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神探》是一部由杜琪峰 / 韦家辉执导,刘青云 / 安志杰 / 林家栋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影课的论文,现在发上来...
如同金庸武侠里的恩怨儿女都要有走江湖的必杀技一样,杜氏警匪片中永远少不了子弹的提味,大玩右脑的《神探》更是可以概括为“由一把枪引发的血案”。杜琪峰的电影,在枪支这一物象赋予了深刻内涵,使之不同于一般只是将枪作为屠杀工具的电影,而是让它从人的控制中“脱离”,作为事件的真实核心。
《大事件》里的七分钟街战长镜、《枪火》的绝妙站位,杜琪峰的警匪黑帮电影基本上三场不离枪,其中最绝妙的枪战游戏应属《神探》。如电影《魔戒》中由于指环的不断“叛变”引来了整整三部的追逐战一样,《神探》由一支枪的“走失”,搞得无数人的心惊胆战,最终造成了永远洗不脱罪的迷局。
丢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搞丢了身份。有一场戏,彬sir在森林遇见高志伟迷路的原本人格,他带着迷茫的神色不停在找枪,问答中知他并不清楚其他七个人格背着自己办了坏事。他其实不是找枪,是在找自己弄丢的身份,一天找不到身份就一天走不出去森林。同样的,何家安曾从容的讲自己在树林露营过两夜,可是就在同一个地方,当他从虚掩的土里爬出来时看见身旁无一人,为何会如此慌乱,像个无助的小孩?因为他的配枪和警官证都被彬sir带走了。能证明他的身份的东西没了。从这时,他的南亚小孩的人格才显露出来(相反,彬sir由于拿到了自己原来的枪,重获了身份,所以士气大增)。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6页),由此可知枪对于高志伟,何家安来说就是社会关系,是社会身份的象征,谁拿着枪谁就有着这把枪的身份。杜琪峰的意思大概也是想反思一下这种认枪不认人的现状。
有点儿像《无间道》中关于身份丢失后人性的探讨,但《无》更侧重于抛去限制后的善恶选择,《神》则反映了应对突发的人格素质。高志伟就显然素质没多高,一经吓就立马分裂成七个鬼。相比起来何家安强多了,由于他小孩子人格以稳定成型(贪欲不如高多),所以突发状况时只出现了两个人格,一个恐惧心理的依附人格,一个冷静理智的领导人格。在心理学上,失恋(失去身份在此处认为是同一种情况),是一种挫败的现象,会使人产生苦闷、焦虑、忧愁、怨恨、失望,使心理平衡失调。这时,人们会产生自我防御。发泄和直接攻击对象,都是自我防御的表现,何家安打死彬sir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况。安心理平衡的失调导致自己的懦弱性格呼之欲出,随便遇见个人(何搜查高一场)就立马从感性方面依附信服了,所以他把短信给了高看,并不是不相信彬sir说的话,只是(孩子)失枪的报复心理。不然他也不会在人都死光的情况下去摸一摸彬sir的脉搏。他的特点是(孩子式的)愿意相信和听话,如果这是彬sir还没死,以当时的境遇他一定会抛开失枪的怨恨,寻求彬sir帮助。可是这时人已死,那么现在的何家安就只好听从唯一的领导(女鬼)了,“先打电话给Gigi,再好好想想怎么编故事”。
影片中共出现了三个女鬼(客串的不算),分别是张美华(也算彬sir的),何家安的,和高志伟的。其中何和高,是同类型的女鬼,在他们暴怒或恐惧时安抚他们,作为人格中的智慧核心,处于指挥地位。这两个鬼看起来不近人情,却着实冷静周全,对何和高来说是母亲一样的角色。就如《致命ID》的Paris一样,女鬼是主角们的内心依附,是他们性格中的母性领导。
彬sir身上的鬼,隐秘的多,全片没有出场。他一直称自己能看见别人的鬼,还把耳朵割下来送给那个心里没鬼的老督察。那他自己心里有没有鬼呢。答案在那只耳朵上。如果说耳朵是他对于老督察的嘉奖,那么它就是心里没鬼的象征。后来彬sir曾两次被人揪掉耳朵,一次是在和七个鬼在厕所打架,另一次是何家安追车时扯断了他的绷带,并且这一次,他没有去找回。绷带和耳朵飞出去,彬sir开车走远,这一镜意在说,他的耳朵(人格)“掉了一地”,至此彬sir的另一人格终于显露出来(带有杀红了眼的意思)。但是我们并没有看见鬼,一来我们不是神探,看不见人心的鬼,二来,“透视眼”这块万能膏用的时候也是有限制的,只有当一个人格已稳定成型时才可以被看到。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第一次彬sir说不出来何家安的鬼,因为还没有状况能把他心里的鬼吓出来,彬sir的鬼也只是在他开枪的前瞬才表现出来。所以我们所听到的“鬼话”,是通过本尊的口说出来的——“放下枪,你开枪就和他们一样”和“我也是人,有什么不一样”,至于这两句话哪一句是他的分裂人格说的呢,当然是第二句。因为一开始在镜屋枪战时,他一直是对着镜子开枪的,对他来说,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捉鬼,不是杀人。而当他把直接枪对着高志伟的人肉靶时,内心起了变化。张美华(自私人格)曾说“人人心里都有鬼,就你没有,那就是你的问题”,彬sir的最后一句话是回答她的。当时张美华(温柔人格)说“不要理她(张美华本尊),我有预感,她会害了你”,就是这个意思。最后一枪,彬sir是以鬼对鬼的身份开的枪。
