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10篇

2018-08-19 03:0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10篇

  《在人生的另一边》是一部由法提赫·阿金执导,Nurgül Yesilçay / 巴吉·达弗拉克 / Tuncel Kurtiz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一):《天堂边缘》:天堂没有我的份

  这部电影在港台直译为《天堂边缘》,市面上的片名是《在人生的另一边》,似乎有点取钱钟书说的“写在人生边上”的意思。不想那么远,这名字怎么翻译都带着文艺味,又是人生又是天堂,讲了什么深刻大道理吗?

  其实没有。

  如果你接触过费斯·阿金(Fatih Akin)的作品,应该不会在这问题上犯难。他热衷于表现的,一直是旅居外国族群及其后裔,尤其是德国籍的土耳其后裔。因为身在汉堡的费斯·阿金本人就是名典型的第二代土耳其移民,他对父辈祖国有所眷念很是正常

  《天堂边缘》是个发生在德国和土耳其两地故事影片分为带小标题的三段,形式工整。三个家庭命运交错,六个人爱恨交织,将不同时空背景连接了起来。《天堂边缘》容易让人联想起《巴别塔》(Babel),但主题又没《巴别塔》来得大,毕竟后者一杆枪就牵扯了四个国家,而本片重复的只是费斯·阿金的跨国文化冲突。对于因猜忌误解而导致的悲剧,《天堂边缘》没有给出那种相拥落泪的圆满谅解,而是让儿子等待父亲的出海归来。

  这些还远不是影片的精彩所在表面上,《天堂边缘》给出了无数的巧合与可能,按照一般编剧手法,背景殊异的人物会在电影中途的某个时刻相遇,同时让观众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但《天堂边缘》化解了以上可能。影片获得戛纳最佳编剧奖,高明之处不在三段式、多线索,而在于这种化解。《天堂边缘》化解了片中包含着的不同寻找:女儿到德国找母亲,母亲到土耳其找女儿,儿子回老家找父亲;他们本可以互诉心声感动你我,但影片都回避了。他们没有生活在天堂,只能在边缘地带领教人生的玩笑

  从《在七月》(In July)、《勇往直前》(Head-On)到《天堂边缘》,伊斯坦布尔一直是费斯·阿金的故事终点和人物归宿。连接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正是伊斯坦布尔这个城市魅力所在。对欧洲而言,这里就是东方的开始了。几十年前土耳其就试图脱亚入欧,直到东欧国家纷纷加入欧盟,依然不见进展。不受待见的背后岂止欧亚差异宗教信仰不同、文化文明不同、发达程度不同,所有一切都影响着土耳其的国家动向,然后又落到某个身在国外的土耳其人头上———比如第一段的耶特(Yete)。《天堂边缘》说的,正是这些。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1094035/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二):C'est La Vie

  今天的计划是做饭,看会电影,然后去洗澡,然后做功课

  吃饭饭时,我就决定,今天不去洗澡,也不去看书了,直接看完。

  而当看到快要结尾的时候,我就想好了题目:C'est la vie。法语:这就是生活(这个词语功夫kungfu一样,已经成为了英语的一部分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电影中的错过镜头

  阿克苏去土耳其寻找艾塔,而阿伊坦却去了德国;

  艾塔遣送回德国,而洛塔也从德国追到土耳其,并追到了到处寻找艾塔的阿克舒这里,近在咫尺却依然错过。

  还有,阿克苏父亲和洛塔母亲在机场也是这样错过。

  想想,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经常这样错过生活,同时也被生活错过呢?

