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永劫荒漠》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永劫荒漠》经典影评10篇

2022-03-22 03:34: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永劫荒漠》经典影评10篇

  《永劫荒漠》是一部由Rodrigo Plá执导,Diego Cataño / Guillermo Dorantes / Katia Xanat Es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永劫荒漠》影评(一):在盛怒的上帝的手心

  坐在一片血的红色上,身后是无尽的黑夜。苍茫的天空中,漂浮着树一样的仙人掌。那一年的一天,有一个人出生,出生在上帝盛怒的手心。

  一个人格的神,一个暴怒的神。人抬起头来,含泪凝望着无边黑夜。弱小的人,疯狂的人,手足无措的人。人没有办法看见上帝,但是人感觉到了盛怒。上帝对该隐,也没有那样的愤怒。跪下去,低下头,弯下腰,手捧潮湿血腥的沙粒亲吻,心中满怀动物般的恐惧。

  走。跌跌撞撞的走进深色的黑夜。黑夜里有种族,有老父亲,有受诅咒的妻子儿女。人祈求上帝,乞求原谅,祈求赎罪。但是上帝的盛怒决不会答应那一切。天上落下来长鞭子,牧羊的鞭子。羊群分散了复又聚合。在上帝盛怒的手心,人出生在恐惧中,在恐惧中死去。尸体被随意抛弃在黑夜里,野狗撕扯掉肌肉,嚼碎了骸骨。

  人。

  往往沉睡,而且依然在睡梦中祈求救赎。人在恐惧中寻欢作乐。或者被羞辱,被折磨。或者苦行、自笞、自渎。或者拿起刀子割下女人腥红的乳房。或者,记录历史、创作歌谣、给野地里的疯汉子吟唱吟游诗。要知道上帝对一切都不原谅。

  给你一轮月亮,他说,在黑暗中照耀你。那月亮使许多人发了疯。给你指一条道路,让你走出红色的沙漠。道路上有苦难和瘟疫,只是没有尽头。提供食物,这食物叫做吗哪,每天早上,像采摘露水一样的背回来,分给族人,让他们不至灭亡。

  于是他们永远不灭亡。

  人聚集,又分散。人建一座教堂,又破坏一座教堂。当人们消失的时候,没有一座教堂留下,有的只是无边的红色荒漠。从十字架上放下,人残缺的尸体,盖一块破烂的苇席,苍蝇停在死者的额头上,人们在乞求着奇迹。老人慢慢的嚼什么东西,舌头搅拌着,一言不发。妇女们坐在桑树和槐树下,怀抱眼神呆滞或是哭叫不止的婴儿。天上降下了一个大火球,人的痕迹在城中消失了。或者,根本没有火球,死的死去,活的活下去,活在盛怒上帝的手心。尸体在城市中央腐烂,气温在上升,地面的热气熏蒸着仓皇的日月。巫师开始在城郊熬制香料,分给那些父女通奸出生的孩子们。人们仍然在期冀。莫名其妙的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用死者身上的油膏制作火把,跳暴露阴茎的舞蹈。复活已经到了第三日。只是蝼蚁、尘埃,在等待着降运和祝福。

  但是只有一个声音回荡在城中:你们永远不会灭亡。

  《永劫荒漠》影评(二):永劫荒漠:荒芜的信仰,沉重的肉身

  电影中晃动着两位哲学大师的身影,又反映一段最沉重的历史,还掺杂着对于宗教的反思。这样的影片会吸引你吗?最近刚看的墨西哥影片《永劫荒漠》就是这样一部影片,然而却吸引着我渐渐步入其叙事情景中。

  墨西哥的影片你绝不可小觑,既有出奇的想像力,还有深刻的思考,同时故事也蛮吸引人。墨西哥亦是一个从种族到宗教到历史都很复杂的国家,不过这种复杂也为墨西哥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灵感。沉重的历史,杂揉的民族,浓郁的宗教氛围,让墨西哥的电影有着一种深刻的反思,而中美洲这片神奇的土地,则又给墨西哥电影抹上了一层奇幻的色彩。

  墨西哥的影片虽有沉重的反思,也有人性与宗教的沉思,却并不沉闷,相反电影中的情节总是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让你带着思考走进故事中去。

