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合法副本》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合法副本》影评精选10篇

2018-07-30 02:2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合法副本》影评精选10篇

  《合法副本》是一部由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执导,朱丽叶·比诺什 / 威廉姆·西梅尔 / 让-克洛德·卡里埃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合法副本》影评(一):笔记本

  这种方式,我很买账,不同于《人生小节》,两人的关系更加的微妙。英国绅士和法国女士在意大利的约会由一位伊朗导演来拍,实在是非常的交流了。但是确实把那略微刻板印象表现出来了。除了开车的段落其他很少看到熟悉的阿巴斯的影子。法语和英语在其中交换,表现出角色表达时的真实和妥协,很难的片

  《合法副本》影评(二):挡不住的风情

  阿巴斯的电影果然每一部都让人回味无穷,不论是经典的《特写》还是我最爱的《生生长流》,总让我念念不忘。不知是谁讲过,伟大的电影导演终其一生都是在拍同一部电影。拿阿巴斯为例,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在探究真实/虚构之间的有趣关系,直至那条界线终于泯灭在他那些美丽的作品之中。

  这一部在欧洲拍摄的《原样复制》也自然经得起反复咀嚼,可供解读层面多不胜数:论文电影、爱情故事、原装/复制品哲学理论、真实/虚构…我不想搞太多班门弄斧高深理论,我觉得最吸引我的是导演采用一种游戏般的手法探讨夫妻矛盾。假扮夫妻的桥段在许多电影中都有出现,唯独是阿巴斯镜头下的这对假鸳鸯甚是有趣。从最初二人在驾车时的针锋相对埋下导火索,再转到意大利小镇咖啡馆的那一场,两人“关系”开始发生质变。我一边看一边在想小时候玩的一个游戏,两人睁大眼睛望着对方看谁先眨眼谁就输。我不知这个比喻是否恰当,在我看来女主角一开始便占尽上风咄咄逼人强势锐不可当,然而男主角也不是吃素的,接下去在餐厅的一场发飙拍桌戏也扳回一城。直到最末二人在小旅馆的那段,似乎胜负难分!

  阿巴斯选择最有浪漫氛围的意大利小镇风光,套用《爱在日出/日落》的闲聊方式推进剧情,男女主角间冲突不断的对话,真实身份与扮演角色的剧烈碰撞,引出来的却是人世间里最为浅薄却也最难解决的男女差别问题,似乎这也是导致夫妻矛盾的最根本最深层次原因严肃到死的命题却用最轻松莞尔的方式来呈现,大师果然出手不凡!更不必提那种种“神来一笔”的场景设置镜子、窗口、艺术雕塑)。朱丽叶比诺什的戛纳影后亦是手到擒来,崇拜者如我自然心悦诚服,不必多说。

  《合法副本》影评(三):精彩的同步

  影片中心论点是,真实性重要,复制品也可同样精彩,传达的形式内容才重要。

  争论1:妹妹的口吃丈夫孩子的肆意妄为,是负担还是另一种美?面对繁杂小事,是否还坚持保持纯真

  女人开始责怪男人负责任,男人初步与自己真正的男人同步。

  争论2:自然存在事物最为艺术、最为原创,只是未摆进博物馆。达芬奇的画只是copy,也许已经经过加工,而真正美的是蒙娜丽莎本人。

  男人面对博物馆的经典复制品,却无动于衷。他真正喜欢大概生活中本真的东西,即使有可能是赝品。他书中的观点,也许只是自己不经意想法,并不是人生信条。进一步同步。女人无法接受这种变化,于是引出下一个争论。

  争论3:家庭中的个人变化可以有多大,要接受变化、保留个人空间还是更强调责任规矩

  咖啡馆后同步率达到100%。争论1的升级。女人强调陪伴、责任、计划性得生活,男人强调生活随遇而安、对变化要宽容。女人希望为婚姻增添仪式感——合影,男人不喜欢为了婚姻而搞形式。

