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磨坊与十字架》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磨坊与十字架》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7-06 02: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磨坊与十字架》经典观后感10篇

  《磨坊与十字架》是一部由莱彻·玛祖斯基执导,鲁特格尔·哈尔 / 夏洛特·兰普林 / 麦克尔·约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一):尼德兰绘画以及基督受难的种种

  有图的版本:http://www.douban.com/note/212570175/

  十六世纪的后半叶,意大利的艺术爱好者一致认为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了完美巅峰。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提香和达芬奇似乎已经解决前人留下的所有迷题,伟大的古典主义经由复兴似乎已然走向了尽头。

  而在欧洲北方的国家里,艺术家遭遇危机似乎更为严重宗教改革运动使得许多新教教徒反对教堂里的圣徒绘画与雕像,艺术家如丢勒和荷尔拜因不得不发展肖像画来。然而全欧洲只有一个新教国家的艺术安然度过了宗教运动的危机,那就是尼德兰。

  由于新教所反对的题材类型的限制,“佛兰德斯人”(Fleming)发现不再需要去画祭坛嵌版画和其他表现宗教信仰的画的时候,便发展了他们的专长去展示他们的绝技。例如Hieronymus Bosch 便专门研究地狱恶魔画家意识地画一些画来发展某种题材,这种画后来便被叫做“genre picture” (风俗画)。

  老皮特.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便是风俗画的个中好手。他大致生活在十六世纪六十年代。1566年尼德兰发生反对西班牙的叛乱后,西班牙国王腓力派冷酷的阿尔瓦公爵(Duke of Alva)带一万西班牙士兵去平叛。公爵于1567-73年平定了叛乱之后,手下法庭对叛乱嫌疑分子和异教徒进行惩罚,成为臭名昭著的血腥公堂(Council of Blood),数千人被判处死刑影片中对这一时期的各种事件也有所交待。

  布鲁盖尔被称作是“农民画家”,原因是他的画常常取材自农民的乡间生活,但他本人却似乎游离在外以一种饶有兴趣立场观察农家生活,仅仅在需要的方面予以艺术表现。例如下图这副乡村婚礼,对当时荷兰农村的婚礼种种妙趣横生细节风俗状貌可见一斑

  影片中出现的那副画叫做“The The Procession to Calvary”,(Calvary为基督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一译为各各他。)作于1566年,是已知布鲁盖尔尺寸最大的一幅画,是由当时安特卫普最富有收藏家之一Nicleas Jonghelinck订购的十六幅画之一。此人影片中应该与画家同时出现过。

  这副作品的构图方式迥异于传统,在处理如此严肃的一个宗教场合的题材的时候,却把被人群环绕着的基督放在如此无足轻重位置,而玛丽亚和她的伙伴们出现在显眼前景,使得她们远离了身后正在发生的戏剧性事件。

  布鲁盖尔喜欢用一种用鸟儿居高临下眼光处理风景全局,他的一系列风景画显示出他已经跳脱了学院派的墨守陈规。在这副表现宗教情境的画中,他并未忘记加入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公开处刑对于十六世纪的人们来说是司空见惯事情,在这里他描绘了两个和基督一同被押往处刑地的贼,这里两个人和围绕在它们身边的祭司皆身着当时服装。在那个时代的公开处决往往具有一种公众节日气氛,在这里无论是对贼还是环绕的人群布鲁盖尔皆显示出绝对冷静客观

  在Golgotha山(一译做髑髅地),两个小偷尸体已被订在架上并竖起,用来竖基督十字架的洞也已经挖好。围观者蜂拥着这个可怕的地方,乌鸦吃剩的碎片仍悬挂在绞架上。

  影片试图最大程度地还原尼德兰画派的精神内涵,但刨去对光影和风景的极端绘画式处理,整个故事脉络讲述方式却是纯粹电影的,在电影中那一瞬间的时间停止,镜头向上摇至上帝居所,磨坊主即是上帝的意象,种种呈现皆为非电影不可。通过这种方法,电影和绘画在这里突然达成了一种惊人的一致,真实虚构全面交融

  附:圣经中关于基督受难的片段,摘自和合本圣经、作者: 基督徒 / 先知译者: 联合圣经公会 / 香港圣经公会 / 香港圣公会、出版社: 香港圣公会、出版年: 2010-9。

  ... ...

