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才养生,中年人最想蹦迪
#我觉得还成#是未读的新栏目。在这里我们会推荐点新鲜玩意儿。但将推荐吹成神话没什么意思,再好的东西都会因人而异。不过我们希望,你在尝试过这些“还成”的推荐后,会觉得好极了!
办公室打招呼的方式从“中午吃啥”变成了“年终总结写了吗?”“车票抢着了吗”;
没错,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要到过年回家的时候了。
关于过年回家,网上已经炒了好几拨,但方向大概就那么几种:要么是渲染喜悦,要么是传播焦虑,要么是制造矛盾。
但在我看来,“过年”、“回家”这些字眼带来的更多是感动和温情。
或许,父母会试图让你换个“安稳”的工作,七大姑八大姨会替你张罗着各种相亲,叔伯们早已罗列好大把的人生经验,准备对你指点一二。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会是——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或许,今年我们可以主动出击,放弃以往送长辈保健品、护肤品的常规操作,转而成全他们的兴趣爱好。因为保健品可能还暗示着他们正在老去,而当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时,时光都会给他们以优待。
所以本期#我觉得还成#,将会为大家介绍四种转移长辈注意力,成全长辈爱好的小礼物,避免被长辈“围追堵截”式地询问,将可能出现的“尬聊”消灭在萌芽状态。
电影《四个春天》中有一个和谐而温馨的对称镜头,妈妈在房中专心地踩着缝纫机,而在一墙之隔的另一间房,爸爸在兴致高昂地对着电脑练歌。
在中老年人朋友圈一众养生、疑似谣言的转发文章中,一条音乐分享能够迅速让爸爸妈妈、叔伯阿姨们博出位。孝顺的基本标准要加一条——是否会给父母上传的新歌,献上20朵免费鲜花。即使这歌混合了美声、民族、流行三种唱法,略显浮夸。
所以,想转移长辈们的注意力,作为歌唱主要工具的麦克风,是不二之选。
用麦克风的完美收音效果,带他们走向“K歌之王”的乐坛巅峰,成为朋友圈里最“靓”的仔,如此一来,大家哪还有空管你有没有对象,早悄摸地找个安静的角落录歌去了。
聚会宜动不宜静。
当大家老实地聚在一起时,免不了要寻找话题,身边的常规话题早已轮着说了好几遍。而你,他们只有过年才能见到,作为长辈,拉你出来作为谈资,有新鲜感、易操作,理所当然。
所以,为了避免成为活靶子,一定要让大家动起来!
外面的温度阻挡了大姑小姨们去广场的脚步,你可以在家里给他们安排上呀。
已然压抑了一冬的“舞魂”,一旦遇见了跳舞毯,还能按捺地住?毕竟,先争取成为“毯星”,明年开春才有机会夺回被隔壁王大妈抢走的“领舞”宝座啊。
当他们用灵动的双脚在跳舞毯上摩擦时,你是外出party,还是安静煲剧,who cares?
自从手机拍照可以一键美颜,各大美图APP功能日渐强大之后,所有人都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了伟大的拍照事业中。
相对于发票圈诸多顾忌、束手束脚的年轻人,长辈们更加热衷于在朋友圈用九宫格照片分享自己的最新动态,从每日问候“早安,你好”到旅游打卡,乐此不疲。
这个时候,给长辈们准备一台拍立得,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曾经只有去照相馆才能拿到的相片,现在随时都能完成,留下专属于自己的“纸质记忆”。对于热爱记录生活、喜欢回忆过往的长辈们绝对是宝藏礼物。
拍立得最妙的地方还在于,甭管上一秒在干嘛,只要镜头对准的那一刻起,大家就都会瞬间自动切换至“标准微笑脸” or “优雅站姿”模式。
之后的时间,你的任务只有一个——拿出平时修炼的拍照技能,帮大家拍出美美的照片,直至迎来最后的happy ending。
近两年发现,退休之后,已经没有什么能阻挡长辈们探索世界的脚步了,如果有的话,只会是语言。
诗和远方,不止属于年轻人。一直活跃于朋友圈的某阿姨昨天还在青岛看海,可能没几天已转道五台山拜佛。
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很多长辈们退休后的生活方式不再是继续围着儿孙转。他们也希望去从未到达之处,看从未看过之景。日本的樱花、英国的古堡……对他们一样充满着吸引力。
只是,语言成为了唯一的绊脚石。一只翻译器,可以架起他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抵达更远的地方。
除了即时翻译,有的翻译器还可以拍照翻译,看不懂的路标、入境卡,拍个照立马就能翻译出来,旅行安全指数大大上升,可以说是非常合格的随行“翻译官”了。
新年期间,家人们围在一起,商量着未来的旅行计划,也算是过年的另一种方式了。
窃以为,人还是需要有这么一个地方,能让一年的奋斗、疲惫与希望都暂时存档,回归内心的安宁。所以,准时回家,陪爸妈过年吧。
互动话题
你给父母准备礼物了吗?是什么?
我们觉得还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