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青之文学》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青之文学》观后感10篇

2018-07-02 03:2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青之文学》观后感10篇

  《青之文学》是一部由浅香守生 / 荒木哲郎 / 宮繁之 / 石塚敦子执导,堺雅人 / 远藤绫 / 朴璐美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青之文学》观后感(一):正因名作,更显青涩

  终于把《青之文学》看完了,非常有水准的动画,画面做得也很漂亮,好多场景都可以直接拿来当插画用了。有想保存的冲动,但还是删掉了,一来我硬盘太小而且没有刻录机。放着也没有什么意义,我基本不会看第二遍,还是留在记忆里面 更加好。不过看到这种作品感觉就如同锦衣夜行,我知道它是好东西,很想推荐给别人看,很想有志同道合的人来交流,但似乎又觉得没有必要,爱因斯坦说:真理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不是真理。 一样道理。好东西总归是好东西,无论怎样被无视甚至诋毁它终究是好东西,不会因此而贬值的。只要有人像我一样喜欢并且欣赏足够了。而且想要改编自名著的动画收视率很好那简直是开玩笑了。

  懒得数有几个故事了,不过比较喜欢的是《盛开在樱花下》和《蜘蛛丝》,久保带人的人设真的很漂亮,里面的画面非常绚烂,很是适合这个故事。配乐也很漂亮。故事嘛还是自己看自己体会吧。我只是在想为什么这个国家可以让一流的漫画家一流的动画公司一流的声优制作收视率并不高的深夜档,我们国家却把《西游记》这样的名著拍得和狗屎一样烂。生产垃圾好玩吗?有人说中国山寨大国,每次我去图书馆时候总是觉得“唉,正是如此,名作的原版借不到,各种乱七八糟的解读倒是一大堆,没有比吃别人咀嚼过的剩饭更加恶心的事了。”还有那种把别人的书抄一遍拿来做新书的人我实在是没话说,原来出书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啊。

  《蜘蛛丝》的故事我小时候听说过,无法确定是不是看过原著了,但是知道过这个故事的人一定很多吧,这就是名作的魅力,他可以形成一种文化并且不知不觉掺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最近一直在很热的讨论书会不会消亡,我觉得不会。因为就像名作一样它不能消失,如果它消失了那是全人类损失。而且书本始终阅读名作的最佳形式。各种阅读器可能会更加方便提高得到书籍或者说信息效率。但是,我相信绝对不是读得越多越好的,有些书是不能只读一遍的,有些书是扫一眼即可的,也有更多的书读了简直有害健康。但是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是可以给人很多营养的(黄书不在此列)。而且书籍可以给我们最多的启迪对比之下,再好的电影也只是快餐

  尼采说真正的杰作写完之后是像人一样有生命的,他会比他的作者活得更长。我也一直觉得生命是最应该被尊重的,而书籍是为读者存在的,再伟大的作品如果没人读他又有何意义呢?我们应该像尊重生命一样尊重名作。而不是向那个笑话一样:所谓名作,就是人人都在谈论却没有几个人真正读过的东西。

  如果真有世界末日的话,尼采的作品没有被保存下来的话我会觉得人类真的非常愚蠢。我相信《查拉斯图特如是说》一定比金字塔之类的更加能够代表人类的尊严智慧骄傲

  最后解释一下标题意思:这些历经时间考验的书籍读过之后还是觉得说的东西有很新很有生涩的感觉,所谓常读常新,这大概也是名作的魅力吧。

  《青之文学》观后感(二):青い文学

  y 2009.12.12

  人间失格,由于MAD HOUSE由于宫野DD由于朴JJ,我就使劲往黑冢上走神。。。四话下来,那个气氛那个情绪,让我惆怅啊惆怅。。。比起绝望,更加感到是无所适从。。日本战后作家N多作品都这个调调,实在是..

  樱花盛开那个....我能坦白说么,我好像基本没弄懂是怎么回事...就是一个人的心被迷惑了..什么都干得出来...OTZ..我没内涵我真不明白...

  心

  动画用了两个视角来讲故事。非常像【罗生门】的手法啊。所要表达的意思,就跟【罗生门】是如出一辙吧。

  最无敌的...跑吧,梅勒斯……

  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女人看到这个篇章都会一扫前面三部作品的郁闷情绪,转而亢奋一把..

  太那啥了啊....原作我没看过,于是现在想去找找看了...

  我对许斐刚的印象依然停留在网王,于是看到动画里那么漂亮人物,对他另眼相看了...(好吧网王也是帅哥拼盘..)

  高田跟城岛..那简直就无敌...我一直扪心自问,是不是我BL意识太强了..因为我觉得YY名作很内疚啊...喷

  这个篇章动画做的确实相当【魍魉之匣】,木内桑的独白,呜呜叫的火车,还有那绝对一模一样背景音乐……

  高田的每次独白,都充满了无尽的爱与恨...什么“都十五年了……我明明早已把你和你的笑藏于心底……你到底要折磨我到什么时候……”

  第二话居然还心灵感应看到城岛的幻影……然后邮递员就送信来了……这是何等的KIZUNA啊..

  这个部分延续剧中剧的手法,把故事里的梅勒斯和故事外的高田,一起奔向挚友情节刻画得极尽激情……梅勒斯那个古希腊运动健儿的跑步姿态太激情了...脖子跳跃起来的项链简直就是奥运金牌啊……太像金牌了= =

  高田接到信后就直接奔出家门,连门都不锁,一路单车飞奔到火车站,乘上返乡的列车……激情澎湃

  最煽情之处到了,高田声泪俱下吼着“叛徒”,城岛默默笑着那么无奈

  “这十五年来我想着只要写下去,你就一定会来,我一直等着你……”

  直到高田哭倒在病榻前,城岛一句“……对不起”...

