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尼采哭泣》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当尼采哭泣》经典影评集

2018-08-14 02:2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尼采哭泣》经典影评集

  《当尼采哭泣》是一部由Pinchas Perry执导,贾米·埃曼 / 阿曼德·阿山特 / Andreas Beckett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当尼采哭泣》影评(一):哲学心理学艺术,全都是相同的——从音乐角度浅析《当尼采哭泣》

  这一定是我这二十一年来看过最发人深省的电影。哲学、艺术、心理学始终环绕在这里面。影片开始布洛伊尔医生于罗莎乐美见面时是《蓝色多瑙河》,紧接着尼采以一个被大家视为疯子教授出现,随后年轻的弗洛伊德于布洛伊尔作为好友交谈时是李斯特的《爱之梦》。随后出现了尼采所描述先知预言家茶拉图斯特拉,最近刚好在读《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时心里有种拨开云雾太阳感觉。当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共同探究出如何治疗尼采时所说“以意识整合无意识”时是《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一直以来对英雄的喜爱程度并没有贝七那么喜爱,但在那一刻就有如闪电击中般的感觉。当我在《癔症分析》里读到的那个印象深刻的一个歇斯底里病例——“安娜•O”出现在影片里时,当时布洛伊尔正在回想他与她分别时无比痛苦场景,这时是《肖邦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个人认为,那种痛彻心扉和难以自拔通过音乐展现在我面前。当布洛伊尔做梦时梦到可怕的场景,他和尼采坐在天鹅做成的船上在湖里开心的划船时出现的许多可怕的意向时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尼采在这时说“解开你的枷锁木桩石头也许会弄断我的骨头,但死亡永远不会伤害我”。随着音乐越到高潮噩梦也随之加剧。这时想起了一句话:“音乐比语言更擅长表达”。当尼采发病表现出了幻觉妄想等症状时,他站在钢琴上青筋暴起的对着空地指挥着瓦格纳《安魂曲》,嘴里不停骂着:“你让音乐恶心”。这让我思考,为什么尼采如此厌恶瓦格纳,却又在失去认知情况下想着他的音乐?还是《安魂曲》?再后来布洛伊尔终于在尼采的治疗下回想起了自己三岁便死去的母亲的脸,此时是舒曼的《梦幻曲》,我不禁想,《梦幻曲》总是以温情形象出现在影片里,记忆最深的是《为了霍洛维茨》里的那个孩子最终在台上为他的老师演奏《梦幻曲》的场景。而这部影片里是小提琴版的而非钢琴原版,更加触动了我。最后当尼采哭泣的时候,布洛伊尔问:“如果你的眼泪会说话,它们会说什么?”此刻我收到了震撼,在华西学习日子里,康教授曾说过:“如果你胃疼,现在你是你的胃,你想说什么?”这难道不是一样的吗?当时康教授的解释是:“胃说太涨了。是否是你平时压力太多把自己压得太满?胃说太空了。是否是现实的丧失内心缺失”?看完整个影片,我只觉得自己不管在音乐还是心理学的学习上,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在影片里虽然有的乐曲能说出来,可有些我也还是处于匮乏状态证明自己听得还太少太少。而心理学方面,看了之后更加让我兴趣大增,其实啊,伟人还是平民,都是会生病的,不管身体或者心灵,果然还是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能消除最大的恐惧和直面人性懦弱,在精神分析的路上一定还很漫长。而《Thus Spake Zarathustra》也是我第一本接触尼采——接触哲学的书。未来的学习还很漫长,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学识,都还是需要一步一步的看书学习来充实,到最后会发现,所有的学科都是相通的。一个好的咨询师一定不会局限于某一方面的知识

  《当尼采哭泣》影评(二):罪恶、痛苦让我们成长

  看多了各种各样的娱乐大片感受暂时的愉悦后就是无聊生活是那么无聊,以至于有人沉醉于二次元、小说等等各种东西让自己“充实”。这部电影是我几个月前看了127小时以来,又一部直指内心的电影了。如果说127小时让我体会了一把在绝望之下的自我,那么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如同拔出了我已经记不起多久前深深插在我心头的那把尖刀

  作为一个小时候被“困在”书堆里的孩子,我从小就间接地体会了各种各样的生活,当习惯了、厌倦了成人的生活时我也学会了习惯,在我们足够强大之前生活让我们只能去适应。也许有人都说我不像其他人那样“狡猾”、没有那种进取心、没有自己的坚持,活得像一个老人,我以为我一直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也许是看多了也许是习惯了,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态度去漠视、去嘲讽,现在才发现其实这更像是在保护自己,已经不知道多久不曾正视自己的心了。

  这部电影让我从布雷尔的角度了解了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娜”,心中那份满含禁忌的罪恶,有的人行动了但更多的是压抑、淡忘,却似乎没有人敢于正视。尼采对布雷尔的治疗,引导出了他心中的罪恶,但是也仅仅是通过暴力式的心理暗示强迫其去恨、去厌恶,最终导致布雷尔险些崩溃,反倒是弗洛伊德的催眠,让布雷尔做了一个类似于记忆植入式的梦,发现了自己即将犯下的错误而最终回头是岸。这情节看似合理,但是里面有多少是真实,其实布雷尔还是自己所欺骗了,他只是把自由押错了或者只是找错了“安娜”,因为梦并不能代表那么多。反观尼采的超人观点,打造一个强大的自我,似乎做到了“仁者无敌”,但却一直孤独并与之战斗。只要内心足够强大,我们就能战胜一切,也许这一刻我们和阿Q差距仅仅一线之隔。超人哲学,自己做生活的强者,其脱胎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包含上帝仁慈普通人就和畜生一样。尼采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价值体系,他脱离了整个社会,脱离了人类,他行走与孤独的道路上,肩上担负着压力,他注定会流泪、注定为自己赎罪、注定为人类赎罪。

  生活,好无聊、好孤独。所以我们会期待激情、意外,但同时也畏惧未知,这种矛盾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畏畏缩缩的走在每个人“独特”的道路上。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有人通过玩游戏,有人通过自习、有人通过找女友或者男友、还有人通过运动,这些都是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就如布雷尔心中安娜那一抹忘不了的红色,我们的生活变得不那么暗淡,但是实际上呢,我们就是一群无法面对孤独无助的孩子。内心强大,怎么强大?对付这个孤独的世界方法就是我们建立自己的一个世界,一个满足我们存在感尊严欲望以及各种温暖我们内心的世界,里面没有禁忌、没有罪恶。听上去有些厌世,有些不敢面对,但是只要想到背后有一个世界的支持,我们还害怕生活中的那些琐事么。生活中的强者,毕竟还需要生活在生活之中。

  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潦倒却又强大的尼采,他也曾想过自杀,有人说过敢于自杀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但是为什么最终没有自杀呢,是布雷尔治好了他吗?呵呵,至少我是否定这个原因。一个人存活于世,总会因为各种原因给自己定下些目标还让自己到死的时候完成不了,这样我们才能免于自杀,这就是一位老师给我说的魂商,比如文中的布雷尔,年到中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活着的追求了,所以玩起了出轨,玩起了自由;又比如美国人提倡回馈社会、造福社会并作为一生事业,这其实也算是一种。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想干什么,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所以,高魂商的尼采发现自己其实是因为莎乐美而迷失后,勇敢的再次行走在了自己的路上,他的目标并非仅仅是找个人,希望其理解自己的孤独,让自己面与孤独,否则他就不是尼采了,老天让一个人诞生都是有目的的,也许是让你成为佛祖、成为卡扎菲、成为赖昌星、成为送货员、成为清洁工、成为一名大学生等等。但是谁又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什么呢?而其实上,上帝死了,他却又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上帝,他让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不去自杀。

  有人说过:“我们存于世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但是这些真的是我们的选择吗?是我们自己做的选择吗?选择的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当我们做选择时,会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些种种因素最终促使我们做出了选择,也许它是我们需要的,但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从不后悔我做过什么,只后悔没有做什么。”这句话是我所希望自己能够达到的人生。而实际上呢,后悔的事情什么有过,谁不希望自己可以提前知道我们的选择能够造成什么结果,但我们毕竟不能每次都指望身边的“佛洛依德”给我们答案。所以我愈发的感到迷茫以及盲目,看似我们自己的选择,但实际上是意外造成了我们的人生。我们活在这个全是禁忌、规则、枷锁的世界中,我们有自己的选择吗?也许有,也许没有,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当我们去思考我们选择什么的时候,我们都会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也许,迷茫在人生道路迷上才是对的,清醒并不是什么好事。布雷尔依旧活在他的生活中畏惧于自己的本心,所以他其乐融融,而尼采错就错在他清楚自己将要面对什么,所以他哭泣了。相信,这之后,尼采变得更加强大,至少莎乐美不再是障碍

