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2018-07-07 04:26: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10篇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本由[俄] 列夫·托尔斯泰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7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一):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

  对于每一个生活痛苦中的人来说,无不时刻处在自我矛盾中。所谓浮生若梦,还有什么东西能比现实虚假呢?肉体眷恋着虚假的现实,而灵魂渴望纯净真实。这两者间的矛盾对于我们这等普通人而言,该如何协调,是个问题。 现实是什么,是清早睁眼在卫生间换上假面,虚伪的和人寒暄,再和讨厌的人一起生活工作,我们一天要说多少谎话,要面对多少自己反感的人和事,我们的一生又有几天是自己真正喜欢快乐的。因为虚伪,所以真实显得珍贵人们喜欢假货是因为它便宜且能满足自己对外界虚荣心。 对于安娜,从理智角度来看她是忘恩负义的,抛夫弃子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绪。但是,她又是纯粹的,一个纯粹且非常勇敢女人。我不能用好坏简单评价安娜。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女性和安娜是极其相像的,而不同之处在于各自所处环境交往人物有理智部分的培养等。但其核心都是相似的,情绪化主导,为爱而生,勇敢且具有牺牲精神,并且都有着很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 在这个虚假的世界里,安娜却想要绝对的真实。 这是在现实中不存在的,所以安娜注定要死,因为她无法忍受虚假。而对于普通大众的人们,却喜欢生活在虚假之中,因为那不需要付出代价,即面对自己的灵魂。而面对灵魂就是面对死亡,人们害怕死亡,所以害怕真实。 一个真实的人是少见的,而一个真实的女人更是罕见的。 我想伏伦斯基爱她不是因为她美,而是因为她真实。她那黑色裙子,插在发间的紫罗兰,她身上散发的被压抑欲望,不是现实生活的欲望,而是真实面对自己灵魂的勇敢。而他终究是惧怕了真实,也把男人自私发挥到了极致不顾一切追求一个已婚妇女,不考虑对方后果,之后又不能勇敢的承担责任。对于这种想爱,却不敢负责的人。女性要想获得幸福,就得远离这种男人。除非是想要轰轰烈烈热情洋溢爱情,但是,也必须要勇于承担烟花转瞬消亡的后果。显然安娜不具备这种心理素质。 我们大部分人都在谎言你来我往,说什么喜欢真实,不过是掩饰内心虚伪的说辞实际上他们却在拼命驱除这个叫真实的东西。一个人长大的过程也许就是丧失真实的过程。 在《安娜》一书中有两条主线:安娜追求爱情、最终失去爱情甚至更多;列文追求人生的意义、最后在跟佃户的交流中意外找到答案。这两条主线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安娜与列文性格的相似,和生命追求的不同。这两个人表面上看完全相反,一个最终以悲剧收场,另一个却找到了真理。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重要共同点,那就是真实。在列文与安娜唯一一次正式的会面中,列文深深的被安娜的气质所吸引,虽然当时她已经处在千夫所指尴尬境地。在列文眼里,安娜除了高雅聪慧美丽迷人以外,她还无比真诚,她不愿隐藏自己的苦楚。而列文自己,也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他不愿剥削压榨佃户,不愿因为自身是贵族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他甚至不顾自己的社会地位,亲自到农田锄地,经手所有农杂。而更有说服力的一个细节,就是当他还不是信徒时,也在跟结婚前跟基蒂坦白自己失贞的事实。所以,在安娜的世界里,安娜是最孤独的一个;而在列文的世界里,列文也是最孤独的一个。可是,安娜的世界和列文的世界却少有重合之处。 但安娜跟列文却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人生追求的不同。安娜18岁嫁给卡列宁,生了儿子后的生活平淡充实,第一次离开儿子时她思念无比——她当时的生活很简单。直到,她的欲望被伏伦斯基唤醒,她的童真一去不回。从车站那场相遇开始,安娜的生命有了新的追求——爱情。伏伦斯基的翩翩风度、他的英姿、他对安娜执着地追求化解了安娜内心的最后防线。和伏伦斯基在一起,对安娜来说便是幸福,便是开心,便是一切。这个追求在当时的俄国,迫于种种压力自然是很难实现的,但安娜是忠于内心的,她说,I can't act except from the heart. 她忠于内心,而非道德准则。她后来对卡利宁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最终她决定抱复伏伦斯基,都基于同一点——安娜是忠于内心的。她要爱情,绝不要虚情假意,更厌恶伪善。 跟安娜同样真实的列文,只是因为追求的东西不同,最终的命运也跟安娜迥然不同。他追求的是真理,是人生的意义。对列文来说,Without knowing what I am and why I am, life is impossible. 列文曾经基督信徒,可是那时随着进化论和其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开始抛弃宗教信仰,改做无神论者。由于进化论和创世纪看上去的冲突,因为列文实事求是,他也变成了无神论者。可是,没有了上帝,生命的意义就变得无从解释。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猴子又是从其他生物进化来的,难道人就是偶然出现地球上的吗?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喝拉撒、生儿育女吗?为了找到人生的意义,列文不断阅读,跟上流社会的其他人交换意见孜孜不倦地钻研哲学著作。可结果都是惘然。直到最后,他遇到了一个佃户,他说了很简单的几句话,可对列文说却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的希望,让他重新找回失散多年的耶稣。那位佃户说,Folks are different, one man lives for his own wants and nothing else…and someone else lives for his soul, he does not forget God. 最后还要提一点的就是文章开头那句特别著名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部小说揭示了几个不幸的家庭是如何不幸,但是列文显然是幸福的代表,并且在最后说明了怎么样才能达到幸福。如果看过《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就会感觉到幸福就是简单的重复。看似无聊实则是真正的幸福简单的人生因为有了那个愿与你一起重复的人,变的简而不单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对于安娜的结局不必太多挂怀,我想不管她是一头撞向火车,还是在虚假中沉沦,都是死亡,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最后的最后我还是想谈谈卡列宁,他的人生忠于原则。他是虔诚基督徒,生活无比规律,每天从起床,上班,回家,吃饭,看书,入寝都是精确到分的。每次遇到棘手的问题,他都会理性分析,反复确认自己的行为是不违背原则的。他的冷静开始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我很惊讶,他得知妻子出轨后居然不勃然大怒,而是努力控制情绪,思考离婚、分居、和好等等情况下对自己的利弊,各自情况是否有违基督教准则⋯⋯可是,他对原则的捍卫不是佯装出来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安娜的病榻前原谅她跟伏伦斯基。卡列宁一生都尊重原则,丝毫不怠慢,最后也收养了安娜与伏伦斯基的女儿,可以说也是问心无愧了。 卡列宁作为一个丈夫在今天看来都是合格的,努力工作养家糊口,没有外遇,没有不良嗜好,而且积极学习各种知识,安娜将他说的一无是处是不公平的。卡列宁起初有一些恶毒想法,也是正常的,试想哪个被背叛的丈夫不会怒发冲冠?但是之后他宽恕了,并且尽量为安娜着想,不幸的是那个时代离婚比较困难。卡列宁可以被谴责的是他的企图心,但是一个人的毒药也许就是另一个人的良药,所以不能因此指责他虚伪恶毒,只能说明他不是安娜的那道菜。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爱情启示

