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哥斯拉》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哥斯拉》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6 03:1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哥斯拉》观后感精选10篇

  《哥斯拉》是一部由本多猪四郎执导,宝田明 / 河内桃子 / 平田昭彦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 / 科幻 / 惊悚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哥斯拉》观后感(一):关于《哥斯拉》中“核象征”的两种不同解读声音

  在1954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哥斯拉》中,导演影片开头充分利用了一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只表现哥斯拉的破坏作用,而这个怪物主角却迟迟不现真身)的表现手法,来调动观众对于这个庞然大物恐惧好奇心理。首先是在东京湾的南海域,“荣光丸”号船只不见归来,最终被证实已失事。后来参与探视和援助的“备后丸”也不幸罹难。正在大家对两只货轮的命运猜测纷纭的时候,导演将视线转向了大户岛上的渔民。这里的渔民已经多日在海上一无所获原本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们倍感困惑,而一位白发老者在影片中首次点明这个吊足观众胃口的主角哥斯拉,但是岛上的其他居民则对老者的言论表示怀疑诧异,不太相信传说的哥斯拉真的会出现现实中。但是不久之后,负责调查此事的古生物学家山根恭平教授来到此地进行实地考察,在他带着考察团正在勘查地表和水源之时,这个传说中的庞然大物终于出现了。它身高50米,浑身长有鳞片,面目凶悍,还不时地喷射火舌,活像侏罗纪时期已经灭绝的恐龙。那么,这个破坏力极强但是又来历不明的哥斯拉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哥斯拉:一种“核象征”

  在随后召开的发布会上,山根恭平教授正式阐明了哥斯拉的来历。原来,这个巨大的怪物正是侏罗纪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生物,它平时只生活深海之中,拥有固定的栖息之地,因此也与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相安无事。但不幸的是,人类进行的氢核炸弹实验不但破坏了哥斯拉原有的栖息地,更使是它产生基因突变,具有了超乎想象的破坏力并视人类为敌人也就是说,这个哥斯拉虽然是一种自然的古生物,但是它对人类世界造成的威胁和破坏,却是核实验引起的。因此,这个可以轻易制造火海,踏平家园的巨大怪物其实是一种“核物质”。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被原子弹袭击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美国为了催逼日本投降,在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在原子爆发之时,两地瞬间被夷为平地平民百姓伤亡惨重。原子弹在瞬间造成的破坏并没有很快结束,大量受到原子弹伤害人们或因为原子弹的破坏力而终身残疾,或因为核污染而患上后遗症。更令人担忧的是,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袭击过的国家,面对原子弹给国家和平民造成的伤害,日本国民对“核”产生了深深恐慌

  哥斯拉的出现不是正印证了日本人的“核恐慌”吗?这个巨大的怪兽在瞬间之内把所到之处夷为平地,喷吐的大火灼烧着日本平民的家园,日本民众无人不惧怕和担忧自己会受到哥斯拉的危害,大家在火车上、在餐馆里时常谈论着这个危险的庞然大物。从这些方面足见哥斯拉对日本国民实际生活和潜在心理造成的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与影片之外的现实中“核物质"对于日本国民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巧妙的对应。

  值得玩味的是,山根恭平教授作为一个古生物学家开始时并不希望哥斯拉要被受尽苦痛的日本人征服并杀害。作为一个生物学家,他看到了哥斯拉身上巨大的研究价值,这种研究价值使山根恭平教授忽略了哥斯拉巨大的破坏作用。教授的这种想法与制造“核武器”的科学家是何其相似啊,他们执着于一种科学精神的专研,但是专研的结果却对世界和人类造成了一种客观上的破坏性。这时,科学研究和人类生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矛盾,而这个矛盾调和的结果,就是需要通过对科学研究的制约保障人类生存的安全。所以,三根教授及时醒悟了。在最后制服哥斯拉的“战役”中,三根教授出现在了轮船甲板上,亲眼目睹了这场伟大“战役”的胜利。在全片结尾,教授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哥斯拉不会只有一只,只要我们继续进行核试验,在世界的某处还有可能产生新的哥斯拉。”可以说,三根的这种感叹,既是一种深刻自省,也是全世界泛滥的核试验的一句警言。

