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与个人无关》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与个人无关》的观后感10篇

2018-07-03 03:3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与个人无关》的观后感10篇

  《与个人无关》是一部由Urszula Antoniak执导,Lotte Verbeek / Stephen Rea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一):既然没什么人看过,我来介绍一下吧

  剧情很简单,一个身无分文背包女孩,遇到一个寡居鲜出的中年鳏夫,从彼此戒备,到互助,再到互相关心。最后,男人因病逝去。

  这个从登场时便病恹恹的男人,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与人交往自己孤居山中,在小园子里耕作自足,闲时读一些晦涩文学哲学著作,体味生存与虚无的哲思。他清楚自己已时日无多,只希望体面地走完余生

  背包女孩,从头到尾没留下名字。她身无分文,在垃圾桶里捡食,拒绝别人的帮助。她对陌生人怀有极深的戒心,这使她在搭顺风车时躲过一劫。不过,从她歇斯底里的姿态看来,或许她曾有过一些极端经历吧。当她住到中年男人屋子里后,出乎人意料的是,她有着高雅艺术旨趣。她痴迷于古典歌剧,而不像别的年轻人般听流行摇滚或轻音乐。她懂做工艺复杂蛋糕。在酒馆里,她与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打成一片,纵饮狂欢,翩翩起舞。很有趣,到底是些怎样的经历,铸造了这么一副人格

  到最后,我们仍然不清楚女孩的来龙去脉,和她未来命运影片只是关于两个在痛苦和虚无中努力但徒劳地见证自己存在的人相遇时的遭遇

  爱尔兰荒凉萧索的景色,真的太适合本片的意蕴了。

  .S.:

  片子是英语对白的,一直等不到字幕,所以我动手翻译了:

  字幕文件已上传射手网:

  http://shooter.cn/xml/sub/153/153807.xml

  对应的影片视频文件: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51797/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二):Nothing Personal

  一开始选择想看这部电影,是因为封面,可没想到那封面竟是电影结尾的绝唱,这是后话了。我很少能够很流畅的看一部电影,有时被逼坐在电影院里也有种想按快进的冲动,可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是一切竟然可以如此水到渠成,我们孤单诞生于这个世界,然后开始孤独的寻找另外一个人,找到了便建立联系,假若关系处理不当便又一个人开始坦荡的去孤独的冒险,关系破裂,周而复始

  人生有三件大事对我来说很重要,旅行,美食,读书。当然读书和音乐是经常互换的。狄更斯说如果一个人想自杀,那么就给他啤酒面包,就可以减缓他的自杀时间。啤酒和面包是我们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我想现阶段还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只啃精神需求,电影开头两人就是由食物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联系。但这不是最初,最初是女主角一个人在旅行,与其说是旅行,不如说是逃避,但逃避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去寻找一个新的开始。正因为不抱有任何期待,才会有那种无论在旅行过程发生好事还是坏事时的豁达心态

  我们彼此并不了解,但这意味着我们真的不了解彼此么,未必,了解一个人,有时并不需要口头交流信息,而是看对方神态。就比如说一对情侣,我不知道我这样的经验是否叫做经验,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不说话的,有时话说多了也无谓,当然也不会冷场。就是这样一种冥冥之中的感觉,就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

  物。我讨厌现世的人对物的迷恋,可我还是会亲近它,因为它就是客观的摆在那里,你拥有一样东西,或许它并不是属于你,但此刻它就是静静地呆在那里。在我的钱包里,就有那时买地铁的两个硬币。你会问硬币不是大家都有么,可这两枚硬币,就是特别的。我们的家,有人会把家不叫成家,而是说那是我的房子,当我们说那是我们的房子的时候,其实是有些许违心的,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熟悉它,它残留着我们的味道

  爱。最后谈到的还是爱,即永恒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三):保持孤独,保持沉默

  影片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一片空荡荡的静默之中。吵杂的翻找丢弃家具和存货的声音还在。在楼下,在窗外,女主角可以从楼上的窗户看到人们,很多人,埋头在各种二手物品中挑来捡去。而她一个人在屋子里,四周是一个接一个的空荡荡的房间,所有居住时所必须的物品,都没有了。女主角坐在床边,静静地冥想,然后缓慢地取下她的婚戒。