  在微信读书上断断续续地看了17.5小时,终于看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情不自禁地舒了一口气,好像结束一场漫长战争想想还是应该写点什么,不然对不起这阅读的经历!不想什么专业理论知识,也不求什么水平,只是一个低端的普通读者,纯粹地记录一下些许感受。相比于电影几个小时的被动观赏,阅读中或惊或喜或哀或思的体验细致得很多,也考验我的耐心,可以磨掉一些浮躁。在空虚时候,也可以填补空虚,如列文投入劳动一样。 小说一开始,从奥勃朗斯基、陶丽夫妻的矛盾引入,然后列文、安娜两条线同时齐头并进,交叉前行,并且保持相对的独立:吉娣被伏伦斯基抛弃选择了列文,恰好列文也爱她;安娜抛弃卡列宁,爱上伏伦斯基……安娜与列文一直不相识,但是我也隐隐感觉两人总会相交。果然,到全书85%时,奥勃朗斯基给了两人唯一的见面机会,列文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先见其画,先听其声,从道德上的抵触,转为见面时的好感,最后产生近乎一见钟情的瞬间,那瞬间迸发的热情与美丽,令我非常感动,因为两人其实有着相同的真实的灵魂,甚至猜想后续是否会有更多交集。不过并没有,列文着实是一个好人,很诚实地告诉了吉娣他瞬间的感觉;而安娜则并没有特别在意列文。(我怕如《1Q84》一样,那就很无聊了。) 除了主线剧情之外,还有很多枝枝蔓蔓的事情,几乎描绘了当时俄国上流社会的全景情节(全知叙事,自由切换时空,甚至能写小狗的心理,也适合表现全景),比如打猎、宴会选举婚礼……我始终无法赘述。只能说托翁的构建确实非同一般,以婚姻、爱情会切入口,讲生死无常,讲社会的虚伪,讲信仰的摇摆,在不同人的切换中,也很明显地感觉到“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虽然只是写一国一时一些人,却好像写尽了全部的人类历史。 我想主要简单谈谈小说中存在的多对夫妻、情人,主要是奥勃朗斯基-陶丽、卡列宁-安娜、列文-吉娣、伏伦斯基-安娜。 奥勃朗斯基与陶丽的婚姻虽然一开始就出了问题,却延续到了最后,一方面是奥勃朗斯基虽然风流任性,但是确实情商高,会做人处事,一方面也是陶丽善于隐忍、宽容,虽然也经过思想斗争,怀疑自己作为平凡女人的一生,但是无法突破束缚,只能暗中钦佩安娜的勇气。这应该是绝大多数的夫妻,双方都比较平庸,虽然算不上幸福,但是也还过得下去。白头偕老,未必不可。 卡列宁与安娜的爱情似乎无法想象可能两人一开始的结合就是错误,也不是自由恋爱,卡列宁考虑的总是他的事业名誉、信仰,也因此一开始不愿离婚,使离婚的事一直延宕(一开始感觉太坏了,看到后面感觉也还行,他的悲伤还让我想起包法利先生、《一句顶一万句》的牛爱国,男人也不容易啊)。而安娜却有丰富心灵,无法承受无爱的婚姻生活,终于出轨。我不知道怎么说,无奈的悲剧开端,只希望首先是自由恋爱,而不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伏伦斯基与安娜的结合,则让我想到《爱情转移》中的歌词,“短暂的总是浪漫,漫长总会不满”。两人的开始确实是真心相爱的,但是真心相爱和适不适合生活在一起不是一回事。在两人同居之后,二人生活与各自的生活难免起冲突,伏伦斯基渴望更多的自由,安娜则希望捆住伏伦斯基的爱。这里我觉得安娜的爱是有缺陷的,好的爱应该是不占有。安娜会看书,我很欣赏,但是她的理智却无法战胜她的占有欲,我感到很遗憾。恋爱中的人应该多反思“爱”是生活,考虑一下是否适合生活。化用苏格拉底的话,未经省察的爱不值得爱。 列文与吉娣的爱算是比较圆满的来,也是一见钟情,而且虽然有出现一些小问题,但是都可以及时沟通,这是非常好的。列文的性格也非常宽厚朴实,吉娣也没有太过分的极端情绪,也是踏实能干的人,两人总体上可以互相理解。但是我总觉得这种结合运气成分很大,因为两人的兴趣其实并不一致,吉娣应该不能理解列文的思想,更多地依赖于列文的觉悟。我感觉列文应该就是托翁的化身。 我还会想,如果列文与安娜真的在一起会如何?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三):痛哭与狂喜,本就是一张脸庞