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鬼就不一样的多。她们大多数都是作为另一人格的逆反面存在的。张美华现实中背离彬sir而去,那么另一个自己就偏偏反着她干,非要呆在彬sir身边爱护他,理解他。这也说明在张美华内心还是有对彬sir的眷恋的,只是另一人格告诉自己,和他在一起没有结果。并且这个人格明显要强势的多,所以当时就把那个温柔的张美华踢开了(留给斌sir),自己带走一个自私冷酷的人格。被人主观抛弃的人格,《神探》里一共两个,一个是高志伟的,他本身有八个鬼,那个好的鬼被永远丢在树林里去了。另一个就是张美华的。她两种人格的针锋相对(车中争执),是片中唯一一次对立人格的面对面出现,其他人的鬼都属于轮流交替附身或是同仇敌忾的那种。这也说明了女性拥有更高级的心理。最终温柔的张美华是回到本尊身上去了,从她的消失,紧接着张美华失望的转身离开可以看出来。但是这不是代表她行动上的回头。她的两个人格是相互对立的,谁也不服谁,所以今后的张美华只是会内心上多一丝愧疚,而行动上并不会有多大改变。
《神探》是杜氏警匪中独树一帜的电影,它不同于《暗战》里有才之人的惺惺相惜和《毒战》的一张一弛,更不属于《盲探》的恶搞轻松。它是一部很专注,也十分狠的智力加体力片,彰显了杜琪峰除场面调度以外的 刻画心理战的能力,是港产犯罪片中难得佳作。
《神探》观后感(二):心里心底有鬼
世上每人心中都有鬼。如若你没有,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是的,每个人心里都有鬼,几只甚至更多。有男有女,有善有恶。但都是真实的。
心里哪只鬼在动,你就是什么样子。
心理学上说,每个人都有男性性格例如勇敢刚烈和女性性格例如温柔坚韧,哪个更强烈,性格就呈现出哪个特征。
不会总是一只鬼的样子,也许这会儿是这只鬼,过会儿就是那只鬼。人的内心由此而丰富多彩多变诡谲。
这是一个神经的侦探,也是一个神奇的侦探。他能看到人心里的鬼,而他自己的心里也住着鬼,相爱相杀,正如世间种种轮回,永无出头之日。
不要怕,鬼也是欺软怕硬的。人的一生总是一直在学着与心中的鬼相处,好深奥的学问,值得一生去探讨。
一个人的时候不要怕,毕竟心里有鬼在陪伴着我们。
本片的主人公神探陈桂彬称自己能够看到人心里面的坏东西,而导演把这种“藏在心里面的东西”具象化的表达给观众,是影片在内容上的出彩之处。除此以外,它对光线和声音的处理都拿捏的很到位。大多画面都运用黑色或蓝色的冷色调,在阴暗环境中制造侧光、底光还有顶光这样特殊的光线,配合着或清冷或神秘的音乐以及一些同期声,随时营造出一种紧张而诡异的气氛。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运用顶光特写拍摄了一排刀具,音乐低沉,一开始便给影片奠下了恐怖诡异的基调。之后用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刻画了何家安与陈桂彬的初次打交道,也为几年后何家安找陈桂彬帮忙破案做铺垫。而当时的陈桂彬正疯狂的砍着一头被吊起来的猪,用底光拍摄第一次展现了陈桂彬的怪异与偏执,令人费解。接下来陈桂彬要求何家安将塞在箱子里的他滚下楼,这一段仰拍与俯拍镜头相交叉,加紧了影片的节奏,穿插着几张报纸的图片解释案情进展,箱子不断撞地的同期声渲染着紧张形势的同时也暗示出陈桂彬对办案的偏执。最后箱子落地,一打开陈桂彬的第一句话便是:“凶手是冰欺凌店的老板”,又一张报纸插图报备了神探再次出手破案成功。痴迷于破案且破案手法独特的怪异神探的人物形象就这样呈现给观众。
另一位主人公何家安在影片前后性情发生巨变。在经历一系列情景在现后陈桂彬推测出一些案情,陈何二人走在街道上,这时美好而清丽的音乐响起,陈桂彬向前跑去,一脸微笑的何家安紧跟时候,逆光中下起了大雨,象征着破案得到进展两人的愉悦心情。在何家安与女友以及陈桂彬与“老婆”共进晚餐的那个晚上,镜头慢慢推进坐着陈桂彬“老婆”的座位,继而又近景拍摄何家安纠结的表情,然后何家安对着空座位说“很开心能和彬sir一起做事”,这代表着当时何家安对陈桂彬还是完全信任的。而在之后在一天里经历了被活埋、枪和警员证被陈桂彬拿去、见到了陈桂彬前妻和被枪指着头这一系列的事情后后,何家安的精神便奔溃了。顶光拍摄下何家安疲惫的坐在椅子上,阴暗的环境与何家安低落无助的心境相呼应。女友琪琪阻止他向上司报告,依旧是顶光,镜头特写在何家安阴沉的脸上,既渲染了低沉的气氛也象征着此时的何家安已性情大变,变得阴暗,为最后混乱枪战中只有何家安存活下来做铺垫。
影片在开始时误导观众陈桂彬有一个爱他的老婆,在剧情推进中慢慢便体味出真相:这个老婆是陈桂彬心里的“坏东西”。而对于这个真相陈桂彬可能也早就知道。在四人吃晚餐的那场戏中,陈桂彬把“老婆”抱上摩托驶去,这本应该是开心的事,可后期处理时却配上了一段悲伤的音乐,用逆光拍摄黑暗中的二人,特写在陈桂彬脸上,眼中似乎泛着泪光,向观众诉说着人物的复杂内心。在后来与前妻的争执后,陈桂彬无意中对“老婆”喊出“她看不见你也听不见你”,话一出口气氛瞬间凝聚,悲惨的音乐在这时响起,“老婆”轻声一句“take care” 后离开,镜头特写在陈桂彬脸上,尽显惆怅与无奈。接下来一个逆光拍摄的全景镜头,将黑暗中陈桂彬的影子拉的长长的,环境与人物心理合二为一,深化了陈桂彬此刻内心的孤独。