  《当尼采哭泣》影评(三):思想轮回

  这是一部相当成功的改编作品,即便我还没有看过原著小说,但导演完全是在独立的讲故事

  影片的美术清澈,让我们在观看时更为冷静,这对于需要理解的大段台词是有帮助的。

  片中通过几次嵌套,使影片在结构上更为立体。有意的安排人物关系相互转换,尤其是那个绝对主角约瑟夫·布雷尔(主角并不是尼采,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他在影片中是一个最多彩的人物,不仅扮演着尼采的医生以及尼采的病人,同时也扮演了我们——尼采的读者,他代替我们经历了一遍在尼采世界中的奇妙旅程,这个过程被真实地呈现了出来,我相信很多读过尼采著作的人会颇有同感,这种感受需要亲自阅读理解才能体会。

  尼采最终留下了热泪,一个最能忍受孤独的人也会本能向往与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的,即便那很短暂,当尼采发现这种短暂其实是种常态时,他被激怒了,疯狂的非理智的给卢·沙乐美写那些恶毒的具有攻击性的信,发泄他作为一个非超人的情绪,这说明人永远不可能成为超人,那只是一个被平面化的书本上的概念罢了。

  影片有好几段都很精彩,但我最喜欢的是布雷尔被弗洛伊德催眠的一段,开始时不经意出现的怀表到了后面成为我们认清嵌套的关键道具。医生抛弃了妻儿坐上了火车,这和我们在初读尼采时所感受到的一样,仿佛开启了一道自由之门;随后他来到了贝莎的面前,发现他对贝莎的情感认识只是一厢情愿的幻觉,这和我们企图认为尼采就是真理之时却听见尼采对我们说“世间根本存在什么真理”时的感受是如此的相似;医生在返回家中的途中和想象中与尼采对话,尼采告诉他“你要想变得更坚强,首先要一无所有。”这里的确显示出了尼采惊人的心理学天赋,无论是电影中的表达还是我们在读尼采的著作时,都能发现,我们的心理变化一早被他掌握了,并且他会恰到好处辅导我们从这种彷徨空虚中继续向前走;通过这次催眠,医生最终走出了此前的焦虑,正视了眼前的现实生活,并泰然处之

  这个过程看似是多余的,甚至一些人会认为是自取烦恼,但真正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一切虽然没有变样,但一切都被赋予了生命

  《当尼采哭泣》影评(四):赏析电影《当尼采哭泣》

  赏析电影《当尼采哭泣》

  《当尼采哭泣》改编于美国心理治疗学家欧文 D.亚隆的同名畅销小说。在这个虚构的故事里,电影假托尼采以及以之同时代的维也纳心理学家兼医生布雷尔、弗洛伊德之口述说了一个关于心理学治疗的典型案例。电影故事由一明一暗两条叙事线索共同推进。明线是尼采因为失恋陷入孤独绝望进而企图自杀,其女友莎乐美瞒着尼采请求维也纳最著名的医生布雷尔为其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暗线得以浮出水面,布雷尔医生由于和自己的病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其实也已陷入不能自拔的精神困境。于是,两个病人相遇,展开了一场扣人心弦精彩纷呈的精神救赎行动。

  尼采的自杀企图是源自于孤独和绝望,而这孤独和绝望的表面原因是因为失恋,其实不然,尼采的孤独和绝望源自于世人对他的不了解,他对自己的学说是很自信的,然而在讲演中屡遭打击,其著作在社会上发行量亦甚少。他自己的作品中所叙述的那个来来得过早的预言家查拉图斯特拉就是尼采本人的自述。在这个时候,突然闯入尼采世界的俄罗斯女郎莎乐美对尼采学说赞赏有加,两人的关系进入暧昧,这关系有如说是恋爱还不如说是单纯崇拜和被崇拜关系。由于尼采对这场暧昧判断失误,导致了关系的破裂。这让尼采原本存在的孤独和绝望显示了出来,尼采虽然声称孤独是天才的禀赋,然而却无力消受,他用各种学说原理武装自己,甚至在与医生布雷尔的辩论咄咄逼人,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与人分担,把自己的内心像中世纪骑士一样用盔甲保护起来。为了赢得尼采的信任,布雷尔医生在自己学生弗洛伊德的建议下,布雷尔向尼采袒露了自己的精神危机。两个男人之间最后抛下了巨大的心理障碍,把自己的精神危机晒在了太阳底下。也正如布雷尔医生所说,孤独只存在于孤独之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哲学家尼采和布雷尔医生都战胜了自己心灵深处的精神危机,重新走向新的生活。

  影片中布雷尔医生和尼采看似主角,然而其叙事背景里的莎乐美女士和年轻的弗洛伊德却大有喧宾夺主的意思。莎乐美女士是整场危机的引爆人,而进进出现在交际场合的弗洛伊德却是战胜危机的幕后主谋。同时也是叙事的推动者,推动了情节向着目标一步步向前发展,在弗洛伊德的建议下,布雷尔医生成功帮助了尼采,故事在弗洛伊德精彩的催眠术中达到高潮,最终让两人摆脱幻想,回归现实。弗洛伊德的学说在电影中的弗洛伊德还在年轻时即已初见端倪,其中电影关于布雷尔医生的几个梦境的运用就是证明,梦是愿望的满足,是对现实的反映。尼采不愿意承认其孤独,其作为一个哲学家也有强大的理论支持自己愿意孤独的行为,但却无法拒绝孤独和绝望在其潜意识里歇斯底里爆发。《当尼采的哭泣》展示了精神分析学说的胜利,人类最不可捉摸的精神世界里的孤独绝望在精神分析的抽丝剥茧下露出了可以捉摸的一面。

  最后,电影的时空背景定格在19世纪中后期美丽的人文艺术的大都会维也纳,其古典的人文气息也为电影增添不少美丽的色彩。

  《当尼采哭泣》影评(五):尼采式的生活

  无意中突然就看了这么一部电影《当尼采哭泣》,出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IrvinD.Yalom的同名小说。全片主要讲述了著名医生布雷尔接到一个叫莎乐美的女子的会面邀请,请求其治疗患有严重偏头痛且有自杀倾向的著名哲学家尼采。于是一场奇怪的治疗就开始了。

  尼采及其孤傲而具有攻击性,使布雷尔所谓的谈话治疗难以进行下去,所以布雷尔向尼采摊开心扉,并假意需要尼采的帮助,希望以此获得尼采的信任。但是随着谈话治疗的进行,布雷尔发现自己对尼采的依赖性愈发的强烈了。自己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直到最后尼采才真正的谈了自己的状况,留下了眼泪。

  “孤独存在于孤独中,一旦分担,它就蒸发了”这是布雷尔最后对尼采所说的。无疑,尼采是一个怀有深切孤独的人,他的孤独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他的理论,尼采哲学在他的时代是很超前的,而作为其本人自然承受着这份来自觉醒后的深切孤独,而这孤独渗入他的生活把他和周围人隔开,使他对生活有着很大的冷漠感。

  美丽的莎乐美显然被哲学家的独特气质所吸引,也使尼采对她和对生活有了新的亲近感,但是莎乐美的拒绝显然使尼采受到了极大地伤害,她与瓦格纳(尼采好友)的亲近同时也使尼采觉得周围的世界深深地背叛了他,从而陷入了崩溃的边缘。

  布雷尔的生活显然很有条理,但是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是他对女病人贝沙的性幻想,这件事深深困扰着他,并且影响到了他的生活。他对贝沙怀有愧疚之情,同时对他看似富足实则缺乏激情的生活产生了厌恶感。

  在治疗中尼采显示了极大地强势,因为在对世界的认知上尼采显然是大师,在尼采的帮助下布雷尔终于走出了自己的困惑。在治疗结束时尼采才讲出了自己的烦恼所在,脱去了自己的孤傲背后的沉重。但是尼采并没有走出自己的困惑,因为那是一个哲学家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显然不是布雷尔的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

  影片实际上是探讨了存在主义的哲学和它对心理学的影响。通过布雷尔的危机讨论了死亡,自由,孤独和人生的意义。对于尼采,孤傲使他特立独行,使他获得了真知灼见,但是同时也使他的生活一片混乱。哲学家大多是孤傲的,但是他们也常常因为孤傲而被生活毁灭。

  自由与孤独常常相伴,但爱与理解却常常并不同时存在。很多时候爱都是盲目或虚伪的,是人性的驱使,矛盾的并存。一如尼采深爱莎乐美但并不了解,莎乐美以为自己理解尼采,实则不然,她只是被吸引而不是理解。当莎乐美在医院里找到了尼采,看到了处于癫狂中的尼采拿着指挥棒,站在钢琴山,在幻想中的音乐中大骂瓦格纳时,其实她才开始对尼采有了一点点的理解,但理解了就不爱了。

  爱并不来源于理解,理解也不能通过爱获得。

  尼采说“任何不曾杀死我的东西,让我更强壮。”“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在生活中,拥有常常是苦难的来源,而虚无却不是解决的办法。

  减少依赖,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生活中常常需要很多的代价,但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否负担得起。承担得起自由的代价,就不要妄想虚无的假象——被爱与被理解,都是人们制造出来的虚无的形式主义。存在主义是残酷而真实的存在。这是悲剧吗?我不知道,但这就是存在。

  有些人无法解开他们本身的枷锁,然而却可以救赎他们的朋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所以尼采救得了布雷尔,但解不开自身的枷锁,尼采早就洞察了这些,他是真正的大师。

  现实中的尼采和莎乐美有过短暂的爱情纠葛和瓦格纳有过深厚的友谊,但是在对艺术和哲学的追求中最终使他们走向决裂,在把自己的著作《人性的,太人性的》寄给瓦格纳后两人彻底不相往来。

  1889年在都灵的大街上,尼采抱着一批正在受虐待的马的脖子痛哭,最终失去了理智。

  尼采的眼泪,从来都不是因为爱,从来不是。

  《当尼采哭泣》影评(六):开 脱

  如果你独自一人,

  开始想念她时

  用最大的声音告诉她

  ‘滚,我恨你!’

