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朱莉与朱莉娅》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朱莉与朱莉娅》经典影评10篇

2018-07-28 03:56: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朱莉与朱莉娅》经典影评10篇

  《朱莉与朱莉娅》是一部由诺拉·艾芙隆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 / 艾米·亚当斯 / 斯坦利·图齐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一):从美食开始的自我救赎

  在心情低落时候看了这部电影。

  也许每个女性都会在生命某个阶段经历这样的 identity crisis,开始对自己平庸生活产生怀疑,对自己产生怀疑。就这样了吗?这就是生活的全部了吗?还有什么退路或者转机吗?自己还有可能做成一件让自己自豪事情吗?还是就这样庸庸碌碌下去了?

  剧中的Julie 就是这样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三十出头,没有傲人的职业,生活乏善可陈。她给自己定了一个期限,一年时间,将一本法国食谱的500多道菜一一尝试,并写成博客。最后她当然成功了,但她收获的却不止这500多道菜。在陌生城市,她不再感到孤独,因为有很多读者关注着她的blog;她不再是一个被平庸生活磨去激情的人,因为每道菜的成败,每一次的尝试都让她有所期待;她学会了长大,不再像个孩子,在一片狼藉厨房里大哭;她也学会了宽容,甚至听说Julia hates her 后,依然对Julia 心存感激和爱。

  在这部电影当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美食,更多的是一种爱的救赎。Julie 的成功一方面要归功于菜谱作者Julia以及这位Julia 的乐观精神,不过更重要原因还是她的丈夫。正是Eric 的理解和爱,才让Julie真正的成熟懂事起来。Eric 更多的时候像是Julie 的coach,不断给她加油打气。

  美食是她的兴趣爱好所在,而爱才是成功进行自我救赎的关键

  如果你也是thirtysomething, 也在怀疑自己的价值,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本“食谱”,但更重要的是,你身边要有一位精神导师,不断给你鼓劲,不断地对你说,亲爱的,你可以的。亲爱的,我为你感到自豪!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二):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大学学的是酒店管理毕业后在一家餐厅呆了一年半,怎么着也算是和美食沾了边儿。发现中国厨房里的厨师基本上都是男人,而在家里做饭的大部分还是女人。可能因为厨师只是一种职业,是谋生的方式。而在家里烹饪的女人才是真的热爱。因为她们爱她们的孩子和丈夫,愿意为他们去做一顿丰盛菜肴。从小到大,家里就是我的妈妈在做饭,我们只管端坐在饭桌前,等待她递给我们碗筷。偶尔也会抱怨我和爸爸从不帮忙,我们去帮忙,她又摆摆手嫌我们添了麻烦。我想,她可能也不喜欢做饭不喜欢油烟,但她满足于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成就感。也许,这些都是她给我们的爱。

  影片里的朱莉和她的偶像茱莉娅,都拥有着同样的爱与被爱。她们本身就生活在幸福里,哪怕她们不出书、不成功、没有粉丝,我相信她们也依然活得欢快。因为她们不仅拥有自己的热爱,她们的丈夫也给予了她们爱、支持肯定,他们包容着她们的一切缺点和小脾气,又鼓励着她们的每一个梦想。真的,在一个家庭里,一个人的成功根本离不开一直站在他身后的那个人,而很多人成功后却忘记感谢那个默默支持他的那个人。看到朱莉最后举杯对着他的丈夫说感谢的时候,我相信那时的她是无比真诚的,她明白,没有他,就没有这一切。

  看到很多人都在说朱莉的急功近利怨天尤人。相反,我并没有感觉到影片里的朱莉有多么渴望成功。她和茱莉娅一样,只是在坚持完成一件事,她只是不想再继续浑浑噩噩做那个满腹抱怨的小白领,她想要改变,于是通过茱莉娅改变了她,归根结底是她自己改变了自己。最后她拥有了很多的粉丝和机会,我想这也许并不是她的初衷。但是她高兴,是因为她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而是怀着一颗功利心去做这件事,相信她也不会坚持下来,也并不会感到无限的满足和快乐。只有热爱才会为此付出,为此改变,并找到自我。她得到的一切都是应得的。