  这本书写于战争与和平之后,少了那种成长蜕变青春气息(当然还有那些史观),多了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探微,托尔斯泰自己说这是关于家庭的小说,诚然,在他雄健的笔力下,幸福或不幸家庭的各种面貌,或者说阶段一览无余。 无疑,托尔斯泰写出了19世纪俄国社会女性婚恋/生活的桎梏,追求自由如同俄罗斯轮盘赌一般决绝——“现在或永不”,可以看到基督教伦理与贵族风尚耦合下的社会习俗,与西风东渐下资本主义个人自由的对撞,更深的是人性的不同层面对撞,安娜想要的,是充沛恒久、以至能穿透日常生活之厌倦的爱,她自己,在全身心倒向伏伦斯基后,就完全依靠对这种爱的渴求过活,伏伦斯基,看完就能知道他并不能算始乱终弃的渣男,但他能给的,还是一种源于欲望的激情,尽管他几乎用某种内心的理想主义热情将它扭转为合乎世俗规范的婚姻关系,但正如他在乡下修建的那个乌托邦一样,这种完美的转换,终究无法抵御善变、难以把握的人性的腐蚀,也许,若两人在正常的身份下相遇,会拥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不会决裂得如此突然,但私奔所带来的社会压力,以及患得患失的恐惧(安娜的近乎疯狂的嫉妒),将这段关系压迫在逼仄的边缘,这正是那将他们推向出轨的相互吸引的巨大张力,所不可避免蕴含的巨大的脆弱。 单单这个故事,可能不外乎一则社会新闻的文学演绎。但在安娜的主线之外,作者附身列文的支线不仅充实了人文背景,而且更具有代入感,他在乡下生活的打猎、农务或散步场景,他的近乎自戕式的内心斗争,写得既美又充沛,春夜里听到嫩草发芽破土的声音,闪电间隙夜空悠忽闪现的群星,割草时忘却时空的无我之境,都充满了切身、惊奇的人类体验,托尔斯泰花了最后一整章去写列文找到上帝的内心历程,正是这种“生存体验”完美、也是唯一的落脚,那超越人类智慧与语言的认识。去发现善、去体会爱,将生活的磨难提炼出纯粹的、无上的荣光,那就是人被赋予生活、存在于大地的终极意义,这种“与有荣焉”的归属感,取消了列文内心对现实的虚伪与分裂所感到的空虚,小说结束于此,就好像《卡拉马佐夫兄弟》结束在阿辽沙对孩子们的谈话中——在一场悲剧的审判后,灵魂重获新生。 安娜和列文,联结这两者的,不仅是交缠的剧情或者托尔斯泰那游走的心理描写,还有他们身上共有的激情,一种发自生命、又对生命永不餍足的态度,当然这种印象是作者加之其身的,尽管我个人感觉写安娜的部分更“隔”一些(托尔斯泰笔下的女性角色似乎都有一定的刻板印象,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也显得比两位男主单薄),但不得不说,两人各自的生活与其心理是相配的,他们澎湃的内心冲动都曾让他们不自觉地滑向死亡边缘,也都曾让他们凭一种直觉就能穿透现实生活的迷雾(安娜的八面玲珑、列文的冷眼旁观),这让他们超越其他人物,获得了一种灵魂的大写性——甚至不是通过他们崇高的情感或言行,而是他们聚集作者思想的主体性,第七部安娜自杀前的厌世与第八部列文的重塑信仰是一脉相承的,托尔斯泰塑造了在灵魂的强度上对等的双主角,确实达到形式与内容的高峰。 痛哭与狂喜,本就是一张脸庞。 两个碎念: 托尔斯泰还真的是洁本之王,直到安娜怀孕,我才明白了此前“温存”二字的真相。。。 草婴的翻译非常流畅,对于托尔斯泰这样的长句控来说,这个中译文简直太友好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四):生之歌

  广义上说,这是第一部完整读完的经典,带着憧憬、希冀、惊喜、惶恐、倦怠与慵懒。卷已毕,人仍留。留下的是生之美,死之悲(也不失为另一种“美”),及生活予我们的无尽遐思与深沉之味。

  一面我们浸身于作者为我们创造的“真实世界”——为之悲,之喜,为之手舞,也依旧足蹈。仿佛他就是我们,我们亦为他。我们忘却自我,沉浸在那个永不沉落的王国,浸没在夕阳、鲜艳的黄昏。安娜卧轨自杀的刹那,我们不禁一恸揪心,油然生出苦痛,恨自己不能在千钧一发之际,拽她一把;当吉娣抱着孩子,他朝我们淘气地咯咯笑,我们又不禁感慨起生命的美好与美妙来……我们醉心于此,情不能已。一面莫名地感伤流泪,一面又不禁暗自欢喜——纯净如初来乍到的孩子。