  哎呀呀...太煽情了太煽情了...不要问我是友情还是JQ..我不了..囧

  后来两人终于牵起手..

  唉不知为毛,看到高田来探病危的城岛..我就想到木原的有田和船桥那一对,最后最后船桥去探望绝症中的有田...

  对了,第一话他们学生时代,两人在宿舍里玩罗密欧朱丽叶那段也超级无敌...XD

  最后的最后,又是那块伤痕累累的怀表……(这是定情信物么...)城岛十五年前送给高田约定一起去东京(私奔?)的表,高田因为城岛的爽约把表给摔了,从火车上扔到了铁轨上...然后城岛就珍藏了十五年这块表,还不让自己的小孩动,说“那是高田的东西”...当高田最终隔了十五年又拿到这块表的时候,一切都释然了...怀表依然停留在十五年前的十点十分……(怀表的属性都是十点么..爱德华那个也是...)

  究竟等待的人痛苦呢,还是被等待的人痛苦...我已经不需要等待了,这才是最痛苦的事。高田这句独白简直就是言情中最精髓。那个人已经不在了,跟那个人的故事已经停止了,所以这才是最痛苦的。

  总之且不论这是不是基情,这个篇章确实相当激情……前言也说了这是太宰治人生安定时期写的,所以思想感情都相当正面,非常开朗、振奋...跟后来的晦涩很不一样啊

  《青之文学》观后感(三):记「青い文学」:用你的生命拨动我的琴弦

  「名作こそ、青い」——这是贯穿「青い文学」所有篇目的介绍语。五篇看完,我也似有所感。可我是没有读过原作的,所以也似乎并不那么有发言权。但既然是名作,其意旨本身的高下想必并无太大争议,那我也可省却许多评判忧虑,从一个观影者的角度单纯地作些感想吧。

  首先,这一系列作品选取堺雅人作为主演就是一件很微妙事情。一个「喜怒哀乐全用笑容表现」的男人,这就很有意思了。虽然某些篇目的人设并不是特别符合堺雅人的声线,但在这一系列中,他的湖深不可测平地波澜演出依旧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人千面”的效果的。

  五篇中最喜欢的是「走れ、メロス」。我发现自己总是对这种类似“戏中戏”的双重甚至多重结构着迷不已。这让我想起《双面薇若妮卡》,想起《法国中尉的女人》;角色与角色、命运与命运相互映照,相互猜测,相互约束,却又相互挣脱;这是一种狡猾的、无处遁逃的宿命感,命运的指向中那些微不安定的寓意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メロス」一篇的情节节奏剪辑效果、内外双重世界的连接手段让我万分佩服(我要拜监督!!)。古希腊一层故事是始终张紧的弦,矛盾明显并且忠实地贯穿全篇,而日本一层故事可以说是像那张弓吧:开始是日常的稀松平实,然后渐渐眼见着矛盾一步步显现、升级、并且最终激化;其间两层故事时时交汇冲撞,高田不断等待,火车不断驶过,梅洛斯不断奔跑,太阳不断下沉,甚至恍惚中那案上书间的一战,如实如心,像时空接合,像行星挨近并影响着彼此的轨道;故事继续拉张,直到外层的弓张至最紧、将近折断处,又忽然似一声沉重喘息,弓与弦一同振动鸣响,病床上握住的手,邢台下拥抱身影,两个故事走入相似的结尾,命运此时豁然打开,执念从此释然、淡入风里,只有余音袅袅,留于耳畔。

  另外,木内大叔在其中的表现对我来说也是一大惊喜。虽然看上去是如《魍魉》中相似的眼镜和平性格,但在此狂乱和爆发中的力量让我着实激动了一把。(我更加期待计划中的MONSTER了 >_<!)

  而除去以上所有之外,更加令我震惊的是太宰治本人实际上只是内层故事的作者这个事实。我不得不说这篇动画加深了精彩,就像油画加深了光影一样,不,在我感受中还不止如此。啊~ 原来这就是所说的「名作こそ、青い」的样子

  其他篇目不像这一部让我辗转忐忑,却也有两部让我失神好久,得了个难解的心结。就是「人間失格」和「こころ」。这两部未能通透,不敢多言。我能感觉到,从意旨上来讲,这两部要明显高于梅洛斯,但恐怕是越复杂的越难以成就原貌,更难有所发展,所以虽然我从心理上觉得它们的深刻,却没能从感官完全接受它们。

  「桜の森の満開の下」给我这一系列中最奇怪的感觉。(难道是违和感?)首先它的隐秘与诡谲无疑是我的喜爱潜意识里觉得用樱吹雪的美景与粉面樱唇的美人来衬托孤独与杀戮也是绝对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但是!谁来给我解释一下它这个搞笑气氛是怎么一回事?!这一点绝对破坏了我的审美,要知道演员是不可以跳戏的,至少是不可以让观众跳戏的!我的思维就这样子被放空了,在结尾处完全失去着落,游于情节之外了。

  最后一部芥川作品改编没能引起我多少兴趣。画面制作是华丽没的说,也许是蛛丝和画匠的桥段有名了,心理准备充分所以失去了新意吧。

  「青い文学」看完后我更加相信,相比欧美的思维方式,自己是更加适应倾向于日式审美的。本来对与精细的日式文学叙述风格感到难以接受的自己,这之后是不是也可是尝试看一下了呢?