  有多大声就多大声!

  掐你自己,有多重掐多重!

  我感到——

  彻底地——

  疏远我的生命。

  也许她代表了我逃离呆板的平安日子,

  逃离时间陷阱的欲望

  比起被欲望者

  我们更多地是与欲望本身相爱。

  你站在生命之外——

  为你从未经历过的生命——

  悲伤。

  假如有魔鬼要告诉你

  你此生,也就是正在经历的生命,

  此前已经历过,

  你可以再经历一次甚至——

  无数次。

  但其中不会有新的东西。

  你生命中所有痛苦所有快乐,所有难于表达的大小事情

  在你身上重演。

  同样的先后,同样的序列,周而复始,

  就像沙漏。

  设想无限。

  每个你采取的行动,你将永远采取它

  那么所有未曾经历的生命

  将永远在你内部。

  未曾经历,直到永远。

  《当尼采哭泣》影评(七):尼采必须哭泣

  布雷尔为什么能被治愈?因为事业有成、家庭圆满、内心充满欲望的布雷尔的病因只是由于“实在界未被纳入象征秩序”。

  尼采为什么不能被治愈?因为尼采虽洞悉一切潜意识之秘密、人之内心困惑,但他的“责任”就是触摸这些“真实”。所以尼采是一定要孤独的,这是成为伟大哲学家的代价。

  现在再来看这部电影,一切都很明朗了。布雷尔对于别的女人的欲望源自“恋母情结”,这一点在电影中的被解释稍显生硬和概念化,有“为佐证精神分析理论而编排剧情”的嫌疑;而至于那些梦境,第一次是“两个女人争着和自己做爱,随后被群众发现、嘲笑,随后又发现自己是在表演一场舞台剧”,这个梦境看似荒唐其实用弗洛伊德释梦原理是很容易解释的:布雷尔初次见到莎乐美,对莎乐美产生欲望,加之心里本来就一直安置着对于波尔塔(母亲)的欲望,于是梦境中便呈现出两人都要求和自己做爱,但这时人群的出现并发出哄笑引发的尴尬时刻正是“超我”的约束审查,至于最后发现大家(包括自己)是在表演一场舞台剧则是最浅显概念化的“创伤抚慰”。这个梦看似随意实则在影片中非常重要,它确认了布雷尔的真实性格和内心痛苦的由来。后面的几个梦境都有如此用意,坠入坟墓已经借由电影中的尼采之口阐释出,妻子遭遇大火则是“潜意识对于问题的解决/妻子死了便可以心安理得去找波尔塔”。

  布雷尔在经过弗洛伊德和尼采的病理分析和引导后,自然能“掩盖掉实在界的注视”,完成一次精神分析治疗。

  但尼采的欲望便不是这么“俗套”和简单了。尼采的欲望是什么,在电影中(电影中的尼采是虚构的,不能看做现实中的尼采)我们从他的言行中感受到他的欲望是“对他者崇高欲望的欲望”。如果按照拉康的说法,“欲望的实质便是对他者欲望的欲望”,这里做一个通俗的举例解释就是“我希望你爱我,这是我的欲望;你爱我,是你的欲望;所以我的欲望的实质是希望得到你的欲望,即对你的欲望的欲望”。尼采希望得到的抑或欲望的,是人类普遍的崇高欲望,因为他认为人类被内心蒙蔽了,他无比推崇的那个“超人”正在到来,但同时他也深深绝望与自己的“来的太早,人类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是一种洞悉一切却又无能为力的局面,于是“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尼采也无法拯救自己,让自己走出绝望。

  所以尼采是一定要哭泣的,他那种爱太崇高了,对于莎乐美的爱、世界的爱皆是如此,这个世界都没有接受这种爱的准备和能力。影片的最后有这么两句对话:

  尼采:这是我第一次展示出孤独,它在消融,它在消逝。

  布雷尔:这是个悖论,孤独只在孤独中存在,一旦分享出来,它就蒸发了。

  这简直就是拉康理论中“实在界”的完美注解。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影片的原著文本显然是一场戏说,充斥着的是对于历史人物、轶事的多处整合和加工。影片讲述的人物历史上都有其人,甚至连一些历史片段也被写了进去,但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作为电影艺术理念表达的一个个工具。“都灵之马”的片段在电影里也出现了,但是是出现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布雷尔诊所门前而不是意大利的都灵,这个历史典故的传奇意味被融进电影对于“这一个尼采”的性格塑造过程中去,而这种“真真假假、趣味十足会让考据派莫名兴奋”的手法在影片中也是不止一次被运用,又如弗洛伊德这一角色的安排...至于这样的手法应不应该被作为电影创作一部分而被指责呢?我的立场是“不应该”!有人会质疑“真实性”,仿佛电影中的历史就不该被“戏说”、“篡改”,这样的观点无疑是荒诞的,电影文本永远是独立的文本,它应该是最大限度的自由,只要这个故事、这段历史、这些人物在电影的书写过程里能传达情感、力量、带来艺术的美感,那么一切加工都是被允许甚至是值得喝彩的。

  《当尼采哭泣》影评(八):“自由”的“泪水” ——《当尼采哭泣》观感

  轻音乐与咖啡的浓香一起飘荡在空气中,绿叶交映中是衣饰整齐的人们,在精致的食物与桌椅间,人们彬彬有理地互致问候,这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咖啡馆,但谁又知道在这种平静有序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冲突与痛苦——《当尼采哭泣》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其实是一个追寻和整合自性的故事。自性迷失了的医生和教授陷入各自的心理困境之中,然后,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机缘巧合,他们碰到了一起,相互袒露,相互陪伴,在相互的支持下最终获得了他们困境的解决。这是一个心理治疗的故事,只不过两个人都是病人,两个人都是都是对方的治疗者。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关系,他们能够比一般的求助者与心理助人者更紧密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正如高明的心理助人者所能与求助者达到的共情,所能提供的陪伴一样。也只有这种陪伴,能够使得对方寻到和整合自性,达到更加安然的心理状态。

  所以说,这个故事,既是那个时代的故事,也是超越那个时代的故事。因为不管什么时候,人类总是会有哪些爱与恨,会有哪些希望与烦恼。

  一、“治疗绝望”

  故事发生在1882年,这是维多利亚女王即位的第45个年头,她仍然正在为她所属的“日不落帝国”日夜操劳,而法国、德国、俄国、美国,他们的军舰和商船也忙碌地穿梭在这个世界的海洋上。这一年,同时背负着盛赞与辱骂的达尔文去世了。这一年,维也纳上流社会的一位犹太医生布洛伊尔四十岁了。

  子曰:“四十而不惑”。但布洛伊尔医生却是处在深深的困惑中。他正在受一个他自己难以从心中挥去的念头的困扰,他总是想着他曾经的一位美丽的女病人,贝莎。他无法遏止自己这种包含着很多欲望的念头,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知道,作为一个称职的医生与丈夫,他是不可以将心里这些念头化作自己真正的行为的,甚至他本来就不应该产生这样的念头。

  但是还好,这种念头现在还没有真正阻碍他的正常生活,他现在仍然还是维也纳上流社会最优秀的医生之一,所以,现在又有一位来为朋友寻求诊治的慕名者,他正得体的坐在一个咖啡馆里等待着这位小姐的到来。

  这位小姐就是莎乐美,从相遇开始,布洛伊尔就感受到了莎乐美的与众不同。

  当然,首先是因为她的美丽。但与她的美丽一起使人难以忘记的,则是她那种无拘无束的气质。在影片中我们看到,当她听到责任这个词时,她大胆的宣称:“我的责任正是解除责任。(It is my duty to be free of duty.)”