  明白了这一点,才发现,错过原来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最后一幕和开头呼应,让我想起了马其顿电影《山雨欲来》,太像了。

  这个电影触及的话题很深,特别反映了欧洲和土耳其的政治文化,价值的冲突,比如妓女,女同,社会主义者等,一系列高度敏感的话题都集中在这个电影里,是很具有挑战性的。

  但是,不论这些话题,观念冲突多么厉害,在最后,导演还原了人性,而释放了这些话题可能带来的压力

  阿克苏的父母为了保护儿子的生命,宁愿与真主为敌;

  而艾塔通过洛塔的死亡,也幡然悔悟:不再盲目追求所谓的革命,宁愿背上叛徒罪名,去平静地生活。

  不论信仰、思想主张有多么冲突,我们都不应该以牺牲人的生命代价

  C'est la vie 翻译成英语是this is life

  如果翻译成汉语有2个意思:

  1,这就是生活;

  2,这就是生命。

  电影如是说之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三):两小时三段,一点也不长(上)

  前段时间,留意欧洲电影奖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选拔,巡视风头正劲、横扫欧罗巴的几部影片,不外乎《四月三周两天》、《在人生的另一边》、《12》等。其中有采访法提赫·阿金,问对作品代表德国出征有何看法,他的回答有趣,假如汤姆·提克威用德语拍《香水》,那他觉得自己比较悬了(可参见《我在伊朗长大》、《玫瑰人生》和《潜水钟与蝴蝶》在法国代表资格上的选择)。

  看过《在人生的另一边》,有人会提出:它是不是犯了几年来三段式或多段式成风的大忌,尤其是对奥斯卡而言,这一两年该类东西未免见得太多。

  那这里就不提奥斯卡,它并非影片主攻方向,而是额外参与。应当说,《在人生的另一边》更容易被归到在三大节中争锋出头的一类。第60届戛纳电影节落幕多时,现在回头看到IMDB上万票投出近9分的《老无所依》,当时它一无无获,心中感慨又是好奇。评奖只是游戏,要怪可能是科恩兄弟之前拿过太多,而今年组委又力推新人。不是出于实力怀疑,法提赫·阿金和《在人生的另一边》能获最佳编剧已经是撞上大好运(2006年该奖项是阿尔莫多瓦的《回归》,许多人叫冤)。凭多数人的第六感直觉,三段式在第一次惊动世界的十几年后,徒劳地献技必然要减去三分实力,一副吃亏相。更直观的比较是去年墨西哥人伊纳里图和他建造的“巴别塔”,捞得戛纳最佳导演头衔,在奥斯卡也有一番作为。不过在这里,本人要迫不及待宣布,《在人生的另一边》强于“横跨亚非美三大洲、黄黑白肤色集合” 的《巴别塔》,它甚至不存在一条划分欧亚大陆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因为土耳其人从1987年就开始在盘算着脱亚入欧,只可惜迟迟未能如愿(本片会涉及到这一点)。这方面,《在人生的另一边》又可以和作为罗马尼亚新浪潮涌现出来的一系列片子相比较,它们(包括《四月三周两天》和《加州之梦》等)都是向着欧盟大集体走去,通过电影反映出背后国家与人民群体在十来年中的变化,消失多时的东欧罗马尼亚先到一步,作为德法英等国家不排除有好奇成分

  影片故事分为两部分,位于欧洲中心的德国与处在小亚细亚的土耳其,在世或不在世的人们,通过飞机列车汽车出现在不莱梅、汉堡以及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间。《在人生的另一边》的性质鉴别就像是导演法提赫·阿金的身份,在德国的土耳其后裔,那可能不是类似ABC般的背景简单,而是夹杂在两种文明(文化)、两个宗教(信仰)、欧亚大陆之间的差异,进步与落后自由保守,所有能形成对比名词,皆能被拿来一说。法提赫·阿金的野心总结的那么大,上面列数的只是不同可能。说到土耳其风土人情纯粹程度上,那自然还是要看锡兰老兄

