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司汤达综合症》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司汤达综合症》经典影评集

2018-09-03 03:1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司汤达综合症》经典影评集

  《司汤达综合症》是一部由Dario Argento执导,Asia Argento主演的一部犯罪 / 惊悚 / 恐怖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司汤达综合症》影评(一):导演

  西方人士热衷于“司汤达综合症”这个话题,那么什么是“司汤达综合症”呢?这是艺术病理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指的是,主体在观看一些杰出的艺术作品,尤其是作品放置在狭小空间时,在作品的感染下,情绪突然激动起来并出现身心症状,如心跳加快、晕眩、意识不清、甚至出现幻景,这就是“司汤达综合症”。追根溯源,这个病名与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1783~1842)自身的经历有关。1817年,这位《红与黑》的作者参观了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廊以及有着丰富雕塑和其他艺术品的圣克洛切教堂以后,出现了上述症状,他在书中描写道:“我情绪异常激动,艺术品给了我无比美妙感觉热烈情感。从教堂里出来后,我有心悸现象,我感觉要摔倒似的。”故人们把这种症状称为“司汤达综合症”,因为这种症状经常发生在佛罗伦萨,那里的医院每月至少要收治一个这样的病人,因而又称“佛罗伦萨综合症”。有研究认为,这一切均与许多艺术作品引起的幻觉有关,某些人天生爱好艺术,尤其是那些气质敏感的人,在过多地参观博物馆、艺术作品和画廊后,在艺术作品的感染下便会出现上述情况。另一层意思是,艺术作品本身有污染人的心灵信息,使参观者潜意识与之互动,并因此而引发其病理情结爆发严重者甚至破坏艺术作品。但归根结底,这与参观者自身的心理状态有关,否则就解释不通,为什么同一件杰出的艺术作品会引起截然不同反响:有人观赏了某些艺术杰作后心身愉悦,似乎是达到了精神升华境界;而有的人,比如,影片中的安娜在参观作品时会突然晕倒。意大利本体心理学家梅内盖蒂认为,后一种人自身潜在就有某种病理情结,在接触艺术品的刹那间,他的病理被激活了,他的“旧病”复发了。

  达里奥·阿尔真托在这部影片里,正是以“司汤达综合症”为契机来展开剧情,在年轻的女警察侦破连环杀人案的过程中,凸显女主人公的身心症状,并追根溯源,剖析女主人公的病理现象,以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思考重视。所以,他在影片中,在侦探片的基调上增添心理剖析的色彩调查谋杀案的故事为他提供了探讨“人与艺术有关的内心事实”的最佳机遇。安娜之所以在看画作时晕倒,那是因为她内心潜在的某种病理情结被激活了,比如画中的某个细节(一处风景、一件首饰等)激活了她潜意识中隐藏的某个情结,而这个情结是在她时幼年时留下的伤痛痕迹。比如,一个女性童年曾经获得某个成年人馈赠(一件首饰),而那个成年人在给首饰时猥亵了她,她当时受到了惊吓,因为羞于同家长沟通,她独自承担了这个恶果,所以她的“思想问题”并未解决。但随着成长,她在意识中已经忘却了这件事情,但在潜意识中被沉淀了下来。而在平时,这件痛苦记忆是不会出现在她的意识里,而在画面前则不同了,因为艺术绘画会令人遐想,于是,不经意间,画面中的那个细节、“那件首饰”激活了她潜意识的这个隐痛,于是她的病就发作了。

  事实上,安娜向心理医生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身心疾病,她是个受虐狂症患者。在她回到自己的出生地时,她想起了母亲。导演在暗示,她童年时有心理问题,但她的母亲过早地离开人世,她的某些青春期的问题找不到倾诉对象,这为日后的身心症状埋下了根。这等于说,从某种程度上讲,她同凶手有着共同的阴暗心理:都有病理情结需要释放,而在潜意识里安娜也是愿意让凶手折磨的。最后是杀人凶手阿尔弗雷德让安娜毁了自己,他对她说:他不想活了,自己已经完蛋了,他想结束生命,因为他算计错了,对他来说,死亡是净化心灵的唯一出路。这里,导演像希区柯克经常在其影片中表现警察的不作为一样,达里奥·阿尔真托嘲讽了罗马警察局无能,竟然派一个身心有问题的人同一个精神变态的杀人狂打交道。