  《永劫荒漠》的主题并不轻松,它所反映的那段历史,正是墨西哥最为动荡的一段历史,从1917年墨西哥革命到内战的发生,再到对宗教的限制,激进的保守的,充满了血腥和残暴。确如电影所叙述的那样,天主教亦成为被革命的一方,当时的政权与教会关系相当的紧张,教会曾经有过的权利均被限制,教会的财产亦被瓜分,神父被杀亦是常事。电影将目光聚集于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也反映了导演的野心。

  当然导演的野心不仅于此,只是将电影拍成一部反映那个复杂时代的历史巨片,影片也远没有这么简单,而是加入了哲学与宗教的思考。电影的简介称,影片是从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日记中得到灵感。此话非虚,查一下克尔凯郭尔的生平,我们更可得知,影片的故事与与克氏的经历大有关系,甚至可以说是脱胎于克氏的青少年时代,只是将故事放到了二十世纪前半页的墨西哥,此时此地的腥风血雨,比十八世纪早期沉闷的丹麦,似乎更多一些戏剧性。

  不过如果光是克尔凯郭尔这位神学家及存在主义之父,似乎并不公平。影片的名字叫《永劫荒漠》,原名是The desert within,来源于尼采,而在影片的最后,也引用了尼采的一句话,点出了电影的主题:“The desert grows, and woe to him who conceals the desert within him...”(沙漠在不断生长,而被心中的沙漠所遮蔽最悲哀……)。呵呵,克尔凯郭尔的故事,尼采的思想,导演的心确实很大。

  尼采与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思想虽然差异较大,不过两者都有关于人生之路三阶段的表述。尼采认为人要通往智慧之路,从合群时期到沙漠时期,再到创造时期;克尔凯郭尔则认为人的存在分为感性存在、理性存在和宗教性存在,而人面临抉择时需要信仰的跃升,这种跃升分为美学的、伦理的和宗教的三个阶段。其实看过电影就明白,电影中的情节就在这两个三阶段中跳跃着,它在审视着人性,也在审视着神性。

  阿里亚斯这位主角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他是墨西哥乡村的一个农民,生不逢时,生活于墨西哥最为动荡的岁月。他有八个孩子,比克尔凯郭尔的父亲还多一个。他与克尔凯郭尔的父亲一样,都担心着自己的罪孽不被上帝所原谅,会夺走自己的孩子来惩罚自己,所以一生都在赎罪之中。克氏父亲的原因是他早年曾经诅咒上帝,并强奸了女佣生下了孩子,而阿里亚斯的罪衍在于,他为了给最小的儿子以祝福,给小镇引来了灾难,并害死了祝福的神父及自己的大儿子,妻子难产而死,母亲也愤而离去。神父在被枪决之前也不肯原谅他,让他感觉到了自己罪孽的深重。

  《永劫荒漠》与克氏生平相似之处还在于,克氏父亲最小的儿子就是克尔凯郭尔,生理残疾,并且体弱多病,不过天生敏感聪慧;而阿里亚斯的最小儿子也是带着原罪而来,他的降生是以神父、母亲和哥哥的死为代价的,生下来就病怏怏的,父亲将他放在了箱子里,他也是聪明过人,并有绘画的天赋。我们从克氏的书中知道了他父亲的故事,我们也是从阿里亚斯最小儿子的眼里,了解到阿里亚斯悲剧性的命运。最后的结局也有着相似性,克尔凯郭尔的五个兄姐及母亲皆去世,而电影中亦是母亲及兄姐六人都先后夭折。克氏父亲与阿里亚斯都畏惧着上帝的惩罚,最后上帝的惩罚也如约而至。也许罪衍真的无法宽恕?

  阿里亚斯带着赎罪的心理,为了躲避战乱,带着七个儿女到荒漠安身,他认为他对子女的生活负有责任。阿里亚斯为保护孩子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儿女们确实也按着他所希望的样子成长,包括最小的儿子。那是造成他及家庭罪恶的源头,他为这个儿子付出更多的关照,他认为这个孩子身体很弱,不能与外界接触,更不能沾染到外界的灰尘,他将他置于一单独的房间内,不能出去,连兄姐都不能接触他。为了赎罪,阿里亚斯带着儿女们在荒漠中修筑教堂,将它当成献给上帝的礼物。他希望在教堂的建设之中,上帝的荣光显现,会表达出对于这个家庭罪衍的宽恕。然而,在教堂建成前后,他的儿女却相继死去。上帝真的在实施惩罚?