正如影片所说,每个人心中都有鬼,如果你没有,那么不正常的就是你。陈桂彬知道自己的鬼,只是一直不愿意去正视这个事实,直到影片末尾才说出:我也是人,我为什么要不一样。影片虽不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但相信何家安心中的鬼最终也会被发现被捉住。
《神探》观后感(四):神探眼里的坏东西
《神探》案情很简单,但是情节比较复杂,有很多理解上的障碍,很容易让人跟不上故事节奏。要理解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必须看清楚神探眼里的“坏东西”,把现实和神探的幻觉区分开来,所有故事情节上的谜团就会迎刃而解。
因为神探有一种类似于能看透人的内心世界的特异功能,这也是为什么他必须是“疯子”的原因。因为只有给他贴上“疯子”的标签,才能使这个功能显得不那么荒谬,才能增加特异功能存在的合理性。如果一个正常人能做到如此这般,就会大大削弱这部电影的现实性,使其接近一部无厘头的科幻片。
电影里第一次暗示神探能看见人内心里面的“坏东西”是在超市里面的小女孩身上,小女孩拿着一支类似唇膏的东西犹豫不决,身边一个很时髦的女生劝她偷。劝她偷的那个女生并不是真的存在,而是她自己内心的“坏东西”。
神探第二次看见人内心“坏东西”,在是西九龙重案组办公室,何家安向他介绍案情的时候,他听到对面一个穿绿色衣服的女人对他指指点点,说“如果他行,我把头砍下来当球踢”。但其实那个女人也不是真实存在,而是坐在桌子上的那个老头内心的一个声音。所以他过去打了老头一拳。
第三次是神探和何家安跟踪高志伟。高志伟一边走一边打着口哨,这时街上很神奇的出现了七个打口哨的人,画面在高志伟和七个打口哨的人之间切换。然后神探下车跟踪,七个人停下来,转过身看神探,神探若无其事的从七个人中间走过,七个人朝着与神探相反的方面走去。这时画面又切换到了高志伟身上,与神探逆向而行的变成了高志伟。理解这七个人很重要,因为这七个人在后面的情节反复出现过很多次。这七个人在现实当中并不存在,他们是高志伟七种性格的幻形。当然这七个人只有神探看得到。
在便利店里,高志伟点了红烧翅、一条斑鱼、半只炸子鸡和一碗白饭。然后何家安去跟高志伟谈。在点菜、吃饭和谈的过程中,画面反复在高志伟和一个胖子之间切换。这个胖子就是高志伟性格中软弱、胆小的那一面。何家安要跟高志伟谈王国柱的案子,胖子满头大汗、双手发抖,反映了高志伟内心的恐慌、害怕。但是马上又出现了一个女人,平息了胖子的惊慌,十分冷静的与何家安进行周旋。这个女人就是高志伟性格中狡猾、理性的一面。也就是说,面对何家安,高志伟先是恐慌,很快又冷静下来。从后面的情节可以断定,高志伟的性格当中,这个女人所代表的这一种性格占主要部分,在大部分时间支配着高志伟的行为。
胖子起身去上厕所(在去厕所的过程中,镜头也在高志伟和胖子之间进行了切换,暗示胖子和高志伟是同一个人),神探紧随其后,并对胖子发起挑逗,尿了胖子一身。胖子很害怕,不敢出声。然后胖子变成了那个女人,神探尿了女人一身。女人则比较冷静,问神探什么事。然后神探就被痛打。其实这个过程中,神探尿的是高志伟,打神探的也是高志伟。胖子、女人以及后面想要打死神探的男人和那群制止打死神探的男人,都是神探眼里高志伟不同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幻形,他比较胆小,又比较理智,同时又有点冲动和暴力,最后胆小和理智占据了上风,所以没有打死神探。
在树林里,胖子再次出现,让王国柱不要报电台,以免弄花档案,影响升职。在王国柱打电话的时候,那个比较暴力的人出现了,打死了王国柱。在与盗贼对峙时,作为理性代表者的女人出现了,制止了作为暴力代表者的冲动。
高志伟回到家里,很慌张的擦拭手枪(作为胆小的胖子出现),企图抹掉编号。抹编不成,然后侵入系统,将自己手枪编号与王国柱的手枪编号进行了对调。
以上是神探对过去所发的事情的推测。然后他开始对即将发生的事情进行预言。
神探预言,高志伟的七种性格将聚在一起,在一间屋子里制造东南亚人夺了王国柱的枪并将其杀之的假象。同时,高志伟还将在屋里放上自己在抢劫解款车和便利店时所用的面具,以便把两桩案子推到东南亚人身上。随后,高志伟将全力去找那个捡了自己手枪的东南亚人,夺回枪后,就会将其杀死。
神探预言的过程和真实事情发生的事情几乎在同一时间。西九重案组果然在在早晨接到高志伟举报东南亚人的那个电话。高志伟企图引何家安到现场,夺取何家安的枪。
在高志伟和何家安一起抓东南亚人的过程中,高志伟的内心是很复杂的,所以代表他性格的七个部分同时出现。
最后神探看见何家安身上的“坏东西”,他是一个恐惧的孩子,可是依然有世俗的精明,想着在神探和高志伟死后,如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把功劳算在自己身上。我不知道神探最后是不是因为看到了最丑恶的东西绝望而死。也许,一个能看透人的内心世界的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痛苦。
《神探》观后感(五):天才乘疯子的平方
如果有部电影以《七宗罪》的骨肉糅合《搏击会》的魂魄,你能想象这是什么电影?