  静默持续了整整六分钟,无声的内心深处就是这样的状态。只有车胎擦过路面等待海浪不断地拍打和失眠声响。还有一行孤零零的英文字:loneliness。寂寞。选择离开四壁徒墙的家,走向未知,是女主角的选择。她来到海边,坐在鹅卵石上倾听大海的浪涛声,从随身携带的蓝色忧郁帐篷中醒来,她独自收拾洗漱用品。海边,就是她的暂时居所

  行走,不断地抵达新的领地。可离开,才是真正目的地。在静默中,她用纯粹流淌思绪指导每一个看得见的行动举止。她选择远离城市,远离多数人的生活方式,甚至远离她自己(一个曾经陷入婚姻中的普通女人)。也许一开始设定离婚背景,在影片的前六分钟已经有了解释。这是一个寻找荒芜的女人的故事。她进入无人原野,与大自然生活在一处。食物的来源,也许只是个不太干净垃圾箱。她选择的路途,都是不作停留的公路荒野,人们外出短途旅行的逗留地。当她走在前后都是无穷无尽的公路上时,镜头围绕着她,给她一个半身特写,整个画面只专注于她搭车的意愿,转动身子时的无所谓态度。正是这是我们真正住进了自己的心里。

  镜头随后进入了男主角的家。女主角是无名氏。只有一个爱称“你”,男主角叫做马丁。“你”进入了陌生人的家里。 首先抵达厨房,再后来是另一个房间。有CD机和各种音乐唱片的房间。一个窗户边放着床榻,另一个窗户边隔着桌子椅子。桌子是用于吃饭,闲聊的天地。最后“你”进入了房间里最私密地方卧室。或者说是进入了双人床——两个人相爱时,能靠得最近且不需要自己双脚点地的空间

  随后,“你”从小屋里出来,在新发现的小屋附近的高地上搭了帐篷,用从马丁家拾来的优质柴火取暖。就这样过了一夜。

  第二天,你又出现在马丁家门口。这是新出现的情况,在一路流浪中,你从未像找到马丁的房子这一刻这样,总是回到同一个地方。就像被细线牵住的狂风中四处拉扯的风筝。你又一次绕到了他家厨房门外的白色长椅上。这是你一直寻找的孤独领地。最终的归宿。当马丁问道:你的名字是什么。

  “关你屁事。”

  你的回应遭到了愤怒反击。马丁一脚踢在长椅上,椅子翻了,你也从椅子上栽下来。

  “你太不像话了。”马丁说。“去后院种点菜,我就给你吃的。”

  可后来我们发现这个叫马丁的老男人,独居的,绝症在身的男人实在好心。他留下女主角,并做好晚餐,只盼着两人一个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他主动说了些关于自己的事,一些妻子离开之后,后院无人打理之类的话。被女主角打断了。她对他的隐私不感兴趣

  这个故事中,两个人都在远离。马丁从遇见她那一刻起开始远离自己的生命,而女主角则是从遇到马丁那刻起,彻底脱离了过去的生活。马丁一天天走向死亡,并始终惦记着要在死神降临之前,亲手剪断自己的寿命。女主角也在走,遇到马丁和他孤岛般的房屋之前,她一个人从荷兰走来,经过海滩,公路等等,来到了爱尔兰。走向她最终让心灵栖息的住地,走向马丁——一个能理解她此种颠沛流离的选择的男人,走向他,并通过他的死与之擦身而过

  简单生活是并不可少的催化剂。在只有她们两的孤岛上,他们种菜,到海滩上去捡海带,吃早茶,一起煮饭,看逮到手的龙虾。把彼此洗过的衣服挂在同一根晾衣绳上。他给她录了一盘音乐磁带,她戴上耳机,在长椅上坐下,对着栅栏大片莲花白洗耳倾听。她做土豆蛋糕,给他当惊喜回报他选择的音乐。他只问了一句:你在干什么?随后转身回到另一个房间里坐在桌边等待,用阅读一本绿色的小书来打发盼望。他还关上了门,让她独自去创造专门给他的惊喜。