  而日本科学家针对哥斯拉的这次大获全胜,不但有效地化解了整部影片的戏剧冲突,也为现实中的日本人对抗“核后遗症”和“核恐慌”起到了一定的打气和鼓舞作用。

  哥斯拉:日本人站在国际视角上的一次“战争反思

  以上的一种观点虽然对哥斯拉的“核象征”意蕴作出了一种明确的解析,但是却忽略了影片中一个重要的“动作”转折:即日本科学家是如何为民众战胜强大的哥斯拉的?在影片中发出这个“动作” 的“主角”正是一种所谓的“水中氧破坏剂”。

  芦泽博士原本是三根恭平之女惠美子的未婚夫,但是在二战中他的身心受到了严重打击,于是他退出了与惠美子的恋爱关系,潜心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一次与惠美子的会晤中,他向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一个硕大鱼缸里,芦泽放入了他发明的“水中氧破坏剂”。只见鱼缸的水中翻腾起巨大的泡沫,如开水沸腾一般,顷刻之间游动鱼儿变成了皑皑的鱼骨。芦泽随后告诫惠美子,千万不要将他的研究成果告诉外人,因为“只要这一小片掉进东京湾,整个东京湾就会变成墓地。”而一旦这种“水中氧破坏剂”被有些企图不当的野心发现,被当做武器大量制造,整个世界都可能因此而毁于一旦。可以说,芦泽发明的这种“水中氧破坏剂”是一种比哥斯拉破坏力更大的物质,也正是利用了这种物质,日本科学家才得以最终战胜了哥斯拉,保卫人民的生活。而伟大的芦泽为了使这种极具破坏力的物质永远也不再出现在人间,不但毁掉了自己所有的研究成果,还在于深海中投放“水中氧破坏剂”的时候切断了上岸的绳子,自我了结了年轻的生命。可以说,芦泽博士用自己的智慧生命拯救了日本国民,战胜了哥斯拉,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人物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水中氧破坏剂”的两点特性。一是它的破坏力极强,“只需一小片就可以毁灭整个东京湾”,从它可以轻易对抗哥斯拉的结论上讲,它的威力显然要比作为一种变异生物的哥斯拉更为强大。二是它的正面作用,如果利用得当,它完全可以造福人类,比如帮助日本科学家成功地战胜了哥斯拉。但是它一定要被非常谨慎使用,为了不使这种“水中氧破坏剂”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滥用,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性结果,芦泽甚至以自我牺牲形式完结了它的使命,使这种危险的物质永远也不要再出现。从这种既“危险”又“有用”的角度来看,这种“水中氧破坏剂”似乎比哥斯拉更加贴合“核物质”的特性。如果说这种“水中氧破坏剂”象征着“核”,那么使日本平民遭殃的哥斯拉又象征着什么呢?

  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使日本在受到极大打击之后结束了自己的侵略战争。而在影片中,芦泽投放了自己发明的“水中氧破坏剂”,最终战胜了哥斯拉。可以说,在本片中,这个庞然巨物哥斯拉就是一种“战争”的象征体。哥斯拉在影片中踏平家园,火烧平民,正是一种侵略战争给日本国民留下的恶果。而老教授三根恭平对哥斯拉的保护惋惜,其实体现老一辈日本国民对于战争失败不甘怅惘。好在老教授最终醒悟,积极参与到了对抗哥斯拉的行动中。