如果有部电影云集了银河映像的3位旗帜性人物,你能想象这是什么电影?
它叫《神探》。
本来早已对港片不抱太大期望的我,这次着实给《神探》惊艳了一回。
之所以说《神探》和那两部电影相似,因为在角色搭配方面,《神探》和《七宗罪》几乎如出一辙,一老一少两个条子对付一个高智商坏蛋,而七个原罪则与“鬼”亦相互对应。另外,人格分裂在《神探》中表达也比《搏击会》更为直白,尽管不如最终揭晓那般震撼,却也算另辟蹊径。
电影中每个人心中都有鬼,邪念、懦弱、贪吃、冷酷、暴力、讥笑……这种鬼无时无刻存在于现实中,但普通人并看不到,除了一个人。
这个鬼,其实也可以说是存在于自身的人格(性格)。当你的主人格强大的时候,其他的人格会乖乖的守安分,而当你失去这个主人格的时候,那么你的其他性格便会产生分裂,如同病毒侵袭失去抵抗力的身体一般,趁机控制你。
如果你曾经有过感到朋友变了,或者朋友说你变了,即如此。
作为《神探》的灵魂人物,刘青云完美的诠释了这个天赋异禀的“非正常人类”。高高的裤脚,凌乱的头发,毫无章法的走路方式,神经质的严肃表情,实在对得起非他莫属这个词。但遗憾的是,高志伟这个本该出彩的多人格角色却因为戏份或者林家栋本身原因被刘青云的光芒掩盖,缺少观众期待待的强强过招场景(怀念《变脸》),反而是代表头脑的女演员抢戏不少,可惜。
如果这个角色是吴镇宇来演,效果又会如何呢?
戏中的彬警官之所以可以成为警队的神探,除了他拥有见鬼的天赋外,其身临其境的破案方法也让人目瞪口呆。把自己当作凶手、受害者,甚至尸体,以此感受案发现场而得到谜底。这种看似天方夜谭的做法,相信他周围没几个不把他当神经病,只不过碍于其确切的破案能力而已。
天才或疯子的所在所为,的确也不能以常理判定。彬警官在上司离任时割耳相赠,更是怪上加怪。在此导演也说了,梵高送朋友耳朵代表知音之意,彬警官割耳则代表尊重之情。这也可以想象,尽管彬警官与所有同僚格格不入,上司并未有因此而不重用他,所以对其上司心存感激。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会被逐出警队——因为没有人会再欣赏他。从他家里墙上贴的案例报纸以及在商店和他老婆的主人格所说的话也可以看出,他的确是被排挤出警队的,天才落魄倒也合情合理。
戏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深究。一场是活埋何警官时候遇到高志伟的主人格,另一场是结尾处何警官产生的另一个人格。高志伟的主人格游荡在事发现场,如同没有意识的亡魂,那是因为高志伟的另外7个人格抛弃了他,并且强行剥夺了他的记忆。这也暗合了彬警官身边一直存在的妻子的主人格为什么害怕他的前妻,那也是因为是被强行驱逐所致。
结尾处的新人格诞生,倒也合乎情理。毕竟需要一个更狠辣的人格才能拯救如此复杂的结局。有趣的是,戏中代表智囊的角色都是女性,无论是高志伟分裂出的7型人格中的头脑,还是结尾何家安的背后人格,以及警局中嘲笑神探的八婆人格,甚至是彬警官妻子的主人格,都是极具智慧和判断力的狠角色,莫非编剧惧内?
最精彩还是在最后。一个破败的仓库,4个人都拿着别人的枪,要杀死对方。现实的身影和虚幻的内心投射在镜子前,虚实间对垒,力量感十足。画面几乎简单到极致,没有特效、没有花招,甚至没有道具。除了几面破碎的镜子,就是几个破裂的人格,悬念在破败中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当彬警官最终也产生分裂人格的时候,他终于明白,其实他自己也是有鬼的,真够讽刺。
坦诚的说,把《神探》和《搏击会》、《七宗罪》相提并论还是有点高抬水准,后者无论编剧、导演、演员都是一流,而且没有致命的漏洞,方能经典。
《神探》在演员选择上半功半过,导演倒是保持了其一贯的高水准,编剧则出了个大勺子(另外一篇文字祥述),另外银河映像惯有的故作高深的毛病还是让这部电影减色不少。
也许我有点吹毛求疵,但这并不代表我对《神探》的不喜爱,它仍然是去年最好的香港电影。
为纯正港片喝彩!
演员:3.5分
导演:4.0分
编剧:3.5分
创意:3.5分
综合:3.5分
推荐指数:会得金像奖的片子,至少是最佳男主角
《神探》观后感(六):《神探》拉片笔记
第一幕
第一序列:(五年前。介绍人物)
1.何家安到警局报到,恰逢陈佳彬正在查案
2.陈佳彬让何家安把自己装进箱子里推到楼下,以此推理破案
3.陈佳彬把自己的耳朵割下送给退休局长
第二序列:(十八个月前。王、高在树林办案).