  在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方面,在剖析人物行动的心理原因上,这部影片同布努艾尔的《白日美人》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白日美人》里,布努艾尔刻画一个因自小有过心理创伤女孩,长大成年后,不能同丈夫正常夫妇生活,反而是在妓院里,同陌生人欢爱,释放“性需求”。在本片中,女主人拒绝了她的未婚夫的帮助。这里唯一的差异是,布努艾尔的女主人公是个上层社会无所事事的医生的太太,而达里奥·阿尔真托的这部影片的女主人公是承担社会公职的警察。警察承担着保护人民角色,她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的。但安娜明知自己有受虐狂症的心身症状,但她却不能坚决地同造成这一病理的情结一刀两断,有意地保留着她潜意识喜欢的病理状态,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也对人民犯下了罪行生活中就有这种“因病获益”的人,他们对治疗阻抗,因为病可以使他们受到宠爱,受到重视——来自亲人与社会的关注。这个二十七八岁的女人未来生活将在疯人院里度过,在别人的看护下度过。这是主人公自己内心的一种选择。在《白日美人》里,女主人公宁愿保留着潜在的内心伤痛,而选择的是毁灭自己的丈夫。所以这类影片对人的启迪是:人们对这种早就潜伏在家庭内、童年期内的病态是看不清摸不着的,这就要求人们对人与事物判断更要有敏锐直觉性、警觉性。达里奥·阿尔真托在影片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子从家庭进入社会的摇篮,进入警察局内部的情况。要表现人格分裂社会化再也没有比警察局这种环境合适了。社会上的罪恶反常现象以潜伏的状态存在于警察局这样一个动力最为活跃的环境里。

  达理奥·阿尔真托1940年生于罗马,出身于电影世家,其父是制片人(在1980年以前,他的影片均为其父制作);母亲是时装摄影师。达里奥·阿尔真托在意大利以拍摄惊怵片著称,其处女作《水晶鸟》(1970)一问世就大获成功,取得了轰动性的效应。在该片中,他以丰富的想象力,以灵巧场景转换,调动观众的好奇,并不断地为观众制造陷阱——让观众以悬疑的心跟在错误的侦察道路上跑,直到最后观众才恍然大悟:真正的凶手并非原先情节中涉嫌的对象。他在第一部影片里表现出的特征创造出的诸多新元素,在其后来的影片中进一步展开,并不断完善,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在意大利是独一无二的:他革新了当时意大利的侦探—惊险片所使用陈旧的电影语言——那种惯见的令人紧张神经质的氛围,充斥着激烈争斗暴力、血腥的场景。他从第一部影片开始,就尽可能地少用谋杀的场面,在死亡即将来临时,使用隐喻和象征手法,从而打破了这种样式的影片“死水一潭”的情况,为之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后,达里奥·阿尔真托相继拍摄了《9个尾巴的猫》(1971)、《四个灰色苍蝇》(1971)、《深红色》(1975)、《苏斯比利娅》(1977)等恐怖片。在短短的两年后,他的才华便得到了观众的青睐,被誉为“意大利的希区柯克”。悬念大师希区柯克在看了达里奥·阿尔真托的代表作《深红色》后赞叹道:“对这个意大利青年人我要刮目相看了!”

  的确,达里奥·阿尔真托使用的电影语言与希区柯克有相似地方,在《司汤达综合症》里,我们就看到,某些方面有着希氏的风格,如表现主人公在困境中的挣扎,注重刻画主人公的病态行为,表现警察在侦探中的无为能力滑稽可笑等。在《司汤达综合症》里,达里奥·阿尔真托对警察的描绘不仅滑稽可笑,并带有极大讽刺色彩。在影片中,自从女警察安娜接手后,又发生了一连串的凶杀案,这一切活动的杰出导演正是女警察本人,而她的随从人员在那些悲惨事件中只是起了陪衬作用。在影片结尾的最后一个场景里,我们看到,警察像抱孩子一样抱着女主人公,这里抱的是一颗病理暴力种子。警察保护她、培育她,把她放在摇篮里,她是个受到宠爱的人。但在影片风格上,达里奥·阿尔真托在某些方面同意大利西部片的鼻祖塞尔焦·莱奥内更相近些(达里奥·阿尔真托曾经担任其《西部往事》的编剧)。达里奥·阿尔真托对侦探—恐怖片做了一些技巧上的革新,如为了表现人物或制造紧张氛围,他会突然从长镜头推向近镜头;喜欢运用主观镜头;运用移动摄影;运用特写镜头,对准了物或人的眼睛进行特写等。他的影片中,很少使用对白,即使那少得可怜的对白也故意不让人听到,在一个段落淡出之前,对白即被音响所淹没,目的就是为了“蒙蔽”观众,紧紧追随他脑海里的悬念。他的另一特点是,在表现紧张的氛围时,或凶手即将登台时,总会金属音乐的陪衬,在表现死亡场景,正像希区柯克在《精神病患者》里女主人公遇害时没有出现凶手一样,他也不是直接地展现,尽量不给予凶手“演出机会”。每当有死亡或谋杀的表现时,总会有三个象征性符号出现:风衣帽子、皮手套。他还透露了个小秘密,那双戴着皮手套进行谋杀的手的表演者,经常是他本人,他称自己那双灵巧的手很适合于这方面的表演。