  电影色调很灰暗,导演也多用黑暗中的镜头,让影片显得更为凝重。不过影片却并不晦涩,导演在片中加入了很多动画的效果,并以一种并非真实的色彩变化,让影片显出了一种趣味,也抹上了厚厚一层的魔幻色彩。电影分成四个部分:原罪,忏悔,信号,宽恕。并以此对应电影所反映的从1926年到1942年这十六年的四个不同阶段,这十六年恰好就是阿里亚斯最小儿子从出生到十六岁的日子。

  影片看似宗教意味很强,通篇强调着原罪与救赎,强调忏悔与宽恕,描写的也是神父与教堂这种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之事,但其实影片并非一部宗教片,导演也没打算将影片的主旨定位于宗教的意义,借用导演的话来说,他只是想用一个宗教的故事,来反映人类的一种狂热与偏执。这种迷狂与偏执并非只存在于宗教之中,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到处皆是,从国家到社会到家庭,从生活习俗到文化传统,人们的思维之中总是有着狂热,而这种狂热正在侵蚀着我们的生活。这正是《永劫荒漠》的故事与克尔凯郭尔的生平有差别的地方。

  克尔凯郭尔毕其一生,都是个虔信的基督教徒,虽偶有违规之处,但上帝始终在他心中。他的父亲亦是如此,终生都在赎罪之中。而对于《永劫荒漠》就不一样了。小儿子并非虔诚的教徒,宗教在他心中远非那么重要。最后他与姐姐的乱伦,让自己更加罪孽深重。阿里亚斯实际是经历了对于上帝的虔诚,到盲信,再到狂热,最后信仰崩溃的过程。他为赎罪而敬神如仪,他因畏惧而忏悔不停,他的狂热蒙蔽了双眼,他的盲信让他的心中沙漠滋生。他偏执地固守一方,忽视了上帝的信号,最后却因得不到宽恕,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而自缢于教堂。这让他到死还在上帝面前犯下罪恶。

  阿里亚斯的行为其实已经远离了上帝,那并非信仰,而是一种偏执与迷狂,是以一种虚幻的东西来树立自己的权威。看《永劫荒漠》时,总是让我联想起希腊的影片《狗牙》(亦名《犬齿之家》),特别是在后半段,两者颇有些神似之处。对于《狗牙》,我曾写过影评《极权的暗喻》,认为电影写的是家庭,却暗指的极权制度。在《永劫荒漠》中也是如此,阿里亚斯虽然在上帝面前是罪人,但在他的家庭里,在这个荒漠里,他却是个独裁者。他以保护他们的崇高理由,用给上帝以奉献的作号召,将自己七个子女禁锢于荒漠之中。在这里,他是说一不二的人。他煽动着宗教的狂热,忽视子女们一切正常的为人要求,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沙漠中建立了一个唯他独尊的王国。

  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他及子女的心中荒漠生长,作为人的权利被他肆意践踏。在这里,他的心中只有一件事,就是将教堂尽快地建成,建得尽善尽美,以让上帝宽恕自己的罪过。在电影中,阿里亚斯既可怜也可恨。作为一个狂热者,同时也是个独裁者来说,他是可恨的。他编造着谎言欺骗着大家,对于大儿子要求有个女人的要求置若罔闻,对于女儿的忠告直接无礼,甚至不相信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然而,作为一个父亲,一个普通人,他又是可怜的。他目睹了老婆及大儿子的死去,一人含辛茹苦抚养大七个孩子,而这些孩子都在他的痛哭声中相继死去:一个儿子在给教堂安装吊钟时摔下死亡,两个儿子死于瘟疫,一个女儿为寻找上帝的信号自溺于池塘。最后,一个儿子走出荒漠不愿回来,最小的两个儿女又乱伦。似乎所有的人伦悲剧都让他一人承担了,最后他的崩溃也就成为必然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心中除了上帝没有别的,这并不是上帝所要求我们的生活,这不是信仰,只是迷狂。而这种非理性的狂热心灵,就如同电影中的荒漠一样,除了杂草丛生,难以呈现出智慧的花朵。那种苦其心智饿其肌肤的修炼,只会让自己的肉身越来越沉重,而离得救的希望越来越远。最后只能如阿里亚斯那样,将整个的心灵遮蔽于沙漠之中。