  虽然我们已经无法知道历史上真正的莎乐美究竟是什么样,但无疑,在这部影片里,凯瑟琳•温妮可饰演的莎乐美的确是令人心动,确切的说,应该是令男人心动。当莎乐美来到布洛伊尔的诊所求见时,布洛伊尔不顾有病人正在“等待和忍受”,不顾他的助手贝克太太的反对,简直有些焦急地要先与她见面——而且然后是急匆匆的更衣、整理仪容。似乎,当莎乐美和布洛伊尔遇到一起时,莎乐美依然是莎乐美,而布洛伊尔此时则只是:一个男人。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莎乐美的出现,倒是能够将布洛伊尔从对贝莎不可抑制的思念中转移出来;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莎乐美能够有能量对尼采造成那么大的困扰——这也正是莎乐美来寻求布洛伊尔帮助的原因。

  莎乐美对布洛伊尔说,尼采正处在极度的绝望之中,她想让布洛伊尔治疗尼采的绝望。

  治疗绝望。有人曾经极力宣称,哲学就是讨论死亡,如果要找出与死亡可以相比的另外一个与哲学家紧密相连的词汇,也许就是绝望了。大约在此一百年后,法国哲学家萨特与他的一位伙伴莱维谈论他的哲学时,第一个问题所提到的,也是绝望。

  莎乐美说,处在绝望中的尼采曾经试图要自杀,而如果他死了,这将是对你我,对欧洲,对整个世界的难以估量的损失。

  但布洛伊尔此时似乎有点不以为然——的确,他们所处的这个年代,康德已经去世近八十年,黑格尔已经去世五十多年。 世界依然按照他们的哲学图景运行着,欧洲人陶醉在理性的巨大胜利中。尽管其中也有波折,激烈反对黑格尔的叔本华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企图分庭抗礼,但迎接他的是听者寥寥。更何况,人们看不出那连叔本华本人也没有身体力行的那套悲观哲学能给人们建设出什么新世界。 首次出版的《黑格尔全集》的一个编辑者说:“哲学已经完成了一个全部的圆圈,剩下的工作只是在最后完成者的清楚而明确的指导下补充思想材料。”

  当时的人类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对自己的理性充满了信心,这没有因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或是人是由猿进化而来的而减弱。工业化的进步让人类处在可以“战胜”自然的陶醉中,人们也相信基于理性而产生的社会的文明与礼仪将带给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他们发明了覆盖生活所有方面的机器,他们也生产了将女性严密包裹起来的衣饰,他们也制定了远远避开“肮脏事物”的礼仪。

  然而,就像对自然的战胜最终被证明是对自然的摧残一样,那些曾经看起来体现了文明的习俗似乎也是在对人性进行压抑。这就产生了很多的怪现象,王小波曾经提到维多利亚时代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在社会上普遍无比正经的时候,却涌现了大批的地下色情小说,这无疑是对这个时代一个有力的反讽。

  这些小说自然是这个压抑人性时代的一部分人的释放或是宣泄,但是毕竟这只能有限地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只要人还没有完全自由,社会就难以避免地会将一些人拖进病态,拖进——绝望。

  当然,当这种绝望发生在某个人身上时,总会有着具体而微妙的原因。当布洛伊尔听到莎乐美要求他治疗尼采的绝望时,他还没有意识到,有一天,他会要求尼采来治疗他自己的绝望。

  二、“我有自己的黑暗时期,但谁没有呢?”

  此时的布洛伊尔只是被莎乐美的魅力所吸引着,或许还小小地得意于莎乐美对他的“谈话疗法”的关注。莎乐美告诉他,尼采的问题起源于对她的爱慕与这种爱慕没有得到满足,这时的布洛伊尔还没有意识到尼采的问题与他自己所受的困扰的相似。但谈话结束后,在他的优秀助手贝克太太面前,布洛伊尔突然陷入尴尬的境地——尽管他觉得有些不妥,他还是难以抗拒的吻了莎乐美的手,与她拥抱告别——背景是贝克太太吃惊的板着的脸。这个冲突与布洛伊尔内心的冲突似乎是很类似。甚至,作为限制他的因素,贝克太太,和他的妻子,出场的装束都是那么的相近。

  当莎乐美魅力的效果在布洛伊尔的身上渐渐褪去,当布洛伊尔坐在马车上回家时,贝莎的音容又浮现在了布洛伊尔的心里,贝莎无助的样子,他与贝莎紧紧的拥抱……但这些被一个人的出场打断了——年轻的帅小伙子,弗洛伊德。

  尽管也许故事的设计者只是出于故事结构而安排弗洛伊德在这一时刻出场,但这个时刻的出场却的确很有意思,似乎像是在对我们昭示弗洛伊德将是解决这样问题的关键人物。当然,他现在做的只是,跳上马车去了布洛伊尔家里。

  在布洛伊尔家里,我们见到了布洛伊尔的妻子,玛瑟德,如前文所说,一个装束与贝克太太相近的妇人,也是此时被布洛伊尔冷落着的妻子。布洛伊尔拥抱着他的孩子们,玛瑟德远远看着,向弗洛伊德抱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是被很多人提到过的所谓中年危机吗?众多小说家们孜孜不倦地写着各种各样的“乏味的偷情” ,就是因为人到了四十岁如果没有“不惑”就难以避免地会产生或轻或重的婚姻问题吗?如果只看到这里,我不知道,诚如布洛伊尔所言:四十岁男人的想法很难为二十五岁的人所理解。

  但是,尼采的到来,让我们对这个问题看到了更多。

  在布洛伊尔的诊所里,我们终于看到了正式登场的尼采,医生面前的尼采如此的拘谨,近乎谦卑的姿态与宣扬理论时他的惊世骇俗完全不同。医生面前的尼采很听话,但是布洛伊尔想将话题引到谈论引起问题的莎乐美身上时,尼采拒绝了。尼采声称自己已经不再处于绝望之中,只是怀有了一种超前于时代的思想。他声称他已经无法给予他人信任,因为他不能再忍受背叛。他似乎有点漫不经心地说着,“我有自己的黑暗时期,但谁没有呢?”——这次布洛伊尔与尼采的谈话相互之间彬彬有礼——所以也相互隔绝,一无所得。

  走出诊所,看到被车夫斥骂的马,尼采冲过去,要保护这匹马。这自然让人想到尼采后来的发疯,七年后,在都灵的大街上,尼采抱住一个被鞭打的马的脖子痛哭,从那之后,尼采就不再有正常的理智。当然,这一次尼采还没有发疯,他只是站起又打理好之后,像离开人群的查拉图斯特拉一样,向无边的夜色中走去。

  和尼采一样,布洛伊尔也没有感觉到这次会面给他困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他依然无法遏制对贝莎的欲念。在梦里,他的这种欲念直接地表现了出来,但他又怎么可能摆脱得了生活给他的种种限定,当他就要侵犯贝莎的时候,他的朋友(当然包括弗洛伊德)同事大笑着出现了,玛瑟德和贝克太太愤怒的出现了,出现的人还有莎乐美,这个曾经也勾起他的欲念的女人,对贝莎的欲念与对莎乐美的欲念在布洛伊尔的心中冲突着,表现在梦里,则是贝莎与莎乐美疯狂地厮打,布洛伊尔害怕,如果他的这些欲念曝光在他人的目光之下,将会是什么后果,而他又是无法脱离时刻处在他人目光下的生活,我们看到他的梦里,在舞台上被人注视着是多么的不安!

  从噩梦中惊醒,布洛伊尔突然想到了尼采,他突然对尼采的书,对尼采的思想,对尼采本人产生了兴趣,他感觉到尼采似乎在提供解决他生活中问题的途径。尼采对生活的大胆无情的批判激励着对生活充满厌倦的他,他沉浸在尼采的言语中。然而因此带来的恶果却是,玛瑟德更加地难以忍受他的冷漠与疏远,不管是因为贝莎,还是尼采。但是布洛伊尔对此的回应也是愤怒与不满,他也许一直都这么感觉,但此刻他才明确表现出来:他对自己的生活的失望,就是来源于妻子玛瑟德。

  布洛伊尔对尼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尼采的思想表示了高度的崇敬。他此刻已经产生了强烈的要治疗尼采的想法。他从尼采的书中发现,尼采对于生活的艰难,生命的困苦有着敏锐的把握。他发现了尼采的问题跟他的问题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困扰于一个迷人的女人。尼采爱上了莎乐美,向莎乐美求婚,莎乐美拒绝了。尼采因此陷入绝望之中。

  也许布洛伊尔此时还不是明确地意识到,但他一定对此有所知觉:如果他找到了方法治愈尼采,将困扰尼采生活的莎乐美从尼采的生活中清除出去,他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也能找到自己对贝莎难以抑制欲念的解决方法。

  但是,关于贝莎的那些想法,是深深埋在布洛伊尔内心深处的事物,他是不愿将此曝光于他人的目光之下的。所以,当他提议尼采住下接受他无偿的治疗的时候,面对尼采对他的动机的不停追问,他只能回答这是自己作为医生的“职责”,而且对尼采的否定感到十分的恼怒。与此相对,对人与人之间权力交涉 如此敏感的尼采,自然更不能容忍这样的不对等的关系,高傲的他不会接受这样的“施舍”,他看到了他所激烈反对的人与人之间的“同情”,看到了他所不能忍受的人与人之间那些传统的虚伪。

  于是,各自困扰于自己生活问题的两个男人,两个看起来都是受女人困扰的男人,各自又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之中。他们继续受着各自的问题的困扰,忍受着追寻不到生活意义的绝望。布洛伊尔又梦到与他调情的贝莎,他追逐着贝莎,贝莎停下来看着他,他的脚下却突然融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坠落。坠落,直到他跌在一个棺材旁,他努力想打开棺材,却怎么也打不开。这时,敲击声惊醒了他,一个焦急的旅馆老者带带给他尼采的消息:尼采在旅馆里头痛突然发作,痛苦的尼采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用力地撞了上去。

  三、“帮帮我”

  布洛伊尔赶到旅馆,见到了头部正在流血的奄奄一息的尼采,而且他还发现尼采服药过量。作为一个医生,布洛伊尔当然立即展开了施救。在救助尼采的过程中,在极度的痛苦中,神智已经不是很清醒的尼采突然发出了小声的呼喊:“帮帮我!”