  前面说到法提赫·阿金个人,那显然采取三段式表现德(国)土(耳其)差异,好比李安打通东西,于情于理都选择他所关注事物题材。抽取上一段落的一部分差异可能,外加上下两代人事实上存在的情感隔阂,《在人生的另一边》主题并没有多玄乎,沉重或警醒。三个家庭,一对土耳其裔父子,一对土耳其母女,一对德国母女,三段式一故事。看起来明明白白,不会有玩弄的痕迹,比如谁谁相遇在伊斯坦布尔的书店邂逅在汉堡的街头。我们把两个人重逢的可能看作一种概率,放大千万倍,在电影故事中成为了巧合的可能。比如《撞车》里警官舍身勇救妇女,《巴别塔》里屁孩高山放枪。它们还可以理解,而之后层套的故事将无数巧合凑在了一起。表面上,从《在人生的另一边》亮出第一段小标题《Yeter之死》,故事就有了俗化的可能,就等着谁和谁在什么样的场合下欣然热泪相拥巧遇,只是身为编导的法提赫·阿金多次消灭了可能。直到结尾,他都没让最值得相遇的人出现感动煽情画面,本来就没期待,更无所谓错过,驱车回归的Aksu甚至没有找着老爸,结尾情况是老爸出海,但应该快回来了,他一人在海滩上静坐。

  不算意外地发现,《在人生的另一边》三张海报都是偏忧郁冷调的蓝色系,人物背朝观众,面向大海。OK,很多人已经能联系到《一一》里洋洋的后脑勺或者海子诗句。影片一大用意就是露出了看不见的一面给观众,所以人生才有错过,也才应更懂得珍惜。不擅于也不乐意去用细腻感性文体来抒发上千百字,就是相信影片有那么一回事。我很惊讶于虎皮所说的,(《在人生的另一边》)相当于把《甜蜜蜜》纽约街头改成再一次错过(相较于多年前的一次),不过更远的可以想到《日瓦戈医生》结尾,日瓦戈仿佛看到了一个惊人相似背影,他下车追去,却赶不及。只是,那未免惨了一点。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四):追逐和等待

  一对土耳其母女分别偶然的介入了两个生活在德国的单亲家庭:生活空虚的土耳其裔老鳏夫阿里希望包养老妓女晔特,进而晔特结识了阿里的儿子——德语文学教授纳杰特;在土耳其惹上政治麻烦的艾塔非法进入德国寻找母亲晔特未果,被大学生洛特收留,和洛特母女生活在了一起。这对母女的出现让这两个本就由于观念差异而关系微妙的家庭的矛盾开始激化,并出现破裂的迹象。然而,两起偶然的死亡中断了破裂的进程,并宿命般的将他们带到了土耳其,两个独立的故事在土耳其汇成一个。

  细细算来,《在人生的另一边》这部影片中罗列了太多的矛盾:国家间的政治形态差异、文化差异、种族歧视贫富差距、宗教、同性恋、两代人之间的代沟……如果说政治问题、种族问题作为故事的背景尚有讨论必要性,同性恋关系可能多少为洛特执着的帮助艾塔的行为增加了一点说服力的话,那两个穆斯林警告晔特不能作妓女这一情节的必要性就实在令人怀疑了。当具体到家庭矛盾时,父子、母女间的矛盾虽若隐若现,却从未干涉故事发展,仅作为情节发展的副产物存在,最终这些矛盾也都得到了温情的化解。或许,这是导演的一种提示:对于我们这些平凡小人物而言,那些宏观的、深层次的矛盾尽管具有强大力量,可真正为生活轨迹提供拐点的力量仍然来自我们的内心。这种力量可能来自同情宽容,可能来自对生命的意义的好奇与追求,当然,也可能来自最没有觉悟亲情。导演费斯.阿金的这种意图借助两个人物的语言透露了出来,就在小书店老板解释自己为何要出售自己喜爱的书店以及洛特在电话里告诉母亲她如何第一次体会到生命的意义的时候。