  而影片最后茱莉娅并不认可朱莉,影片中没有正面说明原因。只在后面穿插茱莉娅的剧情里讲述了茱莉娅一开始出书的时候也并没有被认可和喜欢,她当时的难过。我认为这是茱莉娅在变相的鼓励着朱莉:有人喜欢的同时也会有人讨厌,做自己就好。茱莉娅的一生就是在做自己的过程中度过的,她不管别人怎么看,在人生地不熟的法国找寻自己的乐趣,学不会法语便不再学,学不会编织也就放弃了,而烹饪却是怎样也放弃不了的热爱。她不甘示弱挑战着自己,也证明给那些讨厌她的人看,证明自己并不比男人差。我欣赏茱莉娅的生活态度。她在厨房里依然戴珍珠项链穿高跟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为了电影效果,但是我看到的她是乐观向上并且热爱生活的,她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苦闷的家庭主妇,她在厨房里乐此不疲的忙活,是因为热爱,她爱他的丈夫和朋友,她愿意为他们做美味的一切,她享受着烹饪,也想让那些没有佣人的美国人享受烹饪,所以她写了这本书。

  遗憾的是茱莉娅并没有与朱莉见面。我想,假如有一天,她们面对面,朱莉一定会热泪盈眶吧。那是她所热爱的偶像啊。因为她,她变得更好了。就像之前独木舟写给韩寒:“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让我的偶像知道了世界上有我这样一个人的存在谢谢你,因为你,我才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很多时候,我们看电影是因为在电影里能看到自己。22岁之前我都是一个人度过的,走南闯北,去很多地方,但从未接触锅碗瓢盆,不会做饭也不怎么爱吃饭,出门旅行一整天可以只吃一顿饭。那时也渴望安稳渴望爱情。在本子里写下“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这样的诗句。但总觉得一个人吃饭就马马虎虎的就行了,不挑剔也不禁忌。23岁,我有了男朋友,租简陋房子住,添了简单电器,开始了自己的生活闲暇时学会了皮毛烹饪,做喜欢的饭菜,并不可口,男朋友也能吃得满足。有时候我就在想,这就是我的未来吗?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有时候也会抱怨,也想要逃离。可是我也拥有着我所热爱的梦想和支持我的男友。我和朱莉、茱莉娅都是一样的幸福。又有何不快乐呢?

  最近读安妮宝贝即庆山的《得未曾有》,第一篇就是写一个有着自己风格的厨师。讲究原料和心情。比如要跟随大自然规律,吃应季的蔬菜,选最好的食材。吃的东西是能在身体体现的,身体是自己的,一定得吃得健康。前几日,看了《深夜食堂》和《孤独美食家》,觉得烹饪里面有着大学问,无论如何一定要对得起自己的心情和胃。之前工作的餐厅有一组宣传照非常喜欢,叫“人与食物美好关系”,总觉得食物是有灵性的,一定要好好对它。

  买了冰箱好看餐具准备开始好好做饭,好好吃饭。我也想坚持完成一件属于自己的事。对了,我的偶像是周杰伦,我想成为像他一样努力人儿,也想有一天我能理直气壮地对大家说:我爱周杰伦!当然,也要谢谢一直理解和支持我的男票,无论我的梦想再怎么不切实际也会一直鼓励着我去实现。就算现在我们什么也没有,但是和你在一起,“贫穷而听着风声,也是好的。“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三):遇见美食

  warfalcon在微信推荐了这部电影,很多读者留言,出于好奇看了这部电影,感觉不错,两位女主对食物的热情,也许可以激发隐藏在看客心底的兴趣。

  其实这部电影最大的启示不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人生有很多选择,不一定要二选一,可以把所有的选择组合在一起,就像年轻女主一样,虽然要上班赚钱,但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享受美食。

  生活虽不是你预想的那样,但你可以把你的预想活出来,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这也许就是你和未来版本接轨的机会!

