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东京奥林匹克》的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东京奥林匹克》的观后感10篇

2022-05-25 02:09: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东京奥林匹克》的观后感10篇

  《东京奥林匹克》是一部由市川昆执导,阿比比·比基拉 / Jack Douglas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运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一):最美的奥运纪录片

  最美的奥运纪录片,一点不假。美是因为市川昆几乎找到了每项运动的节奏感,利用场面调度和剪接,尤其是音效,总之,他改变了现场的节奏,留下的就是对运动本身韵律的美感。

  至于这么做是否违背记录片的纪实精神,又是另当别论。

  特别留意了staff,和田夏十自然有,特别的是还有个细江英公。了解过摄影的应该会听过他的名字。日本很有名的摄影师。我怀疑五项全能那几张照片就是他拍的。很精彩的照片。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二):很快乐!!

  1. 撑杆跳下面的海绵又脏,又破,又凌乱。日本人的美感哪里去了?

  2.记者打字速度真的好快,而且很有派头,叼着烟斗,穿着西装,左手迅速的推着打印机的换行挡,而且发现了日语,韩语,阿拉伯文字的打印机,有趣。

  3.运动员身材修长,肌肉是有节制的那种。

  4.为什么总在下雨?

  5. 女生多数是短发,为什么?

  6. 摄像,导演,剪辑是细节控,身体部位控,身体运动控,尤其是竞走运动员臀部,射击运动员的腮帮子,配上音乐,非常有趣。

  7. 配乐活泼,偶尔来点古典。尤其是体操部分配乐,剪辑非常精彩。有几个摄像机的位置也是从前没有见过的,有新意。

  8. 不用戴泳镜和泳帽。

  9.女性身材,发型跟当时那个年代时装风格非常契合。

  10. 逗逼非常多!主要都在导演组,摄制组,音乐组。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三):人性最高的礼赞

  《东京奥林匹克》 真精彩!市川昆指导,70小时素材剪辑成近三个小时的纪录片,区别其他奥运纪录片更多关注与追求于比赛和大场面的形式感,市川昆更多关注于人,纪录片很少用大远景与全景镜头,而用长焦距,近景与特写镜头,关注人物脸部表情变化与肢体动作——比赛前的紧张与焦躁不安,赛后的一系列行为以及观众、常务人员和记者们,不少镜头静态拍摄表现力量与肌肉的美感。市川昆尤其关注小人物与失败者,纪录片抛弃了国籍,抛弃了意识形态,抛弃了阶级,彻彻底底、公公正正给予人类以关怀,在剪辑上景别多样性的变化与连续高速度交叉平行剪辑使得纪录片充满电影感极为抓人,在马拉松赛跑时,剪辑阿比比•比基拉的长镜头配合音乐眼泪简直要夺眶而出,感谢市川昆!这是一部真正的艺术电影! 另外好奇如果当年真的交给黑泽明来拍会是什么样子呢……? ★★★★★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四):东京奥运会--我们能不能拍出这样水准的奥运记录片?

  用了将近一下午的时间看完了这部2小时50分长的关于1964年第18届东京奥运会的全景式记录长片。

  导演市川昆运用多种手段,为我们展现了这届奥运会的种种,使我们仿佛来到了40年前,那个潮湿、多雨的10月的东京。

  1964年的东京,整洁、朴素,镜头里的日本人礼貌、和善、敬业,很难让人把他们和凶残、暴虐的侵略者联系起来。导演也不过分强调日本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和平、拼搏、向上的精神洋溢全片。DVD采用16:9的篇幅,有力地展现了运动之美和体育之魂。全片在紧张中不乏幽默,比如竞走比赛中运动员摇摆的步伐、晃动的臀部,配上诙谐的音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导演(或者是日本人)似乎对马拉松情有独钟,用了大量篇幅来反映马拉松比赛,给了冠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阿贝贝长长的慢镜头,甚至在DVD的封面上印着“主演:阿贝贝”的字样,真是好笑。

