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谁在做微商?
从杭州回来后,两个小兄弟作鸟兽散。说,改天再聚。其实,我知道,改天再聚的机会也不多。
我心里还挺失落的~~
基本也就这样了。
之前,互相不怎么了解。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我发现他们的年龄还是小了点,也不适合跟我一起做事。
对一些事情的认知,还是浅了点。我也没有时间苦口婆心地劝说,把这些年得出的教训,传递出来。
不过,年轻,就是资本。至少,有时间试错。像我们这些而立之年的人,试错的机会,越来越少。
我也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单子不多,需要时间,拿到更多的业务。创业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不只是钱。
可能更多的是,时间成本。
或者说,很多人并不愿意花时间,通过努力,改变目前的局面,而是想吃现成的。
问题是,要有现成的,还特么叫创业吗?
好在,义乌之行,没有空手回来。
老李阴阳怪气地说了一句话。他说,这些年,我发现,每一次,不止一次,你都能从千丝万缕里迅速地找出头绪,扳回局面。
老李又要加盟美团。
我说,别这山望了那山高了,把手里的拆迁活搞好,确保你的100多万能拿到手,别出漏子,别出事故,别出纠纷,你就烧高香吧。
他说,我这个没事,百分百保险。
我说,这世上,哪有百分百的事儿。在板上钉钉之前,出现任何变数,都是正常的。
我说,这不还有10来天的时间吗?
他说,是的,快了!部分村民的补偿款已经到位了,等另一部分到位了,我就可以开工了。
我说,好的,我等着。(会不定期在日记内全程追踪记录老李这次拆迁的工程活。成了,能赚100多万的样子。败了,前期投入的50多万,鸡飞蛋打…..)
他说,等拆迁结束之后,我就加盟美团站点。
我说,4年前,你要做,我会支持你。现在,反对。
4年前,本地还没有美团等同城派送业务。那个时候,我还问过阿木,义乌那边的情况。
如果那个时候,切入,还有机会。现在,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切入时机。
他说,美团现在那么火,做代理商,肯定也赚钱。
我说,凡是你认为是机会的,多半已经不再是机会了。我不了解美团的代理商机制,但我可以推测下。
他说,你说。
我说,前期,总部可能会有些扶持。在扶持和刚扶持之后的节点,代理商可能会有红利。但一旦企业上正轨了,一系列罚钱的制度,甚至霸王条例就出来了。
他说,比如?
我说,比如,总部下达任务,完不成,就罚钱。有些罚款,是避免不了的。还有,你的利润空间,是相对固定的。总部不可能让你发大财的。
他说,你研究过美团?
我说,没有,这都是我猜的。但,基本也是事实了。大公司,都这样,霸王条例。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滚,人家不缺代理商。再一个,一个地区的各行业之间利润是平衡的,哪有一夜暴富的行业?
他问,什么平衡?什么意思?
我说,就像你的店,一月挣一万多元,除掉6000的房租,再除去员工的工资,水电,也就剩三四千元。人家开个很小的,20来平方的店,卖衣服,或是鞋子,或烟酒百货,一月算下来,也跟你剩的差不多。(盈利最高和最低的,以及经营不善的除外。这里说的是,但凡可以经营或支撑下去的)同样的,打工,不需要本钱,但工资,也就那些。在服装厂上班,跟在生产金银首饰的工厂上班,工资几乎没差别。(技术工除外,这里说的是普工)哪怕是送快递,一月也能搞3000元左右,这就是平衡,能听明白吗?
他说,懂了一点。
我说,就是你能赚多少钱,不是由你决定的,而是由这个行业的整体情况决定的。甚至,跟本地的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有关。
他说,越说越邪乎,全是歪理。
我说,如果在本地开店,商家平均每月净赚1万,人家公务员不跳楼,就跳槽。要么就得闹着涨工资。如果快递员真的个个月入上万,公务员都能被气死!
他说,艹,懂了!这是整个大环境的平衡。
我说,对的。
他说,你不是说,任何行业,只要有人盈利,任何时候切入都不晚吗?
我说,是的,前提,你不要被收割,不要成为接盘侠。
但,多数情况下,我们一定会成为接盘侠,一定会被收割掉。
这是由咱们的认知决定的。
被收割的本质是,高层次对低层次的碾压。举个通俗的例子,马云要说忽悠谁,一忽悠一个准。
低层次的人,在高层次的人面前,是没有分辨能力的。人家说啥,那就是啥!
咱?
只有听的份儿!
这些年,大伙儿还没看明白吗?
从淘宝,到微商,到拼多多,似乎每一次,每个人都站在了风口浪尖,一个个地,都跟打了鸡血似的。
其实,到最后,你会发现,炮灰才是主流。似乎,大家都被洗脑了。难道不是吗?
凑了一圈热闹,最终,还是乖乖地上班去了。
身在其中的时候,觉得自己最有商业眼光,觉得自己最能,觉得别人都是傻逼,竟然看不到商机。
等回过味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才是傻逼!
千万别误会,我从来没有否定过淘宝,或是微商,以及其模式。毕竟,我曾是获利者。
只是想提醒大家,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是少数人的游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