  《司汤达综合症》是达里奥·阿尔真托在国外拍摄了《一对恶魔的眼睛》(1990)、《创伤》(1993)之后,回到意大利,以本国为背景摄制的惊怵片,而自1973年就与他分道扬镳的著名电影音乐家莫里科内,这次重新与他合作为此,吸引了更多的意大利影迷

  《司汤达综合症》影评(二):前大段绝对精彩可惜后期蓄力不足

  其实女主应该是爱上了大坏蛋吧?从某种层面上大坏蛋才是真正理解女主的人吧?女主最后杀了他成为了他?这个剧本后期如果把控好真的可以成为影史佳作的,而且女主身上有种东方的神秘美,就像老版的朱丽叶。 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就是女主攻气爆表试图强暴她的小白兔警察男友,和虐杀完大坏蛋,模仿他的语气来嘲讽他,最后一脚把他踹下河的那段吧。电影中的几处配乐极为出色,代入感极强,尤其是女主司汤达发作的那几段,那种被画中事物吞噬的巨大绝望无助,对性的恐惧(有人注意到那个大鸡鸡怪兽了吗?虽然只闪过去了几秒)……此时仿佛我就是她,我就是电影的女主人公。

  不过后面就有点落入俗套了,我本来还设想了女主分裂出坏蛋人格继续奸杀其他女人,或者她终于发现了自己隐藏的抖S属性,然后强暴了她的警察男友?再不济点让女主变弯了发现新大陆,也不是不能接受嘛。

  要是这些都驾驭不了,导演你就干脆在杀死大坏蛋之后再拍几个镜头,留个悬念,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嘛。

  如果不是后面实在狗血完全看不下去了,否则这部电影可能会成为我最爱的Top3。当中很多片段即使放到现在看也绝不过时,甚至非常新颖,当然除了结尾的30min。如果能再深挖一下女主童年为什么会产生司汤达综合症,和再进一步描述一下她的妈妈就更好了。

  不过司汤达综合症真的很迷人啊,应该需要很高的艺术欣赏力吧?(我应该还没到这个层次hhh)其实我还挺向往的,或许这样就可以逃离开让人厌倦的现实……去往心中理想国,或者成为另一个我,那个被画作所激发出的 隐藏在心灵深处的自己。

  《司汤达综合症》影评(三):深知邪恶

  捏紧拳头看完全片,颤栗。

  导演深知邪恶,当你长久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回望你。

  个人永远无从得知邪恶何时会降临,被邪恶触碰的瞬间却可能是美得令人窒息的,仿佛灵魂被飞速拖拽过无垠的花海,乱红飞溅,意乱情迷,那一瞬间你以为你坠入了海神的深渊,在冰蓝中被非人的生物温柔抚弄,你并不知道邪恶的模样,却头晕目眩的沉醉于间。

  是的,那是坠毁的前兆命运敲响千军万马的鼓点,是你在悬崖前听见的最后的声音。而从那时开始,邪恶就已经在尾随你。

  剧中的强奸犯一头金发健美绅士的出场,肌肉线条不止一次与赤裸的大卫像呼应。但当他将刀片放到女主的唇上割下去,变态的吮吸着血液与她接吻,并摇动胯部,频频抽插时,那种令人恶心极致的邪恶就已渐渐显形。后来女主作为专职调查强奸案的警探,打电话向其他受害者咨询时,另一个女子真切的描绘了邪恶,“我感觉他在我里面”,无力抵抗,挣扎无用,一个鲜活的女人变成一个破枕头一样,被玷污,被穿透,被狠狠打击,再被无情抛弃。

  邪恶以神灵自居,他说,我选中了你,你是不一样的,你我是相连接的,你必然理解我为什么要这么对你,因为你是爱我的,而我也深爱着你。

  面对如此强大而无力摆脱的邪恶,女主亲手杀死的是内心的自己,她开始不敢做女人,剪短长发,穿上男孩服装,不能再温存,只能拙劣的试图“强暴”自己的男朋友。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在没人能够保护自己时,所做的无奈挣扎,面对来自男性暴力对其肉体和精神完整性的无情碾压后,她放弃了自己,分裂的站到男性的位置,试图做一个男人。