  坚持!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四):生活、美食和爱情

  过年的日子里,为一部喜爱的美食电影写影评实在应景,我想从除夕的年夜饭写起。三十晚上的团圆饭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一顿饭,每一个家庭主妇都会尽己所能将这顿饭准备得丰盛和隆重,我妈也不例外。我妈热爱烹饪,她平时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是央视的《厨王争霸》,有时和她一起看电视,她能准确地在几档美食节目间来回切换。这些年,菜谱我妈记录了好几本,而她是个心灵手巧的人,不但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更强,她能把从电视里学来的菜谱转化成自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常说我妈是“没本的大厨”。 随着厨艺渐长,我妈她老人家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烧菜不仅要求色香味俱全,还越来越讲究创意和摆盘。过年这么重要的日子,我妈自然要露两手,今年的年夜饭她奉上了两道寓意吉祥但做工复杂的菜。一道是富贵虾,烧茄汁大虾不算复杂,这道菜复杂在配菜上,选两个大小基本相同苹果切成薄厚均匀的薄片,煮熟晾干后将苹果片卷成玫瑰花玫瑰花和茄汁大虾各占据盘子的一侧,间隙点缀煮熟的西蓝花做装饰物。另一道是钱袋子,由于是第一次尝试,成品卖相不太好,但却是耗时最多的一道菜。先将整块豆腐的中间部分挖空形成袋子的形状,油炸定型后晾干,将香菇木耳猪肉切丁炒熟后放入豆腐袋子里,用韭菜叶将袋子口系好,然后上锅蒸熟。摊一个圆圆的鸡蛋覆盖住整个盘面,鸡蛋饼上一侧摆放蒸熟的钱袋子,另一侧摆放炒红果。做这两道菜占据了整桌菜将近一半的烹饪时间,我只是打下手都觉得麻烦,叮嘱我妈明年不要再做这么复杂的菜,可她笑着对我说,你不知道,做饭是种乐趣。