  争论4:心境不同,事物也会变得不同,即使是再美好的东西也会变味儿

  关于男女雕像,女人依然强调陪伴,男人认为浅薄。经人劝说,男人把手搭在女人肩膀,女人开始化妆带耳环,距离感并没有减少。

  争论5:瞌睡与睡着,小误会积累带来大矛盾。

  男人只是因为服务员注意到自己而生气,女人只是因为男人没注意自己。

  看到垂暮老人后,两人关系缓和。身处旅馆,风景气味触感给女人带来幸福回忆,不自觉学妹妹丈夫结巴,叫出了男人的名字。男人整理仪容,身后的钟声响起,意味着打开心境,回到了初婚时的心情

  而真实世界中,男人和女人自己的家庭,大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并且大概都是以同样的方法解决的。世界上万千家庭如同复制品,每个复制品也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TIP:男人故事灵感来源正是在佛罗伦萨时的女人和孩子。

  《合法副本》影评(四):女人是本你要慢慢读才能懂的书,男人……

  今早点入博友的这篇《女人是本你要慢慢读才能懂的书》,被题目吸引的。看了,就留言如下:“这题目甚妙,内容嘛,甚美。只是,如实观照,又觉其意犹未尽。前晚看了一部电影,《合法副本》,更贴此题,故在此推荐。”

  这部电影定会让那些婚姻激情过后的人看出味道来。好戏之人朱丽叶·比诺什(自《蓝色情挑》后喜欢上的一位法国演员)演女人,一如既往的入戏;英国歌剧男中音演男人,却没想到他是首次触电的;导演是一向喜欢的阿巴斯(伊朗),风格有点与往不同。观众是中国人(我),看这故事,发生在意大利托斯卡纳,就如身边事。

  2011.2.6 http://william-ho.lofter.com/post/6c3aa_ee748e42

  《合法副本》影评(五):短评 - Copie conforme

  看似随心的散步之旅,却布置了如此多精心设计的场景,移除了一切可能造成干扰因素不必要移动,只留下对演出空间最完美展现角度,以及最简洁和最直接画面,让观众能够更加投入观察感受主演细腻诠释,并尽可能地让构图和运镜直接暗示情绪的变化,可以说在技术充分展现了阿巴斯独有的特点,并轻松碾压一些所谓包装小资情调流水线作品。而在内容上,本片诠释了阿巴斯对于复制品价值思考,并将这一思考装进了两性关系这个具有全球性的主题中,由此利用一个故事额外地表达了他认为误解是让爱情永葆活力真相的观点。在对这一主题的表达上,前半段大段的讨论作为了一个引路灯,帮助观众能够更好投入对从中段开始变得的模棱两可的剧情,而越接近结尾,角色的台词反而越来越少,主角与配角或场景之间互动则越来越具有互文性和暗示性。最终,故事的悬念开放性在末尾的长镜头中达到顶峰,复制品与原作的价值仿佛在醍醐灌顶钟声中不再分彼此,让女主感到抚慰的正是在误解中重新出现的久违的爱情价值,而无再所谓造成这一误解的对象是原作还是复制品。

  《合法副本》影评(六):婚姻中到底是谁变了?

  又接着看了方塘推荐的《原样复制》,电影的拍摄技法剧本模式仿佛是日出日落的后续版。而且年龄上的发展层次也相当契合,日出拍的是一对20出头的小年轻的浪漫爱情和对未来期许,日落拍的是10年后这对30岁出头的人对往事追忆和现实情感的一丝无奈,而这部电影拍的是40出头的男女对于婚姻生活和人生态度的诸多激烈情绪。因此,从年龄和内容来看,虽然这部电影外景在美丽的意大利南部的托斯卡纳乡村,但是这部电影很难有浪漫的调调,它显然是更接近于现实版本

  男女主角从男主角的新书有关艺术品真伪意义谈起话题开端就显示了思维上的诸多差异,因为话题并不设计到个人自身,因此开始时候的隐约的矛盾还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但是这意思形态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一定是与人物性格经历极其相关,于是在后面的聊天中,男女性格和思路的不同将逐渐展开。