  顺便说一句,我先是选择了英语配音,但通篇都是一个男声喋喋不休的解说,后来换了日语才有了真实的现场感。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五):从东京到北京

  此刻,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数已达45,相信已令老牌霸主美国无法超越了,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体坛超级大国。

  就在牙买加飞人博尔特以难以置信的方式打破百米世界纪录的那晚,看完直播已过子夜,但全无睡意,翻出这部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纪录片来看。从1964到2008,从东京到北京,时过境迁,有很多的改变,也有很多的不变。

  前苏联的体坛超级大国地位被中国取代了,而美国依然不变;

  中国人同样出席了这两届奥运会,1964年是台湾人为代表,成绩可想而知;

  1989年推倒柏林墙后,德国重新统一,而在1964年这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东西德,却能组成一个代表团出席东京奥运会,使用的旗帜是现在的德国国旗加上奥运五环;

  德国合了,苏联分了,前者保持强势,后者明显退步;

  1964年百米飞人将记录留在10秒整,44年后,人类的速度提高了3.1%,牙买加人飞入9秒69;

  圣火同样地在世界传递,1964的火炬等容易被看见,因为那个烟实在是太大了;

  当年的田径运动员要自己打扫跑道,今天就省心了;

  ……

  战败19年,日本人就登上了奥运金牌榜第三的位置,而且将体育强国地位保持至今,他们坚毅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部由日本人制作的电影,并没有将镜头全部集中在“更快、更高、更强”上,很着重于唯美的画面,以及参与者,包括运动员和观众的感情上,使《东京奥运会》成为一部经典的电影。

  这张DVD如果不是专出经典电影的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出品,很可能我会错过了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

  2008.8.20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六):恍如穿越的观影

  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感谢有这样一部纪录片,让我们在一个体育的窗口里看世界,也让我们感受到半个世纪来,世界发生了什么。

  那时的圣火传递是多么令人感动,穿越各大洲的过程仿佛是各国人民喜庆节日,也用不着谈什么崇高,就是参与和快乐。谁知过了近半个世纪,圣火传递就成了种种作秀,有人是把快乐给忘了个精光,有人是偏不让人快乐,恶心死了。

  人物的抓拍很传神,在电影里,或羞涩或懵懂,孩子们是那样的萌;然后是运动员,即使是走遍全球的,在那个年代绝对称得上见多识广,在镜头前一样表现得有些犹豫。到了传媒发达的年代,如今即使是最偏远的山村和牧场,人们也学会了模仿和表演,自以为是的面对镜头作出很多莫名其妙的肢体动作和手势。对比之下,我们真的能说那个星味十足训练有素的我们,是天然的我们吗?

  东西德共同组建了一个代表团参赛,一定让分裂中的德国人增添了许多的遐想。资本主义世界和社会主义阵营都有代表来了,除了政治主张有别,其实人类的普世价值没多大差别。中华民国代表团不亢不卑的来了,我知道那时大陆已经在酝酿可怕的全民疯狂,我们是无暇顾及这场调和阶级矛盾的人类友谊盛会了。

  回到竞赛场。

  东京体育场内还没有塑胶跑道,显得有些简陋,而今天城市里的中小学也拥有大小不一的塑胶场地。但场地设施并不妨碍运动明星们展现其超人的运动天赋,作为背景的是东京市民们对体育表演目瞪口呆,频频摇头难以置信的表情。这再次说明了现代传媒技术给了大众带来了丰富的视觉享受,同时也夺取了我们欣赏过程中的强烈震撼感。运动是要追求高潮的,高潮不够强烈可是个很糟糕的问题,甚至严重到怀疑人生。

  自选步枪比赛绝对算奇葩,射程300米,打120发,要用6个半小时,还要求选手自带午餐,用的枪明显就是军事制式武器,子弹个头一点不含糊,打一枪还要拉一次枪栓,枪膛散出的击发后的轻烟也被镜头记录下来,比赛活象一场狙击手之间的真枪实弹决斗。