  布洛伊尔继续执行作为一个医生的职责。他打理好尼采,守在他的床前。

  太阳升了起来,又是新的一天。

  尼采恢复了神智,也恢复了他高自我防御的状态,他狂傲时和谦卑时其实都是在高度的自我防御中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继续和布洛伊尔谈论离开,那个呼喊“帮帮我”的尼采又不见了,现在这个尼采执意要离开。

  但这时的布洛伊尔已经做出决定,他不能让尼采离开,他已经感觉到自己需要尼采,布洛伊尔也明白尼采也需要一个人帮助他。这种需要就像布洛伊尔对贝莎的欲念一样埋在心里的底层,在意识变得薄弱的时候会才会跳到心的前台。

  但是,清醒状态下的尼采肯定不会将自己生活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他人,越是想要给他,他就越不会接受,“施舍比授予更快乐!”尼采在他后来的名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多次提到。

  但是,在天才的弗洛伊德的启发下,布洛伊尔找到了方法:布洛伊尔将自己暴露给尼采,请求尼采的帮助,以此换取与尼采的进一步接触。布洛伊尔这么做了,他向尼采叙说自己的痛苦,自己的绝望,自己对生活的厌倦和忧虑。这些真的只是为了留住尼采而暂时说出的吗?布洛伊尔装作惊讶于自己的表演才能。但是我们更相信,这其实是布洛伊尔内心的深处早就想说的,通过这种“曲线”的方式,曾经是无意识中的冲突“合法”地来到了前台。

  布洛伊尔对尼采说,我的动机完全是为了自救。刚刚被布洛伊尔挽救了生命的尼采,虽然仍然有些迟疑,但是,也许他只是不想在亏欠布洛伊尔这么多后一走了之,也许,他此时也已经意识到布洛伊尔与他面对着类似的问题,在帮助布洛伊尔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最终,他伸出了同意的手——这时,激昂的音乐响起,标志着布洛伊尔与尼采的关系正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再是像之前那样的相距甚远的陌路人。

  此时的布洛伊尔,虽然也已经认识到与尼采的进一步接触可能也是对自己问题解决方法的找寻,但他仍然坚信自己是医生,自己依然主导着两人之间的关系。他依然以此身份自居与弗洛伊德讨论如何治疗尼采。他提到尼采那声“帮帮我!”从尼采身上,或许也是从他自己身上,他和弗洛伊德逐渐发现了要解决问题的关键:释放出那些埋藏在心底的欲望,用意识来整合无意识!

  于是,布洛伊尔与尼采两人之间的治疗正式开始。

  既然协定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教给尼采来处理,布洛伊尔于是在尼采面前开始讲述他的问题的起源,讲述他可爱的病人贝莎,以及他与贝莎之间那种“爱”的感觉。然后,就是贝莎对自己怀孕的癔想,这导致了他与贝莎并不情愿的分离,分离前,贝莎对他说,“你永远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永远。”

  当然,以现在的心理分析的观点看来,这是一个心理治疗师与他的病人之间发生的移情,但是对于移情,却又是存在着不少的争论,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中认为,移情的产生对治疗神经症“绝对重要” ,荣格却明确表示,移情尽管包含着重要的东西,但这对心理治疗却完全不是必须的 。但不论如何,至少我们可以确定,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移情以及发生在治疗师身上的反向移情常常会发生,而且,“有可能显得像是爱。”

  布洛伊尔回顾这一事件时,他对此感到十分内疚,他感觉到他丢下了深爱自己的“虚弱的,残废的”贝莎。但这时,尼采却开始反对,尼采大声地质问他,究竟是谁在主导,是布洛伊尔,还是贝莎,拥有着更多的权力?

  的确如布洛伊尔所言,“一个精彩的开始”。尼采和布洛伊尔之间建起了平等的关系,尼采了解了布洛伊尔生活中困扰的来源,他自然也会想到自己与莎乐美。尼采敏锐地看到布洛伊尔的问题是因女人而起,这正和布洛伊尔第一次跟弗洛伊德谈到尼采时所说的一样。他们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状况的精准投射。

  尼采自认为是在治疗布洛伊尔,而布洛伊尔也是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正在进行对尼采的治疗。他们互相观察,互相记录,互相评论,其实,只是互相投射,互相在“治疗”对方的同时苦苦寻找着自己困境的解决。

  但是困扰还没有被解决。布洛伊尔梦见与尼采泛舟湖上,《天鹅湖》响起,这是一个危险却舒适的地方,他们恣意享受着,突然间,从空中传来钟声,钟面得指针飞速的旋转着,仿佛是布洛伊尔那匆匆流逝的生命,然后风云变色,闲适的生活突然变得危机四起,这时,贝莎出现在湖边,要求布洛伊尔带上她,但布洛伊尔却不知道如何将她带入自己的生活中,他低头,发现不管那曾经是闲适还是危机,生活已经变成他所打不开的枷锁。旁边的尼采依然在高声的吟诵着,面对死亡尼采似乎并不惧怕,他高声说着:死亡永远不会伤害我!但布洛伊尔却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惧怕面对死亡,当波涛将他们吞没时,他绝望地抱着头,从噩梦中惊醒。

  四、欲望编制的希望?

  布洛伊尔和尼采继续讨论着,继续展开着不知道究竟谁是治疗者谁是被治疗者的“谈话治疗”。他们继续讨论着关于女人,关于欲望,关于生命生活的舒适与痛苦

  但是,毕竟协议的内容是尼采来治疗布洛伊尔的心理。尼采认真的履行着这一职责,布洛伊尔,也是并不抗拒地认真的配合着。尼采让布洛伊尔躺下后,尼采开始叙述,布洛伊尔则开始在头脑中想象。布洛伊尔看到了自己的状况:他在艰难的生活中跋涉着,孤身一人,他面临着生活中的重重困难与阻碍,但是却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但是,一个美丽的女人,出现在了他努力要到达的前方的山巅,他将对这个女人的欲望迎入心中,这个女人是如此的诱人——这个鲜活的女人能够给这无望的生活带来意义吗?但尼采却将这些称作,“垃圾”,淹没了曾经的“高贵心灵”的“垃圾”。贝莎突然被风吹散。

  布洛伊尔发现尼采对自己的问题有着如此准确地把握,他不无沮丧地向弗洛伊德表示,尼采顺利地进行着协议中对自己的治疗,他却并没有由此获得更多关于尼采的问题的材料。

  那么,尼采心中的问题真的还没有被触及吗?当然不是,当尼采准确地讲述着布洛伊尔的问题时,他也是在审视着自己心中的问题。而且,将这个问题投射到布洛伊尔身上,使他更有勇气对此进行无情地贬抑,大胆的鞭挞。

  但是尼采当然还不知道如何解决布洛伊尔的问题,因此我们也看到尼采也依然沉浸在对莎乐美的伤心中。他坐在钢琴前,想起那些与莎乐美相伴的美好日子。淙淙流水般的钢琴声中,淡淡的烛光映着莎乐美美丽的容颜,与她的歌声一起交织出一个梦境。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女孩子!她有时会有着女神般的圣洁,但又常常是精灵般的淘气。她才二十一岁而已。它的确是会让人难以抑制地问一句,“我们是怎样从各自的星辰向彼此坠落而到一起的?”

  尽管她并未紧紧拥抱过你,寻求你的安慰与保护,没有跟你说过你是她生命中的唯一。但是,她的确会让你感觉到生命可以因为遇到她、追求她而变得有意义,尤其是当你难以在其他地方找到意义时。她让人难于去想有朝一日不再与她相伴的生活,但这却是难以避免的生活的事实。

  这是尼采难以接受的生活现实,也是布洛伊尔难以接受的生活现实。他们在用着各自的方式逃避这样的生活。布洛伊尔在深夜工作着,他闭上眼睛,想象中,一场大火毁灭了他原先的生活,他并没有忽视自己的责任,冲进大火中,被架出来依然大呼着妻子的名字。但是,贝莎却因此可以填补到他的生活中,贝莎说着,他永远不因此后悔…

  影片早就告诉我们,布洛伊尔拥有着每个维也纳的医生都会羡慕的富足荣耀的生活,尼采教授也早就抛却了一切生活中可能带来压力的事物。那么,他们究竟因何对现实的生活充满了如此的不安与逃避?他们究竟为何急切地追寻一种生命的自由的意义?

