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10篇

2022-05-18 02:07:38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10篇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是一部由冯巩 / 杜民执导,冯巩 / 闫妮 / 牛群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一):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的官方主页上称,这是一部“相声式电影”。

  按我的理解,一般说一部电影象“小品”或者“相声”,都不是好话。而是说这电影在技术上太差,不能调动合适的电影语言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所以这电影的官方主页上这句话到底是夸她呢还是贬她呢,这话的人懂不懂什么是“相声式电影”呢,我还真不知道。

  但是想起冯巩以前拍的《没事偷着乐》也是天津方言讲天津故事,那电影拍得真不错,冯巩演戏还算有点本事。 而国际上演而优则导的大牌还真有几个很不错的,也许冯巩导演电影也行呢。所以我去看了这电影。

  看完以后,我觉得那句“相声式电影”说得还真对,

  随便找个小电视台拉个班子,捡个相声段子,配上画面,也不会比这电影差多少。

  这部电影毫无电影语言可眼。故事是东一段西一段,直接凑在一起。几个演员是憋足了劲,一站稳了就开始讲段子(荤段子还不少),也不管跟情节人物有多大关系。镜头机位一律摆在两个演员前方,对着两个说相声的,动也不懂,纯粹是相声节目转播。

  但是这也就罢了,如果有个好故事,加上几段能把人逗乐的笑话,那么也值了。

  可问题是,这电影的相声活脱脱是个二十年前的相声。

  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纺织厂里。电影中所有的事情,选段长啦,换工作啦,发奖状了,全是纺织厂里那点鸡毛蒜皮的事情,所有的人还全都乐此不疲。所有的人物,不是厂里的员工就是员工的家属。

  这个厂如果真的是存在于现在,那就一定是建在荒岛上,完全和社会没有一点关系。

  这帮子人成天想的就是酱豆腐避孕套,什么下岗啦、房价啦、商品经济啦、和谐社会啦,和他们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一群人集体装傻。

  对比一下冯巩之前主演的《没事偷着乐》对地层人民的关注,《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完全是在回避现实,粉饰太平。冯巩拍的这部电影缺乏基本的社会良知。

  好吧,再降低要求,连社会良知也不提了,单看情节和人物设置。

  这部电影可以当作人物脸谱化的教科书。不仅是好人全好坏人全坏。而且好干部爸爸的儿子在学校也是干部,坏干部爸爸的侄儿乱搞男女关系,坏干部爸爸的儿子是学校的小霸王。

  整个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那套东西。

  再看电影里的那点事,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一方面是责任,而另一方面,他还真不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了,他还真以为这世上有群众和干部两种人,干部中又有好干部和坏干部的细分。真没有见过这么愚蠢的自以为是。

  电影批判的那点事情,谈恋爱后和人分手,女孩子要自杀,干部就要去告男孩子的状。我就搞不明白了,这算是什么罪过?二十年前这个也不算是作风问题吧?有纺织女工要调去别的部门做行政工作,女工的干部说人家能力差,不放人。用人单位自己要用什么人跟原单位有什么关系?利用手中权力限制人员流动这又算是什么道理?

  算了,不说了,总之是一部愚蠢到不可思议的电影。

  其实关于这个纺织厂内部的权力责任利益问题,还有一些额外可以讨论的话题。不过和这个电影其实并没有关系。我以后另写一个帖子来谈这事吧。

  IMDB上没有得分,我打2分。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二):幽默的乐观

  刚看完大学生电影节的该片展映,见到了冯巩。

  觉得就像冯巩自己所说,他长于语言,所以影片的人物塑造上语言比重较大,加上天津人个性上特有的,善于用言语表达很细切的感情,因此笔者仅从语言这一点上,对本片说一点感想。

  幽默。“——我脸就是工作证。

  ——对对对对,主任这脸就是规定(龟腚),规定,请。”

  “——如果有来世,你能娶我吗?

  —— 能,一定能。能带我媳妇吗?”

  “——你乐嘛?沈飞飞怎么没有参加测评呢?

  ——她回宿舍了。今儿肚子疼。

  ——肚子疼?

  ——没看电视啊?每个月,都有几天不适的感觉。

  ——好嘛!我记她上礼拜不已经不适一回了吗?

  ——上礼拜不适跟这礼拜不适这俩不适不是一码事!

  ——好嘛!这绕口令啊这个。”

  “我又没有放生的任务,带你去干吗?”