  27:27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

  27:28 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

  27:29 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阿。

  27:30 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

  27:31 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27:32 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27:33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

  27:34 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

  27:35 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27:36 又坐在那里看守他。

  27:37 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27:38 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27:39 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

  27:40 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 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27:41 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

  27:42 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的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

  27:43 他倚靠神、 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

  27:44 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的讥诮他。

  27:45 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

  27:46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 神、我的 神、为甚么离弃我。

  27:47 站在那里的人、有的听见就说、这个人呼叫以利亚呢。

  27:48 内中有一个人、赶紧跑去、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他喝。

  27:49 其余的人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救他不来。

  27:50 耶稣又大声喊叫、气就断了。

  ... ...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二):Trip to the museum

  The film gives dimensionality to minute details of the painting, not so much in the sense that the characters are given narratives and personalities, but in the sense that they given weight through their endless repetition of the extremely mundane of activities. The shots of domestic life are so especially deliberate, creeping, painterly composed and lit that you can almost feel the body heat radiating off each frame. Oh, and there's a bit of a story which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context in which the painting was conceived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ork itself, delivered in the only, and extremely annoying, dialogue in the film. Overall, watching this is like immersing yourself in examining a painting for one and half hours, which, if you like that sort of thing, can be pretty great.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三):影像之殇

  ■画卷之美

  作为一部绘画电影,[磨坊与十字架]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视觉上的,“每一帧都像油画”的画面甚至吸引了观众本来应该投射到其他地方的注意力

  跟勃鲁盖尔拙朴简括的绘画语言一样,[磨坊与十字架]显得宏伟壮丽简洁朴实;勃鲁盖尔的高视点和平面全景式的构图,在电影演变成了俯瞰的全景镜头。然而与绘画不同的是,玛祖斯基把勃鲁盖尔的画分解到细枝末节,去追寻每一层油彩背后的东西,去追溯每一个画中人的前史和将来,将被画家凝固的瞬间重新溶解稀释,展现给观众浩浩汤汤的生活之流。在这个意义上,玛祖斯基正如日本默片时代负责向观众讲解影片内容的“辩士”一样,向观众展示欣赏勃鲁盖尔的新角度——你看,在技术尚不能及的地方,总还是有办法完成艺术的创造

  与呈现出俯视散点透视的勃鲁盖尔的绘画相比,电影以完整的广角空间诗意流动的长镜头,呈现如同风俗画版的浮生掠影。它宛如一幅欧洲版的“清明上河图”,在浓淡深远意笔抒写的画卷中,呈现出中世纪农民们的市井喜乐。它也像是重被放入水中的花瓣标本静态的画面气韵流动,文艺复兴时期的记忆愚昧年代的气息,在精妙的画格之中被一一复原。

  在《行往受难地》中,勃鲁盖尔以主题性风俗画手法描绘人与物、人与环境关系,描绘众多具有情节性的人物活动。电影中,导演也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舞台,其游离的视角使其可从众多的人物之中(如同电影中作图的大纲)中架构布局选择在何处设置舞台中心,以及如何更为合理清晰地分布演员。电影的动静远近景、透视关系以及特有的时空特性,延展了绘画的二维平面,呈现出一个多层次的立体空间。镜头也以诗般韵律展现仪式般的场景运用象征符号(比如磨坊与十字架),观者恍如在观看一幕凝重的古希腊戏剧,神性与肃穆也在静谧安详中无声流露

  如果说,勃鲁盖尔传承了荷兰寓意画家包西的传统细密形式(此被其后19世纪的农民画家米勒所吸收),其画面细腻入微,具圆浑与朴拙之美。那么导演也像在精心绣制一幅中世纪之间的华美织锦,美术摄影极尽其美,连全片戏服都是专门雇佣40个人花了4年时间纯手工制作完成。每一个“画框”中的画格,都仿若经过精挑细选的取景布置,画面层次丰富厚重浓郁,却又诡谲神秘

  电影虽然还原了绘画富有变化绚丽色彩,却与勃鲁盖尔使用散点光源因而画物的投影很少不同,玛祖斯基使用了强烈的戏剧化的明暗对比光,有些场景甚至用了强光,比如象征太阳圣灵时光线所带来的炫目感。此外,在令人惊艳的视觉效果之外,电影还具有绘画所不具备的声音表现力。全篇对白极少,如诗歌般吟诵的画外旁白,使电影成为一种令人不安的现实和虚幻。磨坊转动与风声呼啸的立体背景声和沉吟低唱的古典乐器配乐,也使电影充溢着稀疏的、缓慢恐惧