  饶有兴味的是,最终投放“水中氧破坏剂”这枚“原子弹”来结束“哥斯拉战争”的,是作为一个日本人的芦泽博士。也就是说,日本人自己结束了战争。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影片的故事拘囿于日本国的内部,但是它却采取了一种高远的国际视角来看待战争。这里的“水中氧破坏剂”作为一种“核物质”给人们带来的不再是单纯痛苦和伤害,它带来的是一种对抗“战争”之后的和平。同时,导演清醒提醒了观众这种“水中氧破坏剂”是不能滥用的,明确地指向了战后大国竞赛可能给人类带来的毁灭性伤害。

  以后一种方式解读整部影片,导演和编剧显然已经抛弃了自己狭隘的日本国民属性,以一种国际视角审视了战争(哥斯拉)的破坏性,以及核物质(“水中氧破坏剂”)的双重性。

  《哥斯拉》观后感(二):《哥斯拉》(1954版):一位「银幕传奇」的诞生

  在这篇影评开端,首先要感谢本多猪四郎、圆谷英二等元老级特摄片前辈导演,他们开创了「特摄片」这一电影类型并使之专业体系化,这在技术相对落后年代不啻为一项伟大的发明。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以圆谷株式会社为首的特摄片制作公司几乎可以比肩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如果说上美影的动画片带给我们的是无数具有民族特色卡通形象以及欢乐时光,那么当我们稍微长大一些,对科学逐步产生兴趣时,那些特摄片便满足了吾辈对史前生物、神秘事件、秘境探索、外星来客等各种奇异或超现实领域的一切想象、好奇与恐惧。

  在所有特摄片形象中,哥斯拉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个。从1954年初登银幕开始,哥斯拉在六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步步从「噩梦」的代名词蜕变全球知名流行符码之一,同时也是与「金刚」齐名的、最受欢迎虚构怪物形象。若以现实中演员标准作参照,哥斯拉该是一位当之无愧的银幕传奇。

  虽然如今的哥斯拉已然是代表正义的「怪兽王」,但在诞生之初,哥斯拉的设定以及带给观众的印象却远不如现在这般美好。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了氢弹试爆,日本的渔船「福龙丸五号」惨遭波及,造成了23名船员遇难。对于仍被笼罩在原子弹阴影下的日本国民而言,这起事件便似火上浇油,瞬间点燃了他们的满腔怒火。受此启发,再加上圆谷英二以及田中友幸的多年构想,于是在同年11月,《哥斯拉》上映,一头被核爆吵醒的洪荒神兽在东京湾登陆,在它的蹂躏下,日本首都几为齑粉。

  影片伊始,便弥漫着一种怪诞、诡异气氛。渔船货轮接二连三地在日本近海失踪或失事,甚至连搜救船也未能幸免,引发了民众的恐慌与媒体的猜测,有的说是漂流水雷,有的说是海底火山,种种假设不一而足。不过,来自大户岛的灾情和传闻却让古生物学家山根教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方面是岛民搭救的一名幸存船员口中的描述与岛上一则关于海怪「哥斯拉」的古老传说不谋而合;另一方面则是小岛遭遇的灾情亦非台风所致,而且还有一个年轻岛民声称看到了一个模糊的恐龙身影

  于是,山根教授带着几个科研人员(包括女儿学生尾形)赴大户岛展开调查工作根据土壤检测,以及在巨大脚印处发现的三叶虫尸体,山根教授推测这头居于海底的怪物是受核辐射而引起的生物突变。就在此刻,警钟响起,怪物终于在山的那头露出了真面目,传说变成了现实。围绕着山根教授带回的资料照片,形成了两派意见政府主张封锁消息,以免社会恐慌,媒体方主张如实对外公布,让大家知道真相。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对外公布实情,并且成立「反哥斯拉总部」,研究如何对付怪物。