年夜饭之富贵虾。

  是啊,这样的乐趣是我这种对烹饪无甚兴趣的人体会不到的,就像我妈不明白我为什么喜欢看电影,可以对着电脑坐上几个钟头,我在《乱世佳人》、《美国往事》、《肖申克的救赎》中体会到的乐趣,她也无法想象。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那种乐在其中的感觉很美妙,而这种美妙的感觉或许只有同道中人方能领悟。 春节期间,新片我只看了一部,老电影重温了不少。《朱莉与朱莉娅》这部电影是我第三次看,第一次看是在六七年前,第二次看是在去年冬天。我看过多部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电影,但真正被梅姨圈粉却是从这部电影开始。《苏菲的选择》中痛苦脆弱母亲和《穿普拉达的女王》中的时尚女魔头距离生活实在有些遥远,而这部电影中梅姨扮演的朱莉娅却仿佛是我们身边真实存在的家庭主妇。朱莉娅总是笑脸迎人,说话声音很大,动作表情夸张,给人的感觉不够低调。如此行事作风的人,一种是故作姿态引人注目,另一种则是由内向外散发着快乐。朱莉娅属于后者,她有一个爱她的丈夫,除了没有孩子,她的婚姻可以说是完美的。1949年,朱莉娅跟随外交官丈夫来到法国巴黎后迷上了烹饪,通过学习和不懈地努力,她从连切洋葱都不会的妇人变成了烹饪行家,后来出版了自己的美食书籍,再后来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美食电视节目,成为了受人敬仰的厨神。 本片采取双线并行的结构,另一位女主角是2002年生活在美国纽约的家庭主妇朱莉。而立之年的朱莉做着一份没有发展前途的工作,与丈夫租住在披萨店楼上。某日,她心血来潮,立志用一年时间挑战偶像朱莉娅的524道菜谱,并将自己每日的做菜心得发表在博客上。从手忙脚乱渐入佳境再到得心应手,朱莉在丈夫的支持和鼓励下,如期完成任务并成为了人气博主和美食作家。 朱莉和朱莉娅在生活中确有其人,这部电影不仅是女性传记片和美食电影,更是一部实打实的爱情电影,透过朱莉和朱莉娅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嫁给爱情的婚姻是什么样子。 朱莉和朱莉娅婚姻幸福的共同点是拥有一个爱自己并懂得欣赏自己的丈夫。一个爱你并欣赏你的人会全心全意支持你做自己喜欢的事。朱莉娅的丈夫保罗会细心地为她搜集菜谱和厨具,也会真诚地赞美妻子面包上的黄油和生命中氧气。朱莉的丈夫艾瑞克会为她搞定不听话龙虾,也会在妻子把厨房弄得一团糟的时候帮助她重拾信心。做饭是一件辛苦又复杂的差事,完成一道勃艮第炖牛肉或者是给一只全鸭剔骨需要小时的时间,支撑朱莉和朱莉娅甘为家庭煮妇的原因无疑是每日与家人共享美食的时刻,看着这两对夫妻心情愉悦地大快朵颐,即使明知道这只是演戏,但仍会被那些甜蜜温馨画面深深地打动和感染。 赵咏华有首歌叫做《早餐》,其中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写的——为心爱的人做一份早餐,让他在咖啡香里醒来,不准他说时间很赶、急着上班,让他一点一点感受家的温暖;为心爱的人做一份早餐,让他在奶油香里醒来,不许他嫌炒蛋太老、面包太焦,我要他一口一口把我的爱吃完。十几岁时留意到这首歌是因为歌者甜美中带着慵懒的唱腔,更是因为那句“为心爱的人做一份早餐”令人对爱情心怀憧憬。三十岁以后再听这首歌,别有一番感悟。一个在乎你的人,即使时间再赶也会吃完早餐,因为他知道你为他准备早餐牺牲了睡眠时间,更知道吃下肚的不仅是食物还有心意;一个在乎你的人,即使你厨艺欠佳也不会对你说指指点点,因为他知道他的挑剔有可能使你一整天心情沮丧,爱你的人不会舍得你难过。 并非每一双美腿都愿意在厨房里忙碌;男人,请珍惜为你下厨的女人。油烟味闻多了容易变黄脸婆;女人,要为值得的人在厨房里忙碌。爱情与烹饪同理,需要认真投入更需要用心欣赏,二者缺一不可。爱从来不是难事,你可能因为她面容精致或者他声线迷人便轻易被一个人吸引,但这样的感情有很多是不能长久的。生活琐碎而又平淡,只有学会用心欣赏一个人,才能将最初的那份爱保持得浓烈与长久。 我们无法选择生活本身,但却可以决定自身生活质量的高低。美食和爱情让生活变得美好,但二者又有所不同,美食是必需品,爱情是奢侈品。有位日本女作家说,没有爱情,人生也可以是玫瑰色的。玫瑰色的人生要从取悦自己的胃开始,比起家庭煮妇,我更欣赏那些乐于为自己下厨的女子,能将单身生活料理得有滋有味,自然能将爱情和婚姻经营得活色生香。爱是一种能力,有能力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爱别人。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五):Julie&Julia 公平不公平

  第一场北美媒体首映,观影者女性居多,与Transformer2那熙攘又热闹的首映相比,温馨了许多,电影院中也沉静了许多。

  Meryl Streep与Amy Adams在生活中已是Hollywood公认的良师益友,据说此次Amy的出演也多得Meryl对导演的大力举荐。可遗憾的是,或许是Amy饰演的Julie戏份实在难以出彩,抑或更悲观的说,Amy的演技仍旧稚嫩,与在片中大放异彩的Meryl相比,她的出演让人感到烦闷又无聊。原本以为只是一己之见(朕一向不喜长相毫无特色,典型美国南方白人小甜妞儿的Amy),不料散场时也听到不少人抱怨:“I wish I see more of Julia's part!"(我只想看Meryl演的Julia的部分),想必是英雄所见略同?

