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乐与路》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乐与路》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7-08 02: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乐与路》观后感精选10篇

  《乐与路》是一部由三木孝浩执导,宫崎葵 / 高良健吾 / 桐谷健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乐与路》观后感(一):ソラニン

  今天终于看完这部电影了,昨天看了一半,今天看了一半,实在是没有心情看下去,久违的青春梦想的电影,迟缓节奏里充满了感动爆发,换作以前,给我的肯定是感动和激情,一鼓热血直涌心头,可是现在,留下的也只剩感动了,属于自己的那份热血已经不知去向了。羡慕种田,虽然离开了,却有一群为共同梦想追逐伙伴,不禁也想到自己,毕业一年多了,身边没有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就连原来的梦想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就悄然声息的消失了,怎么寻都找不到当初的梦想了,无助,就要成为一个空壳了吗?

  “没有出众才能的我,今后能好好干吗?”

  误会天空彼岸,只有再见的人生,才能看见短暂未来

  《乐与路》观后感(二):你的土豆发芽了吗?——关于梦想和生存

  (一)

  咖啡还是有点管用的,昨儿个晚上好不轻容易逮到个大伙都早睡的机会折腾了半宿没睡着,今早又醒得早,不知道为啥想起小时候跳皮筋时的念白“小兔菲菲,爱喝咖啡,喝了咖啡,变成土匪”。从小我就弄不明白,喝了咖啡和变成土匪之间有啥说得通的关联。不想现如今“马兰花”都忘得近乎干净了,“小兔菲菲”倒还记得。

  小肉突然过头来跟我说,昊昊,你看雪小禅不?。一呆。她说,我觉得你很文艺啦,应该会喜欢她的文笔呢。我摊摊手,姐姐从来不看不现实言情小说的诶,转身,然后,忍了忍,没忍住,又很郑重地回过头去,还有,姐姐不文艺,也不喜欢被人说文艺。小肉撅了撅嘴,有点无奈的样子,就是觉得你写的东西蛮有看头的样子。我抬头望了望天,装得特得意的样子朝着她,扬了扬头,那是,姐姐当年可是语文代表

  貌似很久没有碰过纸笔了,很久没有过沉浸其中的系统阅读了,所以对着小肉的那句“姐当年”说到嘴里竟然是心虚的,也许还带了一些些失落伤心,是再不肯多问一句“真的吗?”的了,想来大概自己都不相信是真的了。

  猪前二日不舍地同我说MSN SPACE要搬家了。她看着很远的地方,很留恋地跟我说,我高中的时候是语文课代表哦。一听到这个说辞,我不禁一愣,她不理我,自顾自说下去,一直到上了大学,还整夜整夜的码字,码到过了自我倾诉年纪,才慢慢可以从白纸黑字的word中抬起头来,慢慢从海海人生中抬起头来。

  可是,突然告诉我存放那几十万字的地方要没了,仿佛连同我的青春,居无定所

  我安慰她,其实吧,那个地方不是很重要的。你晓得伐,我本本被偷的时候,很煽情地同别人说,啊,我的三年啊,就这么被偷了。其实呢,存在E盘里的存稿,我已经很久没去看过了。

  所以你想啊,应该伤心的,究竟失去了青春的你,还是已经不再被惦念的青春呢?应该伤心的,是还没有实现理想的你,还是已经被遗忘的梦想?

  猪说,我没忘。

  那,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我不说。

  小兔菲菲,爱喝咖啡,喝了咖啡,变成土匪。

  梦想,有多么的荒唐,才能够这样,念念不忘

  (二)

  我窝在被子里看《乐与路》。床围外面,猫咪在和RE说,打算放弃读博了,床围里面,种田一边骑着车一边飙泪。

  我手指一阵发凉,他活不了了。一直到看完电影我也没去试图弄明白种田到底是不是自杀。即便在学校里面,也听说过有延迟毕业的博士一只脚跨在窗户外面,哭着喊着,老板啊,你不让我毕业我就要跳下去了;有失恋女生,直接从教学楼上像鸟一样垂直地掉下来。种田和这些自杀者不一样,他只是活不了了。那天和花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毛毛问了句,你是被什么车撞,撞到这样的啊?我自嘲了下,自行车。当时我仅仅是车把被带到,歪了一歪,心里面是一惊,接着一松,那一阵子,压力太大,重心下去的时候,想得竟然是,太好了,让我好好休息一阵子吧。我果然休息了一阵子,不仅仅是休息了一阵子,还使得人人都惊叹我运气不好,“不是吧你,能被自行车撞到这样啊”。后来我就深刻了解到并非运气不好,并非意外之灾,在命运潮水里,有时候不需要自己主动从楼上跳下来,只要内心深处微弱的想要放弃的一个声音,就会在你陷入漩涡的时候,失去游上岸的力量