  马拉松赛作为压轴好戏,展现了好多的不可思议。选手的装备简陋程度肯定被今天的业余爱好者秒杀;非洲的选手是光着脚跑完了全程,真要跪了;这批世界的顶级选手中,居然有相当多的人对补给站的饮料食品发生浓厚兴趣,停下来好好的畅饮了一阵,非洲小哥就连饮三杯,我想他如有社交帐号,一定会给组委会的后勤工作点一个大大的赞,但选手们似乎把分秒必争的比赛暂时遗忘了,这可不好。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片尾的闭幕大联欢暗示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在东京参加了一个充满激情的盛会,而运动青年们的荷尔蒙那么旺盛,他们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这点我没有看到,但能想象出来,青年本来就该欢乐,不是吗?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七):推荐市川崑的<Tokyo Olympiad> (东京奧运会) (

  市川崑· 东京奥运会(東京オリンピック —Tokyo Olympiad)1965

  这是一部关于1965年东京奥运会的纪录片。看的是170分钟版,片子较长,我花了大约两个晚上才看完。这大概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佳的体育纪录片之一。

  本记录片是日本政府出资委托拍摄的,旨在纪录这一历史事件。据说,日本政府一开始希望找黑泽明来拍,但黑泽明的条件是不但要负责纪录片拍摄,还要一揽子主导开幕式与闭幕式——大约是艺术家为了维护艺术的整体性连贯性的一种想法,结果其条件被拒绝;后来日本政府又找了市川崑来拍。市川崑当时还不算国际级导演,知名度有限。

  片子的拍摄手法在当时引起了争议,另日本政府非常不满。原因很简单——看看片子就明白了。日本政府希望拍一部更有推介力、宣传性质的片子,要有新闻性、政治性。我想这个中国人很容易理解,就是做出来的东西要服从于政治与宣传的效果。

  结果市川崑拍出来的东西完全不符合日本政府的初衷:市川崑拍的是一部纯粹的艺术片,从纯电影、纯艺术的角度刻画了运动与运动员们本身。在二十年后的访谈中,市川崑说,他当时为运动员的拼搏竞技深深感动,希望把真正的奥运精神拍出来。

  回头看,导演能够基本上按照自己的想法把片子拍下来,而不是简单屈从于政府的压力,实在是很可贵的。

  纪录片涵盖了开幕式,各大类的比赛以及闭幕式,由一个个短小的片段组成,其中在最后的马拉松部分达到高潮。每个片段的拍摄都极其考究。如何去拍,捕捉什么样的东西,导演是下了极大的心思的。我想,不夸张的说,观众看完片子以后,对各个运动、运动员乃至运动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在认识上都会有相当的升华。在我而言,看这部片子就是一个学习、体验、升华的过程。

  市川崑的拍摄有几个特点,一是全力关注运动员与运动本身,拍得非常的纯粹,几乎是没有杂质的。市川崑所忠实记载的不光包括竞技比赛中的冠军,还有诸多的失败者,乃至默默无闻的参赛者。因此,这是一个纯粹的人本主义的纪录片。二是极强的细节性。如拍摄铅球比赛,把运动员投掷前的各种动作表情乃至习惯动作、铅球落地激起的水花、运动员的表情——整个全过程都极其精细地捕捉下来;还有场内外观众的细节。如踮起脚尖看比赛、下雨天滴着水的雨伞、被烟火下哭的小孩;三是客观性:基本上见到什么就拍什么,不加主观色彩,忠实的反映现实;四是极强的氛围营造能力。他的片子能够把所有与比赛无关的杂质都予以剔除:如运动员比赛时,把杂音过滤掉,只能听到运动员的声音,除此之外几乎一片寂静;还有就是通过对运动员在赛前活动的细致刻画,烘托比赛气氛。五是日本人特有的含蓄——很多东西都是点到即止,没有任何夸张或过度的渲染,大多时候感觉平和,但有时会觉得很是压抑。整个片子的基调是沉重的,而非轻松的,更非喜庆的。