  无疑,不管在人物塑造、情节构造,抑或环境烘托、主旨意趣的表现上,老托的艺术加工力、感染力都非常人所能媲美与超越。其间,总有无数时刻在想,倘我再多活十辈子,或许对于文字的把握,也不如老托的千分之一。他对人物内心富于变化的情感的把握与刻画,都十分到位,就像一台机器——丝毫不差地,将针脚投入进适当的洞眼(而这洞眼也不过根针的粗细)。他心思细腻,如微风中飒飒洒落的春雨,与此同时,你又不得不感叹他那超人的洞察力与想象力。

  把握住“爱情——生命”这条主旋律,似乎对小说的解读便更精准些。(以下全部立足于私人的情感体验)。一边是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步调,一边是吉娣与列文的爱情主旋,这两条线,贯穿始终。从文字里,他们的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生的脆弱、坚强与伟大,希望与绝望的交织错横,理性与感性的积极对峙、抗衡,善与恶的水乳交融……而这些人物也总是富于情感上的变化,上一秒是欣喜热切,下一秒就可能被魔鬼附身——变得自私而冷漠。而恰因这些对立的矛盾,人物才因此变得更加丰满,复杂,有血有肉,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非一座被空架的机器,成为一件“玲珑剔透”的多面体,圆型人物,而非扁型,他们立即就变得可感而可知了。这正是艺术加工的绝妙之处,使人欢喜让人忧,纵人疯狂,又终归寂寥。拴住你冰冷的心,将之焐热,又终使之冷却冰冻——于此,体会寂静沉思之美。

  我们同情安娜,就像同情自己一样。同情她一片情深,却在“嫉妒”与“怀疑”的火焰里,烈火焚身。“嫉妒”就像蛇蝎,如夏娃的“禁果”,狠命地攫住她的心,而她的命运悲剧,也从此开启。又或者,打从开始她就在上演一出无情的命运悲剧。卧轨前,她是否也在后悔,曾呻吟?是否也曾,因脑中闪过沃伦英俊的面庞而迟疑、困惑而退缩?当“死”成为她生的唯一出口,成为她报复沃伦,报复卡列宁,报复这个残酷世界的唯一武器,是否也曾在你的心里唤起一丝悲悯、痛苦与畅快?她是可悲的,可悲的是她对沃伦,感情日复一日地愈加浓烈,却讳莫如深。仿佛非要用厚重的纱布将自己的心包裹,那爱情才依旧显得纯净。她对沃伦的爱像流水,在分流的交叉口,喷薄而出,洞口在无限扩大,泉水汹涌的一发不可收拾。除以死,来祭奠自己的“真心”,别无他法,她被逼疯了!失了脑袋。

  她一面恨他,一面又爱的轰轰烈烈,死去活来。她恨自己本葆有的一切都被之无情摧毁。想见却不得见的可爱的儿子,曾藏在世人眼里的无限赞美与钦羡……瞬间覆灭全无。她亲手葬送了这一切。她恨他时有的懦弱,一心醉于虚妄的上流社会的交际,恨他对她开始渐渐表现出冷淡、漠不关心与无情。她开始猜忌、埋怨起来,可愈是恨他就爱他更深,愈觉得他愈加不可割离。越爱他,她就愈开始恨自己,恨这个世界,恨这一切的一切。

  与此同时,我们又不经开始感叹安娜的勇敢,赤诚与美好来。为了一份真正的爱情,去争取,去抗争、抗衡,抛弃一切,舍弃一切,只为自己而活。若没有这份热血,这般的激情,她生命的新鲜血液便被凝住,也就生不如死。抛开道德伦理的谴责,我们不得不折服于她的勇敢与坚毅,她对于爱情的追求比任何人都来得更为“血腥”伟大与坚强。至此一个富有生气,雄雄勃发的女性形象于脑中成型。仿佛她是个领袖,一个新的开创者。诚然在某些方面,她必须被予以谴责。但无论如何,她都将自己活脱脱地活成了一个最鲜活的模样。

  与其说,安娜对沃伦的爱如喷薄而出的烈流,不如说沃伦于安娜的爱,是逐渐紧缩汇聚的,像被缚上了一道束口。尽管他还爱她,却不再像当初那般浓烈,仿佛只为维持一种秩序,不愿去打破,只为遵守某项制度,木偶般的“执行”和守护。他无法骗瞒自己的心,她毁了的一切,除却他们的爱情,对她的爱里也掺杂恨的成份。他开始逃避,开始变得冷淡。总觉那是一份冷暴力,硬生生地将安娜推向死亡之路。对此,我们无权多加指责。因为爱情的保鲜期本就不会那么久远,因此随之而来的任何矛盾,都能够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只能说,他们时运不济,没能挨过不可避免的“爱情之痒”。

  但另一面,我们又要赞叹他的勇气与爱情的真挚。也欢欣痛苦,挣扎、果断过……至少,在安娜放弃一切选择和他私奔时,他是勇敢而敢于承担责任的,而非选择当一个逃兵。理性之外,我们看到了爱情最强大的魔力,我们欢欣鼓舞,又期待他们一生一世,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但事与愿违,他们就像是两股水流,交织交缠,彼此交融在一起,又最终分道扬镳。或者,“死”是她存在的唯一可能与必然,她用鲜血洗涤我们的内心。