  ■技术之殇

  当决心将勃鲁盖尔的画作搬上银幕之前,玛祖斯基的志向便不在于做一个标准的绘画艺术纪录片,而是“要进入绘画的世界”,他深感幸运的是,数字技术发展正在使这种愿景变成现实。[磨坊与十字架]也是这样的混合体:勃鲁盖尔的绘画美学,Gibson的艺术阐释,导演的自我表达,和尖端高科技的助力。正是在“入画”的美学意向下,他以光影做画笔,以胶片做画布,以科技做颜料,混合老式工艺和新兴数字,涂抹出一幅由透视、场景和人物组成的巨大数字图画

  电影耗费了3年的时间,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和新西兰等地区拍摄了48天。一台RED ONE记录下演员在蓝屏前的表演(由于原画之中有很多绿色的细节,所以拍摄时用蓝屏代替了绿屏)。一些复杂的场景,比如必须在岩石上运转的磨坊,则用到3D和CGI技术。而为了重现绘画中景观氛围,让人物能进入原画美学之中,导演也选用了内部ND滤光片。

  主体拍摄完成后,又在华沙电影制片厂进行了28个月的后期制作,用Flame与After Effects做2D合成,用Nuke和Fusion做3D合成,用LightWave做3D绘画。导演一方面力求真实再现原始画面的质地,另一方面,又贴近画家用透视比例延展空间的手法,在构图的空间层次上下了很多功夫,大部分场景也都由多层画面合成,将蓝屏前拍摄的演员、原画的二维画面背景、实际的外景场地、还有在新西兰等地拍摄的天空等镜头交叠在一起:首先,演员在蓝屏前进行主体拍摄。其次,摄影师在不同的外景地拍摄与原画接近的风景、拍摄实际的山丘与岩石,还专门在新西兰南部小岛拍摄一种叫做“岛上的长云”的云(因为它们连绵不绝,像流淌的小溪,类似于原画中的天空)。再次,选出原画中的背景图画,与真实拍摄的风景和场景融合,就如电影中的云,是百分之八十的真实摄影的云和绘画中的云的影像糅合在一起的产物。通过诸如此类复杂且精细的操作,导演在银幕上还原出了细腻逼真的油画效果。

  又因为导演想要呈现一个并非同质化与平面化的“图画”,而是一种编译了不同视觉元素的综合体,达到 “以画作底”和“以人入画”的双重融合,所以,决定成败的关键问题摆上了桌面:如何合理的将不同的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重现勃鲁盖尔的激情。导演因此建立了一个有意义和可识别的镜头美学标准,为每一个镜头选择正确的气氛,寻找原画与现实的影像之间不为察觉的融合点。在这种融合之中,还效仿原画的色彩和气氛进行相应的矫正,让所有场景成为有机整体并延续勃鲁盖尔一贯的美学特征。这样的过程,也使得玛祖斯基在更本质意义上成为了一位画家。

  正是这样的尝试与努力,欧洲的艺术电影做出了让好莱坞都刮目相看的艺术效果。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导演在尽量还原画作质感的同时,却丢掉了电影本身的视觉美学,抠像也略显粗糙。而且,如果说绘画中要极力体现出透视的景深感的话,电影中用二维的原画做背景,反而却削弱了画面的空间感。

  玛祖斯基借着风俗画大师勃鲁盖尔的作品好好地描摹了自己在技术上的野心,然而看中老画家的人不止他一个。曾经拿下戛纳评委会奖的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已经悄然开始了把勃鲁盖尔的另一名作《雪地猎人》改编成电影的步伐。有意思的事情是,一个尼德兰画家的作品在高科技的今天突然回魂,并且被与荷兰相离不远的波兰和瑞典导演相继关注;而看看安德森能交出一个怎样的勃鲁盖尔,大概是更有意思的一份期待。

  ■复调之维

  发生在画中的故事,在中国成为[画壁]那般的倩女与书生之间的传统鬼魅传说,游走于现实与梦幻之间;在[磨坊与十字架]中,却成为多层次的生活的再现与复述。电影中,三重语境此交汇:受难时期的耶稣、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和二十一世纪的导演。三重目光也在其中汇聚——愚昧年代,启蒙初期,现代文明——远古与当下呼应,虚拟与也与现实交织。