  不管怎样,现实的生活依旧在继续,时光依然在不停地流逝。布洛伊尔在尼采面前回顾起那些永远不再的往昔,他想起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父亲,正是出于父亲的严格,出于他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对自身的理性约束,他才拥有了今天这看起来成功的生活。但是,他却猛然发现,他从来没有追寻过自己的目标,而是抛弃了对自己生命的把握,让它“就像是一场意外”。

  尼采与布洛伊尔坐在医院里,影片向我们展示,布洛伊尔出神地盯着一个已经连吃饭都无法独立完成的垂暮老人,他痛苦地体会到,“生命是不可逆的”,他却只是无意识的循规蹈矩的向死亡迈进,死亡的阴影笼罩着他。但尼采也回应布洛伊尔,逼近的死亡恐惧也正让生命的价值凸现出来——布洛伊尔看到,老人伸出手,感受着他对面还年轻着的护士。

  尼采向布洛伊尔宣扬着他的哲学,对布洛伊尔说要学会对生活说“是”,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努力做个“超人”。的确像弗洛伊德所言,尼采“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他对人类有着深刻敏锐的洞察,而且他还充满了鞭策人类去行动的勇气,他借查拉图斯特拉的口高声宣扬,“人是应当被超越的”!

  布洛伊尔的确受到了尼采本人的以及他哲学中的勇气的感染,他感受到了他与尼采之间已经建立的密切关系。莎乐美再次来到布洛伊尔的诊所求见,这次的莎乐美比之前更具有魅惑力, 不论是那句“那这次就看仔细一点”还是那极具挑逗性的吐烟的动作。但这次她很焦急,因为她收到了尼采对她大为贬斥的无情的信。莎乐美想要通过布洛伊尔了解这究竟是怎么了,但是,和尼采信中的态度一致,布洛伊尔将她远远地拒绝开来,这一点在布洛伊尔让她等待时就展露出来。有趣的是,布洛伊尔对莎乐美的刻意疏远让贝克太太很是得意。

  这是怎么回事?莎乐美的魅力并没有减一分。这应该是因为,由于对生活的不安所产生的焦虑,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集中地体现在对女人的欲念上。布洛伊尔和尼采,都已经将这种能量部分地转移到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上。

  尽管这还并不足以让布洛伊尔摆脱他的问题,但是他在尼采身上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希望,至少,他的梦表明,尼采可以帮他做到他自己难以做到的,对自己已经失去希望的生活的毁灭,这在梦里则表现为自杀。

  布洛伊尔还没有放弃他对贝莎的留恋,他对尼采说贝莎是个好女人,尽管她的表现给布洛伊尔自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但贝莎不应当为自己的病症负责,她的病症是来源于她深爱的父亲的死!

  “所有的父亲都会死”,尼采说。没错,所有的父亲都会死,所有我们倚仗的外在的支撑,那些外在的期望与规范,都有可能崩塌。我们要做的不是在找不到有力的支撑时走向毁灭,将自己抛给某种能麻木自己的病态,在那里找到释放;而是应该真正长大成人,让自己对自己负责。

  但布洛伊尔仍然还处在困扰之中,他依然会时常沉浸在思想中或是梦中的贝莎所带来的欢乐之中。布洛伊尔决定,他要将自己从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的病态中驱赶出来。他找到尼采,“想要一战”。

  尼采为布洛伊尔提供的方法是,将贝莎于各种丑恶联系在一起,努力想要将寄托在贝莎身上的生命美好抹去。大声的告诉自己这样对待贝莎,“滚开!我恨你!”尼采为什么会这样指导布洛伊尔呢呢?——因为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前面已经说到,他写信给莎乐美,对莎乐美进行各种各样的贬斥。他希望这会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他也希望布洛伊尔这么做会有效果。

  布洛伊尔与尼采同行着,将其他人暂时抛在一边。布洛伊尔在马车里大喊“我恨你”,猛然回过神来的他让马车继续前行,这时,我们看到了另一辆马车上疑惑地遥望着的莎乐美。是她使得这两个男人能够遇到一起的,但是,她现在已经完全不知道,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布洛伊尔与尼采继续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路上前行着。尼采发现了他们当前方法的失败,他沮丧地说“教师应当是提高人而不是贬低人的人”。他们意识到,他们将这种生活中的困扰看得太简单,只是想用粗暴的手法将这种病态的表现从生活当中驱赶出去,却没有顾及这些问题产生的背后意义。面对心锁,他们只是想要把它砸开,而不是去找钥匙。

  于是,接下来布洛伊尔开始追溯贝莎给他带来了什么:是激情和魔力。是贝莎将他从危险的“安全生活”中拯救出来,贝莎对他的态度使他感觉到自己像是成为了一个没有困惑的宇宙的中心,自己此时感觉到最自己生命的真正把握,发现了自己的独一无二,发现了真正作为自己的自己。这样的感觉,让尼采想到了自己与莎乐美,在那些与莎乐美相处的日子里,也正是如此的感觉,他回想起那些日子,说,“比起被欲望者,我们更多的是爱上了欲望本身”。

  这就是那些看起来像是爱情的感觉的本质吗?电影突然让比才的天才作品《卡门》中的唱段《爱情像只自由的小鸟》切入。尽管还没有得到最终答案,但是布洛伊尔已经感觉到这种袒露所具有的巨大作用,同他讨论的弗洛伊德更是对这种“谈话疗法”充满了兴趣。但是布洛伊尔还在疑惑,尼采那样的生活又是因为什么会给尼采带来同样的困扰?那种少有外在压力的生活,似乎完全可以而且也只需要做自己。

  情节再次回到莎乐美身上,尼采的信令她很不安,她跟随布洛伊尔发现了尼采入住的医院。他在房间里发现了尼采没有寄给她的手稿,上面虽然已不再是对她的辱骂,却是充满绝望的告别。明白了自己的爱中“欲望”与“被欲望者”的不同,尼采不愿再直接面对莎乐美。他开始更深的沉浸于自己的思维世界之中,那里有瓦格纳的音乐,他在自己的脑海中为自己演奏瓦格纳的《女武神》,这简直是疯狂的音乐,而作曲者又是尼采先崇敬然后又感觉被背叛而痛恨的瓦格纳。这种巨大的冲突在尼采的思维中形成了巨大的风暴,这风暴将真真切切的到来的莎乐美挡在了尼采的世界之外。

  五、死与生

  尼采与布洛伊尔已经走近了最底层,在墓地,在这个生与死交融和隔绝的地方,影片终于将谜题揭晓。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贝莎,这个贝莎是布洛伊尔的母亲,她在布洛伊尔三岁时就去世了。布洛伊尔说他对自己的母亲几乎没有印象,如果说他现在对贝莎的问题是起源于他的母亲,这是难以置信的。但是,当我们回到布洛伊尔的梦里,那个追逐贝莎却陷落下去坠落到棺材旁边的梦里,在尼采的要求下,布洛伊尔极力去发现,棺材里,躺着的究竟是谁,最终,他看到了母亲的微笑的面容。

  这时的布洛伊尔才明白了,尽管母亲早早地死去,她却的确在布洛伊尔的生命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种印记更多的是处在无意识之中。而正是布洛伊尔母亲过早的缺失,使得布洛伊尔从小只受到来自父亲的期望与管制,没有母亲,布洛伊尔不知道如何建立自己的生命目标,而且也不知道该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女人。

  很多年后,弗洛伊德提出了童年早期经历对个人影响的理论,恋母的“俄狄浦斯情节”正是普通人心理成长的重要方面。而布洛伊尔所缺失的正是这一方面的因素,母亲过早的缺失使得他没有完整地经历对母亲的渴望,以及这种个人欲求与代表规范的父亲的冲突,他没有学会对个人追求与服从规范的正常调和。所以,在对父亲以及之后众多期望与规范的服从中,他失去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生命的追求与自由。

  当布洛伊尔步入四十岁,人到中年,死亡的阴影悄然逼近,这阴影所凸显的生命的流逝将布洛伊尔对生命的感知唤醒。他发现自己还没有经历过对自己的生命目标的追求,这本应当是早就由他的母亲贝莎带给他的。当他在此时又遇到一个贝莎时,对贝莎的渴求再一次从心底被呼唤出来。布洛伊尔在中年,陷入了追寻自我与服从要求的冲突。

  使得布洛伊尔急切地寻求自我的,是死亡恐惧的追赶。这种恐惧同样发生在尼采的身上,尼采在他父亲死后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的父亲从墓穴中升起,到教堂里带走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尼采说梦里的这个孩子实际上是他自己,他没有摆脱这样一种恐惧:某种来自父亲的力量将他自己带走。也许尼采曾在哲学中找到关于死亡的慰藉,可以让人忘却对死亡的恐惧,让人可以“死得其所”,他甚至可以说“我向你们赞美自由的死亡!” 但是尼采也在他的哲学里感到人的生命是会永恒轮回 的,我们生命的每一刻都是永恒的,是会在我们自己身上永远经历的,所以,就算对死亡已经安心,生命依然是我们应当去努力把握的事物。