  《在人生的另一边》是一部几乎没有高潮的电影,上次看到这种类型的电影还要算《鱿鱼与鲸》了。可是两部电影截然不同,《鱿鱼与鲸》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家庭伦理故事,它理所应当被讲成导演讲给我们的样子。而《在人生的另一边》讲述的则是在政治、文化等更深层次矛盾中的人们如何活着和死去的故事,它被极其不动声色的讲述就多少有出人意料

  费斯.阿金的不动声色体现在他对每个情节、每个镜头的一视同仁。无论是矛盾激化的情节,还是可以煽情的场面,无论是痛哭,还是落寞,是团聚,还是死亡,他都没有更多的停留。好像是在问:看明白了吗?明白了?好,下一个情节。也许正因为如此,前两个部分分别命名为《晔特之死》和《洛特之死》,让观众始终笼罩在不详的与好奇的混杂情绪中,以此保持观众的心理动力

  如果说费斯.阿金有什么偏爱,为某个场景放慢了语速,一路看下来,我所发觉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洛特和几个土耳其穷孩子的追逐,另一个则在片尾,纳杰特坐在海边,等待父亲打渔归来。因此在我看来,这两个场景也是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洛特的追逐暗喻着人们追问生命意义的过程。这段追逐,你可能永远追不上,虽然它离你并不远,就在你不熟悉的某个街头巷尾。也可能你像洛特一样误打误撞的追到,但你永远无法预料追到了什么,它像孩子的心一样无法猜测。而面对大海等待的,正是导演自己。费斯.阿金明白自己只不过是讲了一个故事,影响不了生活,就像影响不了大海,但是他愿意等待,并相信他所等待的结果像父亲一样即将出现。

  在一个充斥着诸多重大矛盾的背景下不动声色的讲一个小人物内心世界的故事,导演展现出强大的克制力,也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导演不得不淡化大多数文化冲突,对土耳其的政治、法律不做深入的讨论。虽然艾塔的出逃让人觉得相对于西方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土耳其的情况只能用糟糕来形容。但当洛特来到土耳其后,虽然遇到一点小挫折,但还是很容易的解决了。艾塔的牢狱生活也没有什么苦难,生活条件和管理基本无可指责(虽然顺便提了一下很多妇女是因为通奸而获罪),这和故事前半部分给人的感觉并不吻合。洛特的母亲最终如何救出了艾塔也未作交代。尤其为了让人不对晔特和洛特死亡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解读,她们的死亡被安排的偶然到近乎无厘头。因此,难怪有些批评认为导演太过于温情了(总觉得主角纳杰特的形象与费斯.阿金应该相当吻合)。

  非常欣赏影片的结尾。当纳杰特带着洛特的母亲和艾塔到乡下找他的父亲时,戏剧性仿佛要再次出现了。会面后又将是怎样的故事?我甚至在一瞬间怀疑这两个单亲家庭之间在故事开始前就存在着什么关联。然而导演只留下一个纳杰特望向大海的背影就戛然而止了。另一边是哪一边?相对于“另一边”,这一边又是哪一边?这些都是不明了的。“另”字给出的不是一个具体的方位,而是一个“望”的视角,最终与纳杰特的背影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五):“欧盟化”,是否是民众的声音?

  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无外乎是两个原因,一个是嘎纳的最佳编剧奖,一个是导演Fatih Akin 费斯 阿金。看完这部电影后,加上对Fatih Akin 费斯 阿金的初步了解,会将该电影简单的描述为一个土耳其裔德国人拍的:在土耳其“欧盟化”过程中国内冲突频发背景下,一个土耳其家庭、一个土耳其裔德国家庭和一个德国家庭发生的故事。

  这的确就是电影的初步架构,而且为了满足三个家庭发生的不同却有所交叉的故事,编剧将电影叙事结构变成了目前流行的多段式表现手法,在三段中充分表现出的人物的特点和在他们身上发生的巨变。

  但影片最终依然留下了悬念或者是思考给观众,父子是否还能重逢?一个德国母亲和一个土耳其女孩是否能重新组成家庭?也许很多观众希望能有圆满的结局,但我认为在土耳其目前的变革局势下,这样的结局不会来的那么轻松。

