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战略大作战》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10篇

2018-10-07 02:2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10篇

  《战略大作战》是一部由布莱恩·G·赫顿执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唐纳德·萨瑟兰 / 唐·里克斯主演的一部动作 / 冒险 / 喜剧 / 战争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一):电影微评:战略大作战

  6.5分。据说是以真人真事改编,但再怎么看也不觉得真实,反倒充满了黑色喜剧一般的荒谬感。导演明显希望加入一些喜剧元素,但我觉得这个尝试失败的,太多的冷笑话并没给故事带来喜剧色彩。 Clint Eastwood依然是当年大镖客时代牛仔样,扮酷是OK了,但演技玩意儿真的存在么??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二):战后才可玩味的荒谬

  煞有介事地向观众展示了那么多像模像样战斗装备,并且设置了若干当时看还算精彩的战斗桥段;但是,却在片尾处安排三位主演去与虎式坦克里的敌人谈判,而且还成功了?!

  我以为这是战后才可玩味的荒谬,而且是美国这样的国家才热衷的。

  哄人高手好莱坞~~~~

  lt;Kelly's Heroes>-------把战争片拍成牛仔电影的烂作典型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三):战略大作战

  猫姐推荐的《战略大作战》,虽然是1970年的片子,但却是一部很棒的喜剧战争片,一群疯狂士兵为了1600万美元黄金,私自动用一切能发动的力量联合轰炸,后勤,修桥,坦克,侦查各部队深入敌后防线30公里抢劫银行,甚至联合了敌方士兵用虎式坦克炸开自己阵营的银行大门,一起分赃。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立场,果然只有金钱才是万能的。全片制作精良场面逼真剧情紧凑,毫无尿点,尤其攻占小镇,坦克偷袭那一段更是扣人心弦,堪称经典。配乐也相当不错,总之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好片子,推荐欣赏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四):可否让金钱高于道义?

  若干年前偶然的机会从后半拉看起,初时欣赏,进而咋舌:怎么拍得这么好呢?

  直到后来导演笔锋一转: 敌对双方开始合谋取利.当时就觉得导演恶俗,硬要把大苍蝇给我们吞下肚是怎么的?

  美国人连同他们的文化产品从那一刻起就开始让我在心中画了个问号

  直到汤汉演的连长纳粹的坦克开枪我才舒出一口浊气: 电影嘛,什么样的都有.

  另: 此片中的虎式坦克还蛮像.初看比拯救大兵瑞恩中的还像.

  (纳闷得很: 阿伯丁的坦克博物馆中可是有一辆完好的虎式.拯救大兵瑞恩中斯导何以花重金在T-34的基础改造呢?)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五):战争与诗

  将一件严肃事情喜剧化带来的效果,通常比将本具有喜剧特质的事情喜剧化更有趣,当一群士兵显得贪财不顾大局时,一个军官表现却将战争的严肃性彻底拖入万劫不复之地。只见他歇斯底里的要追击德军,甚至把凯利等人的动向误当勇敢的士兵而大加赞赏,而他接着勇于闯入敌阵的动机也不过是要享受胜利者荣誉,在法国人将其当做戴高乐部队的簇拥中沾沾自喜。一将功成万骨枯,既然可以让一个将军为了自己的荣耀,将普通士兵疯了似的往前线逼,那么这些士兵为了自身富贵,开小差寻宝也就显得不那么卑鄙了。总体看,这并不是一部立意上就想“反战”的电影,而是一部以二战背景,将其娱乐化呈现的风格电影,它轻松有趣,又不乏激烈的战争场面和紧张的故事推进,最终带来非凡乐趣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六):这就叫做娱乐精神