  电影在画面之中,蕴含深一层的的画面;讲述之外,也还有另一层的讲述。影片描述着图画的故事,而画家自己现身其中,像结网一般架构起自己的绘画,也“像一把刀子,插入每件事物之中,同时又置身事外,袖手旁观。”(《达洛维夫人》)。画家、作品、临摹对象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画家,画中人,对画家提问的男子,形成了一种复调式的书写;画家的作画,现实的景象,后景的绘画,几度空间也相互指涉。在纷繁错综的影像与时空之中,镜头左右逡巡,带领观众入画出画,若即若离。

  故事则被分割成了生死两重天,生与死也被平行放置于图画的两端:“这里就是城市,在墙里围成一个圆圈,生命之圈,在它旁边,是生命之树,上面都是新生的叶子。在另一侧,有一个黑色的圆圈,死亡之圈,由一群像苍蝇一样围在一起观看处决的人组成,在他们下面,是死亡之树。”这两个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生命,即新生,在电影中体现为孩童和母亲。小孩嬉戏打闹,是新生与传承的力量;母亲宁静温和,像培育万物的圣母玛利亚。死亡,即黑暗,在电影中体现为高压统治下充满了死寂和恐惧的成人世界。

  新生也与死亡相互交叠,一方面,在慈母哺乳小孩的温暖画面后景,却是盘旋的秃鹰,在美与仁慈之外,权利与死亡的阴影仍如影随形。另一方面,在死亡象征物的十字架之侧,仍有美丽的大自然展现出勃勃生机,而当押送着耶稣的队伍经过时,小孩仍在天真无邪的游戏。这生与死的双重世界,也被统领在天堂缩影的磨坊之下:“绕着它,所有人都行走在生与死之间。”正如它周而复始地 “磨出生命和命运的面包”,生命的肉体,也将生生不息。

  【已载刊】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四):Mill is still the mill, cross is still the cross.

  The mill represents the monotone and speechless life of flemish people inhabited in Flanders, which was occupied by Spain. The cross symbolizes religious suppression they face, even though they believed that people of all religions can live in harmony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The fact that heretics are condamned to be crucified, the humblest method of execution in early Christianity reveals their position in the eyes of their suzerain.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ovie, they gathered to dance not with a cheerfull mood. Yes, life is still life as it was.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五):莱彻•玛祖斯基作品《磨坊与十字架》观后座谈会纪要

  莱彻•玛祖斯基作品《磨坊与十字架》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上午10:50—11:25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莱彻•玛祖斯基作品《磨坊与十字架》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王义钢、金爱武、唐福蓉、何吉、章勤、蔡玲、赵一宁、马惠洁、朱卉、王犀灵、范大茵、姜希珍(观影者:张培红、任同安、何天华、陈小芳、李克东、姬伯庆、田瑛、翁锡良、王月芳、朱剑云、章毓苏、张征辉、周洪泽、马燕鸣、姜天鸿、朱松法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王犀灵

  《磨坊与十字架》这部影片是关于一幅画作本身的“传记”

  范达明:《磨坊与十字架》这部影片一直想在影吧安排给大家看,但很难把它插在什么类型片中。这次排在“艺术家传记电影月”来献映,片中出现了画家勃鲁盖尔本人,还看到他怎样在构思创作油画《受难之路》,但它严格来说也算不上传记片,因为毕竟与描绘一个画家生平的传记影片有别,或者说,它仅仅是关于一幅画作本身的“传记”。据资料介绍,这部影片拍摄完成之后,并不是到院线去公映或去卖票回收投资,而是被直接放到像巴黎卢佛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样的场所,作为艺术史教材供美术界人士与爱好者来观摩。记得我少年时在上海中国福利会少年宫绘画组学画画的时候,虞子骏指导就组织我们组集体到南京路新华电影院观看公映的苏联电影《画家苏里科夫》,那就是一部艺术家传记片,是彩色的。当影片把我们熟悉的苏里科夫那幅历史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展开为现实的真实景况的时候(那仿佛也是画家苏里科夫想象中所目睹的情景,实际历史发生在画家那时代的180年前),看到莫斯科皇宫广场上那个壮阔的临刑车队与群情激昂的浩大场面,曾经是何等震撼我们少年人的心灵!那部影片的印象,50多年来我都记忆犹新难以忘怀!今天这部影片展示的画面,应该说更加宏大与壮阔,也更为凄惨,因为是把尼德兰人民受西班牙异教侵略者的残暴统治,跟描绘耶稣受难的情景结合一起构成主线,故事当然有很大的虚拟想象成分,但其折射出当时西班牙外族统治者血腥侵略与蹂躏周边小国的社会现实,这种现实历史的针对性也不容忽视。