  是的,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带来的思考不仅限于对父子、母女、友情关注,更乐于去关注“欧盟化”这个话题。这或许是我的个人理解,是给Fatih Akin额外添加的元素,但我却认为从普通家庭的变迁中,看到“欧盟化”对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感受。

  或许来自德国的家庭已经感受到了欧盟的利益,他们也愿意用欧盟的大旗来扩大自己的同盟,更好的发挥民主,提升经济;但对于土耳其或者更加东欧的国家来说,“欧盟化”意味着取舍,民族文化的取舍,政治体制的取舍;

  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夏洛特母亲的转变,从一个在德国生活、享受的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转变成一个愿意在异国他乡、帮助一个陌生女孩的“激进分子”,在这样的转变背后也许是因为夏洛特的死,但我情愿认为是她本身骨子里就是愿意帮助弱势群体的人,她愿意帮助阿伊坦,德国愿意帮助土耳其……

  通过一个影片了解到其他国家正在面临的变化,真正感受导演艺术化表达的真实故事,这就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六):【影记】人生的另一边

  ⑴第一个故事:Yeter之死。妓女Yeter:“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德国人对土耳其人的种族歧视。纳杰特。街角即将卖掉的书店。老板:“尽管我置身这里,置身于这些文学名著之间,但是这里给人感觉像是博物馆,死气沉沉,如同已消逝的历史。”

  ⑵第二个故事:洛特之死。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其实巧妙地穿插于第一个故事之中。

  ⑶第三个故事:人生边缘。“你是怎么认出我的?”“你是这里最伤感的人。”女儿的日记:“……尽管妈妈并不完全理解,这点我一直觉得很诧异,她就是这样的人,或者说是完全独立的人,这些我都是一点一滴才学会的,我发现自己在遵循她的足迹。也许正是因为如此,在我身上她发现了自己的影子。”《铁匠之女》的书。

  ⑷费斯·阿金的电影竟原来是这么得迷人,看《人生的另一边》的过程让我兀自觉得通体清畅。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七):两条线索,不用专心

  故事讲得过分干脆,不用去思考,事实总是突如其来,接受,接受,只要接受就是,没有任何滋味。找个妓女,养来做情人,心脏病就发作,一巴掌竟然出了人命。冲突,不停地冲突。再冲突。

  为什么我们对世界充满敬畏,因为我们体验的教训不够多。

  德国的教授儿子去土耳其收养死者的女儿,死者的女儿在革命,流亡到了德国。于是交错,于是遗憾,于是人生从哪来回那去,于是我们就期待着巧合发生。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革命。这是美国总统说的话。我们一代代地实践。

  土耳其的小朋友开了一枪。打碎了革命。年轻不是错,冲动不是错,意外更不是错。错的是我们对未来心存背叛,对过往过于懊悔。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八):从德国到土耳其 从汉堡到伊斯坦布尔

  片中出现了三座主要城市:汉堡,不莱梅,伊斯坦布尔。当然还有特拉布宗和其他土耳其城市。

  我想到了联盟杯,北方德比汉堡和不莱梅在半决赛当中大战两回合,鹦鹉军团笑到最后,于是,在伊斯坦布尔萨拉焦格鲁球场的决赛当中,缺少迭戈的不莱梅迎来了斯尔纳领衔的顿涅茨克矿工。厄齐尔赛前说,这是我们的主场,不错,厄齐尔是土耳其移民,为德国出战的厄齐尔理应得到球迷们的支持,不过,沙夫的球队却失手决赛。

  我想说的是,从塔什彻到厄齐尔,土耳其人在德国的地位随着足球越来越高。尽管如此,民族的劣根性依然难改。德国严谨,强调纪律,土耳其人散漫,不修边幅。很难想象在情歌球场奋战了几个赛季之后的尼哈特回到贝西克塔斯之后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土耳其人给人的印象是只言片语难以形容的。

