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角王》的观后感10篇
《摔角王》是一部由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米基·洛克 / 玛丽莎·托梅 / 埃文·蕾切尔·伍德主演的一部剧情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摔角王》观后感(一):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有的电影
是没有办法用来看的
那是需要沐浴更衣焚香之后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
独自一人
和一条面巾纸
打开电脑
关掉手机
关掉扬声器
带上耳机
缓缓的看完的
不许快进
不许哭出声
不许联想到自己
一气呵成的看完
之后睡觉
起床之后换枕套
摔角王
是这样的一部电影
那也许前面就是你的高峰
也许你正处在高峰的时候
那你也马上就要摔落谷底
昔日的辉煌似乎已经不属于他
才是他面对的现实
重锤也试图从昔日的光环中走出来
全部洗净
去重新过生活 重新整理自己的人生
过别人一样的平静生活
但是
他终于明白
那不是他的人生
他的人生就是要经历这样的起起伏伏
他的人生只属于 摔跤台
只有站在舞台上
他才属于他自己
于是他决定
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
这是他人生的又一次高峰
也许也是最后一次高峰
当时我想
当他在空中高高跃起时
影片是在感人
主演罗宾逊虽然老熙
但也许正是这次沉寂多年再重出江湖
仿佛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摔跤手
就是他本人
几段感人至深的戏
让人由心的颤动
很多次
我也想到了我的父亲
我 觉得他也正在经历自己人生低谷
我不知道如何能够安慰他
我想如果他能看到本片的话
不过
我 还是想把本片献给我敬爱的父亲
希望他能找到自己人生的支点
《摔角王》观后感(三):你为什么要做一名摔跤手?
你为什么要做一名摔跤手?似乎看完这部结尾略显另类的美国非主流励志片之后每个人心中都会升起这只伟大的疑问。但是这只疑问绝对不是非主流的,这只疑问可以抛向任何一个群体,一个组合或者一个圈子。比如:影片中徐娘半老的酒吧DS,你为什么要做一名DS?;比如:过年前最被中国人提及的黄牛,你为什么要做一只黄牛?
以上的陈述,并不是影片主题的延深所得,而仅仅是映合通片的氛围与基调:坦淡!真实!看惯了传统意义上的美国励志大片,《摔跤手》的结尾绝对会让资深影迷有点诧然,但细细品味,这种文艺情调很浓的收尾恰恰是最适合《摔跤手》的。故事以传奇式的摔跤王为外衣,包裹着的却是一篇浓淡恰当的生活叙事诗:孤独的父亲试图挽回独生女儿的情,孤独的单身汉试图征服老舞女的心,孤独的低收入者试图脱离摔跤平淡过活。
你为什么要做一名摔跤手?彪悍的米基洛克在知天命的演绎结点上奉献了颇为另类的内敛,告诉了我们,人在漫漫岁月里的一种不可逃避的被动坚守;Darren Aronofsky则用一部颇为文艺的老汉励志片向世人证明了独立制片人在艺术创作上的主动坚守,威尼斯金狮奖的荣耀也印证于此。当然,《摔跤手》兵败美国数大电影节也于情于理。在金融海啸的寒冬中,美国人很明显更愿意看《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虽然我更喜欢《摔跤手》。
你为什么要做一名摔跤手?你为什么要做一名DS?也许枪花、Metalic也很难明白为什么他们上世纪80年代的重金属狂潮会被米基洛克所言之“娘娘腔的kurt cobain”取代,当然,对于与影片主旨关系甚微的后者,我十分理解。
《摔角王》观后感(四):这就是他想要的
“大锤”兰迪·罗宾森在80年代曾是个职业摔角的超级明星,20年后,他仍参加一些小比赛,不过已穷得连拖车房的租金都交不起。更糟糕的是,他为强化肌肉而长年服用的药物使他的心脏病发作,医生警告他不能再参加比赛。他就像一匹斗兽,发现自己很难适应文明社会的生活。他面临着很多困难,除了浑身的伤痛、贫穷以外,他还有个几乎和他断绝关系的女儿。但是这一次,他真心地渴望弥补这一切,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轨”。只是命运却没有对他仁慈……最后,他决定重返擂台,这是他惟一擅长的事情,并且也将成为他的归宿和命运。
兰迪并非一个无名之辈,他曾经获得过巨大的成功,所以他沦落到如今的境地,难免让人觉得有点“咎由自取”。确实,我们不难发现,他不是那种会去“规划人生”的人,摔角以外的事情他都不懂,也不感兴趣。和我们一样,他身上也有很多缺点:任性、固执、缺乏耐心、孩子气。他从没有善加利用自己的成功,使自己过上“好生活”,以免于陷入“妻离子散”、“穷困潦倒”的困境。他只是单纯地喜欢一件事情就尽力去做,投入并享受而已。他眼里只有当下、此刻,看不到将来和后果,他是个天生的存在主义者,敢于拥抱自己命运(绝望)的人。除了他的女儿,旁人没有资格指摘他什么,他从不抱怨,也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他热爱自己的事业(摔角),并且做出了卓绝的成就,当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比如和女儿的关系破裂。
如果说兰迪的命运可悲,那么那些庸碌地过完一辈子,从没追求过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的人,岂不是更可悲?生而为人,我们难免要背负很多责任,但是在所有的世俗责任之上,还有一件与生俱来的更高的责任:把我们的独特天赋和才能发挥到极致。命运会给我们一些指引,或通过兴趣,或通过特长,或通过特殊的经历等,我们会发自内心地喜欢上某些事情,在这些事情里,我们发现自己将可以到达前人从未到达过的境地,这是专属于独特个人的成就,是我们的存在不可替代的证明,我们为之感到充实、狂喜、骄傲。而这就是宿命。只有无畏的人才敢不惜一切地追求它、拥抱它。我们不必对兰迪指指点点,更不必同情他,我们只要记住站在擂台上的他那光荣和骄傲的样子。
《摔角王》观后感(五):并没有那么糟
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对"大锤"晚年失宜生活的描写,应该是非常凄凉的,但是,我觉得他也并非那么糟,换做不同的环境,那么,可能看法可能改变.