  这些都使得布洛伊尔如此不安,他发现此刻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似乎就是他对工作、对家庭的责任,这些似乎并不是他的生命所真正想要的。布洛伊尔如此不安,他不再愿意在这样的没有自我的生活中继续下去,他决定进行大胆的尝试。

  然后,我们看到,布洛伊尔放飞了他工作用的鸽子,它们自由的翱翔在天空上,然后他也决定放飞自己。布洛伊尔与妻子玛瑟德诀别,他宣称要去寻找自己的生活,玛瑟德很伤心,因为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不管她自己是不是还年轻的,是不是富有的,这也毕竟是布洛伊尔抛弃了她。布洛伊尔与孩子们诀别,女孩们在他的怀中哭泣,他的儿子却对他说,离开吧,然后拒绝他的爱抚,这正是布洛伊尔本身的行为的映像。

  布洛伊尔离开这个家庭,他登上火车,来到贝莎所在的地方。在护士的指点下,他到二楼去。他转过楼梯,我们却赫然看到楼梯的尽头通向的只是一堵墙壁,这正是对布洛伊尔接下来命运的预示。

  在院子里,布洛伊尔终于看到了让他梦牵魂绕的贝莎。贝莎正与另外一个医生在一起,他们走近布洛伊尔,坐下,然后,贝莎对那个年轻的医生说——布洛伊尔每个字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我爱你,你永远是我生命中唯一的男人,永远”。

  这就是布洛伊尔的贝莎。

  这个是布洛伊尔的贝莎么?

  如果我们只是超然地看这件事,也许很普通,贝莎离开了布洛伊尔,她的癔症转由其它的医生来治疗,所以,她自然而然的产生了对她新任治疗医生的移情。

  但是这一刻的布洛伊尔却是要崩溃了,他的世界天旋地转。仿佛一个历尽千辛万苦付出了巨大代价的寻宝者终于挖出了藏宝的箱子,却发现里面是空的。他能怎么办?贝莎发现了他,依然记得“约瑟夫医生”,却不再记得那个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布洛伊尔能怎么办?他只能努力恢复常态,彬彬有礼的打一个招呼。

  布洛伊尔没有在贝莎身上找回他自己与他自己的生命,但他也已经无法回到原来的生活,他已经毁了他曾经拥有的一切。在回来的火车上,布洛伊尔已经不是坐在整洁的座位上,而是与穷苦的人们挤在低等车厢里。他感到痛苦和后悔,但仿佛又听到尼采的声音:你怎么能获得新生呢?如果你不先化作灰烬?

  布洛伊尔继续追求新生,觉得自己似乎太老了,路过服装店,他换了一件更为年轻的装束,然后在理发店里将自己的胡子刮去。他为新生的自己努力着,在他曾经悠闲地喝咖啡的咖啡馆里当起了侍应生。但是他突然发现了莎乐美与弗洛伊徳,窘迫的他只得落荒而逃,弗洛伊德则大叫着追了上去,留下莎乐美在原地感叹:多么诡异的男人…

  这一段的画面配上激昂的背景音乐,使得影片的行进节奏相当紧张,最后急匆匆奔跑的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更是增进了这种紧张感,一切急遽地发展,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直到——布洛伊尔纵身一跳,没入水中。

  弗洛伊德也跳入水中救助布洛伊尔,蓝色的水包围了镜头,气泡在周围哗哗作响,时间仿佛解体了。这时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倒计时……的确是弗洛伊德将布洛伊尔救出了,他唤醒了处于催眠状态的布洛伊尔。布洛伊尔的新生终于结束了。

  原来这只是在布洛伊尔的头脑中进行的。发现生活并没有被毁灭,这令布洛伊尔大松一口气,也令我们大松一口气。

  布洛伊尔现在终于明白,他想象中的新生会是什么样。

  布洛伊尔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目标,追寻自己的生命。贝莎给了他这样的感觉,他也将自己生命的希望牢牢绑定在贝莎的身上,因为他相信在贝莎那里,他是独一无二的,他会是自己。而那些阻碍他做这件事的因素,他的职业,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的妻子玛瑟德,布洛伊尔认为这些都是阻碍他追寻自我的敌人。像他后来所说的那样,他在绝望中盲目地还击,抛弃了他的职业他的家庭,抛弃了他的妻子玛瑟德。

  但是,当他来到贝莎那里,他发现自己的唯一、自己对贝莎的重要性,也只不过是自己对贝莎的投射,是自己的癔想。而毁灭一切之后所获得的新生活,也只不过是落入新的规范,套上新的枷锁。

  这是意味着我们注定要生活在无意义的枷锁之中吗?不是的。回望自己的生活,布洛伊尔发现自己生活的意义实际上正是在自己之前所厌倦的事物之中,布洛伊尔失去他们后才懂得。布洛伊尔生活的意义不是在于贝莎,这个处在他的正常生活之外的一个客体上,而是在于他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他自身,在于他用更合适的方式对待自己本有的生活。

  不只是布洛伊尔,很多精神困境都是起源于将自己生活的意义寄托在一个外在的客体上。如果一个人有着强烈的追寻自我、追寻生命意义的渴望,比如处在死亡阴影中的人,而他又将自己生命意义的获得寄托在一个遥远的、远离生活的、难于达到的客体上,那么他就难免的会陷入心理困境。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则是,努力让他发现,把握生命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不是去追寻任何可以倚靠的外物,生命的意义在于对自己的掌控,也就是对自性的发现与整合。

  这也正是中国古代的哲人庄子所追寻的,无所待(凭借)地遨游于天地。

  自由的泪水

  尼采后来写道:“我们爱生活,不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生活,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于爱。”

  布洛伊尔做到了,他此时能够安然的对待自己的生活,重拾对生活的爱,重拾对家庭、对妻子玛瑟德的爱。他与孩子们亲密的玩闹,与妻子去体会或是重拾曾经的浪漫时光。他不再因为这样生活的中有着种种的限制而感到生命的不安,因为他已经选择了“安之若命”,选择了用爱来对待生活,来达到所能达到的最美好的生活。

  然后,他又来到尼采这里。他向尼采坦白了这些的经历。此时,尼采也向布洛伊尔坦白,其实,在与布洛伊尔相处的这一段时间里,他也是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莎乐美,这个真正美丽迷人的女人。这是尼采的贝莎,尼采在莎乐美身上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莎乐美“命中注定的那一个男人”,但是,莎乐美拒绝了他,他感到被背叛,他因此陷入了对莎乐美无比思念却又像是痛恨的感情中,无法释怀。

  随着布洛伊尔对自我的寻回,两人之间一直隐瞒的互相投射也结束了。布洛伊尔将莎乐美前来为尼采求助的状况告知了尼采。

  电影在这个情节上表现得并不强烈,但是我们应当相信此时的尼采因此陷入了极度激动的情绪之中。他再次被背叛了吗?他是因为布洛伊尔与莎乐美共享着这个他所不知道的秘密而感到嫉妒或愤怒吗?

  原因应该并没有这么琐碎。莎乐美此时还是占据着尼采的心灵的,每个跟莎乐美密切相关的事件都会让尼采回想起她,特别是回想起他与莎乐美“共享”的那个“神圣的瞬间”。这个瞬间是他所寄托的生命意义之所在。他发现他面对的又是一个可能威胁着他与莎乐美对这个“神圣瞬间”的“分享”的人,他发现面前的人可能也在威胁着他对莎乐美而言的“独一无二”,威胁着他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寄托。尼采焦躁地收拾着东西,他急切地想要离开布洛伊尔。

  但布洛伊尔告诉了他一个更令他震动的事实,布洛伊尔告诉尼采,尼采向莎乐美奉献自己的那一刻,尼采眼中与莎乐美共享的那神圣的一刻,在莎乐美眼中,这一刻却并不是那么神圣,这一刻并不是那么独一无二,也许这只是莎乐美每天充满新奇刺激的无数时刻中并无特别之处的一刻。

  尼采停住了他的动作。他的声音开始颤抖。他发现自己失去了一切。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实际上是从来就没有得到过什么,除了幻象。他也许并没有特别地惧怕死亡,因为他已经在做着“死得其所”的准备。但是尼采却不想那么孤独,不想在孤独中死去,他是一个不为任何人也为所有人的哲学家,就算是太阳,“如果没有你所照耀的众生,你有何幸福可言!” 但是,尼采的伟大又使得他超越于他的时代,他孤独地生活在他的时代,曾经被他视作同路人的瓦格纳的“背叛”使他更加感到孤独。

  而正是露•莎乐美,曾经缓解尼采的这种孤独,让高处不胜寒的尼采感到一阵温暖,让他再次对生活的色彩抱有希望。尼采由此在莎乐美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生活的希望,并建立了自己对莎乐美是独一无二的幻象。这种幻象使尼采得到安慰,使他能够从另外的地方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但是,莎乐美对他的拒绝使得他与他的这种幻象割裂开来,他虽然仍相信这个幻象,但是这个幻象却变得遥不可及,使得他只能沉浸于对莎乐美交织的爱与恨中,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

  现在,布洛伊尔帮他打破了这个幻象。他们生命的意义都从某个飘渺的外界事物上被寻回。生活的意义重新回归到自我的身上。

  只不过,布洛伊尔回到了他的家庭他的爱人中,尼采则是回到了他的孤独中,回到他的“旷古的孤独之歌” 中。他现在能做什么?