  一些问题,上升到政治层面之后似乎就难以描述了。这部片子的叙事方式和《我呼吸的空气》非常相似,同样的镜头在片中穿插表现,整个剧情显得更有节奏感。

  不得不佩服费斯阿金的导演能力,当然这也和他的经历息息相关。

  土耳其有过独裁的历史,尽管人们对于凯末尔政府是否独裁存在疑虑,但是事实就是没有凯末尔的独裁政府,土耳其的改革几乎难以忘记。突厥人血液里流淌着反抗的基因。

  于是,你很容易解释为什么欧洲杯上完成逆转的总是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不愿意加盟欧盟,这在当时,在现在,看上去都是非常滑稽的。不过,看完这部片子之后,你会觉得一点儿也不滑稽,土耳其人骨子里就蕴藏着这样的情愫。

  最后一个镜头,同在一片蓝天下让人顿觉思绪万千,那艘泊在岸边的船只似乎孕育着什么。从这里起航,需要多久才能到达德国,我们不得而知。

  只是,在同一片蓝天下,德国人和土耳其人之间却一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本片正是展现了这样的关系,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九):某种平衡

  看网上的反应,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好像都是为其中个人间的矛盾与谅解所触动。但是于我,矛盾若不是出自一个不可避免地造就之的深刻原因,就不值得成为矛盾,其谅解也就不值得被视为可贵。

  这就是我喜欢这部电影和此类电影的原因:普遍的、深刻的冲突,它如何具体地塑造成某几个人的物质和情感经历——两者都是需要被知晓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够明白有些事情为何发生在我们身上,然后预见我们的应对又将如何继续影响他人。

  在这里所谓普遍的内容就是,为什么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们,会发展出如此刺目的差别,以至于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追求个人和集体幸福的途中遇见的是不尽相同的阻碍,以至于同一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所有,以至于全球化不是一个均匀的过程;并且这种悖反无处不在。但这里要讨论的不是原因,而是其结果以及可能的解决。

  洛特的母亲和纳杰特的对话。一个讲完古兰经故事之后另一个说,圣经里也有同样的故事。虽然电影主要没有讲宗教,但宗教典故在这里做了一个隐喻。我以为这种相通之处就是出口。不同的宗教(其他的思想体系也一样)把人禁锢在对于不同世界秩序的信仰中。然而实际上或许一直都存在着同一种仁慈,这种仁慈就是纳杰特的父亲“即使与真主为敌,也要保护儿子”;在这个意义上,这种仁慈就打破了边界。

  有一点要提的是,人可以采取不同的立场,但是对事情本身要有足够的洞悉;随之,面对它时要有涵养。这于我比立场更重要。先前洛特的母亲和艾坦对话时,老太太说,I don't want you to talk like that in my house, you can talk like that in your house, ok?后半句就是我所欣赏的智慧。艾坦说,ok. 这同样也是。她是尖锐的,但是在这点上她没有争辩(尽管无奈、甚至痛心,但她有这样的认识)。我想是这样的基础才使得她们后来,一个失去了女儿一个失去了母亲之后,能够变得亲如母女。我认为她们在思想上还是永远都会有分歧的,但是由于那种智慧,她们已将这种分歧在共同的、实在的生活中抹去了。

  现实中不是每件事情都解决得如此完整、祥和而又带以妥协的苦涩(及其揭示)。一切都还在变幻地继续。因此我还要补充的是,这部电影尽管是现实的,但也仍然是理想的。

  (还有很多小细节,一直传达着某种一致的情境和意义、意图,不提了。)

  《在人生的另一边》影评(十):《在人生的另一边(Auf der anderen Seite)》:生命是偶然

  http://blog.trivialfilm.com/2013/08/auf-der-anderen-seite.html

  在人生的另一边 Auf der anderen Seite (2007)