  《青之文学》观后感(四):一段一段来吐槽……

  人间失格部分:嘤嘤嘤堺叔!嫩怎么就役了这么一个中二渣攻自杀惯犯妄想症严重家伙!以及太宰治……真是个三次元禁断症末期的中二渣死宅无误啊!(喂喂

  盛开的樱花林下部分:堺叔!嫩果然是个牙萨西的山贼啊!哪有嫩这样顶着一五大三粗的大熊身材开口却一把小受温柔声还要一个劲地想要伪装攻声的温柔山贼啊喂!不过到了下部感觉表现渐渐正常了?一个只要身在樱花树下就被害妄想严重到甚至把最爱的妻子看成女鬼掐死的男主,一个略穷摇异常娇纵三观不正经常变Q版的女主,七个打酱油用还便当了六个的前妻和一头会说话的野猪…还有各种穿越物乱入比如泡泡糖比如MP3比如手机还比如一个说日式英语的外国人前妻。偶笑了……

  心部分:虽然夏冬两篇打的是同一故事不同视角的旗号,但是很多细节完全不同啊从季节上看就差别很大了喂!还有小姐学的琴,夏篇是古琴冬篇是钢琴,而且在下篇里看到K脱裤子都脸红的小姐在冬篇里彪悍地去扒K的裤子还爬了K的床!觉得如果没有小姐的话K和少爷这对好基友……啊不,好朋友一定能幸福快乐地生活下去而不是一个死而另一个一辈子都背负着阴影了……异性恋果然好危险……(喂!

  快跑,梅洛斯部分:不要这样啊一路看来这么多黑暗系故事嫩突然蹦出来这么一个正真正铭治愈系!被马不西的治愈之光晒得要融化了啊!许废的人物原案体现在动画里都有点偏少女风了而且这两话几乎没有作画走形?另外梅洛斯和塞里努丢斯、高田和城岛才是两双真情基友不解释啊(捧心

  蜘蛛丝部分:开场就是屠杀,喂喂哪个世界有这么血腥的儿童文学啊嫩以为这是令人颤栗的格林童话咩!都是死打夫的错!以及那个地狱略有点新房风格啊!简陋版魔女结界有木有!

  最后是地狱变部分:嘛这倒不是儿童文学了于是惨烈一点也大丈夫……于是看完了啊终于!

  《青之文学》观后感(五):セリフ

  05 桜の森の満開の下

  生きよ堕ちよ。人は正しく堕ちる道を堕ちきることが必要なのだ。堕ちる道を堕ちきることによって、自分自身を発見し、救わなければならない。

  08

  ー精神的に向上心のない奴はバカだ。

  ー人間らしさを失ったらお終いだ。

  ー俺が人間らしくないというのか。

  ーそうは言ってない。お前はむしろ人間らしい。

  09

  待つ身がつらいかね。待たせる身がつらいかね。

  人の心を疑うのは、最も恥ずべき悪徳だ。

  疑うのが、正当の心構えなのだと、わしに教えてくれたのは、おまえたちだ。人の心は、あてにならない。(人間は、もともと私慾のかたまりさ。)信じては、ならぬ。

  待つ方がつらいのか、それとも待たせる方がつらいのか。いずれにせよ、もう待つ必要がなくなってしまった。それが一番つらいことだ。

  《青之文学》观后感(六):因为苦涩,所以长久

  因为名作,所以青涩;因为苦涩,所以长久。

  包含的内容很多,系列当中的每部作品风格都不一样,所以决定有必要记录一下。

  作品一:第一话至第四话是《人间失格》

  看的过程中就时不时的想要再读原作。我觉得动漫改得很好,重点体现在意象与意境。将叶藏或者说是太宰治的心魔具象化。

  在声音方面,首先不得不说,雅人叔很适合这个角色,说得粗俗点就是:配音牛得一b啊!尤其是在叶藏几次心灵受到较大冲击、情绪波动较大时,叔的声配都极为专业、直抓人心。

  片尾音乐也很好,贯穿了这一系列的始终,可是看这几话时心痛得都不愿听完,直到全部看完才完整地听了。

  作品二:第五话和第六话是《盛开的樱花树下》

  大胆的画风,起承转合十分流畅。与上一个作品相比节奏快。片头动画大赞,有点像《怪化猫》的古典。不过突如其来卖萌以及现代元素的加入让你以为这是个搞笑吐槽番的那你就会上当,看过原作你就会知道故事是多么地黑暗。这一动画和原作比较接近,只是雅人叔的声音实在不适合男主人公的悍匪形象。其中的一些情节……好吧,其实就是玩人头的情节会让我想到谷崎润一郎的《武州公秘话》,整个动画如果看不懂可以联系小说一起看,很深刻地挖掘人性。

  作品三:第七话和第八话是《心》

  这个故事的原作是夏目漱石,很多网友说这个漫改得不好。但是既然是改,就代表了改编者自我理解和二度创作。在我没看过原作的情况下,我认为这两话还是很好的。一话是一个人的视角,其实就是道德相对论的事。这点表现出来也就足够了。

  作品四:第九话和第十话是《跑吧,梅乐思!》

  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但是这两话动漫绝对体现了编剧的才华以及让你痛心地领悟“是等待的人更痛苦,还是让人等待的人更痛苦”以及“无需等待,才是最大的痛苦”。不看这番是无法体会那种心情的。其中的个别场景用电影的术语讲应该是定格、蒙太奇,但是在这部番里表现得实在是太精彩了。作家现在的创作、作家创作的故事以及作家的回忆相互交织,时而哀伤、时而温暖、时而愤懑、时而泪奔,当他耿耿于怀时,他15年念念不忘的友人是梅乐思;当他争分夺秒会见病危的友人时,他成了跌跌撞撞、与时间赛跑的梅乐思。关于回忆、关于承诺、关于等待;关于戏剧、关于创作、关于情感。

  痛苦才能产生佳作。太宰治就是如此。即使不合时宜,我也想说:这恐怕是我的基番启蒙了。

  忘了说雅人叔在这一部里的配音,很棒,舞台感很强,不愧是原来演戏剧的!