  影片在艺术上、政治上都极有意义,表达的历史观、生活观达到相当高度

  王义钢:影片写欧洲文艺复兴后的黑暗时期,描写得很透彻,所表达的历史观、生活观都达到相当高度。影片拍摄于2011年,说明世界上到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电影,无论从艺术上还是政治上来说,它都极有意义。影片拍摄得如此细腻又如此厚重,完全打入了你的内心。片中强调了磨坊与十字架这样两个标志物,所描绘的磨坊风车的旋转与停止以及十字架的制造过程等,都有象征意义。

  历史现实与绘画艺术的象征意义

  范达明:当那个银行家即画家的赞助人问画家你如何来阻碍统治者的残忍的时候,画家用手一摆,此时旋转的巨大风车慢慢停转,眼前群众场面的动态也戛然而止,顿时如同一幅巨型呆照,影片在此也有象征意义——不仅是政治上的含义,还有绘画与艺术美学上的含义——绘画就是现实的场景切断了时间运行的纯空间存在,由此外界就呈现为绘画的模样了。

  金爱武:这部影片展现了残酷的场景,也描绘了大人、小孩真实的生活画面。我特别感谢范老师选择了如此好的电影。

  作为天堂、地狱与世俗人间的三大象征

  范达明:有巨大风车的磨坊位于高耸的石柱式山头的顶端,代表了天堂。天堂的感觉是通过磨坊内部陈设的木结构转轮之巨大,以及内部环境别异的空旷感来营造的,如展现了沿巨型石壁所架有的木栈道,布局了深邃黑暗中从侧面角度打来的一束强光造成的光影,还有就是独特的音响效果:磨坊主一步步登上木梯阶时由脚步声所带出的巨大回声等等——空旷感就是这样造成的。而十字架(在影片中我们看到的是“丁字架”)作为实施血腥死刑的工具,自然是代表了地狱或死亡的:在片中我们除了看到有把几乎裸体的男子活活钉到十字架上之外,还看到有活埋女性异教徒的场面,包括为包裹的尸体缝裹尸布的镜头。此外,我们看到影片还有意描绘了那位画家的家庭,这是个孩子一大堆的家庭,孩子在母亲换衣时偷窥其裸体,孩子们在床间的嬉戏,以及在餐桌上用早餐等等,对于这个家庭及其日常生活的展示,应该是代表了第三方面的象征,即世俗人间的象征。

  左面是生命,右面是黑暗与死亡;影片画面有冲击力,艺术思维很深刻

  章 勤:感谢范老师带来这些好片子。今天这部片子,画面如同油画。我觉得原作绘画的画面构成,左面是生命,有带绿叶的树,右面是黑暗与死亡十字架。影片的画面有冲击力,艺术思维很深刻,给人以很深感触,当然一些东西也使人压抑。结合当前我们社会存在的情况,这部影片可构成反思。

  影吧:一个在文化艺术上交流、享受的场合

  唐福蓉:不知道这里的影吧已经开办快五年了。现在发现了,是通过我的朋友王义钢告诉了才知道的。谢谢范老师5年来的坚持。我们老年人很想有这样的可以在文化艺术上交流、享受的场合。希望影吧一直坚持办下去。

  何 吉:范老师费尽心血。现在能保有这样一块阵地真不容易。

  在这里看电影,让我学会了对电影和美的欣赏

  蔡 玲:原作就是一幅油画,影片色彩也像油画一样非常丰富,我非常喜欢。电影场景和画的完美结合,让我看到了也了解了耶稣的诞生和受难。西方当时非常黑暗,这超过了东方,但他们后来文明的进化却比东方快。我前不久去伦敦很有感受,当你站在街头如果需要寻求帮助时,就会有人来热情帮助。在这里看电影,让我学会了对电影和对美的欣赏。范老师建立的这个影吧平台很好。