  纪录片中的一些细节,从今天中国的角度来看,则很难理解的。开幕式墨西哥队进场时,旁白说:这是墨西哥队……下届奥运会将在墨西哥举行。我们也希望下届奥运会比本届办得更精彩。(想象中国的解说在直播开幕式时说,希望伦敦的奥运会比北京办得更精彩)。另外,柔道第一次进入奥运会。日本队的表现相当不错,不过导演选了一段男子无差别级比赛决赛,是日本选手拜给外国选手,屈居亚军。实际上,整个纪录片中都带着这么一种谦逊朴实的态度。它是对运动和运动员本身的歌颂,而不是对民族或国家。

  个人认为市川崑对突出个人的竞技运动拍摄得比较好,团体的次之;本人印象比较深的几个片段包括铅球、链球、马拉松、撑杆跳、体操、自行车等。

  这部片子极好。简单地评价,这是一部真正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纯粹的影片。通过它,也可以看看真正脱离了政治与商业的体育是什么样的,真正脱离了政治与商业的艺术是怎么样的。

  喜欢体育与电影的人不可错过。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八):不仅是奥运

  很难想到一个准确的题目,因为不仅能直接感受到体育最原始的魅力,还有一个社会的文明和最淳朴的友善。

  作为一个从2000年就开始关注奥运会的观众,这部纪录片对于我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体验,感染力胜过每一届奥运会的直播节目。

  东京奥林匹克(Tokyo Olympiad)导演市川昆,于1964年东京奥运会结束后的半年在日本上映。

  历史格局:

  1964年在我记忆里,除了我国的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和窈窕淑女获奥斯卡大奖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难以想象日本在战后那么短的时间,就有实力举办夏季奥运会。当看到奥运火炬在富士山脚下传递的情景,不由得惊叹,这是圣火第一次踏上亚细亚的土地。

  那一年我国并未参赛,开幕式上看到了中华民国的队伍。而后有趣的一幕是美国与苏联先后入场,缩写为USSR的苏联,自然排在了USA之后。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美国运动员身着蓝色外衣和白帽子,苏联人穿着一身灰色,看起来一个骄傲,一个朴实。

  还有一个开幕式的细节:点燃主火炬的是广岛原子弹灾难幸存者、日本田径运动员坂井义。

  久远的年代:

  田径场是露天的,跑道上满是泥土,下雨天满是积水,游泳运动员没有眼镜,没有连体泳衣,游泳比赛依靠人工计时,自由泳是像蛙泳一样的转身。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比今天慢6秒。要是没有这些印迹,很难想象这是发生在60年代的奥运会。

  争金夺银:

  在美苏争霸的格局下,其他人很难成为主角。即使日本以奖牌榜第三名的优异成绩结束了奥运会。导演依然没有偏袒本国运动员,而是以客观的视角记录每一场重要的比赛,对于一部官方的纪录片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是颁奖时奏响的美国国歌,还是围观观众里的美国小孩儿,都显示这这个超级大国在赛场上骄人的实力。

  拍摄时没有夸大成功者的喜悦和失利者的气馁,一切的情绪,都是通过运动员真实的表情来传递。

  除了对冠军的刻画,还包含了对比赛失利者的同情和鼓励,无论是身体不适的长跑运动员,还是没能举起杠铃的举重运动员,都收录在了镜头里。

  细节:

  细节难以在直播画面里看到,因为直播只关心比赛成绩,就像一部经常刺激的短片小说,谁会在乎人物的神态和小动作呢。短跑运动员为了固定自己的起跑器,用锤头反复敲打;投掷铅球前反复往铅球上涂口水,跳高运动员把自己的小玩具放在地上为自己祈祷,射击运动员被枪托挤压变形的腮颊。一览无遗。

  还有赛场之外的细节,开幕式放飞和平鸽时,被飞舞的鸽子吓到的女运动员,活泼而可爱。惦着脚尖观看比赛的观众,撑着纸伞的各国观众,失望地说道“Oh shit”的美国小男孩。这些细节,丰富了奥运会,它不只是体育比赛。