  包袱。“当干部拼的首先是学识,然后是身体。你身体不错,就差着学习,孩他妈,拿点钱,咱请咱孩子吃顿包子,好好补补脑!”

  “当干部拼的首先是学识,然后是身体。你学识不错,就差着身体,你要是倒下了,我和妈妈怎么办?妈妈,拿点钱,给爸爸好好补补身体!”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三):巩哥还得拿影帝

  比起那些不断装逼的莫名电影,一部能让大家彻彻底底疯笑的作品似乎更适合我们啦。第一感觉《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就像当年看《甲方乙方》一样,冯巩——一个著名相声演员,没事儿就到电影圈来搅和搅和、掺合掺合、腻乎腻乎,没事儿就拿个影帝什么的,谁指导真正的原因。他自己那句话说得挺好,咱就是——相声演员当中电影演得最好的,电影演员中相声说得最好的,这年头,玩儿的就是一综合实力!

  :演冯巩儿子的那小孩儿绝对是个天才,虽然10岁就长了一副40的脸,(老天就是如此的公平,让岁月的痕迹过早的留在了他的脸上)但演技不错。但最近我也发现了一批小孩儿演技都不错......(名字省略了)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四):做坦荡的人

  我喜欢片子里透出的浓浓的人情味,那八九十年代中国天津市井小民平凡的生活。

  很喜欢里面的冯巩,很多人眼中这样的人真傻,我看到的是内心无比的正直和负责。善良的处于弱势的人们是我最关注的对象。

  居住在深圳,我连对门住的是谁都不知道。我羡慕那样的生活氛围,我想体验。

  你会发现,生活中最重要的不是你成就了什么事业,而是你通过什么方式成就了自己。冯巩无悔自己的一切,面对上帝,他心里坦荡荡。我想要的也就是这种状态,屹立天下。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五):很多地方的眼泪还很真

  你图什么呢?

  图一顿农家饭。

  感觉大鱼没有看到,有大肉。

  这个电影我楞了一下就是做什么再被看不起都无所谓,被自己儿子的同学看不起算是载到底了。当儿子说:妈妈,给爸爸吃顿包子补补。这种时候,男人的脊梁还能硬吗

  很不喜欢冯巩的风格,但喜欢一个爸爸的自尊。

  断断续续看的,觉得闫妮那段有些生硬: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纺织女工就是纺织女工:以后干那事别拉帘子,树叶比帘子厚多了,这才鲜活

  里面演冯巩的老婆演员把我愣住了,我曾经很喜欢这个女演员,她演过《编辑部故事》里的《我不是个坏女孩》那集,当年和史兰芽算是我的梦中情人类的,史兰芽现在越来越造作了,可这个女孩,我的神啊,——不过看得粗俗劲头过去了还是蛮喜欢的:搞得像偷人似的。爽气。

  这个电影是天津方言的:你们猜不到了不。这种效果普通话就是出不来。看这样的电影,感觉就像听李伯祥的相声一样,别说,那个演车间副主任的就是个说相声的。我现在基本都忘记牛群和冯巩说过相声了。

  很生硬的一部电影,但很多地方的眼泪还很真。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六):《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评论

  还是一样的小人物,尽管小人物这回当上了干部,但还是小人物。一个什么都管的工长,大到计划生育小到肚脐眼;一个什么都管不了的工长,下级跟他扯皮、吵闹,还敢“去他奶奶的头”,上级对他敷衍推诿,副工长的人选不但不和他商量还瞒他骗他。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特点:官迷、胆小、牢骚、直率

  官迷

  么都管的工长,大到计划生育小到肚脐眼;一

  干部这个我们多少已经有点陌生的词汇却成了王喜的口头禅,一张嘴就干部长干部短的。甚至在他的影响下,连他儿子都那么在乎两道杠三道杠的了。在一个普通的中国人眼里,官这个字眼本身就带着很多神秘的光环,似乎当上了官,一个人就从面子到里子都有了一种神圣的气质了。

  胆小

  多年前的胆小就让他失去了他爱的女人。一个不亚于武侠小说的动人的爱情故事。没有义薄云天的侠客,没有了倾国倾城的美女,没有了造化弄人的巧合,剩下的是同样的相爱的人不能牵手,有情人终待来世。一切都因为他没有说那句“非你不娶”。现实中没有死去活来的殉情,没有爱恨交织的恩怨,有的只是很平淡的生活。日子还要过下去,武侠小说没事也可以看看。