  范达明:在我们这里,在看了影片回去之后还能写成影评,并且发到豆瓣上我们影吧活动的论坛上的,除了小牛之外,就是蔡玲了。蔡玲还为座谈会多次做了现场记录。不过前一次的记录实在太简略,缺漏太多,我实在没办法做整理来完成一篇纪要。我后来喜欢让小黄来做记录,还有孙凤凤。小黄记录得更详细些,个别字一下子写不下来她就用汉语拼音。但她也常常有事来不了。所以今天就由王犀灵大姐来操刀了。

  赵一宁:对于人的思想的提高,通过艺术欣赏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同时在考虑:有关思想的启蒙问题、信仰问题,何时在我们国家也会建立起满足人们人心需求的有效机制来。

  马惠洁:我很喜欢看今天这种类型的电影,而且有聚会在一起的讨论论坛。今天有这个机会到这里来,是第一次,我很高兴。

  喜欢《一次别离》这样的影片,喜欢这里的影片,关注央视播出的艺术影片

  朱 卉:我虽然是刚来的,但对于这里早已关注。此前我在“突围”看影片,听说它要散伙了,我就转到范老师这里来(范达明插;“突围”即使不散,也仍希望你能来这里)。我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好莱坞大片,我不要看这些影片;而喜欢《一次别离》那样的现实题材的影片。这里放映的影片也很喜欢。当然,今天这部影片,主要是根据一幅绘画作品展开的,我不觉得可以说很多。我对于中央电视台6频道在夜晚播出的艺术影片也是很关注的。

  范达明:央视6频道一直有“佳片有约”这档节目,既有影片播出,还有专家评论。近来在每星期一晚上,还开设了“艺术影院”栏目。我注意到该栏目遴选的不少片子,都曾经是我们影吧也安排放映过的。

  这部影片美丽之极,艺术的回味无穷,极有欣赏价值

  王犀灵:这部影片从开始到结尾的所有场景都是一幅16世纪荷兰即尼德兰的油画,美丽之极。它细腻地描述了当地社会各色人等的生活画面。在恬静、优美的情景中,西班牙占领者却血腥地以反对异教徒的名义屠杀人民。一种强烈的对比在静穆中进行,艺术的回味无穷,极有欣赏价值。

  导演珍视历史,珍视艺术,珍视世界文化遗产,拍摄本片是为了向勃鲁盖尔致敬

  范达明:今天是2014年影吧活动最后一次。昨天一早我还专门为一些留有手机号码的影友追加发送了短讯。短讯说:“12月27日上午9:00杭州恒庐艺术影吧献映波兰影片《磨坊与十字架》展现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名作的宏大场景,小众免费放映,沙龙精英聚谈,仅此一次,不可错过。学术主持范达明盛邀。”刚才9点27分,接到我们曾经的记录员彭婉寅的短讯:“范老师,我这次还是不能及时到了,我车双号今限号,打车到现在打不上,因为离这里很远,我看时间来不了了,非常遗憾,感谢您邀请!”我读了这个短信很感动,她住在滨江,来这里一趟确实很不容易。我还收到其他朋友请假的回复,说明无论来的还是没有来的,大家都是心系影吧的。今天这样一部很专业化的艺术影片仍然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好评,也让我很欣慰,在座者中都有很高欣赏水平。导演莱彻•玛祖斯基还比较年轻,他花费了巨大的功夫来展现四五百年前一个异国画家的绘画作品,因为他珍视历史、珍视艺术、珍视世界文化遗产,他在影片花絮的访谈中称自己很卑微,而对画家勃鲁盖尔非常崇拜,他拍摄这部影片就是为了向勃鲁盖尔致敬。无奈屏幕上出现的白色耀斑,近三个月来对于我们欣赏这些世界影坛的佳作确实有干扰。今天完了后我一定再作努力,争取明年也就是下周有新的开始。按照总书记在讲话中对世界文学名著经典的推崇,我们在2015年第一季度将推出“世界文学名著电影汇展”,奉献给来此活动的朋友们。1月份的简介已经发给了,谢谢大家一直来的积极参与,谢谢大家今天的赏光!我们明年见!