  说到生活责任的问题,女主角抱怨自己10来岁的儿子只知道为自己而为,因此常让她精疲力尽。男主角大意就是这没有什么不对,人应该按照自己想要的状态而活。女主角情绪急躁地说:男人和儿子都按照自己想要而过,那么她的生活呢,又在哪里?男主角没有回答,显然他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在男人的思维中,自己这个本体才是重要的,他只是用自己的观点来为本体服务而已。而女人,这一生活着不仅仅为自己,更多的时候是为家庭而孩子而付出,这甚至是由女性的与生俱来使命感乐趣决定的,因此她听到这样的回答的时候感到很愤懑。我不能说这是自私的男人和无私付出的女人之代表,而只是认为就像影片开头所说的,有些人天生就认为某些存在是顺理成章的,而作者,他习惯需要找到诸多论据然后总结出一个论点来佐证自己。

  生活之中用观点佐证自己的案例到处都是,为了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合理借口,便组建一套仿佛完全可以证明这个行为的合理的论点而存在。这论点或许不能让大多数人接受,重点在于能让自己接受,然后便可以心安理得外人看来或者是自欺欺人,但是身在此中并不一定会这样觉得,万事万物的存在只是需要一个理由而已,如果找到了这个理由是被自己认可的,即可以心无愧疚地去执行。显然,对于已经活了40多岁的男主角来说,他一定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坚决身体力行之。至于这是否影响到别人的状态,要别人为他的这种状态买单,显然并不一定在他的理论范围之内。为自己而活,永远都是一个非常光明的理由,或者说借口。比如他说女主角的姐姐对其结巴丈夫的口吃欣赏而让这个丈夫改变了自身存在价值,显然也就是现实依据观点的改变而发生质的改变的例证。

  显然女主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展示的浪漫优雅的女人,而是一个率真无所顾忌抱怨生活的难搞孩子的妈妈和常年被忽视的丈夫的妻子,我很担心男主角会爆发而无法收拾尴尬发生,果然这最后男主角也确实被勾起往事而爆发了激烈的情绪,然后开始无意识地步入婚姻中角色交流的状态。显然这女主角是性情中人,她会很容易流露出对某段时间,比如男主角讲述佛罗伦萨时候的伤感,或者在教堂看到新人结婚那种甜蜜幸福时刻的被感染,她的烦闷悲伤或者淡淡的喜悦都是很即时的,而男主角,在任何时刻都像女主角描述地那样:你还是那么英俊,你还是那么英俊,很冷静冷淡,没有变过。

  虽然他们都对在教堂遇到的新婚夫妻的兴奋和甜蜜状态在内心不以为然,认为生活终究会让他们看到婚姻生活的残酷一面,但是女人认为即时是短暂的幸福也是令人追忆的,而男人则认为根本没有多少意义,他们此时的想法都带着现时婚姻生活的强烈印象,只是女人依然感性,而男人却理性冷漠。但是每对夫妻都曾经热恋过吧,不然怎么就欣喜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呢?只是在女主角什么都记得的关于15年前的回忆里,男人恐怕都很惘然,因为什么都没有记忆了。那些在女人看来因为男人而特意改变的口红服装等等的小细节几乎不会引起一个15年婚姻中男人的主意,于是女人便会极度失望歇斯底里。这或许是很多在婚姻中的女人所非常熟悉的一种状态,那个曾经热烈爱恋自己的男人已经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视而不见的人,没有了关怀,也没有了爱意,这一切让靠着情感力量支撑活着的女人,感到极度疲惫深深地失望。