  总部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派遣海上保安厅对东京湾以南海域进行炮击,以期消灭哥斯拉,但显然无济于事。同时,记者萩原得知了有个叫芹泽的博士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研究,而且这个芹泽正是山根教授的学生,与教授的女儿惠美子似乎曾有过情侣关系。于是,萩原前来拜托惠美子帮助引见,恰巧正与尾形处于热恋状态的惠美子也想同芹泽彻底澄清关系,便答应相助。在芹泽的研究所,惠美子看到了芹泽的研究项目——具有恐怖杀伤力的水中氧破坏剂,不过芹泽要求惠美子守口如瓶,不要声张。

  是夜,哥斯拉在东京登陆,捣毁列车铁路扬长而去日方遂请来各国专家商讨对策决定在东京湾沿岸设立高压电网并疏散居民。然而,当哥斯拉再度袭来时,5万伏特的高压电流根本起不到作用。不仅如此,连飞机大炮火力也只是隔靴搔痒。哥斯拉喷吐着白热光,一路碾压、大肆破坏,顷刻间东京化为一片火海,无数建筑遭到破坏,民众死伤惨重。

  惠美子不忍灾民的惨状,向尾形说出了芹泽的秘密。两人一起前往芹泽的研究所,希望能够说服对方将其研究成果用来消灭哥斯拉。经过一番心理斗争,芹泽终于答应一试。然而,潜入东京湾投放水中氧破坏装置的芹泽没有与尾形一块儿回到水面,而是割断了安全绳,选择了与哥斯拉同归于尽。最终,怪物化作白骨,芹泽博士也与他的发明同时葬身海底。

  在超级怪物所带来的视听奇观以外,个人认为这部《哥斯拉》在另两个方面给予了我们更加深刻的印象。

  其一是浓重的反战情绪。便如前文所提到的,作为世界上唯一受到过核战伤害的国家,日本人民经历了极大的创伤和痛苦,对于战争和核武器怀着既恐惧又痛恨的复杂情绪。这从许多情节的设定都能够反映出来:比如哥斯拉来源于核污染造成的基因突变,再如政府与媒体关于是否向大众公布真相的争论(实则影射了美国在「福龙丸」事件中表现出的丑恶态度),又如特意渲染了灾民在东京被毁后的悲惨境遇。这些设定不仅服务于剧情,也从一个侧面传达了当时日本国民的愤怒与诉求。

  另一点则是科学家的良知,这在本片两位主要的科学家身上都有所体现。一位是山根教授,出于对古生物的爱好,起先他并不赞成消灭哥斯拉,而是主张对其进行研究,但怪物造成的破坏终令他回心转意。另一位是芹泽博士,科学家的严谨与良知在他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由于水中氧破坏剂的威力太过强大,他对这项发明始终持保密的态度,担心一旦被坏人利用将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破坏(这也是对核武器的影射),只有等到他的研究能对社会有益时再公诸于众。而当决定使用此装置对付哥斯拉后,他先是销毁了所有相关的研究资料,又在施放过程中牺牲自己,彻底杜绝了该发明被坏人觊觎的可能,其情操之伟大着实令人赞叹。

  若由此引申开去,益发凸显出了科学的「双刃剑」属性,为善时造福大众,为恶时遗患无穷,就像核能一样,关键看如何去使用。而作为发明及研究核心的科学家们(政客们亦是如此),更需要有一颗恪守严谨、良知与博爱的心,因为他们的一念之差往往便能左右亿万人的生死。

  片尾,山根博士带着哀痛喃喃低语:「哥斯拉恐怕不会只有这一只,只要我们继续进行核试验,就可能会有新的哥斯拉在世界某处出现……」这,不单单是一个电影角色的独白,也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深刻反思。

  《哥斯拉》观后感(三):大地为它颤抖——1954《哥斯拉》影视分析

  1954年一个传说般的怪物诞生了,它带给人们恐惧,也给人们带来希望,它是人类的产物,也是自然的化身。它所到之处大地为之颤抖,它所到之地人们为之悲鸣,他就是日本怪兽的代表——哥斯拉。1954年正值日本经济的复兴期的结束,人们开始逐渐摆脱战争的阴影进入日常生活之中,但所人们心中依然对曾经给日本带来的核武器有着巨大的心理阴影,于是哥斯拉就这样诞生了。哥斯拉可以说是代表着日本人民对二战的反思,以及对核实验恐惧的具象化。对于哥斯拉形象诞生的原因以及蕴意的文章有很多,这里我就不再对此进行过多的探讨了,接下来我会主要分析1954年诞生的第一部《哥斯拉》电影。

