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王思聪只是低配版富二代?
在他之前,没人敢撕逼那么多知名人物,从潘石屹李开复等商界前辈,到朱圣祎吴迪等三线网红,中间还有无数娱乐艺人躺枪,他每一次开战都能引发无数热议。
某种程度上,王思聪向公众诠释的是传统眼光里张扬跋扈的“二世祖”形象。与此同时,他奢靡的生活也让大家叹为观止。
在不少人眼里,富二代的生活就是:跑车做玩具、美女做猎物,不用奋斗也能享受着金钱带来的最好生活。
去年,凤凰卫视的纪录片《彼岸逐梦》展现了富二代们特有的铺张奢侈。
22岁的Rudy,曾经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独自居住在500平米的海滩别墅中。
用私人飞机载各位组员到拉斯维加斯狂欢,享用日式“女体盛宴”,在好莱坞山租别墅并炫耀各自的豪车以及参加无穷无尽的派对。
在美国读高中的璐璐,曾经因为考勤不达标被学校劝退,不读书的日子里,热衷购买奢侈品,参加聚会,她在片中描述了自己最疯狂的一次旅行:包加长派对车请同学出游,派对车跟着所有人一整天,说到哪就去哪。
小可就读于美国最好女子私立高中。为了安心上学,父母为她购置了一栋学校对面的别墅,还请了阿姨照顾她的起居。
像他们一样的新移民人数近年来不断增长,贫富差距也变得越来越大。
根据《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达到158万人,在经济L型运行的背景下,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由此可以预测,未来中国将会涌现大量“富人”。在这样的客观现实下,不同收入人群之间的沟通理解,可能是个大问题。
不一样的豪门生活
很多人以为挥金如土就是富二代的生活,其实不然,富二代的生活远远不止这样简单。
上文中提到的三位富二代,都拥有极其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仍然为实现个人价值而努力。
璐璐对着镜头讲出了自己焦虑:如果自己不会一技之长,没有办法养活自己,家产会有败光的一天,如果有一天自己都无法供养自己的女儿去留学,那会很失败。
这让她开始非常努力地学习,每门课都拿A。为了学习,她做了非常厚的笔记和复习资料,并且明确了以后要读法学的目标。
现在已经回到杭州创业的Rudy用“空虚”形容曾经放纵的时光,因为生活已经陷入了不断需要新的刺激弥补自己的空虚恶性循环之中。
在他看来,富二代是拥有天然优势的人,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好这份优势,实现自己的价值。
小可学习十分刻苦,原因是班里的所有同学学习都极其卖命,在学校学习压力非常大。
经常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睡眠不足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去医院的病房休息一个小时,然后继续学习。
“有时候真是累得不行,可能有一节课跟护士说,我今天特别累,昨天晚上只睡了三四个小时,我能不能休息。护士就说好啊,然后给我们安排一个病房,这样我们就躺在上面去睡一节课,然后继续起来学习。”
不难看出,这些所谓的富二代,并不如别人以为的那样轻松,在学习和创业、实现个人价值的路上,他们一样走得艰难。
湖南台的《变形计》让人有机会窥伺富二代“真实”生活的同时,也赤裸裸地揭露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
为了照顾观众的猎奇心理,节目大多选择对城市主人公夸张的消费、暴戾的性格、不求上进的态度进行展示,“有钱人的幸福你想象不到”的意味几乎要溢出屏幕。
同时穿插城市主人公父母的哭泣和无助,以平衡观众由物质差距带来的不适感。
而针对农村主人公,电视编导为他们造出一方桃花源,又在他们来不及好好消受时送他们回到人间。
当年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时候,丝毫不吝惜自己的想象力,为东晋百姓们描绘了一幅天堂般的生活画卷。
但他在文章中虚虚实实的描写其实很不地道,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知识结构是没办法断定内容真假的,而他描绘的美好,其实更多地会增添人们对现实的不满。
所以有人说,《变形记》对这些农村孩子,未免有些残忍。
2012年11月28日,贵州省毕节市八寨镇劳动村,寒冬里的留守儿童 / 视觉中国
城市中的生活在很多人眼中看似很平常,但对偏远山区的孩子来说,那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开阔了他们的眼界。
但这种生活对他们来说是短暂的,他们只是城市中的匆匆过客,时间一到,享受这种生活的权利将会被收回。
没有人能深刻完整地告诉他们,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和观众一样,最终只能够回归到平凡的世界中。
他们没有办法改变现状。
对他们来说,离开城市重回农村,就如同是从美好的梦境回到有些残酷的现实中一般。
更令人担忧与不安的是,贫富差距似乎变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他们不知道要如何改变这一切。
弱化中的知识鸿沟