  在人生的另一边 Auf der anderen Seite (2007)

  在人生的另一边 Auf der anderen Seite (2007)

  继续看完HDTV版的电影。此外,本片的IMDB250评分很高,让我很好奇。

  电影讲述六个人在法国与土耳其之间发生的故事。一个来自土耳其的老人在德国居住多年,养育儿子成为大学教授。老人孤独寂寞,想花钱让一个来自土耳其的妓女陪伴自己。妓女刚刚遭受宗教份子的威胁,于是答应了老人。可是相处没几天,老人就心脏病发作住进医院,妓女好心照顾他老人却不领情,并且失手打死了妓女。就这样,老人被关进牢中。儿子知道妓女有一个女儿,于是来到土耳其想资助她上学。儿子找不到女儿就买下一个书店,在土耳其生活下来。妓女女儿其实是一名武装份子,她遭到土耳其政府抓捕逃到德国。女儿在德国被组织撵出门流浪街头,遇到一个德国女孩热心的帮助。德国女孩让女儿住进自己家,虽然母亲反对。随后,女儿与德国女孩发生了关系。女儿在德国很快被警察抓住,德国女孩用母亲的钱帮她寻求政治庇护。一年过去了,女儿还是要被遣送回土耳其,德国女孩不顾母亲反对来到土耳其。德国女孩准备继续帮助女儿,就租下儿子的一个房间打算长期生活。女儿在德国女孩看望自己时传给她字条,让她帮忙传递手枪,但她在取枪后被抢,并被抢劫的小孩用枪打死。德国女孩的母亲伤心的来到土耳其,同时儿子父亲也被遣送回土耳其。德国女孩母亲与儿子见面后让他想到父亲,原谅了他。最后,儿子去土耳其海边寻找父亲,母亲留在土耳其生活,女儿则因为德国女孩的死而妥协出狱了。

  这又是一部讲述土耳其人在德国的电影,与《勇往无前》很像。查了一下资料,原来两部电影编导是同一人。既然这样,我也就明白了导演的意图,也就是本片的主题:通过电影故事表现土耳其人与德国人互相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同时反映这两个国家的一些现状。说白了,电影讲得是两个国家、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就仿佛是中国人拍摄一部“中国人在美国”的电影一样。

  本片导演讲述故事的方式是采用三段故事,很新颖,而且结构有点像环式结构,只不过它不是封闭的。但它实质内容还是讲述人生的生老病死,而且采用的是“偶然”的方式。通过电影故事可以知道:母亲是偶然死的,女儿是偶然遇见德国女孩的,德国女孩遇见儿子是偶然的,德国女孩的死也是非常偶然的……。总之,本片故事告诉观众朋友们,生命都是没有规律的,一切都是偶然发生的,生生死死不过是随机而来。

  此外,电影还表现了土耳其与德国两个国家的多个方面,比如法律制度、宗教、库尔德与土耳其人的冲突,等等。这些是一部反映现实的电影中所必有的,我已经看得太多了,所以也就没什么感觉。无非是人性、理念、宗教上的冲突而已,俗套而又幼稚。

  电影拍摄方面中规中矩,叙事上没有独特之处。此外,通过影片画面可以看出土耳其语与德国的城市差异并不大,两者最大的不同是伊斯坦布尔多了很多清真寺。至于街上的抢劫小孩,这在治安不好的地区都会发生吧。

  本片大部分演员表现很普通,除了Hanna Schygulla的表演让人有些动容外,其他人都是中规中矩。片中饰演土耳其角色的女演员都很丑,尤其是Nursel Köse。难道土耳其没有漂亮女人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结构与故事很精巧的电影,同时还反映了现实,是一部中规中矩的艺术电影。

  urgül Yesilçay

  atrycia Ziółkowska

  ursel Köse

  序列:1104

  Auf.de.anderen.Seite.2007.720p.HDTV.x264-MCR

  2013-08-12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