  美感:

  平衡木上,女选手曲卷身体又逐渐伸展的那一段,前所未有地展现了体操的美。还有用圆舞曲伴奏的自由体操,以及轻盈得像个燕子似的跳马运动员。相比女性的柔韧,接下来是展现男性力量的调换和单杠。

  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作为最具历史意义的马拉松比赛,按照惯例安排在赛程最后一天。花半个小时来记录一场马拉松比赛,好像这场比赛就是整个奥运会的缩影。自从所有参赛运动员从体育馆出发,一路上就是围观的人群和维持秩序的警察。埃塞尔比亚的选手逐渐与大部队拉开差距,独自领跑,路人无不投来欢呼和惊叹。

  半途过后的补给站,是提供饮水和食物的地方,还有沾水的海绵。有抓起一杯水边跑边喝的,还有停下来连喝三杯的。在此之后,逐渐出现体力不支倒地的运动员,周围的人群和工作人员都上来送水,还有被消防厅的救护车拉走的运动员。埃塞尔比亚运动员夺冠毫无悬念,随后入场的位列第二的日本运动员,被人逐渐超越,在马拉松比赛中,结尾冲刺是极其罕见的。

  镜头还留意了每个人冲过终点后的表现,大多数人都躺在地上伸展四肢。

  温良恭俭让的日本人:

  所有在赛场出现的日本工作人员,无一例外都是和善,耐心,细致。最喜欢的是身着和服端着装有奖牌的盘子的礼仪小姐。端庄,展现东方女性的美自然不必说。在一次颁奖开始之前,应一个好奇观众的请求,礼仪小姐端着盘子转过身去让观众观看奖牌。冷漠呆板的人,不会有这样善意的举动的。

  围观马拉松比赛的人群。有身着校服的女学生,戴眼镜的中年男子,还有兴致勃勃的老人。友善,热情,为每一个运动员鼓掌。

  还有在终点等候运动员,为他们披上毛巾的志愿者,是如此的亲切体贴。

  东京,2016年再见。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九):乱弹:奥运精神强国梦

  提奥运会官方纪录片有两部片子不可错过,一部是开山之作,《奥林匹亚》(Olympia)。

  出自里芬斯塔尔,1936年柏林奥运会,不清楚的去放狗搜索。

  其后,就是来自市川昆的《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1965年《电影旬报》第二名。

  标准公司发行的几部市川昆作品中,它赫然在列,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想,人们倒不是故意挑出德国与日本这样的国家来说他们的纪录片子何等之好。

