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下水道》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下水道》经典影评10篇

2018-10-01 01:5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下水道》经典影评10篇

  《下水道》是一部由安杰依·瓦伊达执导,Teresa Izewska / 塔杜施·扬查尔 / 韦恩泽斯洛·格林斯基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下水道》影评(一):活着在所不惜

  与焚尸人类似,都是表达战争的一个绝妙角度。一个是火葬场一个是下水道,如果说前者只是为其杀人提供便利,而后者则将战争上升到人性尊严,让战争更立体化一些。在下水道的耻辱之下,战争的恶劣被放大,人性显露另一种真实,纷纷被打破。

  《下水道》影评(二):尽头

  从脑部震荡的程度上看

  超越钻石灰烬

  这是我的电影TOP3里的~~

  瓦伊达

  总让人悲痛却无泪

  冻结

  沉寂不醒

  战争

  只有

  战争的结果

  才是人世间剧烈欢喜和悲痛

  战争只关乎信仰理想

  成王败寇的鲜血洒出的

  是对自由生命的无尽渴望

  于是

  你生了

  却又往必死的下水道回头

  明知

  你的那些人早已渐渐腐烂于肮脏

  国可灭

  人可亡

  希望不绝~~

  瓦伊达的电影

  他最沉重美丽镜头

  总是最后一个

  总是貌似绝望

  却喷射出希望

  《下水道》影评(三):想到什么说什么

  瓦依达说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搬上了银幕。真实发生的事拍成电影不一定就是好电影。这些情节确实让人震惊了。但不必定是好艺术作品。它伴随着真实材料的耸人效果,但并没有被很有意义讲述。它与纳努克的真实性恰处于两个极端。这部电影做了很多事安排事件顺序,在真实事件周围点缀设计情节,把观众的惊奇预留到最后一刻。纳努克只做了一件事,把摄影机架在旁边开始连续不断的拍。美学上或道德上的评价(或对我而言巴赞的评价)却仍是后者更高。前者是装饰性的;后者是本质的。

  我看来“我爱杰切克”写字这个情节是设计的,这里面的两对男女寓言意味强壮男人(表面的强壮)和纯真少女;爱干净男子坚强肮脏的女人。很多人都把片子理解成了寓言。在我看来这是 成功也是失败。瓦依达总是在一些情节处做他的象征主义,用细节逼真性抓住你再说他想说的话。

  我承认在JACIEK两人看到亮光拥吻又看到被堵住的出口时,我的血都凉了,好几次我都以为要结束了,还有记录员为求自保的几次选择,KADR出地面后把他枪毙了,然后又爬回下水道作为结尾

  《下水道》影评(四):深深的绝望

  绝望,深深的绝望。

  这是看完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中的《下水道》后心里留下的唯一感觉。在错综复杂的下水道中,抵抗军的波兰战士走散,在漆黑和污秽不堪中,逐渐走向崩溃和灭亡。

  城市化作废墟田园变为焦土,士兵档案飘散在空中。那些挣扎着、咆哮着、喘息着、哭泣着的生命,消逝在地下。尘埃落定,残存的人和他们的后代无从得知这一切。还有什么比这样的结局更使人绝望。

  希望,总还是有的,因为人性还在,没有随逝者而去,却在生者身上延续着。导演显然并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虽然故事的几条线没有一个结局是美好的,但当我们看到:到达下水道终点的黛西望着被焊死的栅栏外的阳光青草,用善意谎言安慰奄奄一息恋人年轻的哈琳卡对爱情天真执著,直到发觉被骗决然自尽;音乐家对无法保护家人的自责和最终如同但丁走入炼狱队长查德终于回到地面,但责任让他又回到了地下漆黑的绝望中。虽然故事的每条线都在结束在悲叹中,但无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太久没有接触这样的灰色的电影了,写实与浪漫交相辉映奢侈的长镜头,窒息的空间感,丝毫不吝啬胶片来塑造每一个人物,所有这一切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造成的轰动,今天看来只能发出对遥远的喟叹,就像瞻仰一处雄浑的古迹

  《下水道》影评(五):【269】《下水道》——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下水道》 Kanal 年代:1957年 / 国家:波兰 / 导演:安杰依·瓦伊达 / 主演:泰雷莎·伊泽夫斯基、塔杜施·杨查尔、维恩泽斯洛·格林斯基