  我们看到的是,尼采摘下眼镜,泪水从他的眼里涌出。

  布洛伊尔突然问,如果你的眼泪会说话,它们会说什么?

  眼泪们会说,我们自由了。性格坚强的尼采教授之前从未流出过眼泪。

  尼采说,这眼泪不是悲伤,是释放。这眼泪并不是为莎乐美而流,是为自己而流。生命的意义在于自身而不是外在的客体。这一点尼采可能早就知道,但直到今天,他才能确定,他自己,也的确是找不到另外一个可以寄托生命意义的人,他对自己的生命意义的定位,他对时代与人的超越,注定了他一生的孤独。他此时的眼泪,第一次将这种孤独表现出来。

  “孤独一旦表现出来,它就蒸发了。”经过这么长的一段追寻生命意义的共同前行,尼采能够在布洛伊尔面前表现出他的孤独,这就说明,他们是在相互陪伴的,他们的确能够说,“我们是朋友”。但是,找到自己之后,他们面前就已经是不同的路。尤其是尼采,他注定要走向远方。“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边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

  其实,电影里的泪水并不只是这一处,当布洛伊尔的妻子玛瑟德知道在布洛伊尔身上发生了什么时,她也流下了泪水。她说这是开心的哭,但同时也是悲伤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同尼采的泪水是一样的。他们都不曾有过这样的泪水,但引发这泪水的悲伤早就埋在他们心底,当他们哭泣时,这些悲伤或是孤独的泪水就被释放了,这些泪水就自由了。

  而且,这些泪水都是为人对自由的追求所流下的泪水,人对自由强烈的渴望所引起的故事的的开端,和走过追寻自由之路后最终到达的陪伴或是孤独的结局,都令人流泪。

  当尼采哭泣,这是自由的泪水。

  尾声:精神分析的曙光

  不应该说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故事在聪明而勤奋的帅小伙子弗洛伊德身上继续。

  布洛伊尔与尼采的故事虽然只涉及到这么几个人,却可以说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剪影。前面已经讲到,这个时代的人们充满了对自己的过度膨胀的信心。他们用理性设计着一切,不只是有严格的社会礼仪。整个社会都在以前所未有的严密性组织起来,现代性正是在这个时代被真正构建。对商业利益与政治利益的急切追求使得人们越来越失去作为人的本性而被异化为企业生产线或是国家机器的一个个零件。

  但是那些人生而具有的对生命的渴望是不可能消失的,他们只是在被压抑或是转移。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迈入心理的病态,布洛伊尔与尼采的心理困境在此时得到了解决,却还有众多的人们生存在困境的挣扎之中。

  这些被压抑的能量注定会以某种方式爆发,比如世界大战与世界大战后希望与道德的沦丧。我们当然不能因此而说需要战争和颓废,我们更需要的是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对人类心底那些并非理性的渴望的关怀。

  在哲学上,以尼采为主的近代哲学先驱们为这种关怀提供了深层的可能。而在心理学上,这正是弗洛伊德所做的,是他所开创的精神分析所做的。这些能够为我们找到一条更不具有破坏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人说弗洛伊德败坏了二十世纪的道德,恰恰相反,应当说,弗洛伊德拯救了二十世纪的道德。是他再一次将人类从自我中心的境地中抛出,让我们能够正视人性中那些可能极具破坏性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有更真切的发现与更良好的整合。

  尼采的泪水也许还是滴在深沉的夜色中,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泪水折射的曙光,那是众多伟大的先驱们在黑夜的天际划开的一道曙光。

  《当尼采哭泣》影评(九):必须选择能承受的真理与爱

  两个被情欲和选择困扰的人相遇,双方把隐瞒与袒露并进。一方试图摆脱影响思考的情欲,一方因对女子的欲念想摆脱平淡无奇的生活。故事的起点两者均为试图隐蔽自己去治疗对方,最终均痊愈皆大欢喜。

  尼采和布莱尔以朋友相称并相拥告别时,尼采如是说:“我们是两条船,各自都有各自的目标和路线,最后我们必须成为陌生人,因为这是制约我们的律令。”

  结局布莱尔认识了自己并选择成为自己让人欣喜,而这个必须成为陌生人的律令又让人无奈。

  两者虽然对两个女人的欲念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得以放下是因为他们都意识到,这种执念是自己脑中想象的幻影。当约瑟夫的病人对他说:“你是我这辈子唯一的男人”时,他为之痴狂,甚至为自己所有不能满足对方的行为而悔恨。这句告白一次次初现在他的梦中,吞噬着他的生活。在催眠的过程中,当约瑟夫决心摆脱一切去找对方,却发觉对方也对其当前的诊疗师说了同样的话时,他摊在了原地,表情惶恐不知所措。醒来后,他选择了回归平静的生活。本分、波澜无惊。

  原文小说中,有尼采对其说的一句话“每个人必须选择,能承受多少真理。”

  合上书后一直拿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

  有两种人是快乐的,一种是活的清醒,看得透苦难和幸福的本质,一种是活得糊涂,他们不关心苦难和幸福的本质是什么。而行走在两者之间的人最痛苦,他们希望明白那些本质,却又不去靠近本质。即向往真理却又不敢面对真理。

  生活中真正明白的人少,真正糊涂的人也少。明白的糊涂人是大多数,所以我们总是在不停追问幸福是什么,所以尼采说,你要选择,你必须做出选择!

  选择是终止痛苦的开始。布莱尔选择了安全地带,回到平凡的生活中,他不在奢望那些水中月。尼采选择继续探索真理。那么你的选择呢?

  做出选择只是止痛的开端,恐惧是前进路上最大的敌人。迟疑徘徊不过都是恐惧的表征罢了。可一旦你做出了选择,却因未知的风险不前进,唯一的结果只是延续甚至放大痛苦。

  是为“不前进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已准备好沐浴在自身的烈焰之中,痛哭的泪把自己化为灰烬,愿能重生。

  以此文给自己 和 曾经的爱人。

  《当尼采哭泣》影评(十):哲学哭了心理学又赚一笔

  看到中途还是尼采解剖着布雷尔占了半壁江山,心想这是老爸哲学对心理学儿子青出于蓝的反攻。不过到最后尼采总算哭了,才了解再烂的电影也是要点题的。

  哲学哭了,心理学又赚了一笔。超人败退,犯错的犯人最后把家又圆回去。

  孤独

  哲学是孤独的,绝不止尼采,只要想想苏格拉底是如何死去的。哲学家多少孤身而立,苏格拉底虽有个悍妇老婆——如果是一种陪伴的话,身为妻管严他在老婆面前也是孤独的,所以天天上街找卖鱼卖肉的吵架……

  哲学家在心理学家眼里满身是病,但也这种诊断是基于一种心理学家式的常识先断,即孤独生存是在自然交往中形成的。什么样的人能使周围人都放弃他?有缺陷是可想而知的。

  但哲学家是做了选择的,他们选择了孤独。

  心理学在生存方式上基本提倡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要健康要安全感,必须群居,必须小时依赖父母,青春时获得群体认同,老了还要受尊重,不然就不健康就问题多多。所以心理学家的孤独是一种与陪伴相反的形式。

  但是至如尼采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对抗常识的,未必是这样活着更快乐,而是必须如此。

  软弱

  尼采到最后才哭,可是根据心理学尾应效应,你一定记得尼采的软弱多过布雷尔多一点。

  布雷尔最后家庭圆满,笑着送走眼泪涟涟的尼采。

  但是尼采对自己的软弱是自知的,至少是有预知的,他亲口导出自己的软肋;但布雷尔先是惊慌失措了好一阵(关于这一点倒觉得表演太浮了,布雷尔即使没有尼采那么沉得住,也不必那么露骨地后知后觉吧),后来又游戏式地离家出走。

  选择自由

  私以为,这种形式上的中年出走根本也实现不了真正的选择,因为即便身体挣脱了,道德上仍是有羁绊的,特别是家庭还无法原谅你的时候。若要选择,在最初明眼摊开来比较,而不要走到中途才说我拖家带口被迫走了不归路。

  看过尼采文更看过弗洛伊德,倒没有很认真看这电影。意外发现有人质疑心理学和哲学没有关系,儿子和老爸怎么会没有关系……

  至于精神分析对尼采式的存在孤独能做些什么?存在主义心理学——比如罗洛梅,把哲学中的孤独,在后来就研究成了“焦虑”——也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关键字。

  .S.这是心理学的时代了,没有活得那么勇敢的哲学家了;心理学家们总是在强调安全、健康、合作、陪伴,可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保守的怯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