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生日》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生日》观后感10篇

2018-07-08 03:1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生日》观后感10篇

  《生日》是一部由周友朝执导,倪大红 / 罗京民 / 霍泥芳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生日》观后感(一):荒诞悲哀者的墓志铭

  连续看了两次首映,一则万众瞩目科幻大片,一则默默无名的国产电影,同场的观众们态度非常明确:前者自然是力捧,后者自然是棒杀。

  如果一个父亲为了不用提醒也能得到儿女的祝寿,而去做了一些夸张的事,并且在蝴蝶效应下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痛苦结局——这种荒诞可以被任意嘲笑,大肆批判的话,为什么像僵尸一般非要爆头的T系列和不知是人是物的天网要得到欢呼呢?

  酒和奔跑是影片里很重要的两个元素。老胡为了喝上酒结交了李四,李四为了祭奠他撞上了玻璃;老胡出车祸后,李四满街跑着寻找老胡的儿子胡来成,“李四后来告诉我,心里一急就想跑的毛病就是那时落下的。”这样的旁白很有可能是直接从小说里引来的,而这样的句子在贾平凹为代表的陕西作家笔下,太具有标志性

  为一口酒的交情,可以搭上自己的命,为一句话承诺,可以毁掉自己的家。这彻彻底底的荒诞在呈现的时刻逗得满场欢笑,不在乎你是笑点合适还是带着讥讽,在笑过之后还能供你批判或是回味,不至于只剩震耳欲聋的回响,那么它就是有价值的。

  或许正是鄙视身边可改善、可触摸的细节放弃彼此的关怀温情,导致人类在N年以后面对终结者无力还击?

  结尾的高潮段落拍得很好,李四绕圈跑着,世界也虚化成圆圈围住他, 霓虹在闪烁,李四在崩溃,突然的撞击和最后的亮相,小小震撼

  遗憾的是,胡来成选角不错,演得有点过,一个小孩子学什么马式咆哮嘛,和艳艳的对手戏就更奇怪了。

  海报会让人误以为是烂片,红绿色调,人物都是要死的样子,能想起什么?《狂蟒惊魂》?可惜了。做成《落叶归根》那样也好啊。

  《生日》观后感(二):一直在置疑“地域性”这三个字

  前天,万达打来电话,说是邀请我去看一场电影,《生日》,以答谢我前些时候配合北京万达做的一次观影感受市场调查

  万达电影院是近一年去得最多的地方,因为上两年工作原因,去年下半年开始正式以一个不以电影是纯粹娱乐工具心态开始了我的观影生活。于是,每次和后羿、鲸鱼一起去万达看电影成了平淡生活中有趣最休闲也最像工作状态的一件事。只是这一次,我一个人去。

  《生日》改编自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获得者鬼子著名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编剧是著名作家杨争光。入围今年上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的两部小成本影片之一。虽然去之前查了这部电影的相关资料,而且也看到一篇极其偏激几乎到了我认为的“谩骂”程度影评,并且看似写得很理性,很为国产电影担忧的样子。总之,我怀着极其等待犹豫心情走进了万达。

  结果,从第一个略带冷幽默剧情的长镜头表现到最后颇具议论性的新闻采访手段的剧情处理,我的观影感受是,上面所说的那个影评简直就是胡写!上影节评委们的评判勿庸置疑。

  MTIME 上有无数的影评文章大拿“黑色幽默”这杆秤来言说这部电影,影院里的观影气氛也是一方水土一方人般众说纷纭相比之下,南宁万达观赏会的气氛倒是积极热烈了许多,年轻人老年人儿童都有。整个观影过程就像一次轻松聚会,大家跟随着剧情有说有笑,该安静的时候都安静,似乎每个人都深谙导演意图。无时不刻感受到大家喜爱这部电影的气氛。直到现在,我还是在感叹南方人(如果能代表)何以如此喜欢这部电影。

  虽然没有读过《瓦城上空的麦田》,但是相信,生在广西罗城的作家鬼子一定写的就是生我养我的这片南方山水下的故事,一经杨争光老师的改编,故事的背景一下换成了陕西,地理变了,但故事中的人,故事最本质的,或是说主人公碍于“面子”之下的故事大结局,是最让我刺眼也最让我深深感慨的。