  1、关于华沙起义

  这部电影以华沙起义为背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波兰就被德国和苏联同时瓜分,而自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就全面占领了波兰。1944年夏,德军日薄西山,苏联攻入波兰。1944年8月1日,华沙起义爆发,起义的军事目标是德国,而政治目标是为了反恐即将机关波兰的苏联。战士们以为苏联会派军进攻德军,然而他们没有得到任何帮助。历时63天,起义终因抵抗不住装备精良的德军而失败,大量无辜平民被杀,而那些战时没有被德军杀死的官员,也在战后被苏联秘密处死。《下水道》就展现了在华沙起义的末期,救国军通过下水道逃亡的故事。

  《下水道》影评(六):可怜炮灰

  本来苏联离华沙是那么的近,也许就是几天的工夫,华沙就可以解放了(姑且暂用“解放”一词)。可是就是因为这样,英美盟国们不高兴了,他们要抢得此功,他们想要一个亲英美的波兰,于是隐藏在希特勒鼻子底下的地下游击队奉在盟国的流亡政府之命,开始起义,于是就有了有名的“华沙起义”。

  可是这些起义的人有什么?除了一条命,还有什么,也许还有对波兰的热爱可能再带上几支枪,这就是他们的所有。

  起义很快被镇压了,毕竟希特勒不是纸糊的,华沙差不多夷为平地了,起义的人和平民死了好多,可是我们伟大的苏联却在隔岸观火,因为这次华沙起义没有得到它的允许,死亡仍在继续,战争也仍在继续。

  那些剩余的游击队员坚持到最后,最后在别无他法的时候,走进了下水道,渴望能通过下水道走出这个被包围的城市。这个下水道一如《悲惨世界》中描述的那样,充满了死亡和腐烂的气味。最初进入下水道的30几个人里,几乎没有生还的。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到的只有英美和苏联的卑鄙

  唉,那些可怜的炮灰……

  《下水道》影评(七):十二年前的记忆(2005.08)

  《地下水道》(Canal)

  《灰烬与钻石》(Ashes and Diamonds)

  《一切可供出售》(Everything for Sale)

  《战后的大地》(Landscape after Battle)

  安德烈·瓦伊达的四部名作。此前,我看过瓦伊达的五部电影,为:《福地》(《Promised Land》)、《大理石人》(《Man of Marble》)、《威克的女孩》(《Young Girls of Wilko》)、《复仇》(《Zemsta》)、《铁人》。

  九部电影中,除了《威克的女孩》是部动人的“青春片”——实际上,片中的人物年纪都不小了,但他们演绎的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和《复仇》是由波兰的一部经典舞台喜剧改编的电影外,其余七部电影都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和历史色彩。很遗憾,我对波兰的政治和历史都没有什么研究,也不怎么关心。所以,我看这些片子,或多或少会有一些不理解不明白地方。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我看这些片子觉得比较累,一方面是因为我有很多困惑,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很难或者不太乐意去体会其中的沉重感。但我认认真真地看完了每一部电影,并且努力进入电影的时空。我想,虽然我也很“痞”,但我从未放弃过对大师和他们的电影的尊重——当然,也有一些我不卖他的帐的大师——这是一个个人的喜好问题了。

  这些电影不是我可以妄加评论的。但我愿意告诉你,下面三部电影是我喜欢的:《威克的女孩》、《地下水道》、《福地》。

  《下水道》影评(八):下水道

  影片围绕着“华沙起义”进行到最后一周时一个游击队所走过的最后历程,一开场就是一个大俯拍镜头的横摇,把整个华沙市的破败尽收眼底,然后在片头字幕过后就是一个超级牛逼的长镜头,大约有四分二十秒(别跟我扯Russian Ark),而更强的是除了一开始游击队从远处山脊上走过的大全景之外这个长镜头都是跟着游击队员们在银幕上从右往左的跟拍,估计摄影机的直线移动距离有八十米,而且在这约八十米的跟拍中还涉及到一点点动作戏(游击队员们躲避子弹寻找掩体时的腾挪跳跃),这使得这个充满运动感的长镜头一点也不显得沉闷,反而更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只是不知他们拍了几条才有最后这种几乎没有瑕疵的效果!