  老托以奇妙的笔触与情节设置,牵引我们,领我们一路向前探寻。欢欢笑笑生生死死,有泪有笑,有震颤也有平淡。我们一面同情安娜的可怜的人生悲剧,一面又赞叹她对爱情的执着守候与勇气;一面赞叹沃伦爱的真心诚挚,爱情的纯净之美,一面又忍不住“谩骂”指责他的“不公”、卑微与粗粝;一面吟咏吉娣的勇敢温柔,善良大方,对于真爱的奋力追求——闪烁着的女性光芒,一面又体悟到女人心思的变幻莫测与“贪婪”;一面讥笑卡列宁的可笑木讷——像机器一般的冰冷,毫无半点温情,另一面又不禁同情起他那不幸的处境。

  而列文呢?他则像是作者的一面镜子,折射出生命的多维视角。不管是在哲学、心理上的概论,抑或政治、改革上的观点,作者都托他之口,引出二三。因此,他在小说中的形象才变得如此多维而立体,貌似是局内人,却拥有“局外人”的身份。作者托他之口,大片大片地陈述自己对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些改革,所持的态度与看法。一面又借他,宣扬自己对于改革的政策思想,略显累赘。如此一来,文本虽变得立体多维,富有时代的气息,但艺术感染力却被削减。

  老托就像是一位“情感大师”,丝毫不差地掌控着小说中每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之身份地位、现实处境完美契合。他对于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的描写及刻画,无疑,为我们展现出一个“新世界”,使我们又一次体验到了“生之乐趣”,一种超乎所有的,前所未有的感动,美妙与新奇。

  他就像活在他们心里的“寄生虫”,准确无误地侵噬着他们每一点的痛处,每一处的幸福。同时,更为读者提供了一次新的阅读、情感、生活体验。在那里——一个新的“感情王国”,我们得以忘却自己,成为每一个他,每一个自己。于他之眼,细腻地体悟出世间的真情百态,揭去层层神秘的面纱,我们体悟到——“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的二元对立,从而使生命显得更为熠熠闪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哥哥推荐的,说我应该读一读。于是在2015年5月5日开始,我用21天读完了这本书。开始的时候看的是图书馆借的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后来觉得太沉了,换成了电子书,是译林出版社草婴译本。感觉人文版本的人名顺口很多= =。第一次读托尔斯泰的小说,之前初中的时候和同学买过《复活》但是我一直没看过。

  这本书以安娜·卡列宁娜为主线,她是上流社会的一员,丈夫卡列宁是社会上有名的政治家,他们不相爱,但是结婚了,并且有了一个儿子。这时,伏伦斯基爱上了安娜,他喜欢的自信和美貌,欣赏她的一切。尽管十分纠结,但是最终安娜还是同伏伦斯基相爱,并且有了一个女儿。爱慕伏伦斯基的吉蒂拒绝了列文的求婚,却得到了让自己心碎的结果,伏伦斯基与安娜私奔了。安娜抛弃了丈夫和儿子,因为没有离婚,女儿不能随伏伦斯基的姓,所以安娜与伏伦斯基总是在争吵,安娜总是在逃避,也总是在怀疑。最后,安娜用死威胁他,卧轨自杀。伏伦斯基失去了活着的希望,选择参军,一心求死。列文又遇到了吉蒂,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很多人喜欢安娜,觉得她聪明、美丽,不封建,代表了新时代的女性。但是我并不喜欢她。她太霸道,太喜欢控制别人,总是逼着伏伦斯基为她改变。卡列宁很宽容,能原谅她的错误,可是安娜还总是在心中挑刺,觉得他不好。她爱儿子,可是她也有女儿啊,为什么不能同等对待呢。她也很狠心,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的孩子,让儿子从此失去了母亲。

  我喜欢列文,他老实忠诚,对吉蒂一心一意,虽然他的工作不如其他人那么体面,但是他乐在其中,自然纯朴。吉蒂也很好,虽然她最开始并没有接受列文,而是被伏伦斯基所蒙蔽,但是她心地善良,也很聪明,她懂得这一切的来之不易,也逐渐接受了列文的事业,并且一直帮助他打理农场。他们的幸福很普通,但是令人羡慕不已。

  这本书告诉我,遇到爱情,你会蒙蔽双眼,只见一人,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人生的坟墓,在没有遇到爱情之前不要结婚,否则就是自掘坟墓。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六):承担苦难的力量

  一个大概两岁不到的小孩,坐在他妈妈的大腿上,咯咯地笑,伸出小手指来想抓我插在背包上的一瓶矿泉水。我觉到小孩的眼睛不是很明亮,仔细一看,他的眼角蒙着一层厚重谈黄色的膜;然后我发现小孩的嘴是歪的。难怪从他父母的脸上隐约看到一丝愁容。这样一个孩子的降临,对一个家庭而言喜忧参半或者说是沉重的负担。

  今日看到《安娜卡列尼娜》里面有句话说:上帝给人苦难,也就给人承担苦难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了上面所述我在地铁上看到的一幕,希望他们有力量来承受这一切。

  受了译者得前言介绍,还有就是列文神神叨叨说了些虚无缥缈东西,我老把列文看作作者的化身。当我最终看完,这个列文塑造的也是相当成功的。列文就是列文,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人物。其实我倒想好好研究下列文这个人物,看看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的。

  看到托尔斯泰在书中讨论社会革命、波兰问题,我基本上快速翻阅。有时候想,这些陈词滥调有点让人讨厌,但如果作者不写这些了,会怎样。那可能列文这个人物就不够饱满,很扁平,没有了理想主义气质。也无法反映那样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虽然我快速翻过,但我还是知道作者大致讲些什么。

  作者总是通过他人的角度来写安娜,让一个活生生的光彩照人的女人就呈现在你眼前。

  看完第六部,我就在想,为什么作者不安排列文和安娜见一面。后来在第七部第十节列文果然去见安娜,竟然被安娜迷住了,回到家害得妻子吉娣吃醋。为什么我会有让两个主人公见面的想法。后来,我在豆瓣上看了作者@怀壁不予写的《安娜与列文:命途中的羁旅人,精神上的同路者》,这篇文章帮我解惑了。不过我认为他们两个之所以是同路人,在我看来是他们共同对人生意义、幸福的追求这个点上(作者开篇第一句就写到了幸福二字)。列文多思,而安娜付诸了实际行动。那作者现在才安排两个主角见面合适吗?