  2015年1月1日整理 1月6日补充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六):主人公是一幅画

  把这部片子和彼得·格林纳威的《夜巡》做比较很奇怪。两个导演的风格不同,对于电影的态度不同,对于人生的思考更是不一样。两部电影完全没有可比性。唯一共同点仅仅是都围绕一幅名画。

  这电影最初上映并不是在电影节或者院线,而是在博物馆。一部完美展现名画背后的故事的作品,重点在于,主人公是那幅画。

  导演运用非凡的想象力把场景、人物融入到名画中,用画家的工作来串联名画的背景。最大的创造在于,不完全依托于叙事来呈现一部电影。在艳丽的色彩中表现关于这张画的背后。

  透过这幅画,想到流传下的艺术品的价值,记录、表现、思索、穿越……

  看了一下导演的资料,导演很喜欢宗教题材,很喜欢像油画一样的表现力。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七):权威与宗教,心灵与反叛

  至于影片技术层面的东西我想会有人比我说得更好,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本片除去表达文艺复兴风格或风物的细致入微不谈,其深远的思考更是凌驾于简单的画作题解之上。从历史来看,宗教改革无疑是对权威的动摇,而恰恰讽刺的是,基督或者耶稣的行为,对旧的意识、文化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反叛。所以我们爱的是宗教,还是崇信旧的权力?热爱反叛,还是更爱心灵?影片中位于文艺复兴时代的背景下被钉上十字架的耶稣,早已有了新的意指——所有的权力都会塑造宗教,而爱、真理,反而营造出了“反叛”。以至于最后群体的舞踊与其说是欢乐的市民的庆祝,更不如说是愚者们的群舞。活在角色中的各色人等,究竟是用多无意识的方式来选择了固有的想法,而远离光明,令晦暗遮盖,以为世间早已云淡风轻?我想这也是西方文化意识中固有的矛盾冲突点——究竟谁是蠢人。在一个心灵演进的循环中,THE FOOL是第一个,也会是最后一个。

  伟大的象征之旅,了不起的文艺复兴。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八):无题

  这是一部伪装成电影的艺术史纪录片。将16世纪尼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名作《受难之路》背后的故事影像化,其立意和格林纳威的《夜巡》十分相似,呈现效果也同样不尽如人意。采用了大量CG和真人结合的拍摄技术,《磨坊与十字架》十分忠实地重现了原作的场景,同时也尽量为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建构来龙去脉。但勃鲁盖尔画作中那被“上帝之网”联系起来的细节和人物,到了电影中就成为了零碎而缺乏组织的场景堆砌。这似乎是跨媒介改编所带来的硬伤,一幅画中的元素其共时性和关联性是显而易见且富有想象空间的,但放在电影的时间轴中就完全被破坏了。于是这部冗长电影带给观众的信息量,还不及片中勃鲁盖尔寥寥数语的说明,更别提和原作中蕴含的意义相提并论。即使我如此喜爱勃鲁盖尔的作品,也实在是看得昏昏欲睡,唯一的惊喜,或许是勃鲁盖尔的扮演者,竟然是《银翼杀手》里那个说出“Time to die”的复制人。

  《磨坊与十字架》观后感(九):画中的勃鲁盖尔之诗

  迷蒙的浓雾里,伴随着滚滚的马蹄声,骑士们渐渐近了,从模糊的轮廓,到狰狞的面庞。 宁静的弗兰德斯不再宁静。虽然影片的开头到中间的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不断变换的无声画面。导演似乎惜语如金,唯独愿用视觉这种最为直观的方式来引导观众缓缓进入勃鲁盖尔的宏伟画篇。 “你怎么不说话?” “不想说。” 这种戏谑的回答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因为我深知,所有的无言都只是无需多言。你看,那朗润的天,那清秀的山,山上的磨坊,磨坊顶上的风车,绿地,小溪,还有那些清闲的弗兰德斯人。这种如同蛋壳般脆弱的美好,仿佛嘶嘶的呼吸声就可以轻易地将其破坏。 厄运是你怎么逃也逃不掉的。安静祥和的弗兰德斯人终究免不了西班牙王国的掳掠。异教者被视为异端,正如耶稣受难时的情形,他们被骑士军团残忍地钉在了十字架之上,接受上帝的制裁。 勃鲁盖尔用他极富洞见的智慧,以及温婉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这幅弗兰德斯命运之曲。生命与死亡,和平与屠戮,安静与喧嚣,在一幅画面之中均有所体现,流露的是生活的诗意,绽放的是生命的张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