  《永劫荒漠》影评(三):信仰的故事

  2010-01-12 22:06:29写于博客

  中译名《永劫荒漠》。

  由罗德里戈·皮拉(Rodrigo Pla)执导,墨西哥新锐风靡各大国际影展新作。灵感来自「存在主义之父」克尔凯郭尔的日记(具体不明),描述艾里亚斯深信刚出生的儿子,会因他的罪行而夭折,决定带著全家远离人群,建一座教堂献给上帝祈求原谅……穿插手绘动画构成的唯美视觉风格,加上鲜明的政治背景(没弄清楚)和魔幻元素,让本片宛如加倍深沉抑郁的《潘神的迷宫》(还没看),堪称墨西哥近年最令人惊艳的电影之一。获选为2008坎城影展(法国坎城每年举行。最早在1946年为嘉勉艺术成就而举行)国际影评人週闭幕片,并夺下2008墨西哥Guadalajara影展最佳影片等七项大奖。

  看罢,庆幸没有错过。影片采用了章回式结构,分四个部分:原罪、忏悔、信号、宽恕。

  开始奇怪于片中人物讲西班牙语,后查阅知原来是墨西哥官方语言。

  见识了长的像树一般高的仙人掌和墨西哥高原地貌。

  第一章中那下个不停的雨水以及第二章中雷声轰鸣、乌云聚集、大雨将至那个镜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BBC纪录片中描绘的亚马逊雨季;雨中掰玉米的情形既让人印象深刻,又带有印第安人文明的影子。玉米原产自美洲。玛雅人的圣书记载,早在有历史记载的5000年前,玉米是印加人、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都属印第安人的分支)的主要食物。十六世纪传入我国。到了明朝末年,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

  怎样的政治背景,怎样的政府体制?按旁白语,邪恶的政府。如按片中交待时间,概1926—42年间,设想以墨西哥为故事发生国度,那么,这期间是否真的发生了政府关闭教堂,把上帝移出人间居所,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信仰的法令,且追杀神父,残害无辜民众类似事件?其提及的战争呢?片中军人怎看都像国民党军穿着打扮。

  八个孩子,活下来两个,究竟是谁的错?主题关于什么?网友marilynsun在影评《遥远的救世主》中说:导演用了一个宗教的外衣,在探讨一个关于心灵荒漠的精神世界。从头至尾,艾利亚斯都是期望能用建造一座教堂,作为给上帝的礼物,而希望得到上帝的宽恕。这如同人内心那如荒漠中向太阳不停伸屈的仙人掌,在炙热烤炽下得到更多,这是自我的欲望啊,却披着那信仰的外衣。这是多么自然的人性问题,就像那些自卑者总是披着自大的笑容,所以这个无关于宗教,只关注与我们那贫瘠的内心。

  别人的一种理解吧。

  本人还是倾向于宗教信仰和救赎主题。片子从一开始政府打击基督信仰,随后艾里亚斯因怕腹中胎儿未得到祝福而找来神父以致连累小镇人以及大儿子横死,神父临死前的不原谅,母亲与之断绝关系,妻子因生产而死,让其坚信是自己的罪过。然后就是建教堂以救赎。期间一个儿子在挂教堂吊钟时跌落而死,瘟疫又夺走了两个儿子生命,大女儿为寻找上帝信号淹死在水塘,留在身边的一对儿女乱伦,等等。其实,从篇章小标题也明确说明了影片主题。不明白的是,结尾艾里亚斯为何自缢,出于绝望么?其实,大可早日以死谢罪。

  对原属西、葡殖民地的天主教信仰如此真切有了直观感受。夜间点蜡烛在野外游行,让我联想到金兹伯格《夜之战》中描绘的情形。

  附识:索伦·奥贝·克尔凯郭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及作家,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一名虔诚的基督徒,所有丹麦人一出生就自动成为路德会信徒。其哲学的中心思想基本上可以说是“如何去做一个基督徒”。他认为人们并不能透过客观性获得真理,而真理只能透过主观性呈现,所以他反对传统哲学将真理当成客观知识那样地追求。他一生大力批评丹麦教会及反对当时得令的黑格尔哲学,并致力反思神学。

