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经典影评10篇

2018-07-21 02:1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经典影评10篇

  《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是一部由刘海平 / 侯宇靖执导,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恩丽卡·安东尼奥尼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影评(一):傲慢的中国?

  以下纯属个人胡言乱语

  在纪实频道看到广告,今天就特意去了万裕电影院看了。

  看完却略感失望——原因并不是我期待看到一部政治片,而是这部片子纪录片什么都没表现出来。

  向安东尼奥尼大师表达敬意?——但从镜头里并没有准确得传达出大师的可敬可爱之处,抓取的部分不够

  表达《中国》这部纪录片对当年被拍摄者的影响?——完全没有看出来,除了那些村民兴奋表示“当然~我当然记得!我61了啊!”,这和普通得见过成龙之流的八卦村民,不是一样

  72年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艺术家视角政治家视角的冲突?为大师辩解?

  感叹世事变迁,当年被歪曲的艺术,被提升异常高度的普通影像,现在也不过如此?——这个更是没怎么看出来,纯粹是我个人脑补了。

  也许。也许是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以至于“形散神也散”了。这也说一句,那也讲一点,以至于没有中心,什么都絮叨那么一点点,却造成什么都没讲清楚,云里雾里。

  还有,个人对于“导演夫妇离开意大利回国时,向安东尼奥尼大师告别,用了长达差不多3分钟左右的独立镜头拍摄大师的面部特写”表示不满

  在看的时候,我无法理解为何要用那么长时间,那么多的晃动镜头来反复闪回已年过90岁的、已中风的大师的面部特写。那双在镜片哀伤眼睛;那抿紧并嘴角下垂的嘴唇;连眼皮脂肪粒都看得到的无助双眸;那由于疾病不停微微颤抖的的下颚……一切的一切,让安东尼奥尼看上去完全就像是被死神亲吻无数次的,被所有光环赞美抛弃的风烛残年中的老人。异常的凄凉。除了死亡,还是死亡,甚至感觉到了老人的绝望。一个逐渐凋零的生命,无论过去是多么的辉煌

  然后,据导演在放映后的自己说,该片在首次剪辑的时候已给大师和大师的家人看过,唯一的建议请求把这段删去。导演却认为此段很有意义,表达了老人对中国的无限向往依恋之情。(这时候我脑子里自动迸出“傲慢”两字。喝黄河长江水长大的我们一直是很傲慢的,傲慢已经成为我们血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我们习惯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思考方式解释他人,所以才会有了各种给未来人们予以再次解释的机会。比如现在我们在解释72年的安东尼奥尼,而在将来,又有谁会来解释,正在解释着安东尼奥尼的我们?72年时,我们有不得不傲慢的理由。过了30多年后,我们依旧傲慢着,用了其他的一种方式。)

  而且在听到对这段镜头的解释后,不禁感叹,该纪录片的导演,还有很长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从摄影师走过来的导演,却不明白剪辑的重要性。在炫耀摄影技术同时,却忘记了所有镜头和节奏,都必须为了片子的中心内容服务。有时候一个镜头就能说明问题了,而不需要反复强调。

  而对安东尼奥尼的面部长时间大特写,还有一次。这一次,我却觉得万分出彩,非常有必要

  这次是出现在片子的最后,大师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在一个放映厅播放关于大师作画方面的纪录片电影时。

  在记者闪光灯前的安东尼奥尼显得苍老衰弱,似乎把眼皮抬起对他而言也是一个很重的负担。但当电影荧幕亮起,那明灭的大荧幕光线反射在他的脸上时,大师的双眼散发着炯炯的光辉,他投入而热切地关注着电影银屏——他为之奉献一生地方。当看到一个90多岁的老人,浑身迸发出耀眼的生命之光时,不由地想要起身鼓掌

  这一段,纪录片导演拍的时间也很长,但却一点都不无趣,并能让人目不转睛。这一段,准确地传达了某些东西。有了两者对比后,越发觉得此片的剪辑仍须要很大的调整

  当然,以上纯属个人看法,一定也有其他朋友觉得剪辑很完美等等。欢迎无视^_^

  《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影评(二):1972年的《中国》

  记得以前在宿舍里看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那真是忍着看下来的,因为没有什么情节人影晃动、面孔呆板历史上的人民难道就是那种样子吗?但还是很好奇的看完了,包括片头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也很好玩。纪录片就讲个客观,安东尼奥尼做到了,虽然是以一个意大利人的眼光,不是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吗?

