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艺术》经典观后感集
《高潮艺术》是一部由丽莎·查罗登科执导,拉达·米切尔 / 加布里埃尔·曼 / 哈里斯·米切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潮艺术》观后感(一):拍到悲凉
节奏很对。女摄影师、女编辑、女演员;公寓、摄影、吸毒、人与人的关系;画面镜头;配乐……都很契合。
非常好。
《高潮艺术》观后感(二):看到最后很难过
本来觉得不是那么好的,看到后来才觉得还不错。
lucy长得很像我之前的一个英国同事,只是她的下巴没有那么尖。
《高潮艺术》观后感(三):我的一个朋友因为看了.......
从一个朋友那里借来了这部片子,看了,然后我又把它转借给了我的另一个朋友,然后那个朋友后来就学了摄影,她本人说是因为看了这个片子。这大概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魔力。
《高潮艺术》观后感(四):她消失了,,,,,,
《HIGH ART》or 《高潮艺术》 or《高档货》or 《粉身碎骨》 or 《,,,,,》???
发现自己和她很像,连拍照的姿势和拍摄习惯和拍摄态度都是,,,
她死了,,,而她呢? 他们呢?摄影呢? 生命呢?
她消失了,带走了她的重生,也带走了她的HIGH ART,,,
《高潮艺术》观后感(五):不错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讲同性恋的影片,high art,讲的是艺术么。摄影,是一门艺术。生活方式,也可以是艺术。露西是一个认真的艺术家,没有感觉拍出来的东西(她交给杂志的)是垃圾,为了给爱人交差而已。她真正的作品是她自己和她身边的人,和他们一起生活,聊天、相爱,在那过程中拍摄出来的东西。这样的art才是high的。
《高潮艺术》观后感(六):一切太短暂
这个片子听说了很久之后才看到,除了Ally Sheedy个性的举止,其他的有点无法融入,也许这种生活毕竟离我太遥远。Sheedy的死也是自然结果,只是一切这么短暂,似乎没有发展便已结束。颓废么?似乎还好,对syd来说,也不过是段迷人的体验,她可以继续面对下一个采写目标。
tw,Ally Sheedy的确很酷,只是不知道按老外的标准来看是否太skinny乐
《高潮艺术》观后感(七):迷茫中行走
如果一大早有人告诉我,昨天我还迷恋沉醉的人,今天早上突然死了。我一定会觉得背后一阵寒凉,然后笑着不知所措。
觉得露西其实谁都不爱。如果一个摄影师必须要爱上一个人才能拍出好照片,那真的不该叫做摄影师了。她大概只是爱那种漫无目的的自欺欺人。爱每一个爱着她的人。
格雷塔爱的心碎,我要是格雷塔会比她还心碎。只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事,不论谁都是悲哀的。
只不过是一场出轨的恋情。
《高潮艺术》观后感(八):一部鼠头蛇尾的les片
这个high art,不知道怎么翻译,不过剧中那个摄影师的工作方式就是先跟某人搞到high,然后才能出art work的,呵呵。
开头很闷,以至于我第一次看了几分钟就干别的去了。最后,女主就莫名其妙突然地死掉了,唉,想表现人生偶然么,我靠~
摄影师的作品也不过是在重复自己哈,同一个姿势,之前是压在老女人身上,这次是压在女编辑身上……自己抄自己,鄙视~
总之就是一观奇的les片而已。
我并不认为这是一部单纯的Les电影。而是出于边缘化因素的考虑,故意设置的一个范畴。吸毒,Les,在主流社会中,这是一种堕落,但正是因为堕落,想要追求自由的露西,却尝试通过这些,寻找自己活着的快感。而在席德的身上,则缺乏这种自由的勇敢尝试,所以她爱上了露西。而事实上,她爱的正是一种虚幻中挣扎的自由影子。
但露西最终还是选择了勇敢的高潮艺术。但她也意识到,这样的艺术未免代价太大。也许,在获取人生的高潮体验时,戛然死去,才是对那一份自由的最终坚持和最好的保存吧。
《高潮艺术》观后感(十):如果你懂
如果你真的看懂了,好吧,它不是Lucy和Syd的爱情故事,而是Lucy和Greta。没错,那个已经老了但依然耀眼的德国女演员,被法斯宾德看好的德国女人。
lucy离不开她,所以和她一起堕落,最后死亡。Greta离不开lucy,她为lucy活着,她孤独的时候,快乐的时候,需要的只是lucy。她把青春给了她,之后,她们都不再年轻。
lucy深爱Greta,她为她拍下那么多动人的瞬间。而Greta像鱼一样安静的沉入水底。她依旧如往日年轻的少女,闪着幽暗迷离的光辉。
她们为彼此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