  但他们的视角确实令其他届的纪录片黯然失色不少,或者明年的北京奥运会。

  总之对于这样一届奥运会,中国人并不会有特别兴趣——没参加不是,政治斗争激烈。

  中国所关注所在意的也仅仅是1984年开始的奥运会,名为“重返奥运大家庭”。

  汉城失败,有损威严,抛后不提。巴塞罗那,我还年轻,没看。真正开始,是亚特兰大。

  那之后,就是全民关注奥运的时代了,之后申办、雅典再到零八。

  中国的成绩突飞猛进,在2008年就要在金牌总数上(15+5+16+16+28+32=112)超越亚洲第一的日本。

  日本,在1964年就举办了东京奥运会,看到喷着夸张白烟的火炬在横滨登陆,人潮涌动,居然也激动了下。

  盛大欢庆的场面,总是很容易产生联想,中国现代应该不会出现如此看上去有些失控的场面了吧。

  警察们维持着秩序,人们手中举着数码相机……而不会是在1964年,只能凭借踮脚尖和挤人缝中看得一眼圣火的欣喜。

  经过富士山下时,真是牛逼的画面,远看真以为那是“喷烟的新干线”。

  总之,这个国家的象征。尽管在那一刻我还想到了松竹公司的片头。

  开幕式,大同小异。当时并没有文艺节目表演,简短紧凑。

  按国家开头字母顺序出场。第一个出场给了希腊,代表中国出征的是民国的青天白日旗。

  美国之后紧跟着苏联,比较了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其实,也没啥区别。

  就是姓资的人穿得颜色鲜艳些。

  之后激烈的田径比赛,对后半程发力的选手表示下敬佩,真是符合奥运精神的追求。

  不过这一段印象最深的是铅球比赛,这位苏联选手反复在往手里吐唾沫沾身上汗水,增加摩擦力。

  原来那时候没有镁粉?然后测量铅球距离是用插面写有号码的三角小铁旗,很亲切。

  第二天,东京就下雨了。十月。

  露天看台上成片成片的伞,这大概也是很难见到的场景了吧。

  现在都要有设计到遮雨棚了,雨衣也更方便些吧,至少手不会酸。

  伞到处都有,民族特色的伞,看得那叫一个心细。这些民族特色的东西,一一被导演收进镜头里。

  当时的照明设备还不行,看着觉得天都黑了,一片黑乎中运动员还在比赛。

  跳高比赛,冲击力太大了,分不清这是跨越式还是剪式,想了下,应该是后者吧。

  知道的,在朱建华的80时代,他是用了背越式。总之这姿势看起来很怪异。

  见过最不标准最怪异的跳高姿势是“雄鹰展翅型”(自个命名的),就是双腿收缩,飞过横杆,出现在中学运动会上,不过一般跨越式是最常用。

  雨天的田径场,不怎么适合比赛,当时的跑道也不比今日。看台上给美国人加油的好多。

  之后选取人物典型。来自乍得的田径选手。他们派出了2名选手1名官员的迷你参赛阵容。

  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运动员)的年龄比这个国家的年龄还长。

  内容大概是捕捉他的日常生活,到进行中的比赛,以及失败的赛后。切到奥运会的后勤,方方面面。

  自行车比赛,再次把镜头拉到室外,几组镜头安排得错落有致。

  一组穿越乡间的画面,原来起飞阶段的日本,没有那么多高楼的时候,看上去也亲切。

  体操比赛,弄成摄影棚里拍摄的一般,展示纯粹的形体美。

  可惜当时的难度系数太低了,尤其是在今天作为世界体操大国的中国看来。

  之后游泳比赛,兴趣不大。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游泳要安排四种姿势,这不是给白人优势么。

  100自由泳的世界记录,现在比当时提高了6秒,默数感觉一下速度的差距好了。

  击剑、马术、摔跤、柔道。看到某日本选手在决赛时被压倒在地,动弹不得,有趣。

  结束后两人又彬彬有礼地道谢,好像现在比赛时没这么多礼仪规则呢。

  球类项目,原来曲棍球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当时就死磕个不停了,真不和谐。

  东洋魔女,日本女排,60年代的全盛时期。原来他们也有女排精神。

  赛艇的开头非常美,湖面波光,可比之前下雨一段。

  最后一天的马拉松比赛又是一个重点介绍的段落。留意到了热情的观众,中途的折返点,补给处。

  有的选手一抓就走,有的停下来慢慢喝。跑到终点后的表现也是各不一样。

  埃塞俄比亚选收获胜,日本选手第三。

  奥运会闭幕式,下一届到墨西哥城。

  圣火熄灭,烟花绽放。如同90年代后,我们看到的历届奥运会闭幕式一样。

  四年后,我们再次相聚。

  和田夏十与市川昆电影历程的转折点,那之后,和田夏十不再伴随丈夫的事业。

  史上最好奥运纪录片的前三甲,来自《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

  真怀疑08年的中国拍不出,在这部看似官方的纪录片背后,是对日本的自信。

  并不是纯粹的堆积人海,四处猎奇,把奥运会的精神追求与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结合在一起。

