无法帮助她,即使长到现在成年的我,还是无法理解妈妈的想法。

  如果我有孩子,一定不会这样对她,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想法?我有过。现在也还是这样的想法。

  奢望在有生之年,可以时光倒流,原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呢?

  《今天》影评(七):人性中无法被原谅的部分

  韩国人的逻辑很有意思,对待二次碾压和杀人不眨眼的连续杀人犯,竟然要求受害人原谅施暴者,我真是跪了。。。。。。。这点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还是值得肯定,宁愿以暴制暴,也不放过一个。

  首先必须得明白一个客观事实,人性中有绝对无法原谅的部分,所谓的人之恶。人类之所以繁衍到今天,合作和竞争相辅相成。在很多极端条件下,必须要通过碾压同类或者异族,才能保证自己基因的延续。这种碾压包括残杀,强X,侮辱,暴力,等等等。而这种极端条件很多很多,所以这种恶在人类血液中被一代代继承,或者说,在人类意识形态中,被一代代继承。

  客观上来说,若没有这种恶的作用,人类这款基因库也不会繁衍得

  那么成功和巨大。

  但是,客观归客观。当整个族群的道德意识和宗教意识完全觉醒,并且上升到很大高度时,这种写入人性本能中的“恶”却可以造成巨大的伤害,对于那些“善”的伤害。其实,片中的女主角,未婚夫被人2次碾压后死亡,她使用圣母般“原谅犯罪者”的方式进行自我催眠。这可能是一种自我本能的保护,保护自己人格不因为这整件事情的冲击崩溃掉。但是,自我催眠的下场是什么?正如片中所述,把本该开刀消炎动手术的山口贴个创可贴,那么伤口表面上看不出来,内里面只会腐烂生蛆,给整个躯体造成巨大的伤害,最后坏死或截肢。用到人的心理角度,就会有严重的心理创伤,极有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一生无法痊愈。

  人性中的这部分恶是无法被原谅的,因为只有通过施暴者本身的忏悔,用他们自己的善把自己恶给消除掉,那这一个过程才是有意义的,只是对施暴者和别的善者的意义。也许这时受害者才能说一句原谅。

  若"恶"还存在,受害人的“原谅”,只是助纣为虐。就如片中那机车少年,杀了女主角的未婚夫,被女主角原谅得到释放,然后因为一句话不合,有马上杀了别的少年。善者要想自保,不能用“原谅”,而是通过不原谅,把对方施暴行恶的能力,借助法律的途径,监管起来。

  同时,这种“恶”的成分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但是受后天成长生活的环境刺激,其个体含量和表现方式差异巨大。杀人强奸和冷暴力,损人利己的恶性竞争等,通通都算,含量不同而已。

  那些看似轻巧的行径,哪怕有在多的冠冕堂皇的漂亮理由,从纯粹的道德层面,都是不可原谅的。而且其被善消除掉的概率也是极低,片中已经做了统计了,二次犯罪的概率高达7成,更何况生活中的那些龌龊的勾当。

  比较有意思的是,韩国社会却有一种强迫症型的原谅情绪...那个修女做着两边不是人的工作,却乐在其中;少年犯监狱的看守人像守护着天使一般守护着那个杀人的恶魔。他们社会舆论的导向居然是同情施暴者而不是保护受害者。甚至强迫受害者去“原谅”。我觉得这个社会是有毛病吧,或者影片片面了,若是客观上如此,我只能把这种强迫症型归为阴谋论了。阴谋论无处不在的,男权思维对女性的婚姻压迫是阴谋,中国儿童精英教育也是个天大的阴谋。所有阴谋论都有一个共性,少部分有文化的流氓为了自身的利益通过洗脑的方式带领一大批走狗奴役善良懦弱的人,并在社会上形成巨大的思潮。以此得出韩国的这个“原谅罪犯”社会强迫症,其背后的黑手很有可能是那些自己后代中有罪犯的当权者和有黑历史却坐高位的人。他们才是最大的获利者。

