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惩罚公园》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惩罚公园》影评10篇

2018-09-14 02:1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惩罚公园》影评10篇

  《惩罚公园》是一部由彼得·沃特金执导,Patrick Boland / Kent Foreman / 卡门·阿尔根齐亚诺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惩罚公园》影评(一):群情激昂

  1971年拍好,BBC一直禁播到2005年,煽动,比红卫兵还煽动

  有句话说的好:这个国家的财富足够养活所有人,为什么还有人在生死线上挣扎

  警察无聊搞了个游戏,他说他要跟你玩这个游戏

  跑到国旗有赏,跑不到枪毙

  最后有行小字叫做“最终解释

  你玩伐?

  《惩罚公园》影评(二):惩罚乐园

  unishment Park,这个公园真太冷。乃一部 Pseudo 记录片。恶评如潮,禁播经年。也不是没有道理,虽然拍的好看刺激,但确实有失公允,无法服众。而其实它既冷且热,不单反文化分子用即兴手法演出官僚机构的场场口角抗争,惩罚公园实是一个玩尽杀绝比BR法更极端的一个死亡陷阱,被判刑的"criminal"要穿行几十里的沙漠,到达终点国旗所在地,但这不是劳动改造锻炼筋骨如此简单,因为在全无供养情况下沿途更要受到军队警察的剿杀。若是好运到达终点又如何呢?等待的只是被一网打尽,这个公园还很绝。

  《惩罚公园》影评(三):表现视角下的真实

  表演不能带来“真实”。

  影片使用了“纪实”手法,一改表演的本质难题也就是说,通过“纪实”将表演转化为了表现——真正的问题不是呈现在画面上的匪夷所思的夸张,而是它打破了表演所预设的一种视觉逻辑,即通过人物表演来演绎一个故事。此处不再涉及故事而是升入到情感(emotion)的层面。就是说,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传达出的表达讯号——与威权的对抗

  这样,具体叙述真实性,便退居次要地位。情感的形式,才从人物、故事的陈杂中凸显出来。于是,观影的主要对象就不再是故事而是故事背后的本质——真实。这样看来,本片在方法上的尝试,非常有价值,而且也很有趣

  《惩罚公园》影评(四):以民主名义赏给你毁灭自由

  在相当的条件下,有才赋的总是要被有财富的耍弄,因为在裁决者眼中,无能的没有是非判断力公民是不会获得我们审判机构亲睐的,正因为你有才而遭至压制,更因为你的才情已超出统治阶级的限定范畴,所以让你抉择Prison or Punishment Park,以民主的名义赏给你毁灭的自由,正如那位尊敬的钉座于台上的老女人说的,她的子女是有教养的,是绝不会和台下满心异端的可怜孩子们混在一起的.如此这样的女人确实为生产Booth与MR.xiao quan的标准工具,果真,影片结尾处,当摄影记者镜头推向一个"无辜的"一脸稚气年轻士兵(谋杀案的执行者)时,他们直能蚌着眼遗憾地辩解"No,No,No,It`s not~~",------"NOT a Game,NOT a Accident,NOT a Not~~~~~~"

  ullshit!oh TMD God,Game never over.

  《惩罚公园》影评(五):民间力量政府肆无忌惮地“诽谤”-惩罚公园(美国版文革)

  eter Watkins - Punishment Park

  彼得?沃特金斯标志性的“仿纪录片”中最著名作品,BBC一直禁播到2005年,六、七十年激进主义电影中的难得佳作

  1968年的美国,反抗政府的情绪高涨:越南屠杀激起反战游行,马丁?路德?金的遇刺,黑豹党的出现不公正的审判,直到麦卡锡法案的出台规定政府可以在紧急状态设置集中营,惩罚思想犯。

  这部影片,根据当时的社会气氛,对未来作出了合理推想:把思想反叛的青年投入惩罚公园,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终点,而这却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终点处早已布置好了死亡陷阱。

  这就是变相屠杀,美国历史上并没有发生,但是在别的国家,发生了不止一次。这部影片激起愤怒,因为民主国家不是法西斯。丹麦电视台曾对影片内容信以为真,事后不得不道歉。

  正是这部电影激起的反对声浪,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冷静下来,反思自己政策与法案,约束政府权力,不要把整个国家变成集中营式的“惩罚公园”。

  民主的进程绝非一帆风顺,时常要面对专制复辟的可能,就算美国也是一样。而允许民间的反对声音,允许民间力量对政府肆无忌惮地“诽谤”,恰恰正是民主得以维系到今天的关键力量。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

  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

  《惩罚公园》影评(六):现实虚构间的第三种语言

  真实与谎言仅一步之遥,但这一步之内,架构起的这条桥梁又是什么呢?也就是说真实与谎言之间运转的语言系统是什么?彼得沃特金斯的电影似乎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惩罚公园》中,一方面,他向我们交代了具体的时间以及历史背景;但另一方面,他又讲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让人不敢完全相信其真实性。在其后的传记片《爱德华.蒙克》同样如此。一方面纪录片式的拍摄;另一方面,又是意识流般的叙事。但是主人公之外谁又能清楚地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呢?语言中的这种矛盾让彼得沃特金斯的电影个性十足,但也不轻易让人接受。不过背负着这种矛盾的电影语言终究还是跳不出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特征。因为正如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的批判一样,完全排除公共性的语言是不存在的。这也就是说这种介于现实与虚构,纪录片与剧情片的语言毕竟还是传统电影语言的一种演化与变质而已,它的对象与表达系统仍然传统。