  到影片结尾,听着小葵《ソラニン》,弄不明白自己了,明明是听陌生语言的歌,眼泪却是为了什么止不住。影片翻译成《手拉你》或者《乐与路》,在网上面看到ソラニン的日文意思其实是“土豆发芽的霉素”,小葵的声音“假如幸福缓慢悠长毒素就会生根发芽,不久就要说再见,再见了,这样也好,在某个地方好好生活我会尽力而为,就这样吧”(注:直译是譬如幸福缓慢悠长的持续,定会埋下恶果生根发芽,不就就要说再见)。

  RE和猫咪还在说着什么,我听不见,也不需要去听。中午的时候,猫咪就告诉我她打算放弃直博了。

  猫咪:我觉得我越来越没有追求了,年轻时候的理想都一点一点放弃掉了。

  Eveling:不要跟我说理想,姐姐我已经戒了。

  猫咪:其实我本科时候从没想过要读博。

  Eveling:靠,我本科时候连读研都没想过。

  猫咪:我一直觉得你是那种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然后会去争取的人。

  呵呵,你知道吗?我想要的东西真的很多呢。

  我一大早醒过来,想自己今天想做些什么。想看《死神》,想看《鬼吹灯》,想把这篇影评结束,想把PPT做完,想看《罗丹的情人》,想去一趟金发,想淘些歌来听,想洗个澡,想睡午觉……

  现在23:33分,今天,我看了《死神》,没看《罗丹的情人》,写了影评,没做PPT,洗了澡,没睡午觉。

  最近看《死亡笔记》、《少年阴阳师》、《死神》再到《十二国记》。日漫多以励志主题,看多了,觉得它真是荼毒不小。主角们几乎全部是天生具有“某种才能”的人,或者是因为捡到了个什么或者撞到了个什么而意外获得了某种能力摇摇头小孩子们的对梦想的认知是不是从这儿来的呢?期盼自己具有某种“特殊的才能”,或者根本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某种才能”。

  但是人生不是小说动漫,你不可能懒散不良着,突然拥有了超能力,智商飙到两百一,年纪轻轻就捡到了武林秘籍。真的,我有试过一边装文艺女青年开着视频看电影,一边装奋斗女青年写论文,行不通

  上次参加姐姐婚礼,司仪要求姐夫现场求婚,姐姐娇羞但是很肯定地点头,说“我愿意”。旁边有小妹妹作花痴状,哇,我觉得他们好不容易哦,能走到这一步,我好感动哦。

  “无论她将来是富有还是贫穷、或无论她将来身体健康不适,你都愿意和她永远在一起吗?”

  “我愿意”

  “我以主之名宣布新郎新娘结为夫妇

  如果梦想也像这般宣誓,只要我对着主说一句,是的,我愿意,他便许我。

  如果梦想也像阿拉丁的神灯,只要我对着它说一句,是的,我想要,他便给我。

  有人跟我说,梦想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生自己想生的活。

  我说,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你可以抱着你的梦想去死了。

  因为我想,所以我有。

  你当是做梦呢吧。

  看过有个人的签名“事业和官二代竞争恋爱富二代竞争,不公的机会,无奈的人生”。我叹口气,人人都有难处,而最无解的难处在于,即使啥没人跟你竞争,你也没可能去做你想做的一切。

  人的一生,能得到的东西真的不多。

  呵呵,你知道吗?我大一的时候想要转专业去学财管,因为不想浪费大一一年放弃了;大二项转专业去新传,因为周围人劝说放弃了。大四想直接就业,因为有书念不念白不念,就到这来了。

