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性贫困:会遗传的贫穷,光是活着已用光我所有力气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经典精选 >

女性贫困:会遗传的贫穷,光是活着已用光我所有力气

2019-06-18 20:16:41 作者:上官文露 来源:上官文露读书会 阅读:载入中…

女性贫困:会遗传的贫穷,光是活着已用光我所有力气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音频主播 晏娇

  / Part 01 

   关于时下的年轻人,网上火了一个形容词: 隐形贫困 

  ▼

  朋友圈划一下,外面转一下,入目所及的年轻人不是身着名牌,也是衣衫整洁,平日里这家餐厅打个卡,那家品牌种个草,嘴里强调生活品质——别说,还真挺难把“贫困”和他们划等号的,除非你翻翻手机,看到了他们的花呗欠款信用卡赤字。

  无独有偶,日本把这种类型的贫困,称之为“看不见的贫困”,而与之划上等号的,正是时下日本的年轻女性

  | 《东京女子图鉴》电视剧海报

  《东京女子图鉴》的精致现实,新垣结衣的元气笑容,石原里美的时尚温柔,这些关键词组成国人对日本女性的印象

  当日本NHK电视台扛着摄录机,以“女性贫困”为话题走上了东京的街头,他们很快发现,那些和你擦肩而过女孩,有些会拖着行李箱,有些会不断地在这个街上徘徊,她们大多衣着干净利落

  而你不会想象到,在那个小小的行李箱里,已是她们的全部家当

  / Part 02 

   光是活下去,已经耗费了我全部的力气 

  ▼

  香港之前做过一个纪录片,豆瓣9.0分,叫《穷富翁大作战》。

  顾名思义,就是把香港那些有头有脸的社会精英,像什么服装老板餐饮集团富二代这些人聚集起来,让他们用一周时间体验香港底层的生活,称得上是成人版“变形计”。

  其中最有名的一期,是身价过百亿的香港纺织公子哥田北辰去体验清洁工生活,由豪宅搬到鸽子笼,从拥有黑卡到时薪25港币,田北辰一开始信誓旦旦

  “如果你有斗志,即使是弱者,也能变成强者”,而真的如此吗?

  | 田北辰一

  香港的清洁工和内地一样,拿着低收入,只顾得上基本温饱,却要工作17个小时

  田北辰一开始还有心情邻居攀谈,到了后来,他只想回家倒头就睡。

  一周后,田北辰还是那个香港出名富豪,而那些真正底层的人呢?

  《女性贫困》中提到一个19岁的女孩,友美。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便意外离世母亲家庭主妇转变顶梁柱,在煤气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但她有慢性病,时而会因身体不适而卧病在床。

  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永远都是岌岌可危

  | 《女性贫困》封面

  友美从高中起就开始到便利店打工挣钱,每月赚五万日元,将近3000人民币,要付自己伙食费、学杂费、电话费,还有拿出一部分补贴家用

  在家里,长女如母,她还要兼管两个妹妹照顾孱弱的母亲。

  倘若我们给她每天的轨迹画个图,你会发现她每一天都是重复的、死循环的,没有朋友、没有社交,没有自己的喜好,这些为了“活下去”的琐碎小事,填补了她的人生

  她说:“我哪里还有什么理想”时,眼神黯淡的。

  体验一个星期底层生活的田北辰亦曾说过:

  “很奇怪,我这两天只是考虑东西,我完全没有什么盼望,我什么都不想,我努力工作只希望吃一顿好的。”

  那些斗志,那些改变命运雄心,在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障荡然无存,这些本该成为中流砥柱的年轻女孩,向生活认了命。

  我在看《女性贫困》时,最大的感触是在于书中对于底层的细分,让“贫穷”二字,落实到让人心中一痛,书中每一个真实案例,其实都在向我们提问

  贫穷会带来什么?

  贫穷是如何造成的?

  贫穷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你的心里,有答案吗?

  / Part 03 

   贫穷不可怕, 可怕的是它会遗传 

  可能你也会好奇这个问题全世界穷人太多,为何聚焦日本就能引起我们这么大的关注

  为什么独独是女性贫困值得出书、出纪录片,就没有人写上一本“男性贫困”吗?

  这不也是赤裸裸的性别歧视吗?