4.车上,王国柱怀疑高志伟偷钱而争吵
5.南亚人出现,偷井盖。王、高下车追捕
6.树林中王国柱摔倒不起,高志伟与南亚人举枪对峙后放走了他
第三序列:(现在。陈佳彬商店阻止盗窃,展现其天赋)
7.陈佳彬幻想的妻子为他选巧克力
8.陈佳彬看到一少女心中的鬼欲怂恿偷口红,愤怒制止
9.其幻想的妻子回家路上对陈佳彬很不高兴
第四序列:(何家安上门)
10.已是西九重案组成员的何家安在陈佳彬家门口等候多时
11.王国柱失踪、配枪丢失,何家安想请陈佳彬协助调查(激励事件)
12.陈幻想的妻子意图阻止陈佳彬同意协助办案。陈佳彬一边阻拦她,一边把不明所以的何家安推出门外
第二幕 上
第五序列:(陈佳彬初次接触案件)
13.何家安向陈佳彬介绍案情。陈佳彬把一心里有鬼的同事击倒在地
14.陈佳彬看王国柱的口供记录
第六序列:(调查王国柱)
15.陈佳彬与何家安跟踪王国柱。陈佳彬看到王国柱心里有七个鬼
16.王国柱在餐馆吃饭。趁何家安上去闲聊之时,陈佳彬观察各鬼的分工
17.陈佳彬在厕所里故意挑衅王国柱致使自己被打。因其中一鬼之语产生了他为什么不能开枪的疑问
第七序列:(模拟作案)
18.陈佳彬依次模拟嫌犯劫杀运钞员、麻将馆和商店店员的过程
19.陈佳彬得出各项数字结论。邀请何家安和女朋友晚上同自己和妻子吃饭
第八序列:(四人晚餐)
20.何家安女朋友对陈佳彬的臆想很不解
21.陈佳彬带妻子骑摩托兜风
22.何家安尝试与陈佳彬幻想的妻子对话。四人愉快进餐
第九序列:(失踪现场调查)
23.两人树林里挖坑,何家安自告奋勇躺入坑内体验
24.何家安被埋上后,陈佳彬见到高志伟的鬼,两人对话
25.何家安从坑里出来,发现陈佳彬不见了
26.陈佳彬开走何家安的车,驶离树林
第十序列:(何家安与张美华见面)
27.何家安到住处寻找陈佳彬,惊动正在屋里的陈佳彬前妻张美华
28.张美华警告何家安不要与陈佳彬来往,何家安开始不信任陈佳彬
第二幕 下(中间点)
第十一序列:(陈佳彬的独自调查)
29.陈佳彬仿照高志伟,在同一餐馆、同一座位,三番五次点了同样的菜。他无意间看到窗外的南亚人,得到了答案
30.陈佳彬冒充何家安,进入警局对高志伟的抽屉、柜子等进行强拆,找到一些证据。高志伟在暗中注视
31.陈佳彬在树林将自己掩埋
32.高志伟(众鬼)自己枪丢,将王国柱打死后拿走他的枪
33.高志伟(众鬼)修改王国柱配枪编号
34.高志伟(众鬼)伪造案发现场
35.高志伟(众鬼)将一少年抓住,用少年身上的枪将他击毙
36.陈佳彬得出真相,从坑里出来
第十二序列:(何家安被引入圈套)
37.何家安与其他警员一起调查一现场,不知系高志伟伪造
38.何家安追踪一名戴头套者,反被其制服。索要配枪不成后逃走
第十三序列:(陈佳彬与何家安分裂)
39.陈佳彬驱车赶来,看到何家安心里出现之前那名少年形象的鬼
40.何家安否定陈佳彬幻想妻子的存在。陈佳彬为不让何家安被杀坚决不还配枪,遂开车逃离,留下了他的假耳
41.与陈佳彬言语不和,幻想的妻子中途跳车消失
第十四序列:(陈佳彬见张美华,面对现实)
42.张华美到餐厅等待陈佳彬
43.陈佳彬来到餐厅看到张华美,便与幻想的妻子返回车里,张华美跟随
44.车里气氛紧张,张华美询问一案情后离开。陈佳彬终承认妻子是幻想的
第十五序列:(何家安决定独自调查)
45.何女朋友害怕影响升职,不让何家安报告配枪丢失。何家安决定自己去调查高志伟
第十六序列:(何家安调查不成,与高志伟联手)
46.何家安去警局调查高志伟配枪无果
47.高志伟邀请何家安一起调查南亚人的案件
第三幕
第十七序列:(决战,何家安沦落)
48.何家安与高志伟前往南亚人窝点。陈佳彬跟踪
49.何家安将陈佳彬让他提防高志伟的短信拿给高志伟看
50.一番枪战后,高志伟拿到自己枪,枪击了何家安。陈佳彬临死前帮重伤的何家安解决掉了高志伟,但他看见何家安此时心中已多了一个充满心机的鬼
51.何家安开始伪造现场,编造报告
《神探》观后感(七):我说它是“华语悬疑电影之巅”,你爱信不信
首发于公众号:广大影协,文末有二维码
作者|The Great Lee
关于接下来要说到的这部片子,先看一组数据:
此片在豆瓣页面上,长篇影评总765篇,其中378篇给出5星,279篇给出4星,1星的有6篇,豆瓣评分8.4。
只论好烂,数字已经告诉你这是一部怎样的片子。十年过去,三次阅毕,才发现它的好。自觉目前所学还远未能下笔评述。十周年上映之际,还是决定厚着脸皮写下这篇拙文,是向大家推荐,也是希望在落实成文字的过程中,能使得我对此片的解读会更加清晰。
这部电影,我称它是“华语悬疑电影之巅”,而又不止悬疑。
注:此文有剧透
一,神——神奇与精神病
开头,门上写着“西九龙重案组”,何家安(安志杰 饰)推门进去,他是来向彬sir(刘青云 饰)报道的。一位伙计上前提醒,叫他安静。
“彬sir在查案,上艮身”
“凶手”手握一把足以刺穿人体的长刀,逼向手无寸铁的“受害者”。他的脸上,好似夹杂着不舍和犹豫。下一秒,他刺向了对方
一刀,又一刀,他难掩悲痛情绪,捂脸后退。我在想,这是彬sir的悲痛,还是凶手的悲痛?暂且没有答案,而谋杀还在继续。
“受害者”身中数刀倒地,“凶手”蹲下,轻抚她的头,然后面无表情地,一刀,再一刀。
这时的面无表情,相比几秒前的悲痛。彬sir是到这时候才入戏吗?