  我以前认识一个哥哥,考不到年级前三,就会自己掌嘴。我以前有个同学,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对着复读机练英语口语。你说他们是疯子,那个哥哥现在在上海从事年薪可观工作,那个同学在大洋彼岸拿phd,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他们最初的梦想,也许仍然不是吧,不过我听过一句话,叫做“取法乎上,得其中”。

  这就好比有一棵树,上面长着苹果,我看中了很高很高的一个,我并是很清楚自己要什么,然后去争取,我只是很清楚我自己攀上了距离最近,最容易爬上去,最安全枝桠。所以我也就没有资格抱怨为什么理想不长得低一点好让我能够够得着。

  我的土豆,在缓慢悠长的幸福岁月里,已经长出了芽,我和梦想说一声再见,剩我自己在现实的世界努力奋发。

  (三)

  X推荐看青春11°之《老男孩》,我应下来,N多人推荐,上次看到第六分钟,就看不下去了。为了保证自己能够顺利看完,我去买了听可乐

  看完之后,我摇摇脑袋,好像很无感的样子,我是不是应该过几年再看?

  从王小帅对着Michael Jackson的舞步学太空步,到他抓着印有娈童案的报纸在落选艺术考试痛哭流涕,再到他听闻天王心脏病新闻时后失神失态,michael就是个梦想。

  在《乐与路》里面种田说,当初想要学吉他,是因为喜欢上一个乐队

  Michael去世3个月后,发行了演唱会电影《this is it》;而种田喜欢的那个乐队主唱,却在一家唱片公司默默无声地做着种田不齿的工作,从洗手间出来,拍了拍种田,“因为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你以后会明白的”。

  《老男孩》让你想起来,对着儿女(年轻点的就对学弟学妹们)说,老子我也年轻过,也有过对着班里漂亮女生的照片飞机;瞅谁不爽脑子一冲血液会拍块砖头就要上,恩,低头叹气,也曾经有过天下第一舍我其谁年少轻狂啊。你的眼泪为了逝去的青春而流。

  《乐与路》却告诉你,即使你的梦想骑着电动车,在布满了单行道红绿灯和大奔宝马的路上意外夭折了,你还要独自在某个地方好好干,因为生活中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我的泪,为我继续卖力的生存而流。

  有很多小妹妹托着腮,摇着脑袋问我,你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啊?却没有人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呢?我倒要问问你,你想要开面包店,你想要进四大,你想要周游世界,是为了什么呢?梦想来源于你改变世界受人敬仰的英雄主义;还是对高处的向往咳嗽,我用这个表达客气了,我换个说法可以说成权力金钱欲;还是对某种生活方式渴望;还是单纯热爱呢?

  如果是前面两个,你动机不纯,回去面壁。

  继续摘录几条我和猫咪的聊天记录

  Eveling:每个人喜欢的东西不一样啊,有人喜欢唱歌,有人喜欢雕刻,有人喜欢逛街,有人喜欢看电影啊。

  猫咪:可是这些都不能当饭吃啊。

  可是,谁告诉你,梦想是用来当饭吃的?

  谁告诉你,梦想除了实现就是被扼杀的?

  又是谁告诉你梦想是仅仅属于青春的东西?

  建乐队的梦想破灭了,芽衣子仍然背着吉他。

  查百度。土豆发芽了怎么办?

  摘录答案若干。

  保证土豆不能见到阳光,最好用保鲜膜包起来在冰箱里存放,才不容易发绿。

  稍有发芽,可以把发绿的部分切除,仍可食用

  如果发芽面积较大,建议扔掉,如果在农村的话,可以种植

  当你不再拥有,你唯一能做的,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乐与路》观后感(三):是选择生活还是生存

  一部好的电影背后会有很多伟大的东西,编剧导演、摄像、音乐灯光......

  这部片子漫画改编,或许在日本原著有名可惜我没有看过,应该是高中毕业后就不再看漫画了吧。

  之前也是看了片子的介绍产生兴趣,我虽然很早也玩过吉他,但一直就没坚持,周围也没有个搭档,然后工作了,也荒废了。这应该是最能引起共鸣的地方了。

  日本人可能天生就有演戏的天赋演员总是很平淡,很真实,很感人......,影片中有很多漂亮的镜头,天空、街道、现场、沙滩,日本虽小但环境的确很好,还有很多经典台词,“和自己想象的天空不一样,只有对人生说再见。稍微看到一点未来,还是得说拜拜。”

  梦想和现实总是背离,虽然我们也曾努力!