  作品五和作品六:第十一话是《蜘蛛丝》,第十二话是《地狱变》

  这两部都是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动漫把两者联系起来,虽说关系不大。《蜘蛛丝》的动画增添了许多,最后才是原作的部分。前面把匪徒塑造得很帅,让人不知道该恨该爱还是该可怜,最后的部分很美。《地狱变》和原著差异很大,但是整体而言很能表现改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主旋律呀!这里雅人叔配的是画工,说实话,他的声音真不像这个爸爸。

  总体而言,还是很喜欢的,我还是把它当做5个作品吧!

  故事风格上来讲:作品一压抑、作品二猎奇、作品三玄妙、作品四治愈、作品五(五和六)黑暗。

  画风上来讲:作品一整体上很唯美,偶尔结合一下恐怖元素,其实一点也不恐怖。作品二是唯一一部人物会有Q版出现的,画风在不搞怪时很有古典美。作品三属于日常系,很好接受。作品四在日常系中加有神话和舞台,色调和光线都很美很明亮。作品五和六的人物就比较浮夸了,整体色调偏暗,但是一些画面很震撼。

  最后附上片尾曲作结:

  《 we say hello 》的完整中文歌词(漫画里不是完整版)

  不知何时起,已经不再留恋窗外之景。

  将明日即将来临的幸福,此等重要之事抛诸脑后。

  人生在世究竟是为寻求何物?

  即使贪睡晨曦依旧,迎来日复一日的梦醒

  it's not too late——we say hello

  笑一笑吧!因为总有一日这个世界会需要你。

  明明还有想要传达的言语,却怪罪于这稍纵即逝的夕阳。

  无奈将此埋藏于心。

  我喜欢你!

  人生在世即是为了与人相识相爱,即便今晚长夜再过漫长,终将迎来明日的晨光

  it's not too late ——we say hello

  让我们乘风歌唱,因为总有一日这个世界会需要你。

  let me see your hands up sing it hello

  this song for you is what i want you to say hello

  let me see your hands up sing it hello

  if you can feel it ,lets sing it hello

  it's not too late ……we say hello

  笑一笑吧,因为无论何时我都需要你

  it's not too late ——we say hello ,we say hello……

  《青之文学》观后感(七):人间失格——是时代的悲剧,还是人性的脆弱?

  动画前4集改编自太宰治的小说《人间失格》。 大约讲了一个出生在父亲严厉,缺少父爱,而又社会动荡的年代里迷失掉自我的一个年轻人的故事。 下面讲讲对叶藏比较重要的几个女性角色。

  第一次自杀。叶藏和常子因为对战乱社会的绝望,一起跳海殉情。常子死了,叶藏没有死掉反被救,因为是他推常子下的海,他觉得自己杀了人,这件事一直作为一个阴影缠绕着叶藏。

  第二个,报社记者静子。单身母亲静子带着女儿和叶藏住在一起。期间,叶藏收到父亲病重的消息,却不敢回去见他,他觉得自己画画赚不到钱,养活不了自己,没有作为人的资格。对应了名字《人间失格》:即丧失作为人的资格。

  第三个,烟草店的良子。和良子生活期间是幸福的,他视良子为自己的女神,并在结婚后戒了酒,良子对他也非常信赖。叶藏的漫画有所起色,生活有了转机,精神也正常了很多。

  然而有一天在家,良子被人强暴了,叶藏却不敢去救,他自卑地深信自己是无法做到的。后来叶藏吃安眠药自杀,却再次被救。

  但是命运不会放过他,在第二次被救后不久,再次服药自杀。这一次,他再也没有起来了。

  叶藏的性格是单纯的,诚实的,乖巧的,是“神一样的好孩子”(出自良子和酒馆老板娘之口),却也是脆弱的,罪恶的(来自常子的死)。

  为了融入集体,叶藏从小就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在人群中扮演着“小丑”的角色,企图通过自身的出丑为大家制造笑点来融入集体。我们何尝没有做过这样的事呢?在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里,有谁会看到身边的“小丑”内心真实的一面?更凄凉的是,有些人甚至没有能力做一个“小丑”,“小丑”是受关注的,有谁会注意到那一类活在朋友圈边缘的人?他们肯定也想进入这个朋友圈,没有人喜欢孤独的,但是很遗憾,他们没有能力,他们被“边缘化”了,变得可有可无了,这或许是更加凄凉的,甚至都没人关注到的一个群体了。

  更可怕的是,叶藏有时觉得自己是个妖怪,并在小时候将它具象地画了出来。他一直思考不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认为自己不配拥有作为“人”的资格,而且认为自己是罪恶的。 于是,他酗酒,放纵自己,却总能得到女人的青睐。 这时候,不得不想起孔子《论语》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整天就想着“我是人还是怪物”这样的宇宙终极难题,人会不疯掉才奇怪吧。。。 看之前,我以为剧情会比我想象中更加消极,但没有。