  好了好了,我要谈大爱Meryl了!她所饰演的Julia Child,可謂是電視史上第一位名廚﹐而著作《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則是美國的廚界聖經。話說她本人其貌不揚﹐舉止隨意﹐講話大聲又帶濃郁口音﹔而是因為她的不拘小節與率直性格﹐讓整個美國都愛上她。那本猶如《辭海》般厚重的廚藝書﹐至今已翻印過49版﹐成為史上最暢銷的廚藝書之一。

  以37歲高齡開始學習廚藝﹐在電視節目上毫不迴避自己犯下的低能錯誤﹐並勇敢自嘲一番﹔Julia的形像鼓勵了一代美國人﹐告訴他們「Nothing is impossible」的真正含義。至今仍可在Youtube等媒體上尋出有關她的各類資料﹐可見在她成名50年後的今天﹐仍然被世界上熱愛廚藝的人們所景仰與懷念。

  Julia本人如同最近走红的Susan Boyle一样,典型的美国大妈形象,毫无出彩之处。可怜五官精致的Meryl为了演出,也将自己扮到肥肥胖胖,迟迟钝钝。如果在youtube上可以找到Julia本人的视频,你便知道我所指。而万能的Meryl将她的口音模仿得维妙维翘,加上恰到好处的动作以及眼神,让你顿时爱上她的角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Julie的角色原本深度便不如Julia,加之Amy演出起来实在是不怎么可爱,可以说Bitchness(犯贱)超越了Kindness(本善),单是她一上来对身边事业有成朋友的嫉妒和不满已让我对这个小肚鸡肠的人喜欢不起。后来她对丈夫的横挑鼻子竖挑眼,以及对名利的迫不可及更是让人不免有几分Look down(看不起)。well well,公平来说,这也不都是Amy的错呀,她只是将编剧所写的演绎出来而已。

  巴黎×蓝带学院×完美爱情.....编剧把所有的吸引点都放在Julia身上,偏心呢~

  纽约皇后区(著名的治安毒瘤)×破旧公寓×贫贱夫妻,Julie的戏不出彩,能怪谁?

  后者的偶尔温馨似乎只是苦中作乐,前者的偶尔坎坷却是人生历程的丰富。。想问一句,如果这温馨剧想表达的是无论贫贱,人们都有如享受美食一般享受幸福的权利,那剧情设计上的不公平,是否就是残酷现实的真实体现?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六):幸福生活的一种模板

  Amy Adams是我喜欢的女演员,她具有浓厚的女性气质,温柔又亲和。好几年前我看过这部电影,但少女时心野又浮,只觉得故事太平淡,直到最近想起来,才发现这片子的好。

  大部分时候这片子洋溢着一股子鸡汤感,还是味道偏淡的那种——但这一坛子无疑是精心烹制过的,两个不同时代的女人,两段相似经历,适度的代入感,简直就像为我这样的观众量身定制。

  下厨是女主逃离不理想现实的避难所,她甚至还为自己设立了目标,想要靠近心目中的偶像。她不断在片中强调梅姨那个角色是“完美”的,近乎偏执地想要在一年时间内完成500+道菜的制作。这格局小得可怜,但却也因此让人有了一种感动,一种对于平淡生活的共鸣。

  此外,两位女主的家庭生活都是颇为美满,她们的丈夫既体贴又包容,也总能得到朋友们的支持和喜爱。考虑到这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可以认为是像她们这样对生活怀有极大热情的人,总能吸引到一群情投意合的伙伴。这仿佛就是一种鸡汤模板,告诉你需要这样那样做,才能改善你现有的生活。