  如果说这一切——抛却所有日常对女性身份的捆绑,毅然上路,去做一个体面的流浪者,靠捡垃圾肚子。封住舌头(也就是语言)的躁动。在公路上,生活只有一种:走,离开已抵达的落脚点,拼命保持住梳理状态——只是女性导演的个人意淫,也不能概况影片中所要表达生活状态是的,所谓心灵行走的地图,从来就是荒芜一片,似乎没有人能够靠近,也没有人真的进入“你”的感受中。所有的孤独都包含着自我选择,选择孤独,选择一种纯个人的方式去体验生命。给予爱,并不掩饰和说谎,是最难的。而影片中的两个人,从头到尾都不说谎,也不加掩饰,对他们内心的冲动表达得如此直接,粗野,僻陋,充满讽刺,甚至带有疯狂发作的愤怒和反抗

  所有有关女主角的怪异想法决心流浪的画面,都是怒气冲冲的。她像一块冰冻三尺巨大冰川,像雪崩一样滚向马丁。偶遇的那一刻,便旋即融化在他若即若离的爱的表达中。

  影片始终使用色调,稍微出现在房间中的暖光也是纯白的。最后马丁死后,女主角用纯白床单裹紧他正在冷却的肉体。她全身赤裸与纯白的马丁紧紧相依。死亡使得马丁更远离日常,他最终成了一个不食人间烟火意象

  逻辑在这部电影是薄弱的,似乎关于灵魂与爱这种深入的欧洲风格文艺片,不需要任何逻辑的矫饰和辩护,所有的起伏只随感情和内心的指向,停留不是选择,永远不属于选择这个强迫性而封闭性的范围内。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四):爱与孤独

  这大概可以算一部女性版的into the wild,关于逃离,关于自我放逐。

  脱下戒指的她想与过去诀别,独自背上行囊,走向没有目的的远方。因为只身一人,她对陌生人高度戒备,在预感到侵犯时神经质的失声吼叫,就像受惊吓的、用叫声吓退侵略者的动物。让人不禁疑惑,这个女子,她曾经有过怎样的过往

  他,暮年独居,没有伴侣,没有子女。偶然的相遇从相互发飙开始,她的无理起先让他很愤怒,后来转为好奇或许还有一丝怜悯,于是留她下来,工作换食物。公平交易

  后来的故事见证了中国古话,日久生情。她和他从陌生疏远到相互好奇最后到亲近信任,一点一点的改变使他们的相处越来越温情。一起干活,为彼此烹饪食物,无言的牵手平淡的相处深深温暖了两个原本孤独的灵魂。

  她伴着风吹动湖边的芦苇,说,这是送你的。是的,她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可以相送,只能送他这个。这是怎样深刻浪漫

  他们之间最终也没有性爱,当她抚摸着他时,他说,故事应该这样结束。对,这样的结束才不会落入俗套(这也是此片最文艺的地方)。

  他们之间是爱情吗?像,又不像。好像和我们想象中的爱情不太一样,不那么激烈,不那么直白,不那么明显。那更像是两个孤独的行者之间短暂相遇中的彼此取暖,不问姓名,不问过往,只是相处,不问结局

  如果他最后不死去,我想不出这故事还有什么更好的结局。也许这是最好的结局。她用被单把他裹成婴儿的睡姿状,裸身紧抱,为他送行。这一幕,我落泪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是孤独的行者,没有永远的旅伴,永远的旅伴只有自己。若有幸得一相知者,哪怕相守短暂,权且珍惜

  佛说,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福是祸。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五):孤独与爱

  原来人真的是会孤独终老的,男主角如此完美的孤独,女主角开始是那么绝望脆弱不相信人。只是这样好吗?我不知道,也许有一天我也会变成男主角那样。片名叫nothing personal,直译是没有什么是个人的。没有什么是个人的,就连孤独也是? 两个人刚开始关系拘谨,各自孤独,然后是雇佣关系的结束又是情感关系的开始,因为他们彼此理解,所以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守着自己的孤独。男主角最后的自杀,是为了爱情。为了成全女主角想得到的生活。可是,她终究是没有住那栋房子了。这部片子有些长镜头片段,少对白,稍微晦涩的镜头取景让我想起这是不是在想安哲罗普洛斯大师致敬?很有大师的艺术片感只是感觉还少了一些什么,所以给四星吧。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六):到底是我没看懂!还是我们看的不够仔细!