  影片并非是一味的消极风格,几次(主要是静子和良子期间)都能感受到叶藏内心的快乐,他能够直面内心的那个妖怪,告诉它自己已经好了。 但是,人性消极的一面最终战胜。 这时候,我又想起了一个人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局限性,他出生于这个时代,这个家庭,他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身处社会的影响,加上喜欢思考终极难题的天赋,和脆弱的人格特质。 最终,他在被环境束缚的外衣下,继续作茧自缚,几乎不可避免地、命中注定地,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也是太宰治本人的自传体小说,大约可以把叶藏当成是现实中的太宰治。 他的死,是一个悲剧,但究竟是谁的错?是社会,家庭,还是自身人格? 社会是动荡不安的,时间发生昭和4年,也就是1929年,正值一战过后,世界经济不景气,加上日本派兵侵略中国,国内经济一片萧条,人民生活质量低下。 家庭是缺少幸福的,叶藏父亲作为一名议员,是个政治人物。叶藏从小就被严格对待,孩子的天性得不到解放。加上母爱的缺位,使得叶藏的人格更加不健全。

  本来东方人受到的压抑就多,而日本这个民族又尤其严重。 自身的人格是有缺陷的。性格懦弱,不敢面对高高在上的父亲;女朋友被强暴了,不敢去救,反而怀疑起女朋友为了养活自己卖身来了。当然,这个缺陷,家庭因素肯定占很大比例。(明天研究下“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和“企图讨好他人”这两方面的心理学,继续更。。) 或许,这几样都有错吧。 人物外貌细腻的刻画,有今敏的风格。满屏幕充满着柔光,加上高饱和的色彩,让人从头到尾都有一种迷幻的感觉。 日本这个民族大概有着心思细腻的特点,对人性研究地太深,也就会对人性太过失望吧。 最后,附上两句片中的金句: 若能转世重生,真想过得像个人样。——常子 叶藏:为什么女人都对我这么温柔呢? 酒馆老板娘:因为世间对女人太过残酷。

  《青之文学》观后感(八):出神入化的改编之作

  ●太宰治「人间失格」 × 小畑健,全4话(第1话~第4话)

  ●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 × 久保带人,全2话(第5话~第6话)

  ●夏目漱石「こころ(心)」 × 小畑健,全2话(第7话~第8话)

  ●太宰治「快跑、梅乐斯」 × 许斐刚,全2话(第9话~第10话)

  ●芥川龙之介「蜘蛛丝」 × 久保带人,全1话(第11话)

  ●芥川龙之介「地狱变」 × 久保帯人,全1话(第12话) 

  作为青之文学这样一个系列,各个故事显然有共性。然而到底是基于怎样的标准选择,很值得思考一番。正如每篇序言所说,正因名著,才显青涩,这种青涩感,指的到底是什么呢?

  《人间失格》四话以写实的笔触描写一心自杀,绝望堕落的人性。

  《盛开的樱花林下》两话写在女人挑唆之下不断杀人的山贼,最后杀掉女人,自己葬身樱花下的故事。明显具有寓意。

  《心》刻画了肮脏复杂的人性及其所导致的切腹自杀。

  《快跑、梅乐斯》写经受生死考验的情谊是否会遭到背叛。算是系列里最为明亮的一部。

  《蜘蛛丝》写杀人如麻的恶棍因为一丝善念获得一条离开地狱的蜘蛛丝机会,然而继续为恶而堕入地狱。

  《地狱变》写画师反抗暴虐的帝王,将千里江山图画成冤魂无数的地狱。因为想要描写地狱实景而导致女儿活活被火焰吞咽。

  思考其共性,是在死亡里挣扎的人性。此种挣扎出离正常生活形态,呈现出极其肮脏的变态扭曲模样,让人为人之为人深思。

  那么所谓青涩,是否有让常人难以下咽之感呢?这些文学作品为人推崇,但有几人能真正看懂?独特晦涩,也只有天才作家才能以超越常人的敏感创作。

  几位漫画家人设都非常精彩,动画中对各处细节的推敲都令人叹为观止。

  梅乐斯的腐味甘甜让人回味无穷。

  《青之文学》观后感(九):心之问,没有答案 ——青涩文学系列

  人间失格

  楼主是先看过了小说版的人间失格,再看的动漫版。

  在楼主看的版本里,最后的封面上写着: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

  这是太宰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自传性的作品,主人公在逃避现实中不断沉沦,自我放逐,终于自我毁灭,失去为人的资格。太宰在写完这部作品后,给他友人写信:写不下去了。之后投水自杀。

  改编得非常忠实于原作,画面冰冷灰暗,晦暗绝望的气氛一点点营造出来。小火田【电脑打不出】的人设,画风向来严谨工整,有经典之范。【吐槽一下:叶藏分分钟夜神月即视感,画面也非常死亡笔记风,但死亡笔记真心很赞啦!】

  原作中是按时间顺序以“我”的口吻讲述了“我”的毁灭和人间失格的内心独白。改编仍以时间线为主,只是选取了成年时重要的生活事件,而把童年时“我”的形成不断地穿插在这些事件中。这样编起来就比较紧凑,明快,同时童年印象不断地反复出现,与现实事件相联系,加强了“我”童年与成年后的联系,也让读者更加理解此时“我”的形成和童年生活经历对“我”的重要影响。

  相比于原作,漫画中加强了几项元素:血,世间,妖怪,父亲。

  血是第一个故事,他和女伴相约自杀,结果他帮助女伴自杀成功,自己却活了下来。活下来受尽异样的目光和良心的谴责。他总能在自己的面前看到女孩掉下山崖的情景和自己双手的鲜血。夺取同类生命之人,双手沾满鲜血之人。

