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 爱情到最后却输给日常琐碎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爱情到最后却输给日常琐碎

2019-01-04 11:35:33 作者: lindan9997 来源:个人图书馆 阅读:载入中…

 爱情到最后却输给日常琐碎

  爱情到最后却输给日常琐碎

  lindan9997

  01

  不重视生活琐碎的婚姻

  很容易失败

  亲密关系里,细节成就爱情,也最打败爱情。

  @中国新闻周刊 在征集的“90 离婚的 100 个理由”里,很多人只因生活中一点琐碎小事就离婚。

  有人因为丈夫天天乱扔臭袜子

  有人因为家务分工不明确。

  有人因为老婆不让他抽烟、打游戏,不能理解他的爱好

  有人调侃,离婚的 100 个理由,也就中了 99 条吧。

  华盛顿大学社会心理学家 John Gottman 和妻子在长达 40 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研究决定一段长期亲密关系好坏的到底是什么。

  他们发现,对于那些最初都非常相爱的伴侣来说,最容易导致他们分手的并不是大的困难,而是生活的琐碎。

  2018 年上半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离婚纠纷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

  2016-2017 年,在全国离婚纠纷一审审结案件中,婚后 2-7 年是婚姻破裂的高发期,结婚的第 3、4 年的离婚率达到了峰值。

  婚后的 1-3 年,正是伴侣双方重要磨合期,由新婚甜蜜变为柴米油盐琐碎生活后,日子趋于平淡,如果生了孩子,育儿问题处理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婚姻危机

  不要觉得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值一提。不重视生活琐碎的婚姻,往往很容易失败。

  图源:@司法大数据研究院

  记得何洁离婚后,曾在一档节目中聊到婚姻时忽然失控,几度泪崩。

  她说,“我不会再结婚了”。

  抛开她和前夫赫子铭被爆出的难以分辨真假的“婚内出轨”,他们积累的日常生活矛盾,似乎是也是婚姻破裂的元凶。

  婚后,何洁三年生下了一儿一女。

  当妈妈的都知道带孩子到底有多累。

  她变成了事无巨细新手妈妈,想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什么都亲力亲为,坚持母乳喂养、换尿布、哄娃……几乎牺牲掉了自己所有的睡眠时间,还患上了产后抑郁

  但她一刻也不敢放松,带娃的同时还要拼命工作赚钱养家,每天恨不得有72小时,或者变成三头六臂。

  在访谈节目中,她控诉赫子铭根本没有进入当爸爸状态,每天都把时间安排得很满,忙着打游戏,健身,从来不会为了孩子而牺牲掉自己一点点的生活。

  有一次,何洁在客厅接待朋友,让赫子铭带着儿子“七宝”玩一会儿,结果,他用手机给“七宝”看动漫节目,自己却在电脑旁打游戏。

  何洁说他是,“你叫他干嘛他干嘛,你不叫他,他绝对不干嘛”。

  典型“丧偶式育儿”,什么都得自己扛。

  最后,何洁和赫子铭从娱乐圈里的恩爱模范夫妻,最后变成为了离婚对薄公堂,闹得满城风雨

  02

  日常琐碎里的漠视和

  否定伴侣最致命

  最致命的,是赫子铭在日常琐碎里对她的漠视和否定。

  何洁因为产后抑郁症极度自卑,觉得自己又胖又丑,担心赫子铭不爱她了,两个人经常大吵。赫子铭却不知道她是产后抑郁,反而觉得她矫情

  吵得多了,当何洁发怒唠叨时候,他就在心里打开静音键,当做没听到。

  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忍耐,却没有看到,妻子最需要的,是他能用心理解自己的痛苦

  在闹掰之后,赫子铭被爆出疑似打电话电台节目控诉何洁,说她太强势生育脾气暴躁,一点小事就发火,闹离婚……

  主持人叶文受不了了,怼他:妻子是你选的,结婚三年就生两个孩子,还有产后抑郁,她把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这个家,可是你从头到尾没有说她一句好话

  后来,他还抱怨自己性生活和谐,并由此认定妻子不爱他,怀疑她出轨。

  直到今年 8 月,何洁才发微博长文否认“婚内出轨”传闻:说自己生完孩子后,不想“伺候”赫子铭疯狂性欲望,所以他就认定何洁一定是在外面有野男人了。

  一个得了产后抑郁症的女人,要照顾嗷嗷待哺的孩子,要赚钱,甚至因为身材变形厌恶自己想自杀,哪里还有精神想其他事呢。

  可是赫子铭丝毫却没有从生活细节处,觉察到她的痛苦。

  赫子铭这种伴侣,就是典型的“灾难型”伴侣。

  心理学家 John Gottman 把伴侣分为两类,一类是 “Master” 型的伴侣(后称“成功型”),一类是 “Disaster” 型的伴侣(后称“灾难型”)。

  “灾难型” 伴侣则会注意和寻找伴侣身上的错误,他们习惯表达批评,而不是尊重欣赏。这会让另一半越来越自卑,关系也会越来越糟糕

  而 “成功型” 伴侣会习惯去搜索伴侣身上那些值得欣赏、感谢部分,他们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起这种尊重和欣赏的习惯,从不吝啬对伴侣的赞美

  就像炫夫狂魔蔡少芬,无论从前外界如何贬低和嘲讽丈夫张晋穷酸、靠老婆名气,她总是一遍遍不加掩饰地流露老公崇拜:“我老公真的很棒!”