  我们要看好看的电影,这就是其中的一部。

  很热闹的片子,有战争,有幽默,有鲜明人物,还有帅哥。导演有很强的娱乐意图,用很夸张的喜剧手法描述战争,在这里,我们看不到战争的残酷,就连战场上的死亡也变成了一场游戏必要步骤,一点点忧伤,却一笔带过。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参与这场游戏的人:大乔、小乔、cowboy、babra,最让人记得住的当然是萨瑟兰的表演,一个不折不扣的嬉皮士,而伊斯特伍德的的表演却让人失望,看起来一板一眼,不过是在重复无数个自己罢了。最让人开心的莫过于原声了,叮咙哐当地让两个半小时影片一晃而过,到最后还适时调侃了一下动不动就向黄金三镖客致敬的导演,或是导演本人真的想向黄金三镖客致敬。

  总之,这才叫做娱乐精神。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七):想要马儿跑,一定要让马儿先吃饱

  有一句俗语叫做“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形容的是不提供事物动作的基础,就盲目期望事物动作到理想状态,这句话经常被用来讽刺某些希望获得高回报但又不愿意投入成本的“抠门老板所作所为

  可马儿们都不是傻子肚子里没货谁会拼命跑呢?

  《战略大作战》中的几位主角都是吃不饱的马儿,他们要么是背黑锅的被贬职军官,要么是出生入死却不得不听命于无能上级低级军官,要么是指挥一辆已经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开倒车时比前进更迅速,还有些神神唠唠到神志不清的坦克指挥员,还有一群已经开始厌倦战争只想着找机会泡泡妞喝喝酒,洗个真正的热水澡,听听真正的音乐,躺在装满了羽毛被子里好好睡一觉的老兵油子。正义感早已经在枪林战雨中被磨灭殆尽了。看着自己无用的上司光明正大地用运输机拖走游艇,自己却还要顶着不知道是从己方还是敌方阵地发射的炮火守在窄小的战壕里,一名被美军俘虏的德军上校在被灌醉后说出的秘密将会是多大的诱惑?就连本应该总是板着脸不苟言笑的老牛仔也绷不住流露贪婪眼神

  这是一部看上去很正经的电影,一群合作无间的小分队,孤军深入敌后以一辆破破烂烂的坦克和12名步兵对群3辆德军虎式坦克……看上去真的很英勇很无故很值得拿到一枚勋章,只不过他们的目的真的不够冠冕堂皇,这一群大兵的目的地是位于德国阵地内存放着的14000根金条,战争已经进行到了末期,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的,胜利者将会得到的好处其实与战斗在第一线的大兵们无关,既然无关那就拿着实实在在的好处吧。

  漏油的虎式坦克打破了银行的大门,金灿灿的诱惑就在面前。

  拿吧,那些是应得的。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八):《凯利的英雄们》:另类的战争史观

  《凯利的英雄们》:另类的战争史观

  @霁月轩客

  美军一支小分队深入敌营,闹个天翻地覆解放了一座小镇。在这部影片中,你仍然能够欣赏到美军的胜利和英雄主义的孤胆身影,一如我们在大量的充斥意识形态宣传的好莱坞二战电影中所看到的那样。不过,这一切只是它披着的合法外壳而已,导演在壳内注入了太多的幽默、搞笑和反讽,类似于赤眼蜂把卵产于蛾卵中,从此以后,从卵里孵化爬出来的就不是俗气的蛾子了。说到底,这是一部反战反英雄主义的战争喜剧片,导演想表达一种另类的战争史观,以嘲讽、解构传统,在这种传统战争史观中,同盟国与轴心国,美军与德军,处于正义邪恶的二元对立中。

  小分队的行动,是整个军队参战的寓言缩影。在《凯利的英雄们》里,小分队冒着生命危险袭击德军,不是为了解放小镇居民,而是为了私自夺得价值1600万美元的黄金。由此,我们联想到两战中美国参战的时机和每次战后的暴发,不能不怀疑参战背后怀揣的私利私心。战争源起于贪婪和野心,正义和非正义有时模棱两可