  妖怪是他的少年自画像,一次次带着童年的记忆,冲出来,在他命运的转折点将他扼住。楼主觉得堀木也是像妖怪一样的人,或者说他不是具体一个人,而是一种综合体。当你拼命地脱离原来你所不堪的环境,正当拥抱新生活时,堀木一般在那旧环境中你所熟悉的事物,就会突然找上门来,出现在你面前,之后将你拉回到那熟悉而绝望的生活中。那些浑身散发着熟悉气息的诱发物,很容易再将人拉进那熟悉的相处模式中去。所以,我真是不希望堀木这个形象【爱他就放过他!咦?【总有一些场景,元素,人。你摆脱不了,你以为你可以了,但再一碰到,还是会被拉回那样的定式中。

  因为人间失格,所以害怕世间,满腔的羞耻感,终究世间不过是普通人的集合。他想明白这一点,努力融入,还是失败。

  父亲,那也是他童年不可摆脱的形象。结尾的酒吧女老板说道,一切不是源自他的父亲。个性的养成大概从讨好于父亲开始。他恨他的父亲,而不惜毁了自己的人生。在楼主和大多旁观者看来,都是何其不值得。但是,畸形、无法满足的和渴望被爱的心,不曾经历过,我们又怎敢妄言称自己懂呢。

  在楼主这种没有经历过事情的人纯理论看来,为了恨一个人而毁了自己不值得,为了爱一个人而失去自己也不值得。人爱自己,自私乃人之本性,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而活,经营自己的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这是一个曾经尝试努力生活,也曾有过几许希望,但他所有的希望都要重新拉回那种绝望中去,他所相信的那些东西都被击碎,于是终而绝望,终而人间失格。

  人总得有点希望,总得坚定的相信点什么,哪怕是信自己呢。

  结尾处老板娘说,她认识的小叶,即使喝了酒,也是像神一样的好孩子。

  小叶和老板娘,谁真谁假?

  对一个人的审视和判断是来自于自己,还是他人?谁才更有资格去评判一个人,谁更了解“我”?

  或者说,每一个外在优秀的人,其实都有一颗不为人知的苦逼内心。

  没有答案。

  盛开的樱花林下

  这个是看完动漫再看的小说.

  改编还是比较忠实于原著的,尤其是女人的那几首原创歌曲真的是太赞了!!充满着变态,阴郁,诡异的氛围。女人的声优楼主也很喜欢,开朗,活泼,温柔,生气,威胁,谴责,温柔,激怒,这些情绪都被女人声线的变化而呈现,令楼主觉得这样的女人真真是变态,真是挺可恶的。

  改编采用的是一种荒诞式的手法,耳机,MP3等穿越元素有木有,看完一边笑着,一边觉得不可思议的诡异。这大概和作者的文字风格也有一定程度的契合。虽同为私小说,但坂口安吾的文字风格不像太宰治那样严肃灰暗,而是带着一些荒诞的嘲弄。

  女人是什么?

  是山贼终于意识到的魔鬼?恐怕这些只是编剧的迷惑,或者神智不清的山贼臆想出来。女人再可怕,也不是魔鬼,充其量只是魔鬼的诱惑物,在楼主看来,真正的魔鬼是心,心被诱惑,终将误入歧途。山贼被诱惑了,所以他动了杀心,杀死了女人的丈夫和自己的6个妻子,手上染了血,而且在城市里面继续着杀戮。

  是山贼自己的另一面?当山贼被诱惑的心逐渐清醒时,他想要回到山里,想要终止这无止境的残杀,想要杀了女人,同时又抛出了疑问:也许女人就是自己吧,杀了女人也就是杀了自己?是否是每个人都有嗜血、杀戮、残酷到我们自己都无法认同的一面,以至将它物化为另一个人,还是在长久的诱惑中,诱惑物本身已经归于我们的一部分?

  还是其实是孤独吧?

  最后那个纯净弱小,与世无争的小姑娘,随遇而安的活到最后,她是什么呢?当强大的山贼都无法适应城里生活时,她却能应付自如。

  没有答案。

  ======

  心

  心的改编是最不像原著的,几乎可以说是原著的同人小说了。

  原著中没有如此的阴暗,复杂,晦涩。只是单方面地从“我”【书中第三者】的视角看先生,和从先生的视角来描述K,书中表达的更多的是“我”对先生的尊敬,先生对K的愧疚。而改编的动漫中由于篇幅的原因,删去了第三视角,直接呈现出来的是先生遗书中的故事,但人物形象已经面目全非。

  在动漫中,真正的人生赢家和心机女是夫人和小姐有木有,夏目漱石要哭了,原著要表达愧疚自责悔恨全都消失了,剩下赤裸裸的阴暗的心机,晦涩的人心,怀疑不信任~

  不过抛开原著,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故事,上下两集从两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这件事,真是天地之差。看到上集时,楼主在想,K是活该,忘恩负义,难道看不出先生喜欢小姐吗?假仁假义,义正言辞地答应忠于修道,不想入非非,结果呢?先生好心接济他,他还怀疑先生是为了让他当绿叶,对比突出优势,以此接近小姐,大叔你真的想太多了吧。哎,人心的弯弯绕绕,九曲十八弯,楼主以为很奇妙,但楼主不想懂。看到下集时,似乎又可以把以上问题给驳斥掉。K确实不知道啊,K更为坦诚,忠于自己的内心。K并非无自知之明,他想过自己配不上小姐,但耐不住小姐百般引诱啊。爱情本来就是莫名其妙的事,即使修道之心也难掩啊。。。。而且,最终K为了小姐的幸福而选择了自杀,这尼玛是真爱啊,真爱无敌,还说什么呢。

  想到最近看到的罗生门,每个人在原事件中都美化了一点点自己,结果真相就变成扭曲的了。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也许真相本身就是复杂的。

