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爱不爱你,一起吃个饭就知道了
文/苏小柠
三毛曾说过:“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喜欢的时候是琴棋书画诗酒茶,一起看星星看月亮,从琴棋书画聊到人生哲学;爱情的时候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起讨论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从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聊到西餐牛排日本料理。
1
两个人在一起合不合适,抛开那些形而上的物质因素,精神要义,能不能吃在一起也很重要。能吃在一起,就是合拍。
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每个家庭的味道都不一样,每一道菜都有属于这个家庭的记忆与特点。
无论在外就餐时,你们如何契合都不作数,家庭的饭菜才真正能体现你们的口味是否相近。
所以,两个人恋爱的时候一定要把对方叫到各自的家里吃一顿饭,以便看能否相互适应对方家的菜肴,家规,父母以及成长环境。因为未来过日子的时候,最重要的磨合就在于吃饭以及吃饭环境。
通过这顿饭,你可以了解到他们家习惯汤里放点麻油,喜欢将羊肉做成冷盘,糖会放的少一点点。
如果口味相近,则皆大欢喜,因为能直接接受对方家庭口味的本就是缘分。而大部分的恋人进入婚姻后,要去适应接受对方家庭的饭菜口味,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如果不巧,你和他口味相左,纳闷为什么汤不能是原汁原味的,埋怨羊肉为什么不是红烧,糖醋鱼糖放的这么少是要闹哪样?那么,你该趁早考虑和他能否继续走下去。
也许你觉得可以迁就,没错,恋爱是可以迁就一时,他喜欢的东西你可以抱着新鲜的态度尝试,但爱情却是一辈子的事情。而需要迁就的爱情,从来不能持久。
同样与一个人生活一辈子,你为什么不能找和你口味相近,兴趣相投的人呢?毕竟味觉是最不能欺骗自己的东西之一。
2
天长地久的爱情是由烟火气中,慢慢铺展开来的。一辈子吃在一起,才称的上是爱情。
世界上任何事情能坚持下来,都是极其不容易的,包括与同一个人吃饭,包括爱情。
幸福的婚姻中,无论工作多忙,两人一定会尽力留一部分时间给对方。从各自的忙碌中抽身回归二人世界,对席而坐,就着温热的饭菜,吞咽共享一天的琐碎或奇遇。
平淡的生活中,我们把太多的时间分给了客户、朋友,留给爱人的也许就一顿晚饭的时间。但是,吃饭又如此重要。在中华文化中,饭桌永远是培养感情的不二圣地。
我常常觉得,看一个家庭和不和睦,可以从这个家庭,夫妻是否同桌吃饭看出来。如果我去人家吃饭,只有丈夫或者妻子一人招待,另一人因为任何借口而不在,就可以判断出来这个家庭大抵是不幸福的。
记得小的时候,无论父母吵得在这么严重,互相赌气不理对方,任我怎么劝说都没有一方愿意低头的时候,妈妈还是会和平常一样去厨房作一桌子菜端上桌,爸爸也会沉默着上桌吃饭然后主动收盘洗碗。再然后,两个人会就看哪个频道讨论一番,然后自然而然地和解了。
这样的瞬间,回想起来,也是仅属于他们之间特有的相处模式,即便冷战中,也透露出一点独属于他们的默契甜蜜。即便心中有气,还是舍不得对方一个人孤单单吃饭。
不在一起吃饭,是爱情出现问题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感情变淡的导火线,是因也是果。
试想一下,你做好饭菜给他打一通电话,他回你一句:“在加班。”或是“晚上聚餐”就匆匆挂掉了电话,连一句“你自己吃,别等我了”都来不及说。
你一个人吃饭,从热气腾腾吃到残羹冷炙,然后起身收碗。常常如此,那么再热烈的感情也会变淡。
陪一个人吃饭,一次容易,一辈子难。若能坚持,便是爱情!
3
厨房的样子,就是家的样子。两个人一起在厨房忙碌的时候,是一种布满尘世烟火气的幸福!
我去人家做客,习惯观察厨房里夫妻二人的神情举止。若是整个准备餐宴期间,只有一人在厨房忙碌,一人完全不踏入厨房,那我大概不会再拜访第二次。
若是一方忙碌,另一方时常进去帮忙,我便会觉得温馨。或者另一方实在不会做饭,仅仅只是进去道一声“辛苦”,有一些心疼,我都会觉得格外有人烟味,会愿意接受他们的再一次邀请。
这个潜意识,大概来自我们家的某个不成文的规矩,“做饭不洗碗,洗碗不做菜。”按着父母的话说就是,这个家里的每一件事,其实都要每个人共同经营。生活不会天天有大事,每天的生活都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里。
厨房是整个生活的缩影,既然你选择了这个人,你就不该让他一个人在厨房,更甚者,在生活中孤军奋战。当两个人一起讨论晚餐,一起研究制作美食,怎么看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那种传统的大男子主义的家庭绝对不要涉足,一定要找一个愿意带你吃,愿意陪你一起做饭,跟你一起把厨房收拾的干干净净的人,然后共饮一壶茶,共享一餐饭,从此春夏秋冬,日日如此。
爱情在最初的激情过后会回归平淡,一个叫做妻子的人,素手做羹汤,一个叫做丈夫的人,洗手端饭菜。彼时的一蔬一饭,都是幸福。
本文作者:苏小柠,野生情感专家,自由撰稿人,爱幻想,爱折腾,践行极简,擅长一本正经胡说八道,偶尔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公众号:苏小柠的秘密花园。
你离活得漂亮,还差一次“出轨”
如果重回18岁,你会对当时的自己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