  第七部第31 安娜“跪”向车轨寻死,对此作者写道“她对自己的行为大吃一惊,想站起来”,真是写得高妙。

  看到安娜死去,我不由感叹:一个光辉的女人就这样死去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七):爱情人生非要过分解读就只能奄奄一息

  说说这本书与我的不解之缘……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真的会读完!(我根本不会写书评啊,文采深度全无,自己看看就好)

  小时候我对所谓推荐的名著心生厌恶,很自然地,《安娜▪卡列尼娜》这个名字听上去就让我兴趣全无。以一个顶平常的女人的名字来命名的小说让我倒胃口,之前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书的末尾是“卡列宁的微笑”,老米在小说里交代道,特蕾莎第一次在托马斯家中过夜时,他的书架上摆放着这本书,后来他们养了一条狗,这条狗就以里面的一个角色------卡列宁命名的,当时我就很好奇,卡列宁这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形象。包括大一时无意间为了凑单在网上买了托尔斯泰的《忏悔录》等种种偶然……“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让我久久无法释怀,有一阵子我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这巨著既然频繁出现在我面前,那我是无论如何也必须要拜读的。

  整本书以安娜和列文两条主线展开。安娜,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年轻时便嫁给了当时很有成就的卡列宁,这是一个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女人,在社交界很受欢迎,然而她却深感不幸,她不能忍受自己婚姻的黯淡无光,尤其当面对他的丈夫卡列宁那虚伪的夫妻相处之道时,外表相敬如宾,内心无比淡漠,这样的婚姻根本不存在真正的爱情,许多人的婚姻都如此相似,并且都不假思索地接受着或是准备接受这样的生活,尤其是身处1879年的俄国的贵族们,而安娜偏偏是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女人,她感性,渴望真正的热烈的爱情,而不是身处犹如一潭死水的婚姻生活,与年轻军官弗伦斯基的邂逅,让她“目光闪烁”,于是这段婚外情悄悄地展开了, 两个人也因此一发不可收拾,深陷其中。先是安娜向丈夫坦白出轨,而后意外怀孕生子,弗伦斯基开枪殉情自杀,后来两人又不顾一切在一起,最后安娜因为爱情和婚姻中无法调和的矛盾和争执此起彼伏,因贵族社会舆论压得她喘不过气等种种原因卧轨自杀了。彼此相爱的两个人,互相了解又不能了解,猜忌不断,不能不说是一场事先张扬的悲剧,安娜抛弃了一切只为和他一起,纵然全世界都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仍义无反顾,正如陈小春的歌《相依为命》里唱的,她虽有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抛家弃子,跟着弗伦斯基,她的情夫也放弃了他从前热衷的事业,那些勋章他曾一度全不要了,连性命也不值得一提,安娜自杀后他还参加了志愿军,希望用一种合理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从此黯淡了。

  可是这些牺牲又能带来什么,是不是爱情本身就是空中阁楼,全靠自己信或不信,这和列文终其一生怀疑否定又肯定的上帝和基督很相似,全没有意义?人为什么要穷其一生去寻找另一半,难道是为了证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的让自己变得更完整的那个可笑的观点?社会学者引领下的舆论即为了按照社会既定的规则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男人和女人那么不同,爱情的感性会毁掉许多东西,现有的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为什么还要殚精竭虑地去和接近另外一个人开始一段新的痛苦?如果有人说爱情本来就是苦乐参半的,悲观的我会说,快乐的时刻总是转瞬即逝,很少让人想起,分手后的情侣想得最多的多半是痛苦和悲伤这些消极的东西,“爱情让人成长,感谢……”这样的鬼话我从来都不认同,我没有恋爱经验,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过分提前地尝到了爱情和婚姻带来的无法抹灭的痛。再说回安娜这个看上去完美的情人,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同作为女性的无法承受的爱,她太感性太敏感了,太爱一个男人能给她带来什么?无尽的伤害和最终压垮她的压力。她爱他,爱他爱到倾尽所有,她读书、待客、做慈善、离婚都直接间接地想把他绑在身边,要他爱她,连最后自杀也要惩罚他,要他记住她的一切,希望他永远不忘她,她要活在他永远的记忆里。而她爱的男人是爱她的,可是出于男人的天性他也要自由的,况且出于本性他也要坚持社交和参与到政治选举中去,毕竟他从前也是这样生活的,互相怄气互相猜忌最后矛盾越来越大,不想跟对方沟通,“大家都在寻找消失的过去,只能重复相处到疲累”,两人提出回去乡下也只是逃避问题,安娜看清了这不幸是无可避免的,生无可恋,草率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头倒向铁轨中血肉模糊。