  然后终于有当之无愧的战争了,只是可能由于经费制约,影片中出现过的真正的敌人屈指可数(不会超过十个),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是关于游击队的抵抗和还击,影片进行到第四十多分钟的时候终于进入真正的主题——下水道!下水道里没有忍者神龟,只有许多被幽闭妄想症折磨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波兰起义军士兵和泡在水里的沉默尸体!游击队员们近乎偏执的走向那个传说中的出口,这似乎隐喻了“华沙起义”这一事件的本身,位居幕后的决策者们一声令下自是透着当机立断独立自主的飒爽,战斗在第一线的炮灰们却只能把生命往死里作践,而苏联人的隔岸观火隔靴搔痒更是把这一切推向一种让人心寒的地步(这一点在本片中只有两个间接镜头,而且加起来不会超过十秒),世界上可能没有什么是比意识形态差异更能杀死的东西了!影片的最后开场时还有四十三个人(好像是这个数)的游击队最后只剩下了队长一个人,他爬出了下水道,满目都是正在燃烧着的断壁残桓,于是,他又回到了下水道……漆黑一片臭气熏天的下水道里还有一群奄奄一息迷失方向的士兵、一个像鬼魅一般吹着单调音乐意识徘徊着的前音乐家,以及无数类似的人,他们为了波兰、为了华沙而失去了一切,却只是成为了政治家们豪赌的工具(而且还堵输了),尽管胜利就在不远的几个月之后,但这些都已经跟他们无关了!

  有点不太明白的就是走散的那一男一女跟游击队的主干队伍在片中曾经是非常接近了的,而且在下水道那种一点动静就能传很远的地方,为什么两方都没有觉察到对方呢?还有下水道里的那些记号似乎也有些前后不符!我说服自己理由是,这一切都是因为极度的饥饿疲惫所导致的。

  《下水道》影评(九):《下水道》:瓦伊达的冷峻与温情

  瓦伊达的冷峻与温情

  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7月上

  安杰依.瓦伊达第二部电影《下水道》的历史背景,是发生于1944年的波兰起义。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由波兰流亡政府支持和发动的这次起义并不是单纯的针对纳粹德国的一起武装反抗,它还有另外一个政治目的,就是抢在苏联红军之前解放华沙,以避免被后者占领和操控的命运

  在这个背景之下再来看这部电影,就可以清楚地体会到,作为故事主场景的城市下水道,不仅仅是抵抗军艰难求生的一段路程,而是整个波兰国家命运的一个缩影写照,无论是慷慨赴死还是忍辱偷生,都是一次让人难言愉悦抉择

  虽然名义上被称作“战争三部曲”,但瓦伊达的电影里涉及战争的场面非常有限,相对于那些更加外化的炮火厮杀,瓦伊达更愿意将镜头对准更加隐蔽的人物内心,因为一场战争的起源,说到底不过是两个或多个冰冷利益集团的角力,战争的悲剧性最终都会被分散到每一个个体身上。

  电影一开始,用一个四分多钟的长镜头,来展示了抵抗军一支武装力量的日常,当镜头扫过那些战士的脸,影片用画外音的形式将故事的底牌提前亮出,告诉观众这是英雄们“最后的影像”。

  既然提前宣布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结局,也就意味着死的过程将会更加惨烈,但这种惨烈又不是传统战争片里那种枪炮之下的血肉横飞,而是一种更加压抑又无处宣泄的绝望,这种绝望就像是那股传说中的有毒气体,在下水道里肆意蔓延,虽然看不见,却一直胆战心惊,因为谁也不知道它会不会造成基因突变,孕育出什么可怕怪兽

  《下水道》有一张以红色打底的宣传海报主体是一个白色人形,像是一具骨架结合下水道这一个特定的黑暗环境,总让人联想起X光放射。平日里隐没于衣物肉身之下的东西,在这样的照射下变得无比清晰,就像是那支在黑暗的下水道里走散的队伍,他们在各自的路上一边摸索,一边嬗变。

  三组人物,在短短的时间内,经历了欺骗背叛、也经历了死亡,瓦伊达对于人性的冷峻剖析毫无温度,却又对人物本身怀抱同情,因为无论是在炸弹粉身碎骨、重回下水道、还是在铁栅栏后面无望地注视着维斯瓦河对岸,在更加无情的战争面前,他们不过是殊途同归

  《下水道》影评(十):下水道中有什么?