  这时,邪恶并没有被摆脱,女主像一个弱小而倔强的小男孩,抹干净一切会被注视的特质,想要逃离邪恶的魔爪,含着眼泪握紧拳头,尝试在命运挥拳过来的时候,不要瞬间覆没。

  然后是第二次被强暴。在最肮脏最阴暗的地下涵洞,男人脱下人皮,彻底摧毁了女主心中最后的微光。为了不被邪恶吞噬,她只能变成邪恶本身。她嘴里重复着恶魔说过的话语,抛下理性,抛下善良,抛下道德,抛下人性,她一心要手刃邪恶,心如业火煎熬的地狱,再无软弱,亦无灵魂。

  从女主最终换上金色的假发,一切结局就已昭然若揭。

  对于一个直面过邪恶的人来说,这部片子直击灵魂。我永远不会推荐任何人去看,也不喜欢这部片子,但给满分当之无愧。唯一的缺憾,结局比较拖沓。

  《司汤达综合症》影评(四):百度悬疑片吧字幕组字幕

  http://pan.baidu.com/s/1c0Bwy1U

  密码: da9n

  关于这部电影,有这么一个颇有文化底蕴的小故事:1817年,法国大作家司汤达来到意大利,在佛罗伦萨终日沉醉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杰作。一天,他到圣十字教堂参观米开朗基罗、伽利略和马基雅维利的陵墓,刚走出教堂大门,突然感到头脑纷乱,心脏剧烈颤动,每走一步都像要摔倒。医生诊断这是由于频繁欣赏艺术珍品使心理过于激动所至,这种因强烈的美感而引发的罕见病症从此被称为“司汤达综合症”。

  电影中的女警官,和当年的司汤达一样,被乌菲齐美术馆美不胜收的藏品折磨得当场昏倒。司汤达综合症折磨着这位美丽的女警官,而随后发生的事情更加扑朔迷离...到底真相是什么呢?

  《司汤达综合症》影评(五):超酷的電影。。。。

  超酷指的不是表面上的虛假造作,而是心底裡的幽暗—女主角經歷兩次凌辱後,心理狀況的轉變。。。。

  俄婦襲蒙娜麗莎 患罕有精神病

  — 名為「斯湯達爾症候群」(Stendhal Syndrome)的罕有精神病,當看到太多太美麗的大師級藝術品時,會出現心跳加速、頭暈目眩、知覺混亂甚至產生幻覺和作出暴力行為。這種病是以19世紀法國作家斯湯達爾命名,他曾詳述在1817年造訪文藝復興發源地佛羅倫薩時,自己出現過上述徵狀。直至1979年,一名意大利心理學家綜合了百多個類似的佛羅倫薩遊客個案,將之稱為「斯湯達爾症候群」。

  跟其他患有司湯達綜合症的人一樣,Anna在欣賞名畫和藝術品時會暈眩和產生了幻覺,這些症狀的出現是那麼的不由自主、難以避免—從本質上看來,這跟被強暴是一樣的。就像那些戲裡的強姦案受害者,沒有能去抵抗Alfredo這頭色魔的暴行,只能夠成為滿足他獸慾的獵物。

  被Alfredo強暴、大受打擊的Anna,為了逃離這種令她發瘋的不安情緒,引刀一快剪掉了一頭秀髮,讓自己看起來像一個男人。她不再相信愛情,渴望自己成為一個跟以往不一樣的人。

  不過,Alfredo的存在就跟潛伏的精神病一樣,隨時都會再找上門。Anna又一次的被強暴,他還在她的臉上留下了一道疤痕。就像Alfredo一樣,在Anna獨處的時候,司湯達綜合症再一次的找上了她,可怕的幻覺浮現,無助的Anna不能迴避,只有聲嘶力歇的叫喊。

  沒有任何選擇餘地,不能擺脫殘酷現實的Anna只能夠再一次的改變自己。首先殘忍的幹掉了Alfredo,後來又殺死了3個人。戴上金色假髮的她,在欣賞名畫的時候不會再受司湯達綜合症影響。這是因為她已經徹底改變了,變成了一個跟Alfredo一樣的殺人犯,精神失常使她從被害者變成了加害者。是Alfredo改變了她,也是司湯達綜合症改變了她。兩種精神創傷重疊起來的陰霾,就像她臉上的疤痕,恆久揮之不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