  但到了最后Julia也没有认同Julie,不管现实里是不是真的这样,也都是一种不圆满的圆满:从始至终都是对自己的取悦,一种自娱自乐——这虽然听上去有点可悲,但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只需过好自己的生活,维持自己精神上的平衡。

  懒虫不上脑时候,下厨都是极大的乐事,可以放松神经,满足口腹之欲,与伴侣一同协作还能增强感情和默契;更何况,这是可以吃下去的成就感,是属于你自己的创作。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七):Julie & Julia

  【小记】

  主题很喜欢,比较温馨轻松。但是就个人而言并不觉得两个女主人公特别讨喜~

  【摘录】

  Like cooking, like under the kitchen, like food, then towards the brave things they want to work hard, do not cumbersome.

  喜欢做菜,喜欢下厨房,喜欢美食,那就勇敢的朝着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努力,别碍手碍脚。

  I love that after a day when nothing is sure, and when I say "nothing" I mean nothing, you can come home and absolutely know that if you add egg yolks to chocolate and sugar and milk, it will get thick. It's such a comfort.

  我喜欢那种,一天过去对一切都无能为力,这里的一切是指所有的事情,然后你回家可以清楚的明白,如果你把蛋黄加到巧克力,糖和牛奶中,它会变得浓稠,这算是个好的安慰。

  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 and the breath to my life.

  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呼吸。

  Eric, me, the cat, slightly worse for wear, sitting in the outer boroughs, eating.

  埃里克,我,还有我们的猫,身材都有些走样了,我们坐在巷子里,酣畅地吃喝。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八):我与朱莉

  朱莉与朱莉娅

  我就是朱莉,一个消极事事看消极面的悲观主义者,尤其在有亲密同伴在身边的时候,大发牢骚,只是朱莉有一个爱她,凡事都告诉她你能的老公,而我显然什么都没有。

  而我只有消极的自己,甚至,最近几年才学会自我激励。

  在家无所事事,学不进去,简历石沉大海,我不行已经是定论。没有人给你肯定,或者说给你的肯定支持,自己听起来都像扯淡。

  朱莉的科布沙拉聚餐,就是我的朋友圈,别人过着光鲜的生活,我就只能刺心看看,望洋兴叹,像朱莉一样,曾经编辑,最有希望干成什么的人,现在什么也不是。

  这个影片我看了好几遍,每一遍都抱有一种心理,我也是朱莉,对现实不满,碌碌无为,可就这样坚持意见自己喜欢的事,慢慢,自己也成就了什么,有了资本。

  我也有朱莉的妈妈,让人提不起力气,说的永远是你最讨厌,最让人泄气的。每次听完有的只有讨厌,甚至更泄气,可自己也知道管她呢,手机拿开,让她唠叨吧,耳机一插,让音乐掩盖所有的不快

  而茱莉亚,完全不同,不自我否定,惹人爱的性格,相同的是她俩都有一个支持她们,爱她们的老公。而我,甚至没恋爱的婚姻恐惧者,最期待的是一个不愿结婚的朋友,这样我们,不如说我不用成为单身公害。

  茱莉亚的乐观和坚持,让人显而易见看到她的成就。

  朱莉的生活,朱莉纽约时报的大幅版面,是我的白日梦想。

  可能这就是我爱电影的一个原因,不止是电影讲了个好故事给我,还让我找到共同点,带入进去,主角的成功,似乎也是我的未来,白日梦在荧屏上展现了,那样的人,和我那样像的人做了点什么,似乎我的也不远了。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九):为什么不像Julie一样呢