  他们有能力举办一届好的奥运会,也借此展示了积极的国民心态,崛起中的经济大国。

  强国梦,一个让中国咬牙切齿国家的强国梦,又落到今天中国的头上。

  那种不知发自内心何处的群情激跃,就如同40多年前的日本。

  不同在于他们要被重新接纳,中国在接纳之外更需要的是被认可,被认可。

  大国情怀并不是靠一针奥运会的兴奋剂就能达到的,强国之梦的心理落差一样值得警惕。

  置身事外,北京能做得多好真是个问题,就跟它的纪录片能拍得多好一样。

  如后来几十年的发展,东京奥运会对于日本的形象塑造和刺激作用是明显不过的。

  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记录一届体育盛会,而是展示一次国民形象。

  这是它最成功的一点,单就电影任何一个方面说,它的摄影、趣味、普及性都是相当出色的。

  看完一搜,发现东京又要申办2016年奥运会了。标志还可以——比伦敦那个总好吧。

  《东京奥林匹克》观后感(十):南方周末:我以《东京奥运会》为耻

  南方周末:我以《东京奥运会》为耻

  官方及公众舆论对官方电影《东京奥运会》的批评:

  电影太艺术;

  没有按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记录所有比赛的成绩;

  对日本运动员的刻画太少;

  电影主要记录的都是无名之辈,比如男子万米跑的最后一名、男 子800米比赛孤独的乍得选手;

  影片歪曲了真正的体育竞赛,尤其对铅球、步枪射击和竞走运动员的刻画简直是讽刺;

  教育部不得不重新考虑是否向学生推荐这部电影,因为影片的艺术刻画对青少年来说太难理解;

  裕仁天皇微笑和摇动帽子的镜头有损威严。

  1948年,战后头一届奥运会,因为日本在二战中的所作所为,伦敦对日本关上了大门。成功申办下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日本,自然把这次主办视为改善日本国家形象的重要机会。日本为奥运会下了大功夫。《东京奥运会》的开篇是日出的大特写,几乎占满银幕的太阳可以直接理解为日本国旗的色彩反转效果;紧接着,就是吊车悬起的大铁锤忙不迭砸垮成片老楼房。

  为修建高速路、拓宽街道以及其他城市改造工程,东京动迁了5349户居民,平均每户人家得到1000万日元补偿金(当时相当于28000美元)——这笔钱的大约半数就足以买下业主房产,另一半则完全是补偿拆迁为业主带来的不便。很多人选择到市区外围买地新建木结构公寓,自己只住一套,其他的房间都租出去;没用完的钱到银行存定期,利率有7%,或者投入股市,平均市盈率有12%。这笔钱让他们的日子过得相当好,日本媒体不无眼红地把这些动迁户叫作“奥运会暴发户”。

  东京新拓宽的城市街道边新种了8万棵树,耗费3.5万美元;城市铁道环线的路基两边也大搞绿化工程。“数十万人在学习英语和其他外语;全国各地进行着友好待客的社会宣传教育。东京的‘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会’目标非常明确:努力促进对奥运会的理解、美化城市、改善公共道德、商业道德和交通道德。增强公民自豪感。”当年的《纽约时报》这样报道,“出租车司机接受了突击式的英语教学,不过日本方面还是给游客打了预防针——他们的口音可能很严重。”

  新干线通车、修建首都高速路、建设体育场馆,日本为奥运会总共花费约20亿美元。日本政要和奥委会官员自然希望奥运官方电影集中记录日本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为了赞美奥运会组织顺畅、体育场馆建设有成,很多人坚持要求官方电影多记录政府部门的领导能力和日本的技术力量。

  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上,日本代表团入场(影片截图)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要求,日本大导演黑泽明拒绝了日本奥委会的委托。他们本想请他执导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官方电影,但黑泽明认为,奥委会对创作方面限制太多,自由度不够。1964年1月,日本导演市川昆接过了日本奥委会的这项委任。最终,他拍出的影片在国内颇受指摘,却在1965年戛纳电影节获得评审团大奖。