下一镜头,爬过桌底,彬sir搬出一个行李箱,叫何家安跟上。来到楼梯间,他说他要趟在箱子里,叫何家安把箱子推下楼。面对这么奇怪的举动和命令,何家安没有任何疑惑,一句“Yes sir”爽快地答应。
难道不危险吗?
箱子一圈又一圈地滚下楼,伴随着箱子滚落,案子逐渐清晰,于是我们断续看到报纸的头版文字。
当箱子触底时,彬sir从箱子里踉跄地爬出,并宣告案子侦破。
凶手是雪糕店老板。
3分钟,案子就破了。果真,神奇。
镜头一转,画面中彬sir的脸,一种不知为何的扭曲和变形。
大家在庆祝一位老长官的退休,还有人送了一只狗给他作退休礼物。彬sir站在他面前,犹豫片刻。众人注视下,用手里的小刀,像梵高那样,生割下了自己的右耳,递到老长官的面前。
你我都会认为,这种事情只能是患有精神病的人才会干出来。后来彬sir说,耳朵就是送给老长官的礼物,因为他心里没鬼。
开场不到4分钟,台词不过几句。片子已经告诉你神探的“神”在哪里,是探案的“神”奇,也是行为上体现出的精“神”病。接着片名“神探”出现,倾斜的字体,扭曲和变形?
扭曲的镜头,在片中不止一两处,甚至可说比比皆是。原先我也以为是拍摄上的问题,是因镜头畸变而引起的画面扭曲。但转念一想,对构图摄影有严格要求的杜导怎可能允许这样程度的畸变。
刻意的扭曲是为了表达什么?我的想法还是杂的。干脆跳过这个问题,看看在后面的文字里,能不能回答。
片名出现前的这桩案子,与后面的故事相独立。作用是介绍“神探”彬sir,同时引出何家安这一主角。强调一点,此片以何家安为始,亦以何家安而终。
二,失踪的警枪
警枪这一元素在此片的重要性和作用,相当于人体的颈椎骨。片子过半时,你我和彬sir就认定了贯穿于此片“失枪案”的真正凶手是高志伟(林家栋 饰 下文为“高”)。
我们知道案子的真相是,在追捕偷井盖的疑犯的过程中,高在小树林里丢了枪,一同追捕疑犯的伙计王国柱(李国麟 饰 下文为“王”)要将此情况上报警台。这么做,足以断送高的警察生涯。哪怕不被革职,也永远不会升职。
高起初苦苦哀求不要上报,而王却执意要做。高怒从中来,干脆杀死王。其后编造出,疑犯杀了王之后逃跑,顺便抢走了王的配枪。
而王的枪其实就在高的手中。贪念深重的高拿着这把枪杀死了三个解款员,劫走170万。之后为了扰乱警察探案的方向,又打劫了一家便利店,枪杀了女店员,只劫走6千块。
那高自己的配枪呢?确是被嫌犯捡到了。嫌犯拿着高的配枪,抢过一家麻将馆,没有开过枪。之后,高就犯下以上提到的两宗命案。
从头捋清案件的顺序:高得知嫌犯拿着自己的配枪打劫,为了拿回自己的枪,同时让证词更可信,遂决定用王的枪杀人嫁祸,将警方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嫌犯身上。在追捕这样的悍匪又手握“铁证”时,他轻易就能找个理由扣动扳机。再然后,把手中的枪与面前的尸体一换,英雄磊落,清白干净,不仅升职加薪,想想床底还放着100多万,真乃人生赢家。
而他真的做到了,计划可说完美实施。只是不曾想在最后一刻,有人用第三支枪对准了他的脑袋。
是的,第三支枪。影片结尾,甚至还有第四支。片子最后的10分钟,人与人的对峙,枪和人的配对,使《神探》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片。每一次关系的变动,都是对过往的总结和颠覆。深究其中,对其逻辑缜密,故事天衣无缝之结果,叹为观止。
编剧韦家辉将香港警枪的特性,近乎完美地植入到故事中,枪既是使案子扑朔迷离的烟雾弹,又是连接角色间的桥梁,同时代表着一种命运,被握在不同角色的手里。
写到这里,案子也被剧透地差不多了。最后的结局,留待你自己去揭晓。
三,心里的鬼
彬sir通过将自己代入至犯罪现场,去感知凶手的犯罪心理,重演杀人的过程,以此作为查案的手段。这种特殊的天赋,多少与他另一种更加天马行空的特殊能力有关。即,看见人心里的鬼。
《神探》全片都是以彬sir的角度呈现,意味着他看见的鬼,我们也能看见,而他看不见的鬼,我们也看不见。
彬sir一步步看清真相的过程,除了到犯罪现场亲身体验外,也是因为能看见高心中的鬼。他第一次与高正面碰上的时候,数一数,有几只?