  万幸,文化渊源流长的华夏大地,讲究杀人偿命这门手艺的中华民族,还没被这类阴谋论洗坏脑子。

  最后来比较一下韩国的宋慧乔和中的范冰冰。都是两国的一线明星,论长相,各自在纯美和艳美这两大不同领域做到了登峰造极,这点打平。

  从年龄上来说,两人也都是刚满30岁的成熟女性,都处于女演员最最黄金的年纪。同时都在经历从一个偶像明星到实力演员的转型过程。她们选择了同一条道路,即文艺片。

  《二次曝光》我还没看,但是范爷和李玉之前合作的《苹果》和《观音山》都看过了,就说与《今天》相比吧,感觉韩国导演李廷香的视角要比李玉更广些。前者是在深刻揭露人性的普遍性一面,后者专注挖掘比较少见的一部分极端情况。所以从观众角度来说,肯定是前者的接受度大一些,我个人也更倾向于接受和认可前者。伟大的艺术家,就是要能创造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东西。

  从表演角度来说,首先得肯定两位女演员的优秀和努力。但我真担心美丽成了范爷的障碍。她太美丽了,美丽得容易让人出戏,李玉戏里的角色,有时不需要那么锋利的美丽。她的美像一把刀,把本该承载故事的角色应该表现出的故事情境,给破坏掉了。

  宋慧乔的颜其实是走偏锋的,多一点就俗了,少一点就淡了。她的面容,保留了很多传统东方人所喜爱的审美特征-----纯和善,并精致化。所以怎么看着都舒服,舒服感排在惊艳感之前。她洒在人堆里,绝对不起眼。但是看第二眼的时候,就容易把人的魂给勾了。所以这种面孔简直是文艺片的梦寐的主角脸孔啊,看似平凡——能入戏。第二眼的勾魂——可以当主角。

  不过两位都很美丽,两位都很努力,两位都有很多很多的粉丝,两位的未来都能用演技,证明自己的天后身份。

  《今天》影评(八):原谅

  我们用了逃避去欺骗自己,欺骗自己以为那是原谅。

  我们信了上帝去欺骗自己,欺骗自己以为自己获得了解脱。

  希望犯错之人能够悔改也只是自己对自己的安慰。

  为了让自己好过,我们骗自己自己已经释然。

  为了让别人好过,我们让自己难受。

  其实不是自己的错,但是自责的心总是一遍遍的拷问自己的过失。

  原谅并不能消除怨恨,但是也不能总背着怨恨无视了这个依旧在继续着的世界。恨有什么用,仇有什么用,无非是自己咽不下的一口气,只希望有错之人能受到惩罚,我们这样那样寻找着心里上的平衡,其实还是原谅太难。

  难过了,不要逼着自己去原谅,把怨恨放到一边,这世上还有很多美好。

  不要试着在这样的片子里寻找答案,因为所牵扯的东西太多,一部电影并不是你的人生指南。亲情,社会,犯罪,法律程序,道德标准,宗教信仰,你能看到什么就好,我们所做的也只是不断的追问自己,获得思考。

  《今天》影评(九):原谅的理由是什么

  影片探讨的是‘原谅’的话题。一开始讲述的是宽恕还是怨恨的表面关系。对于一个伤害你的人,你是否应该抱有仁慈之心去原谅。你的爱人被杀害了,你是否愿意宽恕他。基督教教导爱人,教导以仁爱之心对待仇恨。但是,慢慢地你发现,这宽恕,是否有意义。然后影片转向更深层的意义。为什么要宽恕,宽恕的理由是什么。

  少女智敏一直受父亲虐待,即便他的父亲是个法官,她离家出走来到多慧家。一开始我也向多慧一样责怪智敏的叛逆,无论如何,‘他毕竟是你的父亲。’每每智敏控诉父亲时,多慧都这样说。