  个什么都管不了的工长,下级跟他扯皮、吵闹

  牢骚

  一个干部嘛,要注意自己形象,不能想群众那样发牢骚。可是有时候实在忍不住,特别是在澡塘子的时候。脱光了衣服还哪里分得清谁是干部谁是群众啊。

  直率

  人物这回当上了干部,但还是小人物。一个什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是有文化的人善于将自己没文化的一面掩藏起来,而没文化的人没有什么可以掩盖的东西。没文化的人让你难受是你不知道怎么才能不难受,有文化的人让你难受是你知道怎么难受。直率的王喜到了一个最直率的地方——澡塘,在那里没有人能够再掩盖什么。直率的王喜也同样直率到了人们的心里面去,当上了副主任,但愿现实中也能如此。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里没有什么大奸大恶,也没有什么大善大贤,有的只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他们即便是最坏也就是欺骗良家妇女的感情,始乱终弃(高平),法律都不能给他定罪;他们就算是使坏,也不过就是谋取一个别人“给两百块钱都不干”的工长的职位干干(姚丽);他们就算犯错误也不过就是爱了不该爱的人(赵晓玲)、想要离开坚苦的工作岗位到工作条件更好一些的地方去(沈飞飞);他们就想做好人也只能帮人找一个很卑微的工作,能够混口饭吃(王喜老婆)。然而,在这些普通和平凡的故事背后,在那些表面上诙谐幽默的话语之中,我们似乎总是能够感到一种别样的心酸和无奈。

  一个处处不如意不顺心的工长却总是一副开心的样子,一个本来令人难受压抑的故事却是一个喜剧,这就是《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以喜剧招徕观众让你感到的却是心酸。

  个什么都管不了的工长,下级跟他扯皮、吵闹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这部电影似乎一下就把人拉回到了二十年前。二十一世纪了拍的电影还想八十年代的,也真够不容易的。不知道究竟是我们的眼光太脱离实际了还是电影本身太落后于时代了。但是无论如何这就是中国,各种不同的生活境遇早就了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不知道这部电影能够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是至少它会在历史上留下它自己独特的印记。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七):[电影]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王喜手下的女工被厂里的无赖高平玩弄,在宿舍服药自杀,幸好被王喜及时送到医院。高平是厂里一个处长的儿子,所以这事儿没人敢出头,王喜气不过,向厂保卫科施压,高平得到风声跑来找茬。仗着有点背景,高平气焰相当嚣张,根本不把王喜这个小小的工长放在眼里,嘴上骂骂咧咧,还想动手,王喜顿时火起,一个擒拿把他摁在桌上,车间主任却突然冲出来拦住王喜,高平趁机在王喜脸上狠狠打了一拳。主任拉了偏架,放跑了高平,却拿一大串厚黑哲学教育王喜,王喜知道主任在胡搅蛮缠,但也只能无可奈何……

  高平闯进车间,径直跳上王喜的办公桌,王喜没有马上阻止,继续拿抹布擦桌子。

  高平:你是老王吧?

  王喜:我是老王,没吧。坐吧,那刚刷完漆。

  高平跳下来,拿手摸一把,发现上当。

  高平:哎,那我找乐?

  王喜:那是你坐的地儿吗?

  高平:我你妈就坐了,你你妈把我怎么着?你你妈也太不讲究了,我你妈高平怎么得罪你了?哎,你你妈为嘛上保卫处告我去?

  王喜:把你妈先送回家,咱们再说,行吗?你干嘛了,你心里最清楚。

  高平:我不清楚。她自己乐意,和我有嘛关系?

  王喜:年轻人啊,做事要负责任。

  高平:嘛责任?我不就跟她上床了吗?哦,我上床我就得娶她?嘿,哎呀,老王啊,你呀,好好搞笑哇。再说了,我愿意跟谁上床,我就跟谁上床,怎么啦,眼馋呀?眼馋没关系呀,把窗户看直播去,我们家住六楼。就你老王,还管我?被窝里伸脚丫,你算第几把手?

  听他越来越不象话,王喜忍无可忍,把抹布甩在桌上。

  王喜:我是一把手,我是她领导。我跟你说,你别张嘴闭嘴老王老王,老王是你叫的吗?

  高平:呵,我今天就叫你老王,你不就是一破工长吗?老王,还真拿自己当领导了,老王,你真……

  说着高平又抬屁股坐桌上,王喜掀起另一边,把他周下来。

  高平:哎呀!你你妈跟我动手啊你?