  这电影我只想说几点,

  因为我发现好多评论里都没提到,简介里也没说,但我觉得这对理解电影非常关键!这也可能是我的理解有所偏离!大家可以对我说的加以指点和纠正!

  1 :电影开头,女主扔掉了所有的家具,在那些回收丢弃家具的人的倒腾中,我们看到了有小孩玩具-----像毛茸茸的白色小羊或者小狗之类的!

  2:女主不停的抚摸手上的结婚戒指,最终决定摘下。

  3:男主找到女主先前居住的房子,在一间小屋的木地板缝隙中发现了一个发卡,发卡、发卡尾部精致的花朵装饰、房间墙壁的颜色和女主在电影中从没用过发卡可以知道这个发卡应该是小女孩使用的!

  4:男主腾出房间让女主居住而烧掉东西,而女主在烧东西的桶里去翻看时候看到了被烧焦的塑料玩具。

  5:男主坐在楼梯间不停地喘气,还有他要求女主照顾他以免他死去,可以知道男主有严重的疾病,随时都可以有生命危险。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知道,男主和女主有相似的婚姻创伤和生活经历!而这种创伤所带来的伤痛是两人长久以来无法面对的!

  对这种长久挥之不去的沉痛的婚姻创伤,女主选择了远离这座带来伤痛的城市而进行漫无目的的穷游以逃避伤痛逃避现实------这在女主遇上男主后提出的不要问关于她的一切,甚至是名字可以知道。

  男主和女主不一样,男主选择还在原来的地方原来的房子-------带来伤痛的地方默默地生活,独自承担那种痛但又无法面对-------这在女主从男主借来的书中的划线部分-------没有真正消失,一切都将继续在人类的世界可以看出来!

  正是这种相似的生活经历,使得两人不说也能相互理解,心心相通,逐而彼此敞开那道封锁的心门,去酒吧开心,打破之前的协议自罚唱歌!这也使得两人感情进一步加深,逐渐走向男女之间的感情!

  但男主知道自己不能拥有这种爱!因为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而这又会给女主带来2次一样的伤痛,所以在女主和男主在床上想进一步发展的时候,男主制止了,女主问为什么,男主说故事到此应该终止了!所以男主在一切还未很晚时选择了带着旧爱的沉痛和新爱的救赎而自杀,还留下了遗书、财产以满足女主的心愿------要像男主一样孤居寡出,如处荒岛,不见人,不说话!

  故事到此应该终止了,但它还是带来了伤痛,不过这伤痛远没有以前那种爱到覆水难收时的那样痛!-----这应该是男主把伤害降到最低的最好结果吧!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七):Nothing

  沉默

  行走

  乐音如雾里看花,影影绰绰

  惶惑而安静

  旷野,还是荒野

  全然封闭与警戒

  芒刺在背

  一座孤单的小岛

  远山如黛,山岚远伏

  白色的,日光下的床单

  是轻浅而洁净的暖

  偎贴皮肤的淡薄舒适

  散发清冷的柔情

  然后穿上衣服,拒绝一切

  不闻不问

  过去不存在

  现在只是现在

  个人多来自过去

  To know is to dig out.

  层层冻土下的柔软,是模糊血肉

  总有种此在无关过去,无关乐趣,无关情感

  无关在意的感动,和感恩

  阳光下的海带有种无声的柔顺

  双手穿梭,如潮水涨落

  起沉有节

  似无休无止的韵律

  触摸一片淡定的归属

  I‘m crazy for feeling so lonely.

  然后渐渐,寻常当是

  有了共同,有了分享

  有了顺便,有了关怀

  othing really disappears.