  距离看完这部电影过去了16分钟,我用了不到三十秒的时间决定我要写一篇观后感(只是观后感,我不想写所谓的影评,我从来不是一个专业以及深刻的影评人)。打开豆瓣,搜到这部电影,点击“写影评”,像一贯的我,卡在了标题上,就像电影里那位女编辑为Julia的书想新书名一样。于是我花了十分钟咬指甲扣指甲,停留在“标题应该写什么”以及“如何开头”的思考。你发现了吗?我就像电影开头的Julie,做事永远是拖拖拉拉没有决心。

  我有很多兴趣爱好,我曾经很着迷电影,近两年我都沉醉于刷约片量,看了很多很多电影,逛各种线上电影论坛,甚至组织线下看电影活动;现在我每个月看得电影屈指可数。我曾经沉迷于收集来自各国的明信片,不到一年我通过Postcrossing以及线上论坛收到了几百张来自世界各地的明信片;现在我也只是偶尔想起才会打开Postcrossing,然后寄出寥寥可数的几张明信片。我还很热爱摄影,我当过一些学生摄影爱好者镜头下的模特,我选修过一节摄影课,拍出过让教授拍手的照片;现在我停止在了后期学习的坎儿。我也喜欢葡萄酒,喜欢音乐,喜欢艺术,可没有一项成为我的专长。我脑子里经常蹦出新奇的点子,比如经营一个关于艺术、摄影、美食的微博,我坚持了不到一个月;比如深度学习Photoshop,我从来没有坐下来认认真真的学习过;又比如我想把我的有趣经历写在豆瓣上微博上,我写过几段,还是没能坚持下去。此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我意识到自己的浮躁,自己的缺点,如同电影开头浮躁毫无建树的Julie一样。

  Julie给自己定了deadline,一年365天,完成524个菜谱,再把心得写成博客。她做到了,即使过程中她有过崩溃,她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她做到了,而且还做得很好。Julie可以做到,为什么我不能呢?她有一份全职工作,但是她还是挤出时间去完成她的生活项目。即使我是一个全职学生,面临着毕业,但是我可以尝试啊,我也可以给自己一个Deadline,给自己定一个life project。

  《朱莉与朱莉娅》影评(十):热爱与坚持,治愈焦虑的人生

  年近30,租住在城郊的披萨店阁楼,环境嘈杂,刮风时出门空中会飘扬起塑料袋。每天疲于奔命于平庸的工作,然而,连这份工作自己都无法完全掌控。与闺蜜们聚会亚历山大,朋友们闪耀的成功全方位碾压自己,别说自信,连存在感都变得稀薄。焦虑,迷茫,挫败,怀疑和否定自我。电影《朱莉和茱莉亚》刚开场,就为我们展示出女主角朱莉,在纽约这座大都市、被各种负面情绪包围的生活现状。这似曾相识的真实体验,是不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曾经有过或者正在经历?

  多年后重温《朱莉和茱莉亚》,注意到好多年少时未曾留意的细节。好的电影真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让人在不同年龄解读出不同的意味。《朱莉和茱莉亚》是一部美食治愈系电影,讲述了相隔半个世纪热爱美食的两位女性各自的成长故事。影片平行叙事交叉剪辑,既无高潮也无戏剧冲突,却因为真实细腻充满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刚毕业时看这部电影,直接忽略朱莉暗淡的人生,注意力完全被梅丽尔斯特里普所扮演的茱莉亚所吸引。茱莉亚作为外交人员的家属,住在巴黎豪华的公寓,挑战着高难度的蓝带课程,出版了影响一代美国人的食谱,还有自己主持的电视美食节目。那会年轻,以为自己是生活的绝对主角,未来一定会经历、和茱莉亚一样的美好与浪漫。如今再看这部电影,作为失败女文青的朱莉代入感却更强,而立之年面临年龄恐慌,必须接受自己作为普通人的设定,却心有不甘继续挣扎。