  高平扑上来,对着王喜面门就是一拳,王喜一个擒拿把他放倒,高平脸趴在桌上,动弹不得。

  王喜:就你这小破身子板儿,还想跟我玩轮子?告诉你,我要不是工长,你这会儿你早趴地下了,知道吗?想当年我玩拳玩跤的时候,你你妈还是液体呢……

  主任突然从门外冲进来,扑上来夺人,高平趁机挣脱。

  主任:住手,太不像话了,这是干嘛呀这是!

  王喜:不是,我跟你说……

  主任死死抱住王喜,高平趁机上来在王喜脸上狠狠打了一拳。

  高平:我告诉你哎,有本事你别走,我你妈喊我歌去,一会儿不把你脑袋拧下来,你不知道你脖子上扛着一丸子。

  主任:给你吕伯一面儿,让他这丸子再扛两天,快走。

  王喜被主任死死抱住,挣脱不开,高平隔老远继续叫嚣。

  高平:得,给您面子啊。以后你在乍刺儿,我就划拉平!

  说完赶紧溜走。

  王喜:我,我……

  主任:你干吗啊你这是?你,你怎么不明白呢?好鞋都不踩臭狗屎,刚才我要是不抱着你,你真把他揍了,崴了!他天天跟你在这办公室门口,他跟你起腻!西瓜皮擦屁股,越采越腻乎。再说了,我要不跟他假装地嚷嚷,他能走吗?

  王喜摸摸脸,一屁股坐下,主任坐他旁边。

  主任:我对你说,就对这种臭狗屎,就得用这种苦肉计,我用死他!你想想,我走啦啊。

  主任起身出屋,王喜一脸沮丧。

  王喜:我怎么觉得,中计的是我呢?

  故事是老掉牙甚至跟不上时代了,影像也旧,类型还是个典型的平民喜剧,讲的都是小老百姓的辛酸和尴尬。为了那一点点做人的尊严,王喜天天把“干部”放在嘴边,好像这个称谓真能抵挡现实中所有的落魄与失落,但实际上一连串的倒霉事儿还是接踵而至。耿直的老实人王喜虽然懂得洁身自好,正直善良,终日像老母鸡一样护卫着自己手底下这些更没有地位的工厂女工,但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大厂”不是从前的“大厂”,他越是耿直越是要得罪“小人”,妻子花150块钱求来的“天珠”也于事无补。老好人的苦苦坚守,换来的却是突然被免去职务,沦落到看管工厂的洗澡堂。略带光明的结尾显然是冯巩的一厢情愿,但以他的本性,他宁可用这样的善有善报求得观众看电影时的一丝心理安慰,而不愿用现实主义的悲剧手法,增加老百姓内心的惶惑与恐惧。他这么做当然损害了这电影的现实批判力,但他毕竟不是贾樟柯,他下不去那样的狠手,我们得理解——某种程度上讲,这个“脆弱的”冯巩其实比“心狠手辣”的贾樟柯,恐怕还更像个爷们儿。

  况且整部电影拍得也并不难看,片头赫然打出“冯巩作品”四个字,我看不丢人。它岂止是不难看,依我说,还相当好看呢!这伙相声演员出身的制作班子,丢包袱的本事都是多少年磨练出来的,相当在行,绝不是白玩的。他们懂得用一个个笑话、段子来消解尴尬,抵消传统价值取向带来的傻气,这已经很有点像当年的周星驰了。而且我可以拍着胸脯向你保证,每五分钟你准能笑一次,而且不是被咯吱出来的。照着前一部“冯巩作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个NO.2,进步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冯巩这么些年从黄建新那些绵里藏针的电影里,看来还是学到了不少真东西。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八):我顶你个肺~

  这也是一个或者说更是一个纯粹的反映市井小市民的喜剧片,走的还是冯巩一贯的路线。天津话+工厂工人+贫嘴。之前的《没事偷着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都差不多,但是这部片子我觉得还不如前两部。

  说情节吧,简单的你一看开头不过脑子就可以看到结尾,整个影片看起来像反映80年代工人生活的轻喜剧,(恕我无知,现在天津的工厂里还是这种风貌么?)可是中间还真有个齐达内顶你个肺的时代标志说明它是在2006年夏天的事情,晕死;说你贫吧,你比贫嘴张大民差远了,搞笑得词语也少的多,昨天看了今天也没记得几个;说你辛酸吧,你比张大民和三轮车司机刘好幸福的多,好赖是个干部,家庭负担没那么大,而且最后还提了个副处。