假使换做我们天朝如此的晚年应该凄惨很多,可能"大锤"失去的,不仅仅是因为身体每况愈下失去工作,在美国,起码还可以凭借自己的劳动,换取一份微波的工资.好,就算我没有女儿,起码,我还能养活自己.
在中国,不少人成天工作,工作时间超长,而薪水简直可怜,远离自己的家人,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条件也是奢谈,所以,我无法来同情他,当他放弃超市的工作,跑上摔跤台,我只能说,他选择了这样去生活,他应该面对自己付出生命的风险.而身处天朝,付出了超长的时间和自由,也享受不到应该有的.
《摔角王》观后感(六):The Ugly Truth
quot;The film scared the shit out of me by sharply penetrating into the surface to show how real and cruel whatever it is under. Drama is more scary than horror, and life than a motion picture."
I always believe the essence of a film should be unveiled wordlessly, through the changes of shots, tension and drama instead "narration" or whatever in that category. Darren surely does a good job in this film, he really does. It may confuse or annoy you in the very beginning that barely any up-front shot is given to the leading character revealing any idea how he looks like but nearly all sequences are following the back of him -- Yes, we, as the audience, are "following" the character, being wherever he is at the moment yet without being exactly "him". Instead, we are like ghosts walking with him but still observing with our own minds. And that's how the cruelty begins.
There's never any word or even a syllable or music note roaring "sad" but the clear sadness is just all over the place like the blood and bruises spread all over Randy's body after his match. I couldn't help but wonder, "What the hell happened during the 20 years in between?" "How come someone like that could end up being this guy?" Was he too overwhelmed with the loud fame to care any more about his families and life?
As quoted from anther movie, "Life is a single skip for joy", more or less there must be joyful moments in our life where hope and happiness have a genuine stay and we can actually feel them. But is that a way-out opportunity given by life or just another prick life throws on us? Randy had a moment with his daughter, his self-approved stripper girlfriend, and even his newly-established career as a happy meat seller. But that moment just fled away in a blink. Tragedy is due to revive itself and a character with that sense is doomed anyway, right?
You knew Randy would just go back to his doomed track of wrestling anyway but you still was hoping there was a slight chance he would not since life was already too harsh on him. Was he deserved? Maybe. I like the idea of having two characters with different yet similar back grounds comfort and warm each other. The shot impressed me that Pam, the stripper mum, hesitated for a moment standing between Randy and another customer who just insulted her by refusing her lap-dance offer. Yes, dignity, more or less, makes us human.
As I was thinking during the movie, the cruelty of life in one's late years just scared the shit of me. Life without any family, a proper job, a healthy body and lifestyle... Again, sadness is all over the place. In this sense, drama is way more scary than horror for it's nonfictional, and in this sense, life is more scary than a motion picture.
If not smashed by this film, at least a wake-up call is heard.
《摔角王》观后感(七):这一跃把我看湿了
新一代的蜘蛛侠,英雄归来了
你说,蜘蛛侠都换了好几代了
人这一生啊 ,能看几代蜘蛛侠呢
在新版蜘蛛侠中,由于此版的蜘蛛侠女主不像之前几个版本的女主一样,特别耀眼
所以不少人注意到了另一个女性角色,蜘蛛侠的阿姨
《摔角王》观后感(八):英雄总是孤独
好莱坞对英雄回归的剧情总是乐此不疲 他们喜欢看英雄威风的一面 也喜欢他们柔软的一面 然而最喜欢的必然是他们回归的那一刻
兰迪虽不算是过气的摔跤手 却也远不及当年的风光 摔跤台上多少人为他欢呼 现实生活中还是那个连固定的住所都讨不到的不再年轻的他 心脏病让他离开高台 回归正常人的生活 试图接近酒吧的脱衣舞娘 重新和自己的女儿取得联系 在超市打零工 英雄没办法只得顺应现实
记得他对自己的女儿说 I'm the one who were supposed to take care of everything, im the one who supposed to make everything ok for everybody. it just didnt work out like that, and i left, i left u. i was trying to forget about you, i was tried to pretend you didnt exist, but i cant. you are my girl. and now im alone, i deserve to be alone. i just dont want you to hate me.