  小分队由冒险家、嬉皮士、逃兵、贪污分子组成,本来算是乌合之众,在黄金的诱惑和刺激下,铤而走险孤注一掷,居然置死地后生,奇袭成功。夕阳下,满载而归卡车上,我们看到的不再是高大伟岸的正义使者,而是一群贪婪者的委琐逆影。这批黄金,有一部份也许是纳粹用残忍手段取自于犹太人。“那只看不见的手会自动地调控市场”,那只手并不是什么神物,而是对金钱和财富赤裸裸的欲望和攫取,这种欲望甚至超过求生的欲望,而让一群乌合之众化生为夺宝奇兵。凯利,资本家,也许只是换一时一地的同等物罢了。

  戏剧性的一幕是,凯利等人说服德军官长,用虎式坦克炸开银行铁门,瓜分黄金。黄金的魔力大到如许地步,竟使敌我握手言和。莫非战争攘攘,皆为利来往?

  小分队擅自行动而无受监管处罚,可见军队军纪和秩序涣散混乱。美军将军身旁的顾问参谋,也均是一问三不知。小分队运了黄金前腿一走,后面将军一进城受到热烈欢迎。冒险家们得了利,将军得了名,将军捡了好大一个便宜

  这就是《凯利的英雄们》给我们呈现的战争世界,它够搞笑够荒诞也够严肃。它提供的历史真相事实,不会比《拯救大兵瑞恩》之类的电影更少。

  《战略大作战》观后感(九):金条是个好东西

  国内电影中的我军军人完美正义的化身,不偷不抢、不嫖娼、不爱财、勇于牺牲爱岗敬业、服从命令听指挥。一切可以想象到的好人标准都装在军人身上,似乎比神还要高尚完美。

  现在为了不吹过了,也偶尔表现一下近人的特点,就是说点脏话。时不时想家里老娘、媳妇,流点英雄泪,煽煽情

  这部《战略大作战》,也叫《凯利和他的英雄们》,我更喜欢后面的电影名字原名叫KELLY‘S HEROES,不知哪个脑残翻译成战略大作战,让人误以为是那种大决战式的大片。片中凯利们是为了自己在作战,是自己的英雄,是为了自己家人、自己未来美好生活在作战,是美国式的三观

  开始阶段一直有一个担心,就是忙了半天,没有得到黄金,最后奉献给了国家,最后看到他们满载黄金离开,终于放心了,为这些人高兴,有了钱,自己和家人可以过上幸福生活,自己的理想也可以实现,哪怕是开妓院这种低级的理想。

  军人在战争中得到的战利品到底归谁?我国是上交国家,其他国家应该也是这样要求的,要不这些大兵最后就不会躲避将军了,明知道是错也要犯,爱财啊,沉甸甸的金条,很少有人能挡住诱惑(国产不在此列),就是死敌也在金钱的感召下也轻易合作了,比什么政治思想教育管用

  古代军人打仗是可以抢的,可以说是合法的强盗,近代八国联军战胜了就抢,蒙古成吉思汗,没钱没粮养兵,打一个城就抢一个,还得不断抢,都抢到欧洲了,要不那么大的动力呢,不是解放全人类吧。应该说所有的以开疆拓土为目的的战争,也就是侵略战争,都伴随着掠夺对方物资,以抗击防守为主的战争,一般不抢,都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抢。先秦灭六国,抢了六国的好东西,造了阿房宫存放。近代我们没有过侵略,也就忘了抢掠是什么感觉了,可能抗战、解放后多少过了把瘾,要不蒋介石也不会有“运输大队长” 的外号了。抢敌方的物资,这个可以有。

  抢了以后的归属,军队是一个集体,大家都在拿命在博,按理说应该交给长官,再分配或上交国家,武器弹药等物资分给军队使用钱财上交国家。而该片这些海盗一样的英雄,在金条的指引下,克服困难一往无前,为的就是自己占有金条,每个人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小个子抗重机枪能走20里。

  这个就是美国发达原因吧,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美好生活在努力,这样的目标,激发出人无穷的能量,这样的人组合在一起,能够赢得一场胜利,更多的人就推进了国家的发展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