  许多影评在议论影片的任何一个细节的时候,为什么都统一用到了“批判”这两个字,小则说批判儿女的不孝,大则还批判到了某些社会现象甚至还批判到了剧作上情节设置问题。总感觉这部片还用不着用“批判”这两个字的程度。这部电影,说到底,我只认为它描述的只是最平常淡漠也最不经意的一种亲情,说荒诞?如果这是一种荒诞,那么鬼子写的就是这种荒诞,这种正常的荒诞。如果所有的东西都能用正常来形容,那还荒诞吗?

  所以,顽固的“父亲”这个角色,我认为他的个性和因此个性导致的事情发展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从他去找儿女,没有一个儿女记得他的生日郁闷的一个人在路边坐吃烤肉,然后偶识拾破烂的老胡到老胡给他过生日,再到他因为为“父亲”打抱不平而祸死车轮下。再到再后来的后来和结局,每一个剧情点,如果有人说有些剧情点不合理,突然。那么,所有的影院观影者,也因为这种突然事件,观影的的神经不时不刻被这种类似生活中的偶发事件所牵引

  我们所有的人都会在生活中碰到各种各样的奇怪而偶发的事件,也许你我就有一个顽固如李四般的“父亲”,也许你我真的就有这样因为城市物质生活而磨淡了亲情的兄弟姐妹,那么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他们的平常故事,说的不过是一个顽固的父亲如何想重新得到儿女重视矛盾心情。荒诞、黑色幽默、现实主义,不过是些形容词性的词藻,你可以用来描述这部电影,也可以用其他的代名词

  我不知道和我一起走出影院的看上去轻松的年轻人、老年人、儿童都在想什么。我想到的,只是我那同样顽固的父亲,也许是和电影中的李四这位“父亲”不一样的顽固。也许生活中也有类似我这样和父亲有过不同类型矛盾关系父女。但是很多时候,我想起的还是父亲那份沉重父爱,那份不善言表的父爱。我想,这个周末一定要打电话回家,和母亲说,今天是老爸节日,你给他做些好吃的吧,虽然很可能会先是父亲接的电话,但我也一定会在和他闲扯无关痛痒闲话后让他叫老妈接电话。因为从小就没有过生日习惯的我,只能这样表达我的感情。我也享受这份别样的父女之情。

  《生日》观后感(三):一场欺骗观众的闹剧

  我是一个基本不会给差评的观众,但是,这部影片实在是太离谱了。今天在cctv6看了这部片子,就剧情而言我个人提出几个观点:首先,一个骨灰盒自己跑到家门口作为男主女儿居然就此接受?也不去问问?调查一番?ps:家里还有个科长哦。其次,去火化销户警方都会有记录的,交警那里也都会有记录,这一点,在最后老胡的儿子拿到赔偿金就有体现。那作为子女不调查回到村里就直接办丧事,村里有干部么?也没有人核实?要知道村里的小产权房是不能买卖的,当观众都是傻的?就这么草率的把事情办了?最后,最奇怪的是,死去的人回到了村里,居然没有人告诉子女的?平时再不联系,出了这么诡异的事情居然整个村子沉默?最离谱的是,村里都知道男主没死了,坟也造好了,那里面的骨灰是谁的,村里也没人管?

  最后罗嗦两句:这个片子的主旋律孩子关心父母,这点是没有错,但是麻烦在编剧上能否谨慎点?整个片子,子女没有常识村干部没有党性原则,警方工作懈怠,真不知道导演无厘头后还想要表达什么!

  《生日》观后感(四):《生日》一部令人极度恶心愚蠢电影

  《生日》是周友朝的一部描写一个60岁成年男性作寿经历的 电影。今天看完电影后,给人的感觉是:极度极度的失望,可 以说这就一部丑化农村人和嘲笑底层人民的极其垃圾的电影。 我不知道这样令人作呕的电影怎么可能进入正规院线的,这种 电影难道不是在非法私营小包厢里供心理变态纳粹份子自慰 的片子么?

