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南洋的脚印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南洋的脚印

2019-01-06 07:58:15 作者:徐风 来源:都市美文 阅读:载入中…

南洋的脚印

  南洋的脚印

  乙酉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走进了马六甲。

  夕阳下的圣安德鲁教堂响起了袅袅不绝的钟声,栖息在福莫沙广场巨大的荷兰风车上的白鸽正在徐徐起飞。这里是马来西亚西海岸的一个古城。我有感觉。许多地方走过了,我没有感觉;风景是一种灵性呼唤,让我有感觉的地方必定与我的性情有着某种暗合。

  我在马六甲小城的一条唐人街上走得惶惑,是因为我固执地要在这里寻找一位故人足迹。六十六年前,一个名叫徐悲鸿的宜兴人悄悄从新加坡来到这里,他只带了一卷宣纸和几支毛笔,他不是来旅游的,他没有闲情逸致;他一天画十几个小时,他卖画,从新加坡卖到马来西亚,每天把一口袋一口袋的钱寄回国内,支持抗战。他的祖国已经沦陷,炮火正在每一寸国土燃烧。国已破,家亦亡,各路名士凄凄惶惶作鸟兽散,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选择。就徐悲鸿而言,当时他已名满天下,只要他愿意,可以去做官;他可以去发财,当时发国难财的君子小人何其多矣;他还可以躲到象牙塔里去搞他的艺术,或者干脆颓废沉沦。

  琼州会馆。侨生客栈。黄麻子蛇馆。鑫记百货。福贵金店。剥落的繁体汉字招牌点缀着马六甲的汉唐遗韵。但一路走来的我显然已找不到六十六年前那位宜兴前辈在此留下的任何踪迹是的,现存的史料对徐悲鸿在马六甲小城卖画只是一笔带过。他一生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而我一走进这个城市就能感受到他的气息。那是一种冥冥之中无法用言语表达会心默契导游坚持说她听年迈的居民说过当年徐悲鸿在这里卖画的情景。那是非炎热天气,徐悲鸿依然穿着中山装,口袋里插着一支粗大自来水画笔。脸上则荡漾着江南人特有的自信微笑。他画得汗流浃背,宜兴人吃不消那样闷热桑拿天。这里的榴莲不合江南人的口味。他日夜地画,他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卖命地挣钱,多卖一幅画,也许就可以多买一箱子弹。心在流血,他笔下苍鹰却依然雄健,烈马依然奔腾,雄鸡依然高亢天下兴亡在一个爱国的文人心里,永远是最重要的。从屈原到范仲淹,莫不如此。

  1939年的徐悲鸿在这里或许还会与一个朋友见面,他叫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量人物。其时他已躲到新加坡,在一份华文报纸编辑战争需要小说。他懂日语,但恨日本人。徐悲鸿来办赈灾画展,他连篇累牍地写文章捧场,称悲鸿的名字“已经与世界各国的大画师共垂宇宙”。因此我想,他們的见面应该有着共同的话题。他们或许会选一家能做江南菜的酒楼。这里不会有绍兴的黄酒,达夫是酒仙,身上有名士气,喝酒若喝不痛快,他会用富阳话骂娘;悲鸿则不善饮,但他会不断替达夫斟酒。他们说得最多的当然是国事,他们对局势分析都不乐观。日本人已经嚣张得要与全世界为敌。悲鸿却还要在东南亚走下去,他还要去印度见泰戈尔。他还要继续用他的一千多幅画去宣传抗日、赈济灾民。而达夫恐怕在新加坡也待不下去了,谁不知道他是个有抗日倾向的大文豪呢?

  天色渐渐晚了,马六甲的风也是烤炉般的热。我终于登上全城最高的圣保罗山,这里有一座圣地亚哥城堡废墟,据说是古老的阿法摩萨城的最后遗迹。就像中国的圆明园一样,这里只剩下一些残垣断壁了。我想,当年徐悲鸿和郁达夫也许就在这里道别。看见了吗,那里就是苏门答腊岛。导游指着不远的马六甲海峡对岸的一处岛屿说。我心里一紧,那影影绰绰所在,就是郁达夫最后的蒙难之地。在抗战胜利的前夜,他被日军杀害了。徐悲鸿得到消息难过得久久不能言语。马六甲竟是他们的永诀之城。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要离开这里去吉隆坡了。万家灯火的马六甲并没有依依惜别意思。但我还是有感觉。我相信这里的许多条街巷里有悲鸿的脚印,相信一些油漆剥落的门楣或樟木箱里深藏着与悲鸿有关故事,那是一定的。那些老故事就像老酒,一百年两百年后,依然会弥漫着芬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南洋的脚印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