  具体来看这部影片中的电影语言的特点暴力性是最明显的。暴力性并不仅仅是指导演所讲的故事中充斥着一种由某种权力产生并且为维护这种权力并行的一种力量,电影语言中它还包括导演的叙事摒弃掉了或者说大大改变了传统的电影语言从而给观众造成了一种理解障碍。《惩罚公园》中的故事的暴力性毋庸置疑同时叙事的暴力性也是有目共睹的。沃特金斯的这部电影与帕索里尼的《索多玛的120天》有异曲同工之妙。首先,它们共同探讨的都是权力及其延伸而来的暴力;其次,前者在电影中加入大量闪回,倒叙来改变叙事节奏。后者则是大量的大胆而让人心惊的镜头来改变观众对电影的带入感。主题与拍摄方式的共同的暴力性均让这两部电影在放映之初引起轩然大波,也许观众对于新的电影语言的接受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惩罚公园》电影语言的暴力性是基于对权力的暴力的自卫而产生的。马尔科姆.X说“出于自卫目的的暴力不应该称为暴力,而应该叫做理智。”这里,这部电影的电影语言的第二个特性就很重要了。那就是理智性,因为如果没有了这一点,这部电影充其量只是一部先锋实验电影:一味发泄,一味控诉,但就是不思考经验只是知识起源理性才是真理裁判。沃特金斯在电影中加入大量法庭审判,原,被告间的争执。这就是这部电影要解构的权力概念真正所在。即使它严重影响了叙事的流畅性。台上是商人法官,政府官员;是金钱,知识,是主流价值观代表。台下是学生,失业者,社会活动家;是贫穷,是犯罪,是非主流价值观的代表。旁边是警察,是保护主流价值观的代表。在这样一个道德法庭的审判中,原,被告之间的权利完全失衡了。主流价值观的持有者们要维护的无非就是“道德"二字。如尼采所说的那种一开始使用强迫手段来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的利益,但强迫渐渐养成一种习惯形成社会的声音,也就是我们称之为良心的这种东西。而非主流价值观的持有者们要维护的无非就是“自我”二字。如克尔凯廓尔所言,生存本质上是一种自觉追求,追求作为自己命运的自我。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同电影拍摄的上世纪70年代的西方社会完全吻合。(这就是语言共时性的命运)。两种观点之外的旁观者是导演设置的一个重要符号,就是影片中的那位记者,同时也是所有银幕前的观众们。我们不满,我们抗议,但结果呢?也仅仅就能这样了。

  70年代的世界电影所谓的“异端影像层出不穷。《惩罚公园》《索多玛的120天》《发条橙子》......它们在电影语言形式上的革命性,内涵上的相通性,让它们独树一帜。它们都虚构了一个现实或者未来,但这个虚构的现实与未来,却比真实更真实。这不能不说是和人类本身的优越感崇高感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难么这种现实与虚构的落差,要怎样去填平呢?沃特金斯,帕索里尼们没有找到答案

  《惩罚公园》影评(七):惩罚你永远无法说NO

  可别认为喜欢娱乐新闻人就肤浅,虽然八卦文章通篇嘻嘻哈哈没心没肺,但常冒出几句深刻的真理。比如中年当妈的麦当娜,面对一群窥私欲浓厚的帕帕拉齐,不再宛如处女而是宛如布道。我还记得她谈育女心得一句话,活生生的把麦姐从性感符号催化成我的人生导师。她这么说来着: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女儿说NO。

  学会说“NO”的确重要,那是人生思考的第一步。懂得说“NO”更意味着你拥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有多可贵简而言之,它能区别你是人还是兽。不过,说到拥有自由意志的不易,皮特•沃金斯一定比高龄阶段的麦姐更深有体会,他可不只是面对娱记泛泛而谈,而是在1971年拍出一部《惩罚公园》作为自己特有的表达。

  作为一部有名的“伪纪录片”,《惩罚公园》有着真实的历史背景:当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接踵而至,美国国内激起一股反共飙风钳制自由思想,将捍卫自由意志的人士定性为涉嫌危害国家安全,大范围予以逮捕和审讯。“伪纪录片”的“伪”是因为沃金斯在影片中虚构了一个位于美国境内沙漠中的“惩罚公园”,凡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均被编成悔改小组带到此处,接受专制统治者的审讯和惩罚。专制统治对自由意志的摧残是如此的荒谬和暴力,明显超越民主自由国家的伦理范围和实际状况理所当然,《惩罚公园》首当其冲遭受惩罚——成为禁片。