  顺便提一下我喜欢的乡党佟掌柜闫妮,在里面也说起了半生不熟的天井话,哎,没办法,还是喜欢她的陕西话,嘿嘿。这部片子感觉失败的多,喜剧片的发展趋势应该朝着《石头》那个方向发展。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九):几十年一个平民

  没有大悲,没有大喜,几个波澜不惊的小故事,几个普通百姓的寻常生活,从里面咂摸出亲切生活的气息,从几句俚语中体味出小人物的生存智慧,冯巩的电影,因为其平民化的生活气息而自成风格。

  因为这种风格,冯巩的电影基本上不会让你过于失望。从《没事偷着乐》开始,他把街头巷尾的百姓生活搬上银幕,这种生活是吃亏是福、苦中作乐、自求多福的。冯巩也凭借其平民气质演活了一个个辛酸受气而又热情善良的小人物,从张大民、顾明、刘好,再到冯喜,仅仅从这些角色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们朴实的生活愿望:盼着日子能过得好点儿。

  但,仅仅生活化并不足以成为风格,冯巩更大的本钱在于其相声演员的出身,在于他活泼有趣而又蕴含着生活哲学的语言。比如《没事偷着乐》中的这句:“我妈说过,床上没病人,狱里没亲人,这就是幸福!”可以说,冯式喜剧的魅力正在于此。

  冯巩的几部电影都是用的天津话,他也是天津人。天津这座城市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在近代史上也饱受列强欺凌,鱼龙混杂的底层社会生活,让天津这座城市的气质平民到了骨子里,天津话的对白中浸透着小市民的悲喜,更滋养了相声这门平民艺术。

  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临终前曾说:“真的,我一辈子是个顺民,对社会没有什么要求,我只希望一不要打仗,二不要运动,安居乐业……”而冯巩的喜剧也正是这么个味道,没别的,但是,当他用嬉笑怒骂的相声式的语言道出来的时候,则在喜剧之外另有一番韵味。比如《别拿自己不当干部》中的这句:“别哭了,儿他妈啊,拿钱,明个请咱儿子吃包子去,好好补补脑子。”用语言展现平民气质,并同时提升到艺术高度,这是冯式喜剧的风格。

  风格是好事,但禁锢于风格,为风格而风格,甚至,把风格做得虚了,假了,就没意思了。《别把自己不当干部》这部电影的主要毛病也正在于此。冯巩似乎太想玩平民,太想玩语言,太想玩小人物的哲学了。但他忘了,所有这些的根子都在于生活。

  生活在哪?纺织厂女工被高官子弟玩了,一哭二闹三上吊,引出车间工长与社会不正之风的斗争。怎么看怎么像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事儿。如果没有齐祖的段子,活脱20年前的片子。而且,还很典型。

  这年头,没人提什么干部不干部了。冯巩,是不是也该采采风了。咱党的群众路线那可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啊。这当导演的,拼的就是真实!这才是咱平民的本分!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影评(十):幸福生活

  冯巩是那种善于且仅善于表演小人物的人。你也许会觉得他贫,但其实小人物的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

  一家三口都对自己干部家庭的身分无比骄傲的心态的确有些小市民。但如果这种骄傲能更增加他们的责任感,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计划生育是件很严肃的事,然而一个大老爷们儿在一群女人中谈论此事多少还是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借用剧中的一句话,扯不扯呀。但考虑到我第一次进工厂就被吓个半死的经历,我只能说,事实就是这样。

  混混儿的确是到处都有,而大型企业中的裙带关系网更能促使他的滋生。王喜问,你说高平这小子,他怎么那么嚣张呢?但考虑到我第一次进工厂就被气个半死的经历,我只能说,事实还是这样。

  国企的基层领导中像王喜这样的人的确少的可以,大多数是老吕那样,这稀泥和的,好鞋不踩臭狗屎。

  下乡这点的确有些不知所云,对于一个工长来说,这样似乎真有些多管闲事了。而且还帮人家卖酒,有些失真了。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张芸让王喜初恋时的遗憾显得不是那么明显了,从一开始的作为干部家属的炫耀,到替王喜算命,以及后来帮助小玲找工作,尤其是在王喜被抹了后,站在楼外等他回来,让人心里总是觉得暖暖的,这也让月华抱住王喜后,我的心里倾向完全偏向张芸。

  无论经过如何艰难,最终总会过上幸福生活,这是冯巩喜剧的一贯特色,所以最后王喜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生活,小人物看小人物的电影,如果你一直是小资生活的忠实拥趸,那么也许你也很难领会其中的酸甜苦辣。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