  电影叙事的重要性我想不需要我来对周友朝导演讲,但是 这部电影那拙劣叙述,让所有观众都看不明白剧情。在这部 电影的放映室里,时常听见观众发出“为什么?”“怎么了? ”的声音,因为人物的行为被导演愚蠢的弄得十分刻意,人物 的行为完全是不真实的、不符合行为逻辑的。我们来看看影片 怪异主线:一个刚满六十岁的农村大爷,想让子女们给他过 生日,但是却在没有任何提醒的情况下突然跑到子女家,然后 一句话也不说就跑到一个素不相识、以回收废品为生的人—— 大胡家里(这里也很奇怪,大胡单凭喜好喝酒,就把路边一位 老大爷接回自己家中,因为大爷背着一瓶酒);紧接着大胡在 导演的安排下丢下自己未成年的儿子(目测12-15岁),被车撞 死,儿子竟然丝毫没有难过,紧接着更奇怪的来了,老大爷竟 然!竟然把死去的大胡的骨灰从小孩子手中抢走!然后和自己 的身份证一起偷偷放回子女家中,他说是为了让子女们记起自 己的生日!?试想,一个60岁的成年男人,会像思春期少女这 样用从其他人手中夺来的骨灰来提醒自己子女给他做寿么?这 是成年人做的事么?这跟向男朋友撒娇的蛮横少女有区别么? 我们继续看下面故事是怎样莫民奇妙进行:子女把骨灰送到 老家,大爷的老伴激动也随“他”而去了,子女办完2老丧事 ,死去大胡的儿子却想起要骨灰盒了,让老大爷去认亲,结果 这老大爷死活不去认,还跟家人别扭,而后还死皮赖脸的住 在了死去的大胡家。然后就这么一直别扭到最后,老大爷一头 撞死在餐厅的玻璃上,到最后那死了爹的小男孩还是没要回他 爹的骨灰盒(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你们看这是什么狗屁 不通的剧情?胡编乱造都没谱了,让人严重质疑导演的个人素 质和编剧的自我行为能力

  电影《生日》另一点让人十分作呕的是,在影片中,导演 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对农村人、对底层生活的人深深的歧视。影 片中,作为主角的农村老大爷,被刻画成一个目光短浅有神 经病的偏执狂,这是赤裸裸的丑化了农民。另外对在回收站工 作的父子,导演竟然无耻的给他们贴上了“拣垃圾的”标签! 这是一种和纳粹主义一样令人恶心的行为,导演把“拣垃圾的 ”儿子丑化成:小学辍学,没见过世面,在“城里人”家里大 惊小怪的没礼貌教养孩子。我们再来看看周友朝导演塑造的 “城里人”:开出租车的大女儿家有个“见过世面,爱听超女 快男、时尚的”孙女儿,二儿子是政府机构的科长,出门有车 ,生活体面,而且导演在影片里认为,二儿子要升官,就应该 请他们局长吃饭喝茅台!这表明导演内心深处就是腐败根深蒂 固的。这样一部有纳粹主义的导演向往腐败对底层人民深深歧 视的影片,竟然可以在正规院线上映?这明显是在侮辱大众智慧良知

  这部影片进行不到一半时,我就十分想离场了,这简直是 对观众智慧的愚弄!对观众道德和良知的侮辱!出于职业要求 和基本的礼貌,我强忍着自己对影片的厌恶,看完了电影。可 以说,这部影片从头到尾,剧情枯燥繁琐,胡编乱造;角色刻 画矫揉造作,主角简直就是一位青春叛逆姗姗来迟的六十岁 老大爷。在影片里导演不仅让没过上生日的农村老大爷成了神 经病,而且把所有的观众也都当成神经病,拿着一部毫无道德 和良知的电影来忽悠大众。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影片中多处地方摄影连焦距都没对准 ,这不难看出导演的水平和他的品味一样低级

  强烈推荐各位看这部影片,去电影院看这电影是花钱受 罪,从网络下载也算是浪费带宽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生日》观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