  不知道。

  如果有第三集,以小姐和夫人的视角来讲这些事,也许我也会觉得她们也很无辜。立场真不坚定啊,难道一群无辜的人能搞出这么不无辜的事儿来。

  改编中的细节,上下两集中对两位主视角来说不同的季节,小姐完全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音乐,K死不同的遗书~~~~~~~~~真让人大叹:真相是啥,经过每双眼折射出来的,每颗心脏过滤过的都不一样。经过美化,修饰,重着色,真相已经不是原来那个真相。

  吐槽再一次,K的人设实在太大叔了有木有,这样的颜真的影响楼主对他的评价啊~~原作中K是比先生更结实更英俊更优秀的一个人呢。以及小火田健你的功力还是很强的,可你为什么热衷于阴暗灰冷的故事,童年受啥阴影了呢【喂,滚走。

  跑吧,美乐斯

  还是太宰的故事,却一扫阴郁,也是青之文学系列里最具希望的一部。据说太宰写这部作品是一种转换心情,是给等待的友人的一个狡辩:是等待的人痛苦,还是让人等待的人痛苦?

  原作中只有美乐斯的情节,而没有作家和其友人的故事,但改编真心很强大,加上作家的故事后,既弥补了原来文本短小单一不足的问题,也将现实,回忆,虚构相互交织,使整个故事结构上严谨,而内容上更加打动人心。而满满的基友情,也供给大家随意YY啦。

  关于写作。幸福的人是写不了小说的,我玩弄着我的不幸。不知这是太宰的心里话还是许斐刚的,楼主以前听人说过,写作是一件需要付出巨大心力,抵御孤独的过程。楼主虽没写过,但深以为然,作家是一个痛苦孤独的职业,所以我珍惜他们的文字。也许对于太宰来说这是一种转换心情,是一个对友人的答复,但对于作家高田来说,这是一场救赎疗伤,一个对15年来耿耿于怀的谜题的释怀解脱和放下的过程,一个对友情的再理解过程。而对于许斐刚来说,他为什么想出这样的故事,这个改编对于他的意义,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人心。楼主看来,青之文学系列就是对人心的拷问,揣测和质疑。美乐斯说不相信人心是可耻的。国王殿下说,人心是可怕的,靠不住的。怀疑是一切的处世之道。而这,正是社会教给他的。也许,国王曾经也像美乐斯一样单纯美好。楼主相信国王所说的并不全错,但私心里仍然希望这一次的结局会是个例外。相信和向往美好不知道是人之本性,还是因为没有而更加希望。有一个细节,美乐斯在遇到山贼的时候说:莫非这也是王命。楼主听了一哆嗦,迅速脑补了一下:国王表面上答应了,但实际上故意设法阻挠美乐斯回来。这样美乐斯和朋友都会死,国王的权威保持了,国王得逞了。楼主被自己脑补的结局吓了一跳,但幸好人心并无那么阴暗。

  关于朋友。美乐斯赌上他朋友的性命赎回三天,自私的楼主在想,你凭什么拿别人的性命作赌注。而塞里努丢斯又怎么能相信美乐斯能准时回来,万一他遇到不可抵抗的外界因素呢。但楼主再一看,美乐斯本来就是为了反抗国王的疑心病才暗杀的,既为他的朋友,一定有和他一样的信仰——爱与诚。这其实是一场关于信任与怀疑的信仰的较量吧,所以,美乐斯是为他的朋友而跑,为等他的人,为他的信仰,而赌上了性命。这样至诚的力量,美好的就是童话。在现实中洗礼过的,在过去被背叛过的高田,他当然无法深信这童话般的美好,更不觉得这美好能出自他的笔下,所以,他卡文了!!他愤怒的写不下去。他有过被撕碎的美好,他的朋友城岛,那个优秀的而一直鼓励他完成作品,珍惜原稿,毫不吝啬地相信他的才能,相约你来写我来演,相约一起去闯世界的人,却最终没有来,这样的失约令他耿耿于怀了15年,令他无法相信诚与爱的宣言。【人生得此好基友一枚,死而无憾了!

  关于改编。改编中将两个故事合为一体,现实,回忆,虚构相互穿插,不同的时间线,不同的次元,却在同一个故事点上常常合三为一,引起共鸣。现实平庸而孤独,回忆美好而不甘,剧中单纯而真诚,这是作家和自己作品,和自己过去经历的冲突。通过写作,能够化解和找到出路。前四分之一,引出了故事的脉络,中间是现实与过去,与剧中的冲撞,这种冲撞的情绪激荡着高田,甚至让他无法再写下去,因为作家自己根本无法认同主角的信仰和作品的主题。后四分之一是矛盾的化解,三条线索终于能缓慢地汇合到一起了。而最终高田再次接到电话,又回到故事的一开始,仿佛一个圆形的结构,不过,此时他的心地更加澄明罢了。非常喜欢动漫里的一些细节,独处一室的作家的孤独,回忆中四季的美好,作家为戏剧做的旁白,握笔挥字爬格子的动作;还有交错的情节,美乐斯在他的书桌上和山贼打斗,最终倒在书桌上,美乐斯的独白变成了城岛的独白,高田坐在观众席下大喊背叛,后四分之一高田和城岛等待与被等待身份的转换,破裂的怀表和奔马的项链。。。

  高田和城岛,谁是美乐斯?