  克尔凯郭尔将人的存在描述成三个不同层次:感性、理性和宗教性。感性的人或是享乐主义者、或是热衷于生活体验的人,他们主观而具创造力,对世界没承担、没责任,觉得人世间充满可能。理性的人则是现实的,对世界充满承担和责任,清楚明白人世间的道德、伦理规条。因此,有别于感性的人,理性的人知道这世界处处设限,充满著不可能。面对不可能,理性的人就只有放弃,并永远为失去的东西而悲伤。这个时候,人只有靠著“信心的一跃”进入宗教性,相信在无限的神中凡事俱可能;尽管理性上非常明白事情的不可能性,但正正只有信仰荒谬,人才能重获希望。在《恐惧与战栗》中,克尔凯郭尔思考旧约中“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听从神的指示杀子作燔祭的故事。他认为如果亚伯拉罕不在乎自己的儿子生死、没有道德伦理以至亲情的心理挣扎,或者认为听命于神而杀子是一种道德规条,他的所作所为就毫无意义。亚伯拉罕的行动的价值在于他从理性跃进宗教性,信仰神的大能、信仰荒谬,相信凡事可能、奇迹会出现(结果神在最后关头遣天使阻止亚伯拉罕杀死儿子)。克尔凯郭尔认为,不通过理性的话,是不会有信仰的。

  《永劫荒漠》影评(四):精神的荒漠

  最后尼采的那句 人要防止不断生长的沙漠 bla bla无疑是本片的核心主题,片名也包含在其中。这里的沙漠指的是人精神中那些荒废的部分,在本片中即是男猪elias那徒劳无功的试图救赎自己的过错。但是他在偏执的造教堂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走火入魔,一味的将孩子封闭起来当作保护,把一切都看成与上帝的交流。直至孩子们一个个离他而去,他还是执迷不悟,甚至想用重新修建教堂这种无用功来讨好主。他的信仰已经完全脱离了宗教的本质,变成一种盲目,毫无意义,极端的行为,也就是心中的荒漠,当荒漠不断蚕食他的内心,他的灵魂亦已毁灭。

  很多时候,人总在祈求宽恕,祈求主的宽恕。这种心灵的自我安慰实际上是在乞求自己,而原谅自己恰恰是最难的事情。始终无法原谅自己的elias也就永远走不出命运的桎梏,总是认为上帝在惩罚他和他的孩子,而不知道真正实施惩罚的是他自己。于是,他越虔诚的建造教堂,越妄图保护孩子不遭到惩罚,也就越无法走出那片心灵的荒漠,那座教堂已经成了禁锢他们灵魂的地狱。无法放手,就不会得到解脱,自然也看不到什么上帝的眷顾。

  有这样的父亲,孩子们的生活也注定悲剧。最明显的例子是女儿celia,从没见过烟花的她将水面中烟花的倒影当做是神祇降临,以至于最后悲剧的死去。迫切的生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兄妹俩,只得被迫互相取暖,最后酿成惨剧。

  过度的执着就是偏执,好事也会变成坏事。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只会一错再错。多给心灵一点阳光,多let it go,精神才不会被荒漠所占据。

  《永劫荒漠》影评(五):宗教可以使人陷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沙漠,只是你要學會如何不讓它來蒙蔽你的心。」影片最後這一引尼采之言是點題佳句,亦是有力的收結。

  影片故事設定在墨西哥革命之時,也是教會被大舉掃蕩之時。主角Elias一家是虔誠教徒,然而身為父親的他卻因懦弱及魯莽而害死了牧師及兒子,他的妻子同時難產而死。Elias母親憤慨離去。他自覺罪孽深重,便攜同七位子女到杳無人煙的荒漠築起教堂,以求贖罪。

  然而,不管戲中角色如何盡心竭力,卻避不了悲劇收場。

  沒有寬恕主角的,不是神,而是Elias自己。他一直等待上天的「指示」,不讓子女接觸世界,為了保護最小的兒子而將他「監禁」。過著十多年「放逐」的日子,上天的確給了Elias指示,兒女也不斷提醒他,他卻被愚昧及執迷蒙蔽。Elias的兒女一個個死去(或因意外或因瘟疫或因「自盡」),亦發生因孩子不懂世俗觀念的亂倫悲劇,最終Elias也走上不歸路。

  宗教用以洗滌人心,影片卻從側面揭示宗教使人陷落,難怪觸動宗教界。許多電影都有贖罪情節,但多是點綴。本片卻是一套純粹的「贖罪」片。電影穿插著那些粗糙的動畫,本是窩心天真的畫法卻增添幾分莫名的悲傷。這是一套令觀眾看得黯然神傷的電影,不管閣下是否教徒。

  會再留意這個墨西哥導演Rodrigo Pla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