  关怀了在意了,即是入侵

  不是不需要

  是不习惯,是无力付出,是无力承受

  抗拒伤害的再现或再续

  同时,预见一种沉寂寒冷的疼痛

  唯一一次拥抱,不在不安的长夜后

  在如常清晨

  潮水一来一去,总有时,便突然没了声息

  手不再轻握

  侧卧

  拥抱

  白色有它柔情的余温

  可于喧嚣中沉没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八):岛

  女孩卸下了自己所拥有的以及所遗失的。这一切都将变成曾经,或许是不愿再去回望的曾经。她孤身一人,背起行囊,决然上路。

  从荷兰到爱尔兰。没有留恋,也没有恐惧,仿佛这是一场深刻的预谋,在她的孤独,勇敢,倔强与自我防备中酝酿成形。在条条大大小小不知名有车或没车的公路上,在爱尔兰冷冷的风冰冰的雨以及潮湿的空气里,在搭于荒无人烟冷寂萧条无声黑夜的帐篷里。她拥抱着自己。她没有任何想要人靠近和诉说的欲望,相反,她对任何人都持同样冷漠的表情,不让人靠近。像一只落入荒野的刺猬,享受沉默与孤独。

  相对于影片《荒野生存》,本片并没有延续一个人对自我的守护与坚持。女孩终究还是遇到了知己。所谓知己,或许只是他们同样喜欢独处罢了。

  马克。一位大叔。热爱书籍,歌剧,按时早晚餐,每天出门挖地,打猎,收获藻类。相遇之后他们却约定不准询问对方的一切。或许都是有故事的人,却不迫切于讲述,只是深深地将其埋在心底。并设下防备。

  同一屋檐下,又怎能形同陌路。女孩帮马克做事,以换取食物,实际上二人也一步步介入彼此的生活。习惯或喜欢孤独的人会有一种默契,无需过多的解释,仿佛一切都是顺其自然的,如同两个人的思想融在了一个人的脑海里。语言在其中始终显得苍白,矫情。马克与女孩就是如此。他们不了解对方,却彼此信任。以致女孩可以赤裸上身躺进马克的被窝里。

  然而,当你爱上一个人,那份想要迫切知道对方的欲望始终没办法浇灭。所以,他们还是跨越了界限。悄悄寻找彼此过去的痕迹。这不是背叛,而是为了给予对方更好的爱。最终他们没有隐瞒,而是向彼此摊牌。和平结束。

  以为结束会预示着一个更为美好的开始,但影片并没有落入俗套。马克最终病逝在床上,即使是死去他也没能知道女孩的名字。他一直叫她“you”。他爱她。她也爱她。当看见女孩脱掉衣服,紧紧搂住死去的马克时,我没能抑制住眼泪。

  这样的爱,没有太多花哨的色彩,也没有过多的修饰。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或许是某种更丰富的而无法诉说的爱。彼此陌生,却靠得更近。简单,干净,纯粹,自然,残酷,短暂。就像爱尔兰的风,雨,阳光,荒野,草原,河流、、、、、、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九):离开,与寂寞无关

  电影里刚开头,我就想到了那空旷的房间里,曾经有过怎么样丰盛的灵魂以及拥挤的时间,又是经过怎么样的洗礼,让那个女人决心离开,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呢?

  一个女人,就那样把自己丢在大自然中了,看着她坐在水边自娱自乐,多少让人觉得有些神经志,但是,如若没有那空无一物的心境,怎么能感觉到内心深处有着怎么样的空洞?

  那种萧条与冷瑟不止是在爱尔兰,长满野草的高山,清凉的蓝色湖,就像是永远都碰不到好的天气。似乎,就是那样的天气呼应着他们的情绪,一种无以言状但是却真实到能触摸的情绪。

  她,像是负气出走的女人,经历过痛苦,抑或是跟自己的内心抗争过。总是,她像是与人群水土不服似的。

  他,应该是跟着自己的妻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过着田园生活,只是,他的妻子去世了,他一个人孤怜怜的生活着,脾气有些怪。