  但是,请告诉我原谅的理由。难道就因为他是我的父亲,我就必须接受他对我的一切伤害吗?智敏做了亲子鉴定,父亲看见了,近乎癫狂地暴打她。她哭喊着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做吗?我希望能有一个理由,一个让我理解你们的理由。为什么只对我这样,为什么!你连一个理由都不能给我,我要如何去原谅你。我只是需要一个道歉,为什么你们不能向我道歉。

  多慧原谅那个两次碾死自己未婚夫的少年的理由又是什么?不,没有理由。当初是因为太痛苦了,以为原谅就能把心中的怨恨痛楚全都抹去,但是,只是伤口上的纱布,那伤痛一直都在。而那少年呢。你以一颗天真的心自以为他能改过自新,可结果却是另一番悲剧。多慧想要见那少年,如果他能对我说抱歉,如果他的心真的已经变得干净,那么,我就会原谅他。

  但是,多慧没能见到他。别人告诉她,冰冷强硬地告诉她,你不能见他,你不能阻碍他重新开始的生活。是他犯了错,是他伤害了他人的整个人生,为何他就可以把过去抹去,重新开始。谁又能给我重新开始的机会。我心中腐烂的伤口在无数个夜晚里狠狠刺痛,谁又能治疗。

  最终,无论是智敏还是多慧,无论是怨恨还是宽恕,所有的伤痛,都只有自己承受着。

  因为伤痛他们的对象,从来都不在乎你是否怨恨或是宽恕。

  每个人都有伤害他人的权利。即便你选择了友善的生活,也不能阻止他人对你猛然扑来的伤害。你所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时间让你接受这一切。

  《今天》影评(十):关于原谅

  受害人该以何种态度面对施害人?原谅还是永不谅解,好像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喜欢智敏。那么阳光,比起多惠,她虽然是个孩子,虽然仿佛是以恶意揣测人心,但不可否认总是她看的更透彻。后来才发现她面对的是什么。觉得她像一个内心腐蚀的太阳,外面看来热烈、活泼、充满能量,但其实内里都是阴影、伤口、委屈。把自己得不到的温暖给予别人,其实在不停地消耗能量,有一个镜头,她失落地看着栏杆外,多惠叫她,她立即换了一副开心的脸。感同身受,以前会很羡慕阳光开朗的人、然后身边没有这样的朋友、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但发现到人后,这些盔甲并不能保护自己,一个人寂寞还是寂寞,痛苦还是痛苦。特别阳光的人,我猜大多内心都有痛苦和缺失。

  电影没有交代智敏的父亲为何总是家暴她,但我觉得,现实中家暴归根结底还是和家暴者的童年、父母有关,从小的性格缺陷、以及现实不顺、或者其他原因,欺小凌弱是动物本性,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孩子,智敏言语上的抗拒(但其实并没有采取真正有力的反击,比如寻求外界帮助、比如真正的举止反抗,本质上她还是懦弱、也可能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更激起她父亲的凌虐欲。她太善良了,把受到的伤害用选择自己死亡去反抗,虽然这也是她自己的选择,但她还是斯德哥尔摩,父母一定爱自己的孩子是很可笑的“公理”,她自己是明白的,但还在寻找证明,还在实图原谅。要我说,不如先“听话”,独立之后远离这个家就好了,虽然没那么容易,但已经是那个环境、她这个年纪最好的选择了。

  多惠看起来虽然那么温婉、善良、总以好意揣测人心,但就像智敏所说,她一直在逃避,在证明没有道理的原谅有意义。但自杀、总喜欢发呆,这些一个人的状态是骗不了自己的,所以在智敏说穿她的心事的时候这么慌乱羞愧愤怒。她好像和智敏很不一样,无论性格还是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但她俩还是很像的,比如原始家庭的伤害、比如习惯将事故的责任自揽、宁愿伤害自己、比如对温情的珍惜和执念,甚至在多惠最后的转变、对着修女和神父失态,那个时刻真的和智敏崩溃地敲着门铃有重叠之处。所以才会彼此靠近和珍惜。两个傻孩子。

  《今天》的结局只是主人公看清了各自的心态,并未解决各自的困境,这也很好。留些思考就够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