  《东京奥运会》使用164名摄影师,1031台摄影机,57名录音师,拍摄了70小时素材。东京奥运会号称首次真正地进行广泛电视转播的奥运会,但当时为电视转播拍摄的大量素材,市川昆一格也不用。“我想要表现汗水和痛苦,表现人的能力与弱点。”市川昆在影片筹备阶段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念。

  大量的长焦距特写镜头用来表现运动员在比赛开始前一刻的紧张、焦虑。男子100米决赛最终夺冠的美国选手海耶斯,在跑道这端准备的那十几秒,脸上的表情几乎是忧伤的;苏联铅球选手胸前的号码布掉了一角,他的左手神经质地快速反复着蘸唾沫、摸铅球、把号码布往里掖,而大特写镜头随着他的手在这三点间游走,最终直接剪接到铅球重重落地的特写,压根不表现运动员完整的身姿。这跟里芬斯塔尔在《奥林匹克》里极度渲染的力与美大异其趣。

  市川昆只用两分多钟就把东京奥运会足球、篮球、水球、曲棍球的比赛一笔带过,却慷慨地给了孤独者和失败者足够的表现。来自乍得共和国的男子800米选手阿迈德·伊萨是这个国家仅有的两名奥运选手之一,无论是在训练场、赛场边、奥运村餐厅还是东京街头,他都是那么孤独;他进入了复赛,却没能再前进半步。男子10000米决赛,最后通过终点的无名运动员同样孤独,最末一圈时整个跑道上只剩他一个了,摄影机仍然跟着他拍摄了大半圈。即便是夺冠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的表情也常常看不到喜悦。

  幽默也是这位导演极感兴趣的。开幕式放飞万羽鸽子,低飞乱撞的鸟儿扇掉了加拿大女运动员的一顶帽子,别的人纷纷慌张地捂住头。男子竞走比赛,大特写盯住了选手扭动的臀部,再反切到路边背着小弟弟看比赛的男孩,他正笑得开心。雨中的链球赛场,工作人员努足了劲像拔萝卜似的拔出深陷泥土的链球,装上小推车一路坑坑洼洼地送回投掷圈。记者中心里,同样用大量特写刻画叼着烟卷一脸疲惫的记者,无数手指在各种文字的打字机上翻飞,桌子下边脚丫子从高跟鞋里溜出来透口气。《东京奥运会》的主角当然还是运动员,但地位没那么绝对,市川昆的镜头同样努力地捕捉着政要、裁判、观众、游客、天皇。

  闭幕式上的运动员入场式欢闹而散漫,据说是因为等待入场的时候有日本清酒招待他们。簇拥的各国运动员把日本代表队的旗手扛在脖子上拥上了跑道。裕仁天皇在看台上摇着手里的帽子,露出两秒微笑。西方的评论说,这意外地体现了国际友谊的入场式真是无与伦比,但日本官方完全不这么觉得。

  日本运动员圆谷幸吉(右)在东京奥运会上取得马拉松比赛铜牌,他对没拿到金牌耿耿于怀,4年后,幸吉自杀身亡 (本报资料图片)

  1965年3月13日,时长170分钟的《东京奥运会》举行了规格极高的首映,天皇、皇后和诸多内阁成员都到场了。这是日本历史上头一部由天皇和皇后参加首映的国产电影。电影看完,争论激烈。“用这样一部电影作为奥运会的历史记载,我感到羞耻。”时任内阁大臣河野一郎负责东京奥运会的组织工作,他说他无法理解影片在艺术上的“做作”。

  其实就在首映之前,市川昆听到一些风声,已经临时给影片里加了数分钟表现日本运动员的素材。他对媒体表示,河野的批评让他感到“震惊”,他“不打算对影片做任何本质性的修改”。

  《东京奥运会》仍然在日本公映了。不过1966年,在日本奥委会主持下,还是用市川昆的素材重新剪辑了另一部纪录片《感人至深的世纪》,影片改为按照奥运会时间顺序叙事,且集中刻画日本运动员的表现和成绩。虽有日本议会的体育界议员大力推广,《感人至深的世纪》在日本影评界却没得到什么好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