  她闯入了他的生活,赤裸着身子在他的床上胡闹。

  她为他干活,挣口饭吃。

  在开始,他们相互冷对着,慢慢的,适应着,到后来,似乎是接受了对方。

  他们原本是可以发生些什么的,比如,让身体去触摸另一方的灵魂,但是,他却说:故事可以到此为止了。

  他因病去世了,死的很安祥。

  就像是电影海报一样,她抱着他的身体无声的沉默着,仿佛是在拥抱着自己已经枯萎的灵魂。

  寂寞吗?可能,他们并不是寂寞,而是孤独吧。

  《与个人无关》观后感(十):独自旅行——写在清明

  写在清明——与个人无关

  就像杜牧在清明里写的那样, 清明时节雨纷纷,唐至今已过千年,时令不改。今年南京的清明亦是雨纷纷。从早上开始就一直下着,偶偶响起几声春雷。

  伴着春雨在家看了两部影片。《与个人无关》、《心灵捕手》。关于独自旅行感受孤独寻找自己,关于战胜畏惧懂得自己的内心。

  《与个人无关》

  一个女孩背上背包独自旅行,她此前经历了什么不清楚,也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她背上了背包带着帐篷就这样上路了。是逃离现实生活么?也许吧。谁又能说的清呢。我们都有过旅行经历,谁又能说清楚自己的旅行是为了什么?背上背包、独自上路、徒步、搭车、野外宿营。听起来是多么新潮而浪漫的旅行方式。谁都会想来上这样一次旅行吧。在垃圾堆里翻找食物,审视的目光与怜悯,面对险恶的人性跳车逃生。独自旅行也仅仅是听着浪漫而已。人的骨子里都是冷漠的,带着深深地防备。尤其是独自在陌生的地方。防备之心更甚。我们独自旅行渴望去经历去接触新鲜的东西,却又深深地防备,如此的矛盾。难怪人是最奇怪的生物了。

  我曾在某个深夜里独自背着背包行走在兰州的街头寻找住处。带着深深地防备之心,警觉的扫视偶尔出现的行人,我甚至于会走到马路的另一边来回避从远处走来的2,3个人。防备也许是人的天性吧。也不得不如此,如果这个女孩不是深深地防备着,见机不妙果断跳车,也许就会受到侵害吧,虽然跳车的行为也不理智。这个经历让她的防备之心更重。独自旅行本来就是孤独的,更何况加上一个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防备之心。后来遇上了独居老男人。从防备开始一点点融化慢慢走近。人本来的就是群居的,日久生情也总是有道理的。相互吸引,尝试更多的了解,没有夫妻之实却有着夫妻的默契。的吧的吧的吧。。。他死在了床上,留了一封遗书。她看完遗书,脱光了自己的衣服,用白色的床单包裹着他的遗体就这样静静的抱在了怀里。

  独自旅行之前先看看这部影片应该会有些启发吧。尤其是女孩。想想自己是否做好了准备,是否有勇气独自去面对旅途中的人性。你的防备之心是否足够到可以保护自己。防备很重要,可是过分的防备却会失去很多旅途的乐趣,背离上路的初衷。我也曾卸下防备之心在西宁和陌生人组队骑行青海湖。“走滇藏泥石流路封了改走川藏路又封了最后才走青藏的辞职旅行者、来自太原在进行毕业旅行的法学学生 、来自酒泉的神秘军医、加上我这个顺路从西北绕到东北去上大四的学生”遇见有意思的人听有趣的故事。这也许就是独自旅行的魅力所在吧,是否危险,是否精彩全在自己的防备之心。

  我们也曾在路上遇到一个从尼泊尔返程独自旅行的女孩,独自旅行很久,很阳光也很健谈。可是呢高原的太阳很毒,在外这么久,可想而知不会那么清新了。就不进行描写了,自己想象吧。那天居然还是她的生日,旅行方式不同,道别。如此艰苦而漫长的旅行又是为了什么呢。无法理解。相比这种苦修式的独自旅行,在西安曾见过一个女孩优雅的独自旅行。假期从远方的城市飞抵西安,在陌生的城市独自过上两天,在飞回原来的城市继续工作。同样是独自旅行不一样的方式不一样的境界。

  背上行囊独自旅行听起来很浪漫的事情。每一个人为什么旅行都只有自己知道!

  《心灵捕手》

  与我而言是一个战胜自己内心的故事。不想细写了。写一句话吧。“I had to go see about a gril"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