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三观不正,但他的作品至今无人超越
这部关于轮回与欲望的电影,我刷了四遍,才敢写:《春夏秋冬又一春》。
壹|春
两人日常除了吃斋念佛,就是划船去山里摘草药。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一定要注意蛇鸭!
老和尚看到后,并没有制止,而是半夜里将一块石头也绑在了小和尚身上...
第二天,他对痛苦的小和尚说:万物生灵皆平等,你快去找到那些被你作弄的小生命,把它们解救下来,你也便获得解脱...
贰|夏
小和尚也长成一个少年,壮硕的身体,包藏不住青春的荷尔蒙气息。
有一天,庙里来了一个养病的少女,小和尚把她牵到船上的瞬间,便被迷住了。
下雨时,他殷勤地站在雨中为她遮挡;少女睡着了,他体贴地为她盖上被子...
渐渐地,两人互生好感,常常一起去野外游玩,也不出意外的超越了男女界限。
有一次,晚上幽会后,两人赤着身体在船上睡着了。
老和尚发现后,便将少女赶出了寺庙。
叁|秋
这天,他从外面回来,正准备吃饭,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引起了他的注意。
上面写着,已经三十岁的小和尚,将自己的妻子杀死了,正在逃亡...
老和尚看一眼外面的山路,便回房去缝补僧袍。
他知道,小和尚马上就要回来了!
归来后的小和尚,又脱去世俗外衣,理掉头发,诵经念佛...但社会不允许他,两个警察很快找来了。
老和尚在庙外的地板上,写下整整一篇《心经》,然后对警察说:请让我徒儿用刀刻完,再带他走吧。
小和尚被带走后,老和尚便在船上,用火圆寂了自己。
他知道,自己能渡过这个冬天,可再也等不来小和尚了...
肆|冬
很快,秋去冬又来,苍翠的山一片雪白,湖水结冰了,冷风凛冽...
刑满归来的小和尚,也已变成中年大叔。
他回到庙里,再次脱下世俗的外衣,换上老和尚早已为他备好的僧袍。
每日早晚,诵经念佛,一为逝去的师傅祈祷,二是守住来之不易的内心安宁。
半夜里,她打算将孩子留下,自己离开,却不慎掉入冰窟窿冻死了。
和尚发现后,将她的尸体捞出来,在揭开她面纱的刹那,内心也突然有了新的领悟...
伍|又一春
佛门吱呀的声音,又徐徐开启,桃花开了,柳树绿了,一个崭新的春天又到来了...
已是中年的小和尚,头上也有了稀疏的白发,而那个婴孩也长成了另一个小和尚。
庙宇周围,响彻着他的童声;山涧小路上,也留下了他稚嫩的脚印。
与当初的小和尚一样,他也爱玩爱闹,把小石子塞进小鱼、青蛙、蛇的肚子里。
一个四季过去了,一个新的又开始,人生又进入了下一个轮回...
这部电影《春夏秋冬又一春》,是韩国著名情欲大师金基德的代表作,上映于2003年,目前豆瓣评分8.5。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的背景异常简单,没有绚丽的阵仗,没有豪华的大手笔。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影史上稀有的神来之作,里面包含了大量的禅学、哲学,每一个事物的出现,都代表着不同的意象、隐喻。
首先,在四季中,庙宇里分别出现的动物。
春天,出现的是狗。
狗代表的是纯真与忠诚,对应着小和尚的年龄,内心的纯洁、无欲。
虽然他犯错,伤害了一些生灵,但依据佛法云,他这个年龄是处于“无明”阶段。
夏天,出现的是鸡。
鸡代表的是警示作用,对应着少女到来后,小和尚内心的骚乱、欲念。
在他们超越界限,船上赤身睡觉时,老和尚便是用那只鸡将船拽回来的。
秋天,出现的是猫。
猫代表着温顺与平和。对应着小和尚犯罪后,心中需要温和与平静的心态。
老和尚用猫尾巴蘸墨水写《心经》,让小和尚用刀刻下来后,他的心也收获了安宁。
冬天,出现的是蛇。
冬天,是蛇冬眠的季节, 与夏天代表欲望的蛇不一样,它是与众不同的。
其次,是无墙之门、雨与水。
庙宇中,师徒俩住的房间,与客房其实是通着的,没有墙,只有一扇形同虚设的门。
以前,小和尚起夜都是走正门,自从与少女发生肉体关系后,门便打不开了,受不住少女诱惑的他,便直接在“墙”的位置爬过去...
在这里,不走“门”,代表着他们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少女来到庙宇后,一连下了几场夏雨,雨水代表的是暧昧,是暗涌流动的欲念。
即使是坐在屏幕前,那几场雨的氛围,我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悸动的强烈。
第一次下雨,小和尚暧昧地去给她挡雨;第二次,直接撞见少女换衣服;第三次,给她盖被子,趁机摸了少女...
当然,这里面水的意象同样不可忽略。
“水”是欲念的象征,对于喜好阐述人性欲望的金基德来说,对“水”的运用,几乎达到了偏执。
这在此前的《漂流欲室》、《弓》抑或最近的《人间,空间,时间和人》这几部影片上,都可以窥测得出。
小和尚与少女突破禁忌,便是率先将她拉入水中,第一次发生关系,也是在水流声下的岩石上...
而后,小和尚采药时,真的遇见了一条蛇,就在我们以为蛇要伤害小和尚时,他却丝毫不害怕的一把抓住蛇,给扔了...
... ...
直到夏天到来,小和尚在路边又看到两条交媾的蛇,继而少女出现,俩人越界,我们,才恍然大悟:老和尚口中的“小心蛇呀”的意义。
小心的并不是蛇能伤害小和尚,而是诱惑,这跟圣经里的伊甸园故事差不多。
小和尚在小的时候,之所以不怕蛇,是因为他心中还没有欲念,长大了,就不同了...
从我的个人角度来看,老和尚这句“小心蛇呀”,应该是全片最有意义的点。
在北京顺义,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有个圆通拉货的司机,某天在车上捡了部手机,因为贪念,便自己留了下来。
过了不久,他去普洛斯食堂吃饭,看见人家放在餐桌的手机,便顺走了。
有监控,很快找到了他。
警察问他为什么偷窃,他的回答是,因为上次捡了手机,在以后的日子里,总是想着要再捡一部。
换而言之,蛇本身没有罪,但触及到情欲就不同了;手机原本也无罪,但触及内心的贪念,便会制造罪过。
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因为属性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她以前认识一个朋友,是做电信诈骗的,骗过好多人。虽然很坏,但那个人从不骗她,把她真心当朋友。
有一天,她问我,与那个诈骗犯做朋友应该吗?
我没有回答。
因为如果与这样的人做朋友,时日长久,他的处事方式,一定会影响到我,甚至会改变个人心性,甚至三观。
不好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