这可能是英雄在戏中最显得柔软温柔的时刻了
兰迪的生活看似正常 然而在超市被顾客认出他的摔跤手身份 一切都被打破 和女儿的关系也因为又一次失约破裂 带着心脏病的兰迪决定重返赛场 用他的话说 he meant to be there 如同预期的掌声灯光和欢呼 只是兰迪不再是曾经那个健壮的“大锤” 艰难的完成最后一次表演 兰迪最终在自己最爱的摔跤台上结束了一切
他仍然是那个让人为之疯狂的摔跤手 他也用摔跤手的方式给自己的生活做了一个了断 最后的比赛仍然激动人心 兰迪苦苦支撑 却只能草草收场他的生活注定是个悲剧 即使是结束在观众的欢呼声里
对于兰迪来说摔跤是什么呢 是职业 爱好 或者只是谋生工具 与其说兰迪爱摔跤不如说他爱的是在摔跤台上享受灯光与欢呼的感觉 那一刻他觉得自己的是被需要的 是被大家喜爱和崇拜的 而现实生活中的处处碰壁更是让他更加怀念在高台上的感觉 最终他为了这种感觉而死
I am alone and I mean to be alone
他宁愿为摔跤手兰迪而死 也不想作为一个戴着老花镜和心脏起搏器的人活着
《摔角王》观后感(九):等你看懂这部电影,你已经不年轻了。
深夜1点才看完电影,我不由得要长叹一声,TMD豆瓣的小p孩儿们太能误读了。统共300多条影评,一多半非要把电影和男演员Mickey Rourke本人传奇的经历联系起来,然后感叹一下人生的沧桑,赞美一下“大铁锤”生命最后一刻的奋力搏击如此绚烂之类。。。。
其实这个真不是虾米励志片啊。“大铁锤”不是命运的抗争者,而是一个服从者。他的人生有一个激昂的开始,然后一步一步走入死局。如果说20之前,摔跤曾经是真正的搏击运动,大铁锤是真正的摔跤王,那么后来“大铁锤”和其他诸多摔跤手所从事的那个,真不叫“搏击”,充其量只能算是“娱乐表演”——他们靠表演,靠自残。打斗不是真的,蜻蜓点水而已,健康的肤色,是灯照出来的,大块的肌肉,是类固醇催出来的,甚至受伤,也是自己用小刀划出来的……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啊,为了看客的愉悦,吃力地表演,费劲儿地伤害自己。所谓的glamour都是浮云。。。
他曾经有选择的,他本来有机会赢回女儿的,也有机会和舞女远走他乡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的,他甚至有机会做一个平凡人,自己自足的,可是他没有。在那么多选项面前,他的所有选择都是消极的。于是他只好重新回到死胡同。
如果你面临真正的困境,无力去改变,也不想去变清醒,那你还有什么可做的呢?那就去轰轰烈烈的死在自己的梦里吧!
我很喜欢片尾曲,很喜欢演员的表演,但是我拒绝喜欢这个电影。
《摔角王》观后感(十):你是类固醇伤害过的庞大的孤独
我爱这些疼痛感 尽管并不仅仅是疼痛感让我们觉得活着呢 也更不必要拿此时时提醒自己 但我还是爱这电影的疼痛感
类固醇塑造的硕大斑驳的身躯 低头一甩金发的骄傲 订书器在眉头肘弯打钉的残忍 戴着白色厨师帽而终于不堪忍受用绞肉机戕害自己手指头的血琳琳 没有拍摄纵身一跃后的结局 坠入单亲妈妈脱衣舞娘的情网 哪一个都是不能忘怀
RANDY说过 他知道他自己活该一个人 他不过是讲述他生命里的一个事实 他相信曾经的绽放 他付出了无比庞大的代价 我总觉得他还是得到了些什么的 光明也罢黑暗也罢 说不清道不明的一团
啊 有一个瞬间 Bruce Springsteen粗糙的声音响起 砂砾一般的缓缓摩擦而来--你可曾见过一个独腿男人想要自由起舞 如果你曾见过 你就见过我 RANDY用绞肉机绞手的疼痛 来让自己逃避风光辉煌的从前与如今稀落凋零的落差
为什么不在最光鲜的时候 让我和这些光鲜华丽丽澎湃一起被毁灭成一份永恒 为什么承受了无限喷涌的光亮后伴随给我万丈深渊的孤独
可我爱你惨烈的背影 宽阔受了伤的肩膀 被类固醇和欲望催化过的保留有纯洁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