你我可见,高的心里住着七只鬼,为什么是七只呢?见大卫·芬奇导演的《七宗罪》,我就不重复那七个词儿了。
彬sir第一次与高正面交锋,是在厕所里。他故意把尿撒在高的脚上,期待着对方的反应。果不其然,这个举动唤出了暴怒的鬼(张兆辉 饰演)。“暴怒”一拳砸向彬sir,彬sir被击中后猛的撞向梳化镜,瞬间倒地,头上顷刻血流如注。处于恍惚之间时,又被拎起,再被砸向盥洗盆。这会儿彬sir可说是彻底懵逼了。
“暴怒”蹲下擒住彬sir,拔枪怼向他的头。编剧神之一笔,此刻尽现。
高身上的另外六只鬼全部跑出,其中五只尽上前阻止“暴怒”开枪,胆小贪吃的一只(林雪 饰)急喊:“不能开枪!”
这时何家安冲进厕所,多少起到一点阻止高开枪的冲动。毕竟在他的眼里,眼前只有一个人。
你可能觉得我在胡说,这也叫正面交锋!?明显是彬sir被完虐啊。
回顾一下,高赢了吗?
这恰恰就是一场交锋。彬sir付出头破血流的代价,获得了两点关键讯息。
被激怒的高会有如此凶残的行径,“暴怒”需要出动那么多只鬼才能被阻止,那么他有没有可能杀人?那只胆小贪吃的鬼,为什么一个劲地说,枪不能开?
厕所的这一遭,使得高有了重大的嫌疑。而往后彬sir在继续调查的过程中,在小树林里与第八只鬼的碰面,就确定了高是凶手。
这第八只鬼,是除了那七只外,高在小树林杀掉王后,被遗弃掉的一只。它不属于七宗罪中的一罪,它是高的本我,是善良的高志伟。而它也许会永远被困在小树林里。
人是什么时候变得世俗又自私的?我们走进由利欲和金钱构筑的金碧皇宫,脱下不合时宜的单纯,善良,天真,取而代之换上嫉妒,贪婪,自负。这换衣的过程,美其名曰:成长。
除了高心中的鬼,我们还看见何家安心中的鬼,一个没有主见又胆小瘦弱的男孩。
这个男孩,是何家安所有选择和行径的答案。
此外,就是彬sir自己的鬼。特殊在于,其不是彬sir性格的直接体现,而是他选择相信所以幻想而成,难过时陪他一起难过,高兴时陪他一起高兴的妻子,张美华(林熙蕾 饰)。
其实,哪怕身边的妻子并不存在,可她依然出现在彬sir的视线里,与彬sir分享喜怒哀乐,那又何妨。
这种想当然,被韦家辉拒绝了。
我们原以为彬sir对于妻子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而直到妻子与他告别时,原来他一直知道身边的妻子是自己幻想的产物。
一个人该孤独到何种程度,需要多勇敢,才能默许幻想出的存在。与她手牵手,一起吃饭,一起骑摩托,还能正儿八经地把她介绍给同桌的饭友,不顾同桌人的诧异,为她倒酒。
幻想而成的妻子,映照出彬sir不对俗世低头又孤独至极的灵魂。当自己率先道出真相,现实乘虚而入,抹杀去妻子的存在。无以言表的失落和伤痛,他早就忘记哭泣,也深知无法挽留。
小的时候,我有大大的梦想,大人们挤着眼睛说有梦想是件好事。其实他们心里并不在乎。
没关系,我自己在乎就好了,懒理世俗的眼光。
可不知到什么时候,我自己也不信了。于是我也告诉自己这是不现实的。人都要面对现实的,对吧?
