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老师第847节公益心理课:中年一定要谈“爱”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这首由唐代女诗人李冶烈创作,因其首字“至”在诗中出现了八次,因而被人称之“八至”。全诗二十四个字,道破人生百味。
更多的是年龄到了,对方不是自己特别讨厌的类型,又恰好“性价比”和自己比较匹配,所以就在和他或她结婚了,在没孩子的时候,又年青气盛开、并受荷尔蒙的影响,也是激情四射。
但因各自有事可做,道也相安无事。等孩子长大出国求学或是异地工作,就开始“无事生非”,夫妻的矛盾就突显出来了。
但究其根本都不是敌我生死矛盾,又有经济及诸多的纠葛,更况生理上的需求已然不那么强烈,故未致决裂之地。
日子就这样如水般的流走了。
待彼此混到了退休之后,才陡然发现屋中人实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据统计:中国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退休夫妻均为分房而眠,理由也是多种多样“他打胡噜,和他在一起无法入睡”、“他吸烟,味大的让人受不了”-----
没有分享、甚至没有争吵------
也许这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出生、长大,结婚、生子、赚钱、养家、退休、死亡------谁也无法逃脱。
人生一世,不过是草木一秋。
故我建议:中年夫妻,在孩子大了,又回归两人世界的时候,要重新建立起感情的二人小世界,这才是给自己的未来铺路。
心理学研究接近性是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之一,这对于夫妻来说是一种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劣势,因为彼此太熟。
那如何把优势放大,把劣势缩小呢?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每二到三个月双方都要一起出门旅游或是访友,若真是家有宠物离不开,也要选择每个月两个人都要去酒店开个房。
别怕花钱,因为钱是你死了带不走的,而你活着的感受是好是坏是没人可以替你的。
到了你自己认为老的时候,如果你的身边人尽心或是不尽心,都会让你戳心戳肺,到那时谁也救不了你!
因为人可以骗别人,骗不了自己。对于没有感情或是感情不深的人,尤其在他病弱磨人的时候,没有人会生出耐心来。因为耐心要有爱心做基础。
无“爱”那会有“耐”?
因为此刻的他更爱他的老婆孩子或是她的老公孩子,他或她还要工作养家,哪有闲时来管你?更何况照顾你的时候是遥遥无期的---
所以当孩子长大了,也就是法定的十八岁成年后,你一定要明白,你就算是老人了(也许这时的你长得还很年青,你性能力还很强,你的权势还很大),你就要开始为自己的养老做准备了。
很多人的误区
误区之一:孩子长大,是他毕业了,结婚了,生孩子了---
误区之二:你老了,是你退休了,你已经体力不支了,或是病弱不能自理了----
为自己养老做准备就是要“爱”对方,也就是你的另一半。
就是多陪陪他或是她,有话就说说话,没话就各干各的事,每个月都创造一个专门双方共同的时间和陌生的空间。
可以一起去成都,你去喝茶去了,而她去逛了商场,然后晚上回到酒店,有话讲话,无话就你看电视,他看手机,这样就好!
坚持去做,你会发现,慢慢他或她会自然走入你的心中,你会自觉不自觉地关心她或他了。
再就是逢年过节,中年夫妻一定要养成相互送礼的习惯,三八节,儿童节,情人节,愚人节、生日、各种纪念日---反正隔三差五的就送点小礼物给对方。
反正把钱花给对方,一定比最后做为遗产,留给儿女值!
生活的本质是平淡的,在利己的目的下,给别人创造出浪漫的感觉,进而达到互“爱”的境界的人,才可称之为脱离了生物本能高于普通生命体的高等生物,否则和那些低等生命有什么区别?这才算“人”。
为了自己活出个“人”样,中年人,请好好“爱”吧!
若你感觉此篇文章有益,请转发给更多的还处于梦矇昧之中的“老”人吧!
再一次强调:所谓老人就是你家孩子已经满十八岁,你就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