  《哥斯拉》讲述的被核试验所侵害的生物哥斯拉的出现,人类与之对抗的故事。通过里面的一系列事件表达出了,对核实验的反思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对抗这一主题。

  在叙事上,本片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也有着不同的风格:

  1、 发现哥斯拉。这部分是影片的开始,整个部分弥漫着一股神秘恐怖的气息,仿佛如同怪谈一般。船只的消失,幸存者所说的恐龙,媒体的猜测与当地的传说,虽然这时候哥斯拉并没有出现,但就给观众留下强烈的印象,沉浸在这诡异的氛围中。

  2、 哥斯拉与人类的斗争。这一部分就更像灾难片的风格,夜晚行动的庞然大物,自卫队费尽心思的攻击计划,被摧毁的东京与哭泣的难民,这些带给观众深深的震撼,也再一次体现出哥斯拉的恐怖和人类面对哥斯拉的无能为力。同时也暗喻着核对日本人民对深重打击。

  3、 消灭哥斯拉。这一部分更偏向于史诗,随着悲怆的音乐所开始,也随着悲怆的音乐所结束,整个部分的贯彻着这悲壮的氛围。最后哥斯拉与芹泽的死亡使影片达到高潮与升华。最后面对着平静的大海,电影嘎然而止。

  这三个部分虽然风格各异但同时层层相扣,形成完整的叙事的结构。而本片中把哥斯拉看做对“核”对具象化的化,就可以看出日本人民对核的恐惧与害怕。

  在画面上,本片很好的表现出哥斯拉的巨大、神秘以及恐怖。比如哥斯拉的第一次正式出场只露出了一个头,但那个头的高度确是超越了山顶,以这种手法来表现哥斯拉的庞大,又通过蒙太奇来表现出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恐惧。而哥斯拉离去之后又通过哥斯拉留下的脚印,来凸显其的巨大。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以外,哥斯拉都是在夜晚出现的。黑夜里移动的巨大怪兽,不仅给观众留下了恐怖也留下了神秘的感觉。而后来哥斯拉摧毁东京时的的场景,使人们对哥斯拉的恐怖达到顶点。而且哥斯拉的行动都是用特写来表现,使哥斯拉的动作更加有张力。而这部电影的音乐虽然很单调 ,但反复的使用使观众留下的强烈的印象。而影片中哥斯拉的嘶吼虽然只是很简单的技术合成,但配上被摧毁的东京使哥斯拉霸气十足,同时也渲染了氛围。

  说完了叙事与视听语言,我最后想谈谈影片中的一个角色。

  芹泽博士,在我看来是这部影片最饱满,最有个性的人物。从他神秘的出场,到最后光荣的死去,整部电影中他比男女主角更为重要。在我看来,男女主角的存在只是为了引出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很具反差性,在丑恶的外表下有着善良的心,研究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却想将其用于正途。从些点看来我认为这个角色代表着日本的反战思想。首先这个角色在战争中脸上留下了恐怖的伤疤,就像二战时被核弹摧残的日本。而他内心的善良则代表着日本着无辜的人民。而他所研制的武器,明显就是象征着核弹。同时也象征着人们无法将核武器用于正途。

  这部电影作为“哥斯拉”系列的开山之作,超过了同时代的许多同类型的怪兽片,而且在技术上也远超于世界水平,其思想高度也拔高了这部作品的高度,使“哥斯拉”在世界电影史上都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迄今为止,哥斯拉已经走过62个年头了,从日本走向了世界。即使人类想要阻止,但也无法停止它的步伐。它将继续咆哮,使世界为它震撼,让世界为它悲鸣。