  等待的人痛苦,还是让人等待的人痛苦?动漫里给出的答案是没有了等待才更痛苦。等待别人的人是心里还有份希望,还有种寄托;让人等待的人是承着希望,走出狭小天地,去改变和创造的人。而无从等待则断了任何的联系和念想。不禁惊叹动漫版的高明。

  其实楼主挺讨厌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比如是解答的人聪明还是设局的人聪明?楼主觉得 一旦进入这样因果问题的陷进,就拔不出来。何必问这种问题,何苦如此较真。如果真要楼主来说:都聪明,恐怕永无定论,因为本来就是互相成就。不是打太极,是真的认为如此,为此纠结和吵闹实在不值得。

  最后看完后翻到一句评论,这里是鼓起勇气努力生活的太宰~虐楼主一脸泪。

  ====

  地狱变和蜘蛛丝充满着佛学的味道,而且楼主并未看过原著,总会有失客观,那就不评了。【其实是偷懒吧,喂!

  青之文学系列的原著文字大多简单朴实,情节也不复杂,却是对心的拷问,不是良知不是道德,是心,生来具有的心。楼主以前没想到文字竟然可以简单朴实到这种地步,但又让人欲罢不能,尤其是心,写得就仿佛自己的日常生活,细小琐碎,却又深入我心。特别是“我”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太让楼主有共鸣感了。

  而改编里,楼主最喜欢的是跑吧,美乐斯。结构的严谨,戏剧的冲突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美好,它带有希望。楼主希望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美好结局。楼主还希望人心,是可以信任的。当你简单的对待它,当你对它报以信任,它就会回报于你,像一面镜子。

  愿你记得这世上的美好和温暖,无论夏天还是冬天。

  所有的答案,皆在于你的内心如何过滤,如何评价。

  《青之文学》观后感(十):虽说是影评,但就是短评X5 写给自己玩儿的

  【人间失格】

  1、浅香守生的特长果然是讲故事无误= =

  2、小畑健人设最高 ~(≧▽≦)/~

  3、生而为人对不起。但是究竟是哪个环节开始,身为【人】的轨道偏离,向着【放弃成为人】的妖道滚滚而行的呢

  4、太宰治你个复杂的男淫= = 什么【不知道怎么找借口进门就在门外踟蹰半天】你国二病到底能有多严重啊口胡!!!!

  【盛开的樱花林下】

  98你的人设可以再少年一点!!!!可以再难看一点!!!!可以再像【bl each】一点!!!!

  所以98的人设毁了一切……荒木哲郎君……对不起。您那充满浮世绘风格的op因为配上了98的人设让我脑袋一热以为是bleach复古风格的op……您看我这眼力价……

  其实平心而论,那个这次找的3个人设是jump里能拿出去为数不多的成熟派了……但是98君跟人家一个【画神】一个【基神】(啊咧咧?)比还是冲满了赤诚的少年味!!!不过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分给98的故事都比较……嗯……神怪系列

  绝对是原作比动画要好看的作品。其实玩弄人头那段以文字呈现很带感的不是么!!可能怪气类的作品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越大越好吧,一次元的延伸空间大于二次元……什么的。

  最后的感慨:不要被爱情迷惑啊!青年!(啥?)

  【心】

  与小说比奇妙的、叙事结构发生了变化……

  小畑健人设的男主角真是英俊到让我流泪T ^ T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人心难测什么的有木有……!(什么弱爆了的平comments……)

  因为印象中模模糊糊的有看过这个小说嘛,然后就对动画不是那么上心了……嘛。宫繁之对不起。

  【快跑!梅乐思!】

  如果说青之文学这6部让我非推荐一个给别人,我一定推荐【梅乐思】而不是【人间失格】啊啊啊!!

  中村亮介你就是个小神仙(≧▽≦)/

  其实梅乐思的故事在太宰治那边根本没有编剧和演员搅基(?)那段的嘛,但是加了这一段,并且和梅乐思的故事纠缠交错之后非常非常好看,悲伤经过记忆和剧本的双重扭曲之后提炼升华成为难以泯灭的痛啊!!!有木有!!!!

  真的是能够充分显示【动画】这个媒介优点的牛逼作品。平铺直叙小说肯定无法打败小说家原本严谨的故事结构和华丽的文笔,但是动画比起小说、甚至是电影的优点就在于可以融合音乐和变幻的多视角,镜头的快速移转还有一些怪奇的心理表现手法(比如梅乐思还在演戏跑到作家桌子上去了,这要是电影拍出来得多搞笑= = 但是动画这一段是表现“痛苦而纠结”的心理状态的= =)

  总之中村亮介充分认识、把握到了动画的【独特之处】并且发挥的淋漓尽致,完全可以成为与原作不相伯仲的作品。(因为有腐的卖点 在寡人的心里他已经超越原作了有木有- -)

  最后再夸一下许斐。本来在jump里被人诟病到死的【大眼肌肉男】画风完全扭转了啊!!!【大眼肌肉男】就是成熟风啊!!!人体线条画的很好啊!!!虽然人都长一个样但就是【成熟的帅哥】啊!!!多好!!!许斐你好样的!!!

  然后……有许斐的地方……果然……就有腐。

  然后……有许斐的地方……果然……就有木内。(啥啊!)

  木内真是长了一把适合许斐刚的喉咙……╮(╯▽╰)╭

  【蜘蛛丝】+【地狱变】

  98你的人设可以再少年一点!!!!可以再难看一点!!!!可以再像【bl each】一点!!!!

  跟【樱花林】的感觉一样= = 不赘述了= = 98你肿么了98……

  主要是嗯……芥川大神的作品真正看懂的就不多……还要拍成动画……中间丢失了多少神韵啊!!!

  : 其实宫野真守X浪川大辅还挺卖点的……看一下也好。

  然后完全就是短评X5好不好!!!我对弱爆了的自己都绝望了啦!!!!(泪)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