  《乐与路》观后感(四):感觉看了两部电影

  从不争气的种田君骑着摩托拐弯的那一幕,我就感觉不对结果当真领便当了。这个剧情的分水岭和仙境之桥有一拼,后者当年看得我极为震撼,本片却令人莫名其妙。即便如此,后半段还是非常感人。

  宫崎葵的表演自始至终都很出色,高良健吾则做作得很。如果男主给力些,本片也许会成经典。

  最后再罗嗦一句,片名有这么多翻译,乐与路也好,手拉你也罢,为什么总是要添油加醋地加上点自己的理解在里面,试图通过片名给电影定个性,定个调?难道是因为汉语是表意文字,任何名词都必须说明点什么?仔细想想,从翻译电影标题,到中国人起名字,再到NBA变美职篮,似乎都是如此。

  《乐与路》观后感(五):乐与路

  olanin(龙葵碱)发芽的马铃薯中存在这种致命物质

  要把握当下,及早享受美好的事物,不要等到有如发芽的马铃薯般不得不丢弃

  改编自浅野一二的同名漫画

  对音乐和爱情的刻骨与执着

  《Solanin》歌词:误会在天空的彼端

  难道人生只充满了再见吗

  只差那麼一点就可以看见未来

  却只能说再见

  以前住过的小房间现在又是谁住在那里

  无论是你对我说过的过分话语

  还是感觉白费力气的每一天

  若说那天我这麼做

  若说能回到那一天

  我已无法再回到那一天

  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

  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

  还是只能说再见

  寒冷冬天中冷掉的罐装咖啡 七彩的长围巾

  小跑步穿过小巷中 我试著回忆起

  如果说弛缓的幸福缓慢地延续

  这样下去坏种子一定会发芽

  还是只能说再见

  说再见 这样也好

  无论在哪都要好好地过 再见了 我也一定有办法的 说再见 就这样吧

  《乐与路》观后感(六):我的“乐与路”

  感觉很痛苦,感觉工作、生活、心情都逊毙了,

  但不知道怎么样办。

  晚上主动要求轮值班。阿姨打扫着卫生,我随便翻着电影目录。

  试看几部开头,都没有意思,是不是生活也要这样下去。

  看到“乐与路”,宫崎葵主演,她的演出绝对不会失望。

  她看起来还是那么小小的,清纯柔弱但坚定的样子。

  她在一家公司做随时都会被取代的小职员,男友是个喜欢音乐自己办乐队的大男孩。

  她很不喜欢这个工作,但又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怎么选择,

  而男友也像个大男孩,看起来也很难立刻养家糊口的样子。

  其实这种状态很像我吧。

  而他们对梦想的追逐,对现实的逃避抗争,最后依然归于温吞吞的水,里面的人也许慢慢无聊死的都麻木了吧。

  最后他骑着摩托,留着眼泪歇斯底里的说着“我很幸福”冲向十字路口的时候,温吞吞的水喷涌着流过每个人的脚边逃遁。

  她最后拿起了那把吉他,汗如雨下用尽生命与渴望演唱了他写的“乐与路”。

  那一刻是活着的,活的那样淋漓,那样自由,那样幸福...

  我想起了我的那把吉他。想起了我很喜欢的那首吴虹飞的“仓央嘉措的情歌”。

  我已经会唱这首歌了,而且是自然而然会的,因为有感觉,也在网上搜到了这首歌的吉他和弦谱,

  我想好好学,音乐,我再也不说我没有音乐天赋了,我再也不说我不行了,因为此时心里对生活的活着的感觉,美好的激动的感觉,就是因为那生活的音乐,心的音乐。

  《乐与路》观后感(七):明日晴

  男主玩音乐,没玩出名头,感受到压力,逃跑,归途中意外死了。女主辞职,只注视着男主,男主跑了,好伤心,听说要回了,好高兴,分开2个月后,拿起吉他玩音乐。

  人生毕业。现实生存的压力,对于所谓梦想的痴求,矛盾、压抑。如果一直缓慢的幸福下去,龙葵碱会在土豆里滋生。伴随人成长的,最后让人长不大。也许这是梦想的毒。也许这是一直压抑着的,被推诿的梦想与现实的矛盾。也许杀人的是现实。

  突然出现的意外,给故事也加上了一个转折点。女主告别过去,也许是继承了男主的意志,也许是不想承认现实。让音乐,宣泄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情。

  一直平淡、温馨的故事。明天,也会是个晴天。

  因为爱,因为梦想,因为现实,因为分别,因为我们一直在一起。that.s TRUE.