  他跳舞很好,他武术厉害,他唱歌真的很好听,他真的很帅……

  张晋说,他满身缺点,在她眼里都是优点

  2014 年,张晋凭借《一代宗师》获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时的一段话,让无数人泪奔:“有人说,我这辈子都会要靠她。我可以告诉大家,没错,我这辈子的幸福就是要靠她。”

  多一点看见对方付出的细节,而不是草率地否定一个人的努力;多从细节处觉察对方的内心需求,而不是粗糙地面对对方的感情,这样两个人才能朝着一个方向,变成更好的彼此。

  03

  好的婚姻

  能理解彼此精神世界当中的琐碎

  elina 和张承中的婚姻,或许也是败给生活琐碎。

  elina 曾在《康熙来了》吐槽张承中只顾着玩游戏,从来不做家务,宠物粪便在脚下也假装看不见,换衣服总是不扔进脏衣篓、每次都要她弯腰去捡起来。

  这些生活琐碎矛盾,让她觉得自己被当成佣人,不被重视。

  但更孤独的,是双方没有兴趣探索理解彼此的世界

  elina 唾沫横飞地讲八卦时,张承中一点兴趣都没有。

  他讲篮球滔滔不绝时,Selina 一点都不懂,只能“嗯嗯啊啊”敷衍回应

  男人爱打游戏,看球赛,女人喜欢电视剧综艺,八卦,这些都是各自精神世界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凡能参与到对方其中一个爱好,关系都不会越来越疏远。

  为什么很多情侣或夫妻越相处越觉得无聊乏味

  因为他们没有兴趣去探索和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了。

  生活中各自关注事情没有了交集,觉得对方变成了“无趣之人”,再也没有心动感觉

  没有深入了解,就没有认同,即便是两个人一起生活,也会觉得内心特别孤独。

  你能对自己喜欢的事情保持好奇,努力尝试,为什么不能对爱人的世界好奇一点点,试着融入对方生活的点点滴滴

  就像美剧傲骨贤妻》中的这段台词

  婚姻最大的魅力其实是在于让人探索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究竟能达成多么深度连接

  在一段有营养的婚姻中,最坚韧的韧带不是爱情,而是兼容和谐的精神世界。

  因为爱情迟早会在日复一日熟悉中变得平淡,但深植于内心的认同感才是最珍贵的,并且无法被替代。

  04

  做彼此的伴侣、情人、朋友

  才能抵抗日常中的生活琐碎

  我最向往的婚姻,是杨绛和钱钟书那种。

  钱钟书赴英法游学的日子里,杨绛中断了清华的学业跟着过去照顾他。其实两个人都是“生活白痴”,但杨绛会主动学做饭,包揽生活中的一切琐碎杂事

  到杨绛住院生产期间,钱钟书只得一个人生活。他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

  打饭墨水染脏了房东的桌布。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

  砸坏台灯。杨绛说,不要紧,我会修。

  弄坏门轴关不上门。杨绛说,不要紧,我会装。

  她没有发脾气,也没有抱怨。“不要紧”三个字,化解了所有问题。

  而钱钟书也会主动照顾妻子,和妻子一起学做菜,一起尝试新事物

  在杨绛生完孩子回家,钱钟书主动下厨,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盛在碗里,端给杨绛吃。

  他还为杨绛做了一辈子的早餐。冲茶、热牛奶、煮鸡蛋、烤面包,等杨绛起床后一起吃早饭

  他们总能在平淡的日常琐碎里找到生活的乐趣,从不要求对方为自己改变,能深刻地理解彼此,主动去付出,少有抱怨和责骂。

  想起那些经常因为家务琐事大吵大闹的夫妻,面对伴侣有时候的“笨拙”,一点小错误,就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怪罪。

  把最好的态度给了外面的世界,把最难听的话留给了最亲近的人。

  连顿饭都做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你怎么什么事情都能搞砸,真是蠢!

  你为什么不能为家庭改变一下自己?

  与其不断地苛求对方,不如在日常中的一个个生活瞬间,学会主动付出和表达爱。

  多换位思考,多理解对方的不容易。

  面对争吵,不要“沉默是金”,清晰地表达你想要的,而不是让对方猜测你要什么。比如,我想要你拖一下地,我想你能一起带一下孩子,我想你放下手机好好陪我说说话……

  换个方式表达愤怒,多表达感受,少评判行为。让Ta知道Ta的做法给你带来了怎样的痛苦,而不是一味表现愤怒,否定对方,“你不回我微信就是不爱我了”、“你只顾着自己,太自私了”……

  那些可以在一起生活很久都不会散的的伴侣,靠的不是忍耐,而是在漫长而琐碎的光阴里,尊重彼此,互相协作,欣赏你的优点,也能接受你的缺点,而不是认为女性就该怎么做,男性就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伴侣不仅仅是一个合作伙伴,应该有更多元的连接。

  如钱钟书评价杨绛:“绝无仅有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而杨绛认为:“三者应该是统一的。夫妻该是终身的朋友,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是知心朋友,至少也该是能做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情人而非朋友的关系是不能持久的。夫妻而不够朋友,只好分手。”

  这也正验证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完美式的爱情,激情、亲密和承诺,三者缺一不可

  杨绛先生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理想的婚姻,她念给钱钟书听:“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钱钟书当即回:“我和他一样”。

  杨绛答:“我也一样。”

  希望每个在爱情里的人,都一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