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说反话”,会吃人
01
说反话,中国父母 “保护” 孩子最常用的方式。
节目组提问任容萱(Selina 妹妹):“有没有因为感情的事情,在心里责怪过爸爸?”
当时爸爸断言:“你不会喜欢他很久的。”
“你会跟他吵架,他不稳定,他不可以。”
她激动辩驳:“真正相处的是我,你又没有跟他相处,怎么可以否认人家?”
爸爸没有在恋爱上给过她太多指教。
他只是说:“我女儿眼光很差。”
虽然选择权在自己手上,可爸爸的那些话就像一根刺,让她觉得自己真的不行,最后分手。
时隔多年,爸爸首次袒露心声:“其实我很喜欢,妈妈也很喜欢(你初恋男友)。”
任容萱一秒爆哭:“真的假的?”
这是她第一次听到,爸爸亲口肯定她的恋爱。
原来,爸爸那么说,是怕那个对象不够稳定,不够好。
不惜用说反话的方式来 “保护” 自己的孩子。
没想到,反而让女儿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刚出道第一次发唱片,爸爸明明很开心,却偏要说反话:“这是你人生中发的第一张唱片,也是最后一张。”
elina 超级不爽,整个青春期,压力都非常大。“我的努力,我的成绩,在爸爸眼中,变得一文不值。
elina 才惊觉爸爸一直以她为荣,那些批评都是反话,当场泪崩。
任爸爸也是有苦衷的。
在一档综艺里,他说:“就像我们去爬山,别人都慢慢爬。
怕 Selina 上升太快不够踏实,才会讽刺她“只能发一次唱片”。
无论你做得多么好,他们都要先批评你。
02
喜欢说反话的父母,到底在想什么?
为什么很多父母,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第一,这是父母从小受到的教育方式。
对他们来说,这是天经地义的教育方式,每家每户都是这么做的。
比如任爸爸。
他节目里听到两个女儿说当时有多受伤后,也很难过。
“我不知道是因为我。”
他说:“我们这代父母,可能有个障碍。
在教育孩子时,你只会去骂,不会去关怀。”
如果你做得好,他们怕你安于现状。
潜台词就是:“我很开心,但你永远都不够好,凭什么让我鼓励你?”
比如,你平时只考 50 分,今天考了 60 分,我是很开心没错。
可如果我鼓励了你,你会不会以后就满足 60 分呢?
所以,父母只好说反话:你怎么才考这么一点?
你看谁家的孩子,他考了 85,你怎么就不行呢?
父母说反话,总是批评先于肯定,责骂,打击,总说“你还做得不够好”,再给些他们认为正确的建议。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过一个 34 岁职业女性维基的经历。
维基是营销公司的客户经理,有次公司出钱,让她去读 MBA 进修。
可维基却不敢去。
因为她妈妈说:“太难了,你肯定不行。”
从小到大,妈妈从不会正面鼓励。
她勇敢上台表演跳舞,妈妈却当着全班的面说:“你跳得像只河马。”
妈妈不想她好吗?并不。
但是,她又忍不住说反话,告诉她:
“你不行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了。”
为什么呢?
而从来没得到过的“肯定”,无情击垮了维基的自信。
这样的父母,有毒。
03
说反话式教育偏方,会带来多少伤害?
56 岁的姜文,至今没能摆脱妈妈的 “阴影”。
许知远问他,你这么多年遭到最大的失败是什么?
她爱看戏,姜文就考了中戏,但妈妈啪地一声把通知书扔下,说:
“你那一盆衣服还没洗呢。”
他给妈妈买房,但妈妈不肯搬去住。
“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她,看见我做的事而高兴。”
姜文的妈妈,其实挺爱他的。
《圆桌派》里,姜文第一次提起妈妈过世的事情。
里面还装着外币,鼓鼓的,快把信封撑破了。
杨澜问过他:你的自信是不是源于你的自卑?
“这事儿怎么做成这样了?我觉得还能再好一点。”
说反话式的教育偏方,本身就很伤人。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妈妈常说“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真没用。
即使没有明确说出口,
毕竟父母都不夸你,还有谁会认可你?
他们很可能会活得小心翼翼,只看得见自己身上的缺点。
反正什么都做不成,那就什么都放弃吧。
就算旁边的人都在鼓励说你很棒,还是不能从心底里认可自己。
过度反话,还会伤害家庭关系。
父母真的爱我吗?
为什么明明他们说爱我,不讨厌我,却从来不认可我?
到底要怎样做,父母才会满意?
越被打击,就越想反抗。
越想反抗,就越被控制。
大部分父母没有意识到:我们人生中受的很多伤,大多是源于他们的不认可。
04
我们要做对什么,才能重新找回温暖?
他们的话语是怎样伤你的,长大后你产生了什么阴影。
”你从小就没操心过我,老师让考生字,你考过吗?老师让做亲子作业,你做过吗?”
爸爸听了以后,解释说那时候自己创业初期,年纪轻轻,也有玩的心思,对家庭关心不够。
因为创业,因为有弟弟妹妹,因为怕你膨胀,因为......
虽然一时半会抹不掉伤害,但这至少给了他们一个契机,去交流彼此的想法。
尽管父母可能会回怼:“那你让我怎么办?我改不过来,你要把我嘴缝起来吗?”此时,我的建议是:
与其改变不了他们的固执观念,不如试着从一些小的事情开始,坚持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苏珊·福沃德说,你要坚强,到足以应对他们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
你要练习,直到你能够顺利说出心里的话。
当他们反对你,打压你,你有能力告诉他们,你不是他们说的那么没用。当你的经济条件足够独立生活时,也许就可以开始重构家庭关系。
而是为了,直面过去的伤害,克服对被泼冷水的恐惧,重新建立家庭边界。
他们可能会接受崭新的你,也有可能抗拒到底。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为你推荐
你是那个经常被父母“泼冷水”,缺乏自我肯定,不够自信的孩子吗?
童年被父母过多否定、打压和责骂的人,长大后容易成为一个敏感自卑、缺乏心理营养的人,害怕被否定、不懂拒绝,终其一生,都缺乏安全感,甚至将这种缺失“遗传”给下一代。
童年已经不能重来,怎么办?好在成年之后的我们,是有能力做自己父母,疗愈自己的。
向你推荐已为1万人带来改变的课程《童年缺失的心理营养,如何在成年后补足》,零差评导师林文采,帮你从源头补足缺失的认可、接纳、赞美等心理营养。
↓ 长按扫码开始学习 ↓
值得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