  坦白讲,我们的确无法忽视日本的问题,而且它们的一举一动特别能牵动国人的心神

  和日本,文化上我们相近地域上我们相邻,几百年的恩怨交织,他们的问题是最直观警钟

  而早在1995年的联合报告,就已经指出,这个世界上70%的贫困人口是女性,而日本的女性贫困问题更是发达国家之作,他们怎么可能不关注,因为这就是他们眼下最大的问题——贫穷是会遗传的。

  中国早就用一句老话概括阶级的固化: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女性贫困》一书,其实向我们揭示了这些底层女性的人生轨迹,她们的身世大多有着惊人相似,不少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父亲缺位,母亲独自抚养几个孩子,长女就只能承担责任辍学打工,倘若母亲再婚,免不了就要遭受漠视冷落,在这样的环境成长,她们脆弱敏感自暴自弃的想着“能活到三十岁就知足了”。

  日本NHK电视台扛着摄录机找年轻的贫困女性,有两个地方是一找一个准的:

  一个是提供住宿便宜网吧,另一个便是风月场所

  两者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提供了一个逃避现实、麻醉自我的空间

  在网吧,你能一天吃一顿饭,然后在游戏里、视频里找到寄托,而日本的风月场所,恐怕是全世界对单亲妈妈最友好的地方,他们提供住所,提供托儿所,提供现金报酬诱惑着那些因为家庭暴力而出逃的、因为离婚而无处可去的年轻妈妈

  你说政府作为吗?

  该有的福利制度,日本其实也是有的,只是办理起来手续复杂执行起来耗时长久,谁能等?

  孩子每一天都要吃饭,长大还要入学——可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真的会得到幸福吗?

  真的不会重蹈覆辙吗?

  2013 年,日本发生了一起案件,单亲妈妈将孩子留在风月场所提供的宿舍内,自己出去接客、玩乐,最后两个孩子活活饿死在垃圾泛滥的房间

  所有人都谴责这个母亲的失职,但我不免在想,倘若有人告诉她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人生呢?

  贫困有时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有精神上的,乃至教育上的,倘若不想这种悲剧再度发生, 授人以鱼总归不如授人以渔。

  / Part 04 

   妻子?母亲?女儿?我就是我 

  日本职场,对女性是出了名的不太友好,和企业文化有关,也和传统文化有关。

  因而在《女性贫困》中,其实不乏奋力读书出来,试图改变命运的女孩,但她们无一例外,在职场上碰了壁。

  书中有一个底层姑娘小爱,她依靠助学金贷款读完了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自己热爱的旅游景点观光工作,但很快偿还贷款的压力生活费用的递增嗷嗷待哺的原生家庭,让这份薪水显得入不敷出,在坚持了两年后,小爱选择辞职,但在几乎无流动性的日本劳动市场里,新的工作哪有那么好找?

  她在居酒屋找了一份服务员的工作,作为自己过渡期的选择。

  如果你常看日剧大概知晓日本职场一般分为两种雇佣方式,正式的雇佣大多就是铁饭碗,保障到晚年,而那些非正式雇佣,如“合同工”、“派遣工”等,就意味着你将干最多的活,拿最少的钱,并且公司随时能够赶你走。

  不出意外,小爱的工作方式,就是后者。

  日本向来默认男主女主内的传统家庭模式,提倡大和抚子式的女性,坦白说,咱们国家也有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

  日本还好,至少在法律上对女性有所保障,比如全职太太可以享受丈夫国民健康保险,离婚可以分得丈夫一半退休金等。

  但《女性贫困》中不少案例也指出,法律的保障总是有限的,如果丈夫本身就没什么钱呢?

  如果丈夫遭遇意外呢?

  习惯了家庭主妇生活的妻子,在日本这种职场环境里,意味着永久除名。

  所以,把自己的人生赌在另一个人身上,真的是一件高风险的事。

  即便这样,即便没有健全体制,即便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原生家庭,书里很多女性,仍旧在拼命挣扎,就像每一个溺水的人,都想抓住那根救命稻草一样。

  女性身上那种韧劲母性,在这些绝望境地爆发能量,像夏木和香月这对母女的相互鼓励支撑,像为了孩子努力考取幼师资格证的敏枝,即便现实告诉她们,努力也不一定改变什么,但她们也始终坚信:

  不努力,一定什么也不能改变。

  物质上的贫穷,有时会将人置于一个死循环的圈子里,光是活着就耗费了全部力气,但你能看到圈外的世界,能看到理想。

  精神上的放弃,是亲手把自己的灯关了。

  谁不愿自己的世界,光明常驻。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图片阅读

  本期插图

  来源网络 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请分享到朋友圈+点亮「在看」

  偷偷告诉你 设置星标  获得福利的机会更大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