  朱莉希望改变现状,“希望有一件事情是自己能够控制的”。既然热爱美食,能在厨房里缓解压力释放情绪,那么,就来个美食挑战吧。第一步,量化目标:365天,完成524道菜谱。第二步,写博客记录和监督自己,就如同现在我们在朋友圈的打卡。第三步,也是难度最高的一步:坚持,并完成。前两步简直就是我的人生翻版, 年底、打的鸡血总是很多:学日语,去跑步,考深水证,亲子阅读,早起早睡,坚持写作……遗憾的是,定目标时总是过于高估自己的决心和毅力,低估实现上遇到的困难,从而无视年复一年无疾而终却从没实现过的目标。

  是的,无法坚持的理由很多很充足,和朱莉的情况一模一样。每天超长时间的通勤,晚上八九点才到家,有全职工作,压根无法完成那么庞大的计划。朱莉在博客里写到:“白天的政府雇员,晚上的美食冒险家,但是能走多远,没人知道。”生活充满了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想改变自己的无力感,想重新掌控生活,那么就坚持下去,看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出发时要得很少,一路坚持下来,朱莉的博客得到了不少读者的认可,还有美食编辑的青睐。可是,挑战茱莉亚的菜谱并非一帆风顺,法式菜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实并不适合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红酒炖牛肉,需要烤制至少2小时;给鸭子剔骨,对刀工和耐心提出严重挑战;看似平平无奇的烤鸡,肚子里则需要填满丰富的馅料。于是,朱莉崩溃的次数越来越多,睡眠严重不足,既有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也被全部打乱。同时,得到越多、越不肯轻易放弃,朱莉的目标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偏移:从单纯想要完成菜谱挑战,变成渴望出名赚钱,梦想成功出书,逃离披萨店上的阁楼,成为所有人的注意焦点。于是,朱莉心态随之失衡,在与美食编辑共进晚餐的计划被放鸽子后,朱莉与丈夫大吵一架,让一直支持自己的丈夫愤而离家出走。

  在朱莉几乎放弃的时候,一直反对朱莉写博客的妈妈打来电话:亲爱的,一生至少完成一件事,对你有好处。朱莉反思:我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压力,汲取力量,为何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控制? “Please be back…You are the butter to my bread, and the breath to my life!”最终,朱莉坦诚自己的自私,请求丈夫的原谅,重拾对烹饪的热爱,完成了365天、524道菜肴的挑战。

  不想说、这是一个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老故事。更感叹10年前的老片子,精准抓住了都市人的那种焦虑。这种焦虑每天都在上演,身处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一切都面临着大洗牌。身边充斥着一个又一个创业神话,一篇又一篇横空出世的10万+,同时又焦虑自己是否能跟上行业变化,是否会在34岁或者40岁的时候、就因为年龄而失业。越焦虑越缺乏自信,对幸福的感知也越来越低。这种焦虑与影片里的朱莉如出一辙,热爱与坚持,也许就是重塑自我、治愈自己的最佳方式。

  烹饪如同人生,幸运的人总能恰到好处的找到自己的节奏。电影里朱莉被纽约时报采访后,报社、经纪公司、电视台、电影公司纷至沓来,共同开发这个大IP。不过我相信,即使最后没能出名和赚钱,朱莉也找到了自己人生正确的打开方式: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与伟大,保持爱美食、爱生活、爱写作的心,就像她致敬茱莉亚那样,“在生活迷茫的时候,选择了烹饪,因为她热爱自己的丈夫,也热爱美食。然而在烹饪的过程中,她惊喜的发现了生活的乐趣。”

  重温《朱莉和茱莉亚》,让我觉得很温暖,体内有一种蠢蠢欲动的力量在涌动,与朱莉产生共鸣。作为焦头烂额的职场妈妈,一杯红酒配电影的悠闲时光早就一去不复返,但我起码可以做到、挤点时间和精力看看喜欢的电影,记录下自己的心情,权当留给时光最好的礼物。或者,周末坚持早起,跑跑步控制体重,说不定就不会再有、一年复一年、匆匆又夏天的体重焦虑呢。朱莉,祝我好运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