  偶尔去豆瓣的一些小组溜达,里面真的是非常丰富。比如有人谈到男人在热恋时候的状态和在之后时期的冷淡和疏离而不得其解,发出疑问的女人问:以前的那些热烈爱情时期的他是真实的,还是那些平淡而冷静甚至淡漠的他是真实的?最后他们总结很多个体得出了一致意见:那个热烈疯狂时期的男人是非正常的,而后者的长时间冷静而淡漠的男人才是他真实的状态。一个人因为荷尔蒙激素剧增偶发疯狂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以一直疯狂下去,因为没有足够能量来让人发疯。而所有女人都怀念那个非正常时期的男人,而对正常时期的平静男人的表现则相当失落,一生都在质问男人为何说变就变。而男人与女人显然不同,女人几乎都是细节控,而男人却是目标性的物种,把一件比如追求爱恋或者步入婚姻这样的事情做完了,开始进行下一项事情了,比如他们的事业的开拓等等,而女人还一直沉浸在罗曼蒂克的氛围中不愿意苏醒过来。她们认为孩子是爱情的延续,而男人则会认为孩子其实不过是婚姻的合法制造品。

  这就可以理解电影的男女在婚姻许多年后对婚姻的情感质量而发出的疑惑,其实男人从来都没有变过,他一直就是那样,而女人对这个不能理解不想去接受。因此大部分总是女人在抱怨,因为她们不愿意承认,她们当时爱上的只是一个非正常时期男人的昙花一现。她们一厢情愿地想把这个非典型状态固化,当然结果只能是令她们深深失望。当然现实生活中终于有认清楚现实状态而放手的案例,有很多这样的故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彼此磨合而依然达不到理想状态的疲倦不堪的女人终于放手,女人说:过去的我爱你,现在的我不爱你了。其实你没有变,是我自己变了。其实并非女人变了,这更多只是无奈的说法,女人在不同的时期其实对男人的要求是相同的,如果不再能达到,不如放弃。于是现今社会有很多有才有貌的独立能干女性反而失婚的更多,只是因为不想委屈自己的感受,不如独立前行。

  女主角带男主角为何去了那个小镇?冥冥中是想回忆一下往事吧!女主角找到了15年前度蜜月的那个房间,所有的细节,环境的包括心理的,女主角都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但是男主角什么都不记得了,甚至不可能记得酒店的名称和位置,内心里他认为过去的一切未必有什么意义。女主角陶醉在对于往事的回忆中,男主角陷入了一种很迷惘的状态,他时刻都想快速逃离出这种压抑的状态。

  这样类似的情感故事很多:女人在博客之类的空间叨唠唠写了很长的文字,里面有各类细节可以温故,但是作为男主角的人却懒得去看一眼这个感想记录,或者女人在两人可以交流的时候有很多兴奋的细节想要描述给男人听,但是男人粗暴打断他,没有更多的兴趣对她产生了解和深入,也没兴趣花多一点时间用别的方式体验这种旖旎缠绵,既然在一起不就行了吗?哪里有那么多唧唧歪歪?女人因为不被重视而有些哀怨,男人因为太过觉得负累而心生逃避之意。其实男女情感的所有矛盾都集中在男女思维的不同之中,而据说这思维的原始不同就是因为生殖器的不同,攻和受的区别,尖锐和包容的不同,进入和残留的不同,男女其实最终无法调和得完全一致,因为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决定了这些的不同,它们是无法改变的。如果说能有所变化,只能是其中一部分内容发生妥协而共处之。

  最终婚姻中的爱情消失的原因是:一个人其实一直呆在在原地,而另外一个人一直在走。前者希望后者停留在原地,而后者希望前者追上他的脚步。

  而其实,这虽然是描述婚姻状态展露男女思维的一部电影,虽然只是通过从头到尾的对话,并无真实婚姻生活的场景,然后有趣的是里面的男女主角并不是一对夫妻,而是在剧情发展到一定过程中自然地扮演了对方角色的赝品夫妻,这符合了男主角开端时候著书所研究的原创和复制的案例,然而这对假夫妻却又真实演绎了婚姻中的矛盾和差异。所谓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结婚15年的人依然会有连绵不断的情话,夜夜搂抱入睡的案例,然而更多的家庭里只剩下了疏离冷漠忽视甚至分裂。是个人缘分运气的不同,但是勇敢面对改变的不同?无论如何,这都是命运的不同吧。

  《合法副本》影评(七):所谓爱不过是一种认知标签

  赝品是否拥有和原作一样的艺术价值?当你不知道一件艺术品为赝品时,它能够带给你与原作等同的启迪和感受;但若当你知道了一件艺术品为赝品时,它还能给你等同于原作的艺术感受么?