从相信到不相信的过程,叫成长。
心里的鬼到底是什么?估计是此片最难言说清楚的部分。韦家辉似乎给出了好几种答案。是人之初真善美的体现,又是后天习来的陋习,或是纯粹的幻想。未必能说清,留待你自己解读。
四,杜琪峯的光与影
论光与影于电影的作用,那是教科书的事情,艺术本身没有答案。
韦家辉一颗光怪陆离的大脑,编织出一个涵义深刻,氤氲弥漫的故事。毫无疑问,韦家辉是《神探》的魂。他把魂交予给杜琪峯,杜导为这魂嵌上骨肉和皮肤,使其具象化。嵌上的过程,用到两种工具,光与影。
《神探》里的影,是改变。是从无望走向希望,又从陪伴走向孤独。
① 重返警局② 与妻告别影是鬼的暗示
影是鬼的隐现
影也是追逐的过程
那光是什么?理解了影,自然理解光。因为有光的地方就有影。
《神探》里的光,是不抢戏的存在,是影的舞台,是杜琪峯之所以为大师的理由。
文章写到上面,其实已经结束。但在看过影协公众号的上篇文章后(文章标题: 游达志和他的银河映像三部曲),又想多说几句
《神探》,作为一部“银河映像出品+杜琪峯执导”的作品。风格上是典型的杜琪峯式阴暗沉郁(特指杜琪峯的作者电影)。这种风格自创建银河映像后,逐步成为他的作者电影的固定风格之一。
韦家辉的奇思狂放,亦不需多加介绍。两人的编导组合,是银河映像的金字招牌。《神探》无疑是这对组合打造过的作品中质量最顶尖的一部。
关于《神探》,到此为止。但关于银河映像,尚有许多话可说。篇幅所限,不再赘言。影协用两篇文章,带出游达志,杜琪峯,韦家辉,三位银河映像的灵魂人物。但论及银河映像之灵魂,又怎能不提游乃海。也许下一次,有机会,再说说。最后,以八个字作结束。
银河映像,难以想象。
扫码关注“广大影协”《神探》观后感(八):神探
影片开头,刘青云拿着把菜刀猛砍一只血淋淋的猪,让同事把自己装在旅行箱里推下楼梯。刘青云说这招叫感同身受,刘说自己能见到别人心中的鬼,别人看他就是个疯子。刘青云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给退休的长官,因为这家伙心里没鬼。其实只是想让刘的造型看起来有点像梵高罢了。穿着九分的长裤,双手插口袋,帽子戴歪歪,蹦蹦跳跳地让我想起了片花里见到的周杰伦。虽然没想看《大灌篮》,不过片花里看着周杰伦那样子还挺可爱的,刘青云这里也是收放自如。
见鬼这个点子出得相当强悍,嫌疑犯的七重人格虽然吉利,但是除了一女的,一吃饭的,一打架的以外都没有太多的描述。其他那些双重人格的都还不错,只是那些演第二重人格的演员,闹半天演职人员表上都不知道该怎么把他们给填上,而且上面好些都是电影电视上的熟面孔。
其实还是担心自己再被刷一次,不过除了见鬼这点以外,情节方面都是平铺直述,没有再来过什么意外。最后还被结局恶心了一把,虽然镜子里是人格幻象,现实空间中是真人的镜头看上去很棒。但是一面面打碎镜子,人死了又起来这种样子又让咱想起了老式港片。听说这叫延续风格,不过我也确实不那么喜欢这风格。总体来说这片子还是很棒,只是挑刺儿而已。
http://imapollo.blogbus.com/logs/15199422.html
《神探》观后感(九):换枪
不太好看懂的电影,不过很有深意,值得一看。人性的黑暗面表现得很多。刚看完的时候执著于最后何家安到底如何换枪,如何编故事圆谎。看了不少评论之后又回去看了最后一段和前面一些镜头,我想,导演的用意应该不在几次换枪最后如何编故事,如何圆谎,而是,一心想要却无法圆谎的局面。陈佳彬的老婆对他说,“如果你看到每个人心里都有鬼,那就说明你自己心里有鬼。”每个人心里都有鬼,大家都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这点,而心地正直的人反而成了异类。陈佳彬对他幻想出来的老婆说,“别说了,没人看的到你。”他其实一直都知道自己活在幻想里,而变得势利之前的老婆可以说是他精神世界的唯一安慰,他通过幻想来坚持一些自己认为是正确和有人性的东西,但从没承认过这点,最后终于说出了这句话。
《神探》观后感(十):人人都有鬼,就你没有,那就是你有问题咯
神探陈佳彬是一个天才与疯子同体的人物,和天才画家梵高一样,他也曾经割下自己的耳朵。尽管破案无数,侦探能力超凡,却终被世俗认定是疯子一个,提早从警局里退了休。
探员何家安接到了一桩棘手的案件。案发地在树林,两名警员王国柱和高志伟办案之后,只有高志伟平安归来,而王国柱和他的枪则神秘失踪。何家安请来陈佳彬为他指点迷津,却未料到陈佳彬的“疯子”行为又一次在侦探过程中表露无遗。他断定高志伟就是此案凶手,并把推理建立在他自己大量的想象之上。他自称能看到高志伟的“七宗罪”,正是这些罪恶把高志伟引向犯罪之路。然而,要何家安相信这一切并不容易,因为他已经被高志伟的演技所迷惑。
1事实上该片映射了警魔徐步高,灵感也来自于此
已故香港警务处警员徐步高于2006年3月17日在香港九龙尖沙咀广东道与柯士甸道交界行人隧道中被军装巡逻小队警员曾国恆击毙,经过调查后,证实他涉嫌参与于2001年发生的梁成恩遇袭案及丽城花园恒生银行劫案,被香港传媒予以“魔警”的称号。
这个电影一开始我没看简介,没看懂,后来得益于我之前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才意识到这是描述多重人格的电影
放下枪,开枪就和其他人没分别。我也是人,为什么要有分别。(与做孤独地做个天才,不如平庸地做个凡人)
我们破案了,先打电话给阿玲,再想想怎么编这个故事(何成了第二个高)
2 其实影片要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心理防卫机制是多么的复杂,他是保护我们的,但我们也是尽量要脱去他的。
一九七七年,在美国俄亥俄州涉及连续强暴案的嫌疑犯比利密里根遭警方逮捕。但是,他对自己曾犯下的罪行居然毫无记忆。事实上,在他内部(包含比利在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性别方面也都各不相同。他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
3纵观历史上那些天才:
将石子放入口袋中沉河的伍尔芙
吞枪的海明威
切腹的三岛由纪夫
还有三毛,海子,傅雷,顾城
或许他们已经处于人群金字塔顶端,常常已经没有什么可激动的目标,尤其是搞文艺的人,更为敏感,精神空虚,还有就是对世间丑恶之事看的太透彻,但是又无力改变,愤世嫉俗,因而容易走向极端。
又或许,唯有这种人才容易在文学上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