  《乐与路》观后感(八):让我们一起上路

  看完影片的时候,寝室的人已经全睡了,只剩下我一个人闪着电脑幽暗的光。摘下耳机,一片安静。

  可是我依然想跟你一起歌唱。

  就让我们上路吧。

  对于这样的人生,我从来都是乐此不疲地追逐着,欣赏着,跟着鼓掌、叫好,跟着歌唱、欢腾,不断前行的你,愈发地显得强大起来,震撼了台下的,电脑面前的我。

  是梦想么?

  是信念吧。

  那个曾经说自己什么也做不好的女孩,却一点点拾起了生活的勇气。当她认真地对种田说,你去认真的做你喜欢的音乐吧。我就明白了,真正强大的不是那个牵起芽衣子手,告诉她一起努力地种田;而是这个看似柔弱,内心却很清透勇敢的芽衣子。

  所以她可以勇敢地直面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毅然辞掉。

  所以她可以坚定地支持种田辞掉工作,去打拼自己的梦想。

  所以她面对种田的死亡,在悲伤的最后,背起种田的吉他,踏上这条本不属于她的音乐之路。

  我想,种田的梦想便是她的信念吧。

  就如种田说的那样,“只有弹吉他的时候,感觉是无敌的心情”。

  所以最后,芽衣子站在舞台上,放声高歌的时候,终于无所畏惧。

  “相信音乐,坚持下去的话,这样的我,也觉得世道会改变”。

  所以种田一直坚信着,坚持着自己的音乐,在音乐里去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梦想无所谓渺小或伟大,只是心中的一个光源所在,你一旦抓住了它,便觉得抓住了整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你会相信自己无所不能。

  这也是活着的力量。

  《乐与路》观后感(九):既是音乐,还是梦想,然后就有了新高度

  看这部电影之前,看了老男孩,然后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味道,一种年轻人实现梦想的味道,老男孩是老去之后的年轻人,乐与路是还年轻着的年轻人,他们那一刻的心态应该是有很大的共同点的。

  梦想这个东西,真的可以很沉重。身不由己的事情太多了,以为自己是个主角,其实连个龙套都不算。男主角死的很莫名,明明可以不死的,可能是一时激动,因为我看不出有什么预谋,打电话的时候都好好的,是要回去了的,结果,还是出了意外。死了也好,死前解脱了一次,死了又获得了一次解脱,他应该是幸福的了。死者已矣,生者坚强,若不是这种经历,乐队啊梦想啊什么的,恐怕还是空谈,只能是生活重压下的一些调味品而已,不可能真的认真去对待,又回到一开始的那句,梦想这个东西,真的可以很沉重,放在那,看着,你也一样能好好的活,但可能,你老了,某些东西勾起了记忆,你会感觉很遗憾;趁年轻,努力的去追求去实现,同样也是一种蜕变的过程,到最后,实现了,发现,好像梦想也变了。

  《乐与路》观后感(十):除了让生活向前,我们无能为力。

  并不觉得节奏过慢啊。毕业出来青涩的我们只知道喜欢什么希望得到有趣充实的生活,然而可以掌握的途径几乎无法实现。枯燥单调的工作,志同道合的朋友各自努力着,遇到不同的不如意。真的想不干啊,看着天空权衡半天终究还是下不了决心。流着泪妥协,想着努力总有回报的。可是万一没有呢?回报是我们想要的吗?一切都要试了才知道。

  长大的我们面临那么多选择啊,我们尽量使自己不后悔。我们坚决着我们考量着,多伤心啊。一天一天看似很短暂,为什么烦恼却是细水长流呢。青春题材的影片大多有一个还积极完满的结局,开放式的供大家朝美好的方面希冀。现实中的我们呢?

  至少,努力总比颓废好。至少,乐观总比悲观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