  70年代初的中国,“文化革命”还未结束,1972年,安东尼奥尼受中国政府邀请,来大陆拍摄纪录片《中国》。当然,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地位得以恢复。大师来到中国,该怎么着手拍摄呢?眼见为实,只能拍自己的看到的情状,虽然中国的风景也是很不错的。这不免让我们想起罗曼-罗兰、纪德等去苏联参观留下的“纪录”的截然不同,拂去时政的遮遮掩掩,到最后只能是黑白的真实,所以大师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坚信自己的良知,尽管肉眼也会有先天性误差,但是却只能以此为基础

  所以,安东尼奥尼,没有去拍美丽如画的“江山如此多娇”,而是将镜头对准了最最普通的人民。《中国》分三个部分,分别拍了首都北京,著名红旗渠,上海的码头工厂。可谓是当时中国的一个风情画卷,很真实地记录了当时让处在“文革”之中的中国。所以尽管没有任何敌意的“暴露黑暗面”,但是一些“真实的罪证”还是受到了当时的批判,大师自己说过:有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是啊,真实转瞬即逝,而“沉默成了说话的负面空间。”

  可见,真实常常让人不舒服,所以新闻工作者一直把“真实性”放在重要位置坚持追求不懈。在宿舍看《中国》的时候,几个哥们最感兴趣的就是那针灸麻醉接生的段落,我也是在这时候被叫过来的“快过来看看”,然后四下无人,我又从头看了一遍。在安东尼奥尼的《一个导演的手记》中描写了一个罗马街头上百人混战的小故事,但是人们都不知晓为何打架,安氏说:“他们受到一股秘密暴力的怂恿,并不需要原因。”

  或许是吧,群众运动的携流性,在那个年代的中国曾经更甚。这次与中国的“合作”,虽然不尽如人意,但大师应该还是满意的,“一个从不属于我的故事世界,所以我才喜欢它。”大师晚年,可能在某个时刻仍会记起那次中国之行,只是他已中风不能说话了。更不幸的是,今年夏天,大师永远的闭上了眼睛,享年95岁,除去大师一生所获的无数荣誉,也算以寿终。

  不过很遗憾,至今没看过那部很有名的《云上的日子》(《Blow--Up》),台湾译作《春光乍泄》,这在我们是另一部张国荣和梁朝伟演的同性影片。安东尼奥尼说过:“也许电影更可以构成诗,一种押韵的电影诗篇。”这是一种伟大抱负,电影成为缪斯的新生宠儿,正是这些大师不懈努力结果人文电影在今天像人文本身一样,面对好莱坞的冲击,已大不如从前了,那些美好时光,醉人的时光,人文沐浴的时光是否会一去不复返呢?大师说:“我的作品就像挖掘,就像在我们的时代里一堆贫瘠资料中所做的考古研究。”今天,还有人对考古感兴趣么?

  《中国已远——安东尼奥尼与中国》影评(三):看《中国》

  看的是《中国》,大师看到的文革和我听说的相去甚远,看起来首都人民在在那个时候还是过得挺好,买鱼买肉打牌看戏,林县人民开沟挖渠,苏州还是诗情画意园林里有人写生,街头人们都在吃面条包子,一切和今天别无二致,导演说真难想象这些都是中国人发明的,尤其是宽面条。真是别扭啊。

  镜头所摄之处人们都呆呆地望着镜头,不笑也不说话。倒是和何伟被人追着叫“hello”不同。有一个镜头是夏日树荫下,一男一女坐在街边,女人冰棍拿给男人吃一口,男人却回绝了,继续默默地抽烟。有种神奇和谐感。故宫里很多人排着队等着照相,轮到了就立正站好,摄像师坐在一个小凳上,旁边斜斜地撑把伞,不像现在人人都拿着自拍杆比个剪刀手;有的人骑在龟背上,或抱着仙鹤脖颈,怪不得现在那些雕塑如此油光水滑。

  导演在里面很好玩。两次提到随行人员不让他们拍,又不说明为什么,于是他们不信,非得下车,说你看,我们现在还不是在拍,简直十分傲娇

  这片子里的文革不同于我以为的文革,以前听到的,要么就是教科书里的“形势错误估计”寥寥数语,要么就是众作品的苦大仇深,完全不觉得那也可以不那么极端同学奶奶以为太祖是神,根本不会死;我爸觉得很开心,因为不用上课;还有人记得当时炸了我们那儿一座塔;更多的人什么都不记得,倒是当时的公社大队延续了下来,成为亲缘远近标准

  想来当时除却当时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大多数底层人民根本不知道在发生什么,何以如此。他们生来没见过更大的世界,不知道所谓“天赋人权”“自由民主”“意识形态”,大概觉得那些事情发生也是理所当然,日子当然会艰难一点,可是既然没有参照,也就不会过不下去,也许这就是所谓“活着”吧。

  和时代广场的中国宣传片对比着看了一下,不禁感叹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短短四十年,一切都不一样了,但也有某种可能,你所处的四十年是停滞的,毫无变化可言,若是苟且偷安一点,不看历史不问时事,或许会觉得这个世界,这个宇宙都是这样了吧……

  多次听到同学跟我说“觉得现在还不错,没什么不满意的”有吃有穿还能上网看看综艺直播,闲来到处转转,发发朋友圈骗个赞什么的,似乎挺可以了。但是,二十年,也许十年后的人看到现在各种毫无意义的狂欢与跟风,或许该感叹,他们是活在怎样的铁幕下啊,竟然还能如此坚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