  故事的整个铺陈和展开,都是为了证明上面这个命题。女主角将错就错咖啡店老板的误会,将男主角当作是自己那不负责任的、结了15年婚的丈夫。投入了夫妻感情的争吵、辩论和取悦,最终带来的是对这个男人丈夫般的认同,而男人似乎也混淆了自己的角色,主动扮演起丈夫来。

  所以,乐观主义者在这部戏里看到的是:对外界的情感感受也源自于内在的认知,你如对待丈夫般对待他,他也会将你像妻子般对待。

  而在悲观主义者的眼中:原来爱也是可以伪装的,即使你明明知道对象不是你原本爱的那个人。爱是可以不依附于某个特定对象而存在的,那就去***承诺!

  当然,导演只是想在镜头前做一次行为艺术,跟艺术有关,与爱无关。我还是别想那么多了...

  《合法副本》影评(八):不可掩饰的悲伤,我宁愿你们是另一对的“情人”。

  这是第一次接触导演阿巴斯的电影,回想起戈达尔那句对他至高评价的话,我为自己感到懊悔。

  惊讶于导演是如何奇迹般的把我们眼见的世界幻化成思考中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就如此自然的把相对冰冷的角色过度到人物的内心,甚至在我们还没来得及反应时,才发现那剧中角色不只是他们本身,而是我,是你,是我们。

  故事的最后,施梅尔说:你知道,我还要赶九点钟的火车。

  如此的黯然神伤,之前抱着侥幸心理,我是多么的希望他不会再提到这句话。

  最后面对镜子,我是多么的希望他能动手刮一下他那必须“每两天刮一次”的胡子。

  这所有的事实都让我为那无时无刻不在怀念过往的比诺什悲伤不已,不是因为现实与梦想是如此遥不可及,而是因为那些我所怀念,我所企盼,我曾经的关于爱的一切的一切,就此破灭。

  阿巴斯在故乡伊朗的遭遇让我想起几乎是有着同样痛苦经历的库斯图里卡,或许相对于比较偏爱“政治”电影的库斯图里卡,阿巴斯所承受的不被理解还会少一点。

  谨在此表示我对两位导演由衷的崇拜与敬意。

  《合法副本》影评(九):放任自己会痛苦

  三天前读模仿论半个月前读存在主义都稍稍派上一点用场。大量对白和特写却正合我的胃口,恨不得马上找剧本来读。

  本片一大特点是,恰如阿巴斯自己所言,电影和声音对他来说是分开的两项元素,经常会你听到画面外的人在和画面里的人对话,但导演却不会像其他导演那样用镜头满足你对镜头外的好奇,大多时候你得靠想象自我满足,观影即对电影的“再创造”理念立现。

  另一大特点是他一贯的极简主义。用影像说话,而不是用技巧。没有多华丽的蒙太奇手法,没有长镜头,没有两极镜头的对接,多特写,多中近景,连空镜都少得可怜,但却是美的。

  无论是写诗还是拍电影的阿巴斯都太讨人喜欢了。

  从孩子连通哲学,从柏树延伸宇宙。

  阿巴斯的精神世界真是神秘又有吸引力。

  “也许爱某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它允许人们抛弃自我。但爱也带有一种破坏性的力量,激情——心爱的人——意味着受苦。”

  “放任自己会有痛苦。”

  “真正的快乐只会来自破碎的心。”

  《合法副本》影评(十):阿巴斯的以假乱真术

  都说伊朗的儿童电影牛,阿巴斯于此绝对功不可没。他担任编剧的《让风带着我起飞》《白气球》都有一个简单却让人动容的故事,以作家及诗人的身份来做导演,似乎也是其能胜任一个好编剧的佐证。但事实上,纯靠故事取胜的影片,在阿巴斯作品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严格意义上讲,只有《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可以对号入座,真正给他带来至高荣誉的反是诸如《樱桃的滋味》《橄榄树下的情人》之类的形式之作。相比于内容的挖掘,其着力点显然更倾向于文本上的探索。