  列文的故事,主基调与安娜相比是很明亮快活的,有人或许会将其归为大团圆结局, 然而也只是苟延残喘,我是指对主人公列文而言,经济无忧无虑,生活简单舒适,家庭幸福美满。尽管这样,列文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仍然不断萦绕在他的脑海里,那件他自认为最重要的事,被他掩埋起来的事。他也曾投入全个自己到广袤的俄国农村的自己的土地里,辛勤地带领农民劳作,把事情办得有条不紊,为了弄清楚自己作为地主与农民的生产关系,他曾尝试与他们一起干其他老爷不会与农民一起干的活,与他们一同进餐,甚至跟他们像个庄稼人一般交谈,可是这样做并不会消减他与农民之间的差异,相反地,更加重了农民对他的疑惑。除了在土地上辛勤劳作之外,列宁甚至自己着手撰写有关农业之道的书,所有这些曾让他为之鼓舞的事业,都在他与了吉蒂重逢之后马上变得意义全无,与吉蒂互相表态,与吉蒂订婚及结婚、紧接着吉蒂怀孕、吉蒂的娘家人的来访、和吉蒂搬到莫斯科去等待孩子的诞生、孩子突然降落、在莫斯科变得格外懒散与他在乡下的日子大相径庭、濒临负债……

  到这为止,他还不曾有时间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可是一回到他热爱的乡下,他那种思考又突然袭来,到后来,越是幸福,他越是困惑,他的宗教观、人生观都无人理解,那时他已是别人眼中幸福的模样了:经济无忧,丰衣足食,家庭美满,婚姻幸福,可是缺少了什么,他依然无法道出先前困扰他的难题:究竟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终有一天死亡会骤临在他身上。他开始精神悄悄出走,无人知晓,农田上的活他也不上心了,直到有一天,他从一个庄稼人口中得到 ------懂得分辨善恶的本性,这恰恰是他一直竭力否定的上帝的旨意。“我在寻找我的问题的解答。而思想却不能解答出我的问题——它跟我的问题毫无共通之处。是生活本身给了我这个解答,这解答就在于我知道怎样分辨善恶。而我的这种知识不是通过什么途径得到的,它是跟众人一道由上天所赐的……我是哪里得来这种知识的呢?是理性吗?凭理性我能做到爱他人而不去残害他人吗?当我是个孩子时人家对我这样说过,我高高兴兴地就相信了,因为他们对我说的话原本就存在我的灵魂里。但是是谁发现它的呢?不是理性,理性发现的是生存竞争,是那种要求我去掐死所有妨碍我满足欲望的人的法则。这就是理性得出的结论。而爱别人 ,这是理性所不可能发现的,因为这是不合乎理性的。……这不仅是理智的妄自尊大、而且是理智的愚蠢。而最主要的理智的狡诈和欺骗。”

  其实列文的内心独白,很大程度上是托尔斯泰本人的思索,后来完成的《忏悔录》正是系统地回应了这些问题。小说结尾在我看来有点过于仓促,很主旋律,三观突然正了,可是在我心里,列文的疑惑恐怕是还未得到解决的,也因此托尔斯泰才不久后又写下忏悔录吧?“这种新的感情并没有使我改变,没有使我幸福,也没有使我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像我以前所幻想的那样……我还会对车夫伊凡发脾气的,还会跟别人争论的,也还会不合时宜地发表意见的,在我心灵的最为神圣之处和别人之间,甚至和我的妻子之间还会隔着一道高墙的,我还会由于自己的恐惧去怪罪她而接着又会后悔的,还会不能凭理性明白我为什么要祈祷而仍然祈祷的,——然而现在,我的生活、我整个的生活,无论我发生什么事,它的每一分钟——不但不会像以前那样没有意义,而且会具有毫无疑问的意义,现在我拥有着让生活具有善的意义的权力!”

  是的,归根结底,这本书就是无法解答我对生活意义的疑惑,不过能从一定程度上让我进一步思考,发现另一个dimension,而且这么久了从1879到现在仍然具有思考价值,这点才是名著成为经典的原因吧,带着点有限的不朽的光芒。毫无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八):托尔斯泰的怀疑

  断断续续看了很长时间,每一节都像在观看一帧剧目,仿佛深入到另一个年代。然而为人的矛盾与喜怒与如今并没有太大区别。安娜之死使我震撼,在生命之火零星闪烁的边缘,她跳进魔手,眼前出现巨大的光辉,内心问:我在做什么?然而属于她的容貌与激情顷刻间烟消云散。她反对控制的方式是留给爱人悔恨,伏伦斯基只有选择换一种身份再次生存下去,作为有共同信仰的“人民”参与战争。这种信仰是服从俄国领袖的意志,博学多识的柯兹尼雪夫和卡塔瓦索夫都因列文的质疑而将恼怒,列文却在自我询问的反复中坚持了灵魂与向善的意义,故事的终结是普通生活的重复,然而有力量,因为感情是真实的。一切都没有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样,人心的成长超越了进化的目的。