  “在下水道中,没有胜利,只有耻辱和失败。”

  在一次访谈中,安德烈·瓦依达这么评论他摄影机中的华沙起义。当然,这个30分钟的花絮,被压在了CC出的《下水道》中,并且偶尔被奸商加上了中文字幕。瓦依达还带着嘲笑的口吻谈论了《下水道》在嘎纳电影节获奖后一个美国人给他的赞叹:“你们真是太棒了,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

  瓦依达回答说:“这不是个主意,它就在那儿。”然后,他补充说,这不是一种电影的观念,而不过是实际情况的反映罢了。

  如果说现代文本的“寓言性”,是其最基本的性质之一,那么,寓言的多意性必然会带来对文本自身的不同认知。对于华沙起义,现代人已经知之甚少,瓦依达在电影中却是念念不忘。

  在影片的结尾处,黛西带着受伤将死的男友克拉伯,放弃出口又找到另一个河边的出口时,却发现被铁栅栏焊死了。黛西让男友闭上眼睛,靠在自己的身上,向他讲述阳光下的一切:她看到了河水(河水的波光甚至发射到了她的脸上),看到了草地,看到了河对岸美丽的建筑和幸福的生活……自然的反映是,这是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但瓦依达笑而不答。

  他说:“这是波兰人才能看懂的。”河的对岸,当时已经被苏联红军攻占了,但为了政治上的目的,苏联人任由波兰人在河这边流血,“朋友就在河那边,但他们不来。”瓦依达说,我疑心,朋友这个词,应该是加上了引号的。即使如此,这句话仍然含义丰富,似乎是:即使看到了阳光又如何,从法西斯的手中出来,又到了独裁者的手中,自由仍然杳然。

  现在再看,《下水道》之外的政治背景,已然淡去。我们已经不太分辨得清苏联和俄罗斯,也忘记了很多曾经惨烈的人和事,就像《夜与雾》中描绘的那样,日常生活代替了历史,屠杀的痕迹被时间慢慢摸平。但,文本本身有超越时间的力量。

  我们发现,虽然是片名与全片的重点,都是“下水道”,但实际上,在下水道之外的时间很场景,也占去了将近一半。在地上的空间中,镜头给的较为开阔,不乏大场面的全景,人物表现也以全景和半身中景为主。但进入地下道后,人物的表现变成了以近景和特写为主,环境的逼窄感全出。按照一般的结构分析,我们可以把地上/地下当作一组对立的结构。由于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带来的广泛联想,我们一般也会认为,地上、光明、真理、正常等等,是相同的概念,而地下、黑暗、欺骗、扭曲等等,是另一组相对的概念。但是,在《下水道》中,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或许黑暗的下水道,才识真理显现的条件。所以,我们在原本纯洁的战友队伍中,看到了各种事情的真相。

  地下的三条线索,各有其主题(瓦依达说,这不是主题)。

  队长查德拉中尉带领着的队伍,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最终,这条线索完成了背叛的主题,我们耻辱地发现,军士长布里特欺骗了队长,抛下了虚弱的队伍。所以,他们没能寻求到出口,在“我爱杰客”的涂鸦对面,就是“查维西”出口的标志,最后,一个在出口被手榴弹炸死,一个出去后被开枪击毙,一个重新回到下水道,留个世界一个苍凉的手势:他们通过不获救而获得救赎。

  黛西带着受重伤的男友克拉伯,一开始就走散了。这是一组拯救者和被拯救者的主题。在这里,坚强的女人(她的故事比下水道还要长)最终没有成为救世主,而是在光明近在咫尺的地方,丢失了自己的一切。这一主题展示的,是接近真理后就无法再返回的洞穴。

  最后一条线索,是欺骗的主题。年轻的女孩哈琳卡,她自以为跟自己相爱很深的副队长怀斯中尉,还有孤独的音乐家。这是一组的人物,各有缺点,却有希望“补完”。但最后,音乐家被“渐渐在心中生长的音乐”弄疯了;女孩发现副队长已经结婚,在绝望中自杀;而心中充满了失败感,需要用酒来挤兑内心怯懦的副队长怀斯,却在病急乱投医的爬出去后,直接落入了纳粹手中。导演一定是另有企图的,否则,最后,那个德国军官在枪决怀斯之前,为什么要他交出结婚戒指?

  在花絮中,瓦依达津津乐道于自己在片头的那一小段介绍,因为点出了这是这些人最后的日子,所以能增强悲剧感,吸引观众的主意。但我实在不认为这是一个很高明的主意。另外,有几个从花絮中看来的小花絮:片子开头的场景,是专门为电影搭建的,但结尾处(就是队长和书记员爬出来的那儿),却是当时华沙老城的废墟。在开始往下水道转移的那场夜景戏中,使用的是真枪真弹!还有,进入下水道之前,在最后一个街头堡垒处,那个一直在清理自己靴子的小孩,真是超级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