在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他站在传播学的角度阐释了造成贫富差距的本质原因: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知识在不同地位群体中的获取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主要源于宏观社会系统中业已存在的、不平等的社会结构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媒体渲染的“阶级”。
目前,中国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可以看出,如此严重的社会分化,表现出不同社会阶层对于资源占有的极度不平等,这种不平等不光表现在经济上,更表现在不平衡的文化资源分配与利用上。
倒金字塔结构
然而,随着传媒、互联网、通讯等产业的发展,使得当前的时代几乎不存在知识垄断了,学习的门槛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低,有太多学习平台可以获取你想获得的知识,随着教育行业竞争加剧,教育的品质也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
社会为所有人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平台和信源获取通道,如果想学,谁都可以学得到。
在学习门槛降低的基础上,学习的难度和奋斗时的付出,不会因为阶级不同而发生任何变化。
2015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在韩国仁川召开了2015年世界教育论坛,会议通过了《仁川宣言》。
该宣言强调,2030年的教育愿景是要实现包容和公平的全民优质教育和终身学习,承诺在所有环境中以及在各级教育中促进优质的全民终身学习机会。
终身教育的价值取向在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教育机会保障的同时,更加注重面向所有人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在这样的社会大前提下,困囿寒门的到底是什么?
是惧怕用尽毕生力气也无法改变命运?还是用对豪门的愤慨和鄙夷隐藏自己的怯懦与懒惰?
不可否认,在任何时代都有让人不得不变得悲观的原因,却总有一部分人突破结界。
虽然无法让历史的车辙为谁改变,但至少历史会记录你的声音和奋斗,有那么一刻,你也和所有明智的前人一样,尝试去探索过世界真实的面貌。
寒门富养是教育之殇
中国传统观念里,学习好就等于前途好。以至于如今有一部分家庭虽然重视教育,但认为只要子女学习好就可以,独立生活、待人接物、完善对世界的认知等等能力,都被选择性忽略,直接导致子女没有足够的责任感与社交能力。
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用科学和逻辑去解释,一切都有它必然如此的原因,是教育让人试着去理解和探索这个世界。
除了对教育的误解,不少家庭还会选择将家庭财富优先用于子女的衣食住行,用超越家庭经济能力的范畴去“富养”孩子。
但这样做的后果却是,培养出下一代错误的价值观,让他们产生出虚无的自尊心。
其实,“富养”并不是单纯的堆积物质,而是学习总结富人教育下一代时良好的教育观念,把这些成功的经验加以改造,有选择地用在孩子身上。
在致富路上被甩在后面的那些人,可能将前面人的成功全部归因于命运的垂青。却弱化掉个人努力的作用,并把这样的观念加之于下一代,没有真正思考过,当自己想要获得的时候,是否曾有过相应的付出。
视频中,富二代女孩小可说,“有很多有钱的人,他们不停挥霍,我觉得是他们自己本身不想努力,所以才不停挥霍啊,买车啊,飙车啊什么的。我见过太多条件好的人了,但我身边没有一个人是这样的。大家都特别善良,更多的是不停地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
倘若家境优渥的家庭已经在转变教育观念,致力于培养出更适合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普通人家的孩子,更应该有这样的意识,以便更好地在社会立足。
参考文献:
[1]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R]. 招商银行 / 贝恩公司.2017
[2]何六一,罗欢.浅析《2017变形计》的负面传播效果[J].广电视角.2017:103.
[3]张洁,郑雁询.从产业继承人到特权代表者:“富二代”媒介话语权的构建与变迁(2004-2012)[J].国际新闻界.2013.10:54-64
[4]杨婷婷.媒体对“富二代”群体的报道偏见研究[J].学术探讨.2016.21(11):82-83
[5]曹羽.新媒体时代下的知沟现象分析(2010-2015)——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J].东南传播,2016(04):73-75
[6]陈丽,林世员,郑勤华.“互联网+”时代中国远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01):3-10
[7]罗雪挥 潘丽.“富二代”动摇国人财富观[N].山西科技报.2004/10/09(016)
推 荐 阅 读
▼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