  整部电影由两条主线贯穿始终。其一叙述的是自由意志者接受审讯。被编为638号悔改组的犯人言行被国家安全法庭判为有罪。判决要求他们在如下两项惩罚中作出选择:要么被投进监狱,接受几年到几十年的监禁;要么进入“惩罚公园”呆上三天,其后便会开释。既然犯人们正是因为能够自己思考才会被捕,他们无一例外避重就轻的选择了后者。常识常理告诉他们,“惩罚公园”不过是块沙漠,在高温荒芜中呆上三天绝对好过几十年的囚禁生涯,三天的艰难困苦肉体折磨咬咬牙不就过去了,几十年的不自由,牙齿咬碎了恐怕铁窗依旧。自由意志促使人们能按照常理反思现状进行思考,它的缺陷也在于此,如果对方压根就是想玩玩你,不按牌理出牌怎么办?如果你放弃自由意志,那不正是和专制者形神一体?如果你选择自由意志,那么请接受专制者为你安排好的命运,他们只想只你于死地

  另一条线讲述的是自由意志者们进入公园后的命运。编号为637号悔改组的人员已经选择进入“惩罚公园”接受惩罚,公园中的规矩如下:他们若能在三天两夜内按设定路线到达十几公里外的国旗下便可获释,但士兵们在会在他们出发2小时后开始追逐他们,被抓则意味前功尽弃烈日灼人,无水无食,前方黄沙漠漠,后有凶狠追兵,那面代表自由的国旗始终在远方飘扬,如何到达?途中被掠回击毙自不待言,即使他们精疲力竭东躲西藏侥幸来到国旗下,却发现早有士兵在驻守,触及国旗永远只是手势而不是事实

  两条主线并非一前一后,沃金斯巧妙的把两条线剪接到一起,穿插的影像更能激起观影者的思考。审判法庭没有庄重肃穆只有简单粗鄙,嫌疑人手铐脚链刑具齐全,一旦言论过激便得到暴力伺候。审判过程如同直接宣判,询问质证辩论统统没有,庭审犹如发疯的野马,直接把嫌疑人往叛国贼的坟墓上拉。而惩罚公园就是一个诱捕圈套,受罚者们一路的反抗逃亡、为命狂奔,一路的焦灼饥渴绝望无助,用尽一切手段,结果不是死亡就是被捕。最终他们等到的不是自由,而是自己被枪击的伤口。犯人们和审判者之间的指控和反驳,受罚者和士兵们之间的逃亡与杀戮,让我们看到,专制暴力如何把自由意志责罚的头破血流遍体鳞伤

  两条叙述线充满精心设计细节,隐射现实又饱含寓意,这正是“伪纪录片”的精彩之处。例如在庭审前,法警例行公事的宣告:本次审判是由行政令授权。在三权分立最为明晰的美国,行政权力的扩大化正是当时美国政治的常态。铁幕升起使得意识形态的竞争越演越烈,美国只得推出拥有高度权力自主的总统强化统治,从罗斯福新政开始,总统宪政狂飙突进,终由“帝王总统”尼克松将其发展到极致。影片晃动不已的镜头偶尔扫过听证会背景,那儿居然挂了一副尼克松的画像。看来此时的总统已然取代正义女神的天平,他才是最威权的上帝。

  细节还体现在两组人员的形象设置上。代表专制体制的审判组成员衣着严谨表情刻板,生就一副口衔天宪的摸样。代表自由意志的罪犯则不修边幅衣着随意,倒真是从内到外的都散发着自由的气息。毫无疑问,高坐上方妆容肃穆的先生女士暗喻当时与专制联手的大商业大企业家。在战争年代,他们积极配合政府,战后的邀功论赏中便要求政府对自由思想予以钳制,因为后者的发展极大的影响了他们对利益的收割。导演设置了一个来自富人家庭的女孩。由于所处环境类似,女孩的诘问处处让审判人员无从招架。女孩讽刺专制统治早就控制了权势者孩子们的思想时,他们哑口无言只能说,我们的孩子要是变得和你一样,那都是被你影响的,因为你只会唱“杀人、杀人”。镜头一转,“惩罚公园”对自由意志者的杀戮正在进行。绝妙的讽刺!

  沃金斯正是将庭审过程与公园受罚相对照,表达出当专制者无法从思想上征服自由意志,它就会举起死神的镰刀,暴力是它可怕的凶器与唯的一手段。当犯人们向国旗跑去,士兵开始练习各类枪械的射击,期待一场刺激的沙漠猎杀;当受罚者被打得倒下时,士兵说他们只是和平投降了;当自由意志者走投无路,只好放下思想皈依暴力,理由借一个瘦弱黑人之口说出,这操蛋的游戏使我们置身于一场革命,我们不是赢就只有死。暴力引发暴力,暴力制服暴力,暴力反抗暴力。人类逐渐遗忘尊贵的理性,原始的暴力开始蔓延,专制统治者蛀空人类的精神,空留野兽般的残骸,这正是沃金斯的点睛之笔。

  所以,当我们还能说“NO”时,我们就还有生命的尊严和美好的希望,因为,当我们永远无法说“NO”,我们不是傀儡又是什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