  《哥斯拉》观后感(四):他是创造「哥斯拉」「奥特曼」的视觉特效大师,公认的日本特摄之神

  本文首发于 奇遇电影(题目有改动),2017年4月20日

  近年特摄大片又有复兴之势,去年日本《电影旬报》年度十佳中,《新哥斯拉》居然能杀入榜单排第二仅次于《在这世界的角落》;

  前阵好莱坞大片《金刚:骷髅岛》在内地破10亿票房,带起了一阵怪兽热,岛上那些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怪兽们受到了许多观众的喜爱。

  回顾电影史上最有名气的怪兽,梅里安·C·库珀(1893—1973)所创造的金刚必居其一,与它并肩的定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哥斯拉,而它的缔造者就是日本怪兽大师圆谷英二(1901—1970)。

  《哥斯拉》观后感(五):【转·抄·论·评】太平洋的亡灵咒怨

  1954年,根据旧金山和约日本恢复独立的两年后,东宝终于结束了长时间的劳资纠纷,恢复了正常的制片活动。该公司相继制作了两部名留电影史的影片,那就是黑泽明的《七武士》和本多猪四郎的《哥斯拉》。它们不仅在日本国内,而且在国外也大受欢迎。此后,武士和怪兽作为代表日本电影的两大类型被神话化了。

  《哥斯拉》的制片田中友幸最初是想让谷口千吉担任导演,与印尼合拍一部电影的。计划在其中讲述的是二战中前往南方的日本兵中有部分人在战败后留在了印尼,参加了独立战争的故事。因为合拍计划泡汤,所以匆忙提出了其替代方案——“来自海底两万里的大怪兽”。正好在那年3月,美国在马绍尔群岛附近引爆了一颗1500万吨级的氢弹,使日本捕捉金枪鱼的渔船上的渔民受到了强烈的辐射,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这是继广岛、长崎之后,日本人经历的第三次核武器辐射。在这种日渐高涨的危机意识中,香山滋写出了《哥斯拉》的原作。香山是战前开始就活跃在文坛上的侦探小说家,他擅长写奇异的秘境冒险作品,使人联想起瑞德·哈格德。田中将原作小说改编为更现实的情节,并决定由本多猪四郎担任导演,圆谷英二担任特技摄影导演。哥斯拉这个怪兽名是将日语中的大猩猩和鲸鱼这两个词组合而得到的。在策划阶段,这个名字被严格保密。

  思考一下制作《哥斯拉》的1954年这个时代。这个从南方突然到来的威胁也许会让很多观众联想起九年前几乎烧毁整个日本的美国轰炸机B29和B52,这不奇怪。事实上,该片中有一个镜头就是普通民众哀叹空袭又来了的对话,还有一个镜头是居民像战时那样被强制疏散(在美国上映时,前者被小心翼翼地删除了)。在影片开始放映后不久出现的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到化为一片瓦砾的东京和负伤的人们,同时还可以听到少女们在合唱追悼原子弹爆炸牺牲者的安魂歌。这让人们联想起二战中日本的悲惨命运。

  不过,更明确地被大家理解的是“哥斯拉是核弹的隐喻”的这一想法。影片开头渔船的遇难很容易让人想起前面提到的日本渔船受到核辐射的事件,而在四散奔逃的人群中,也有哀叹自己的霉运,说道:“好不容易在长崎捡了条命,可是……”(这个镜头在美国上映时也被删除了)。面对从机关枪到战车的各种武器的射击,怪物毫不退缩,反而从口中吐出具有强烈核能的光线,可以说其本身就是核弹。尾形的下面这番话似乎也在证明这一点,“哥斯拉正是压在我们日本人头顶上的氢弹。”另外,他的竞争对手芹泽博士在长时间的踌躇之后决意拯救日本时采用的自杀式攻击,类似于过去日本对肯定打不赢的美国所能采取的唯一手段——神风特攻队。顺便提一下,这位博士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对于一眼看上去似乎很明朗的战后社会,他是持批判态度的,这有点令人不解。