  以著名的土地三部曲为例,《生生流长》虽是直面大地震的记录片,但影片的产生,却是由寻找《何处是我朋友的家》里的小主角而起,而第三部《橄榄树下的情人》,则完全是取《生生流长》里面的一个片段重新诠释整理,所谓装置艺术。分开来看,三部各有侧重,独立成篇也无不可,但如对照观看,则是典型的“一生二,二生三”式的衍生物,而导演的意趣及追求,更是有“三生万物”的精到和微妙。如《生生流长》里那对在震后结婚的小夫妻,因为记录片的属性,观众显然愿意认可影片的真实并想当然地将之与生活真实认同,但在《橄榄树下的情人》里,导演却一开始就强调,他们是在拍电影,前作里面的那对小夫妻,在现实中的关系并不是夫妻。这个事实等于就把之前的真实给推翻了,如果前面的真实是假的,那《生生流长》直面大地震,“废墟上的鲜花”式的主题励志岂非也变成了导演的一厢情愿甚至自我意淫?问题还不止于此,如果没有《橄榄树下的情人》,又有谁会去质疑《生生流长》的真实呢?换言之,其实观众并没有否定影片,而是阿巴斯自己率先否定了自己。强调“真实”,却又用不同形式的“真实”模糊乃至否定原有的“真实”,这样的例子在阿巴斯的电影里不胜枚举,比如《樱桃的滋味》的结尾作为主角的演员滑镜而过,它既像是影片里主角的死后重生,又像是影片外演员的幕后花絮。又比如《特写》让当事人历史再现,摆明了是复制却故意制造声音失真效果力求完全还原现场等等,均是在真相明朗的基础上煞有介事的造假,故事真实和生活真实因之混淆融合。基于这个层面,戈达尔称“电影始于格里菲斯,而止于阿巴斯”,自然是不无道理的。

  问题是,这样的伪记录片是否就是真理在握并且一劳永逸呢?阿巴斯一招鲜式的真假命题得依靠怎样的变化创新才能保证吃遍天呢?当这份努力走到《希林公主》时,个人感觉已是倍显艰难,让不同的面孔对着一部想像中的电影表现着不同的生动表情,虽然仍是关乎真与假,事实与想像的架构和探索,但电影如果变成这般单调无趣,怕是也就走到了死胡同,而真的要“止于阿巴斯”了吧?

  好在《原样复制》又重新让人惊喜。在我看来,它当然不只是一部话唠(或者哲学甚至论文)电影。具体好在什么地方,我愿意拿吴晨骏的短篇小说《明朝书生》来做个类比。

  这个小说开篇简单交待了明朝书生杨仪的前半生,然后写他有天投宿客栈,闲极无聊看了一本书。作者至此笔锋一转,开始详细地写起了那本书的内容,一个南北朝时期的战争故事。小说写到这里,杨仪被莫名其妙地撇下了,而小说里的书中人物即南北朝的故事人物成了主角,再然后,南北朝的主角竟然遭遇到了明朝书生。后者为何又如何出现于此?寓言?穿越?怪力乱神?作者完全避而不谈,仿佛这样的遭遇天经地义,没有前因后果,只有当下。更妙的是小说结尾,明朝书生来到南北朝,是混淆了时间,而南北朝宰相因为不明白“明朝”为何物,问杨仪“明朝在什么地方”,则还混淆了空间。

  《原样复制》在形式和主题上的妙处,与吴晨骏的这个小说可谓异曲同工。它有着《日落之前》式的开始,却又有着《假面》式的收尾。如果说之前阿巴斯一直致力于“公然造假”,那这次我不得不承认,其效果已然以假乱真。电影这门艺术能探索到这个地步,已经不是“止于阿巴斯”,而是重新始于阿巴斯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