  序言里提及托尔斯泰自述创作这本书的契机,他坐在沙发上抽着烟,是否在回忆某一刻四目相对的闪电雷鸣?大部分不合时宜的爱情都面临悲剧,但人不能拒绝爱情,安娜同样,与其说作者是在批判她的纵欲、违背妇道。不如说这是他对爱情必然遭遇摧毁的痛心,这种痛苦会引发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会引发对生活意义的探索、对信仰真理的追求。天地无常,闪电劈向大树,火焰燃烧着原野,人在其中感到恐惧,唯一能征服恐惧的就是爱。译者说列文更像是作者的化身,那么最后章节的独白就是作者在轻轻诉说,在哭泣,在犹豫不决。内心的信仰可以带领你生活,所谓的书中的纯粹理性只会带领一个人走向迷茫,走向自杀,尤其是在一个人无从信仰的时候。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读书提出问题,而生活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我的母亲一读书就会睡着,但是从小为生存打拼,如今知足而愉快。我反而会常常感到痛苦,心比天高,想要往远方去,认为生活在别处,一直在逃离、在逃避。我厚厚的长发使耳朵绿得发霉,它总在半夜听到海水的声音,我的身体里的电流牵扯着我的欲望,在某时某刻使我奋不顾身地深入,我可能会因此而死,随着身体的抽动,钻进地狱里去,这是猎奇心给我的惩罚。除非某一天,我自己探索出了知识的意义,模仿托尔斯泰在沙发上抽烟,心底的怀疑与对知识的询问早已使自己无数次地土崩瓦解又弥合干净。作家都是孤独者,面对生命的苦难,他们早早地上路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九):《安娜·卡列尼娜》读书摘抄

  一,「他听说,女人往往会爱丑陋而平庸的人,但他不相信这种事儿,因为就他自己来说,他就只能爱美貌、神秘和出类拔萃的女子。」 二,「他走下去,像对太阳一样对她不敢多看,但也像对太阳一样,即使不去看,还是看得见她。」 三,「“不过这正是文明的目的:一切为了享受。” “哦,如果这是文明的目的的话,那我宁可做野蛮人。”」 四,「奥布朗斯基笑了。他非常了解列文这种感情,非常了解,在他的心目中天下的姑娘分为两类:一类是除她之外的天下所有姑娘,这些姑娘具有人类的一切缺陷,都是非常平凡的姑娘;另一类就是她一个人,没有任何缺陷,天下所有的人都望尘莫及。」 五,「我凭烙印识骏马,凭眼睛识恋中人。」 六,「快乐不在于发现真理,而在于探索真理。」 七,「上帝给人苦难,也就给人承担苦难的力量。」 八,「为的是让别人,让自己,让上帝看着好一点儿,为的是欺骗大家。不,我现在再也不干这种事了!宁可坏一点儿,但至少不说假话,不是骗子!」 九,「任何一种活动,如果没有个人利益作基础,是不可能持久的。」 十,「这眼睛在世界上只有一双。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为他汇集起人生的全部光明和人生意义。」 十一,「我不能仅仅因为她不能做她所想的男人的妻子,就去请求她做我的妻子。」 十二,「我们都是干活儿的。我们自己什么事都能做。雇工不行,就请走,我们自己能干得了。」 十三,「这两个人是那样亲近,那样密切,对于他们来说,最细微的动作和音调表达的意思比言语能够表达的意思还多。」 十四,「他觉得黑暗笼罩了一切,但正是由于这种黑暗,他觉得他的事业才是这黑暗中引路的线,于是他使劲儿抓住,再不放手。」 十五,「对于清白的男人和清白的女人才能说得上侮辱,可是对一个贼说他是贼,不过是说明事实罢了。」 十六,「是用在做事情上,还是重做已经做成的事情?我们国家的不幸就在于做这种官样文章,他是这方面当之无愧的代表。」 十七,「奥布朗斯基从他的脸上看出来,他这次来只是为了履行诺言,置身在这一伙人当中,是在履行一项沉重的义务。他就是造成冷场、在奥布朗斯基回来之前使所有的客人感到别扭得难受的罪魁祸首。」 十八,「我怎样能把这么不纯洁的想法同这个天仙般的人儿联系在一起呢?」 十九,「能够挽救的只是自己不愿意毁灭的人,可是,如果本性完全败坏了,堕落了,自以为毁灭就是得救,那又有什么办法呢?」 二十,「婚姻的主要条件是爱情,有了爱情总是会幸福的,因此幸福不幸福往往全在自己。」 二一,「上帝想毁灭谁,就叫谁丧失理智。」 二二,「和一些比她高明的演员同台演戏,由于她的拙劣演技,坏了一台好戏。」 二三,「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谎话,一切都是欺骗,一切都是罪恶!」 二四,「那支蜡烛,她曾经借着烛光阅读充满忧虑、欺诈、悲伤和罪恶的人生之书的,闪了一下比任何时候都明亮的光芒,为她照亮了原来在黑暗中的一切,就哔剥一声,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二五,「也许是因为他想得太多了吧?想得太多是因为孤独。」 二六,「但是,现在我的生活,我今后的一生,不管我会遇到什么样的事,今后一生的每一分钟不仅不会像过去那样毫无意义,而且会具有明确的善的含义,这是我能够做到的!」微信公众号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十):所有人都了解的明明白白,写的纤毫毕现

  《安娜》一书第五部第十一节描写的伏伦斯基,安娜,高列尼谢夫三人去参观画家米哈依罗夫的画时,这位画家的心理活动可谓及其复杂,一开始的略带敷衍和紧张以及自我安慰,到中途的惴惴不安却假装淡定,到后来听到泛泛的夸奖仍旧激动不已。作者把人物细腻复杂的心理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读者读起来仿佛装了透视眼一样。 我这个年纪,连自己的心理都琢磨不清,更不能去揣摩和刻画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但文豪就是有这样的能力,洞察人情世故然后剖析,归纳,再重现。这也是名著之所以为名著的缘由吧。而我也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乐趣,就是去欣赏这些杰出的画家,音乐家,文学家,政治人物……他们遗留下来的伟大的作品,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