  虽然如此,真相却没这么简单。因为哥斯拉虽然是袭击日本的一个威胁,但它本身和日本一样,也是核武器的牺牲品。甚至可以说它是在广岛、长崎的惨剧中幸存下来的战后日本社会的隐喻。

  从电影史上来看,在《哥斯拉》问世之前,好莱坞于1953年制作了《原子怪兽》一片。在这部B级片中,由于在北极进行的核试验而苏醒的恐龙袭击了曼哈顿,不过被美军发射的核导弹击退了。片中在使用核武器时没有丝毫的犹豫。不,毋宁说片中所传递的信息是为了击退文明的破坏者必须使用核武器。而《哥斯拉》的特点却是片中人物围绕着如何处理怪兽的问题反复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从电视中得知哥斯拉袭来消息的山根博士仿佛陷入冥想一般,只身一人闷在书斋中,期待着这只怪兽能生存下来。因为哥斯拉只是在日本出现,了解了哥斯拉的秘密就能找到日本在核武器时代生存下去的方法。

  然而,当我们对这部影片的细节进行探讨时,就会知道其中隐含着第三层寓意。那就是将哥斯拉与南海玉碎的无数日军士兵联系在了一起。下面,让我们试着沿哥斯拉在东京湾登陆后一路破坏所经过的路线走一下吧。它从品川登陆后,向着新桥、银座方面前进,在将最繁华的街道化为火海之后,又轻而易举地踩扁了可以被称为国家中枢的国会议事堂和电视塔。这时,情报出现了暂时的中断,当我们再次知道它的行踪时,它已经来到了平民居住区,沿上野、浅草一线进入了隅田川,然后再次消失在了东京湾中。只要稍微知道一点东京的地理,就会发现片中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天皇居住的皇宫。但从地理上来说,哥斯拉应该毫无疑问地会穿过皇宫。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这只怪兽特地从南海来到日本,然后一到达皇宫就立刻返回了海中呢?

  在日本人的神话想象力中,南海一直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憧憬和神圣的畏惧感交织的空间。在古代,这里是诸神到来的场所,而在中世纪,这里被认为是通往佛国的道路。19世纪中叶日本引进西方式的现代化之后,这种感情作为使殖民主义正当化的工具而被大肆宣传。众多殖民者来到了塞班、帕劳等南洋诸岛,其后士兵们也随之而来。战败后丧失了所有殖民地的日本被切断了对南方的憧憬。大部分士兵在拥有绝对优势的美军面前壮烈牺牲,只有一小部分人得以生还。著名的民俗学家柳田国男在战时主张反战论,其理由是日本人本来应该在故乡死去,如果在南洋等外地战死的话,灵魂的去向就会无法确定。如果相信这种逻辑的话,在南洋战死的无数士兵的灵魂就无法回到遥远的故乡,永远处于被抛弃的状态。民俗学家赤坂宪雄的解释是哥斯拉之所以以皇宫为目标,是因为它是在南方死于非命的士兵们怨灵的化身,并列举三岛由纪夫对该片产生了很大共鸣一事作为旁证。那它为什么要以极其恐怖的怪物的形象出现呢?法兰克福派提出的“被压抑物的回归”这一图式,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真理。哥斯拉之所以很恐怖,是因为对于在战后民主化的繁荣社会中生活的人来说,战死者的影像是令人厌恶的,是他们尽可能想去压抑和排除的东西。这与日本人对战争的历史性忘却问题有着很深的关联。顺便提一下,哥斯拉造访东京的时候,天皇裕仁应该是54岁,正在埋头研究海洋生物。

  摘自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与战后的神话》p53-58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750176/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