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6岁,太太17岁。”
如果有一天你失忆了
只能记住一个人
你会记住谁?
卷卷前段时间
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他忘记了家门的暗码
慌忙之下报了警
请警察来帮忙
警察打开门
才发现
屋里只摆了
一张老奶奶的遗照
原来
老奶奶已经去世一年多了
但老爷爷还是像以前那样
每天都要给老伴买饭吃
好像,她还在人间
知道真相的民警也不忍戳破
“伯母身体好点就回来了”
苍老的面庞
很多人都红了眼眶
我忘记了所有的事情
甚至是家门的密码
但唯一没忘的
就是我爱你
这样的事情
其实还有很多
▼
“您好,
请问我老伴儿
万达华在哪儿?”
每天都有这样
一位八旬老人出现
从2017年5月到2017年11月
整整五个月的时间
他几乎每天
都要来医院寻妻
有时候
一天要寻上三次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的他
唯独不记得的是
老伴已经去世了
不忍心告诉他真相
带着他找遍整个医院
老伴种的这颗葡萄藤
成了他唯一的挂念
万达华,
你能看见吗?
这些葡萄藤一年
长得比一年长得茂盛
你什么时候回来
陪我一起看看呢?
▼
同样,2017年1月25日
一个老人给老伴
送月饼的视频
刷爆了网络
这位八旬老人
因为要给老伴送月饼
走着走着迷路了
他坐在一个早餐摊前
一直小声地嘟囔着
“老伴”、“月饼”
民警来了问他吃饭没
老人从衣服兜里
掏出一块月饼
一边擦眼泪
一边说自己不吃
要留给老伴
可没人知道
老人的老伴
早已经在三年前去世了
而在这些事件背后
更让人心酸的是
这些走在“寻妻路上”的老人
大多数都是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
阿尔兹海默症(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通常,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这种对死去故人
的不离不弃
其实对他们的病情的发展
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早在2010年
阿尔兹海默病人就上升到了五百七十万
(占整个痴呆病人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在55-59岁的痴呆病人中
有三分之一可能
患有阿尔兹海默症
而在95-99岁的痴呆病人中
阿尔兹海默症的比例
达到80% 以上
可怕的是
直到今天
医学界也没能
找到治愈的办法
当我们老了
也很可能会面对这个难题
那么面对身边这样的老人
我们应该怎样陪伴他们呢?
“记住我,抱抱我,陪伴我“
就像曾经红遍网络的
脆鹅和老夏
脆鹅就做了很好的示范
老夏也是一个
阿尔兹默症患者
患病初期
但脆鹅从未放弃过他
“爷爷累得坐不稳,
奶奶就温柔得拖着她的头”
就这样静静得站了一下午
看得出她站得腿酸
脸上也出现倦容
但奶奶就是不肯把手放下”
老夏终于出现了转机
一天午睡起来后
老夏突然叫了声“雪华~”
(脆鹅的小名)
脆鹅是怎么做的?
抱着他的头
温柔得问道:
“好乖~好乖~
想起我的名字了吗?”
也是她的鼓励
让老夏一步步好起来
( 陈翠娥 夏伟 二位永不分离…… )
在老夏的弥留之际
脆鹅一直在跟他告别
她扶着老夏的后脑勺
轻轻得说着:
“乖乖的,
你就放心,好好的走……
“你已经很棒啦!”
她安详得凝视着老夏
鼓励着他
让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感受到的是无尽的温柔
没有一丝放不下
在爱情面前
老一辈的爱情就是这样
经得住岁月的侵蚀
扛得住疾病的折磨
也依然能把他当成
最初的那个人
在他们眼中
牵起了的手
就是一辈子
结了婚就能走到白头
▼
儿女们去缴费了
患了癌症的爷爷
身体虚弱
头重重的仰在身后
轮椅没有头枕
为了防止老爷爷头一直悬着太累
老奶奶便把头靠过去
让自己成为他的依靠
▼
当你老得走不动了
那就让我来背你
▼
深夜,河南平顶山
一位老奶奶打着伞站
坐在马路牙子上打瞌睡
原来她是在等
环卫工老伴下班
爱就是在风雨里
默默等候的陪伴
▼
沈阳零下60度的寒冬里
一位爷爷的老伴在街头
突发心梗,倒地离世
他就这样抱着老伴的遗体
坐在人行道上将近整整两小时
敞开棉袄把衣服盖在老伴身上
大家劝他起来
他说:
“我不冷,
我就想最后再抱她一会儿,
以后都没有机会了”
▼
住进了ICU病房
老伴因为股骨骨折
也住进了同一家医院
两个人都无法行动
冯爷爷在弥留之际向医院提出
想再见老伴一面
见面后
奶奶拉起丈夫的手
紧紧抓住:
“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等我好了,我就去找你。”
而这一面
也真的成了他们二人的永别
其实
最好的爱情是
你陪我走过一无所有
我陪你走到岁月尽头
是即使你不在了
爱却永远不会少
它足够支撑我
去走完自己的生命
愿你也能找到
能给你这样力量的那个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