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天地悠悠 过客匆匆 游胡同 话过往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天地悠悠 过客匆匆 游胡同 话过往

2018-04-03 23:41:32 作者:陆杨 来源:时尚北京 阅读:载入中…

天地悠悠 过客匆匆 游胡同 话过往

  天地悠悠 过客匆匆 游胡同过往

  在北京有这样一条胡同,长度不过700米,却历经了700年的风雨。700多年的岁月长河中没有换过名字。有种说法:“一条胡同,半个中国”,这里曾居住过诸多名人志士,还曾催生了中国近代教育见证了北京人艺的诞生,它就是史家胡同。岁月在这条胡同里沉积了丰富文化历史底蕴。沿着幽静的胡同漫步而行,每一个门牌号的后面,都是一段精彩的历史。

  从北京地铁5号线灯市口站出来走几步,就到了史家胡同。从这条胡同往西走一公里,是故宫;往南走一公里,就是长安街。史家胡同安静地坐落在这里,经历了元、明、清、中华民国、新中国。鼎盛时期,这里曾有80多个四合院,当年胡同两边成片的四合院,现在早已不复存在。但即使在今天,史家胡同的两侧还不乏气派的大门,门楣上的彩绘虽已剥落,但也难掩当日的辉煌显赫

  史家胡同始建于元代。虽有些文字记载,但胡同得名原因却无确切的考证。民间流传的说法,北京的胡同大部分形成于元朝,而元朝时期,胡同的名字大部分是用人名或姓氏命名的,所以有可能得名于当时居住在这条胡同的“史家大户”。也有说得名于明代大臣史可法,胡同内有史可法的祠堂。不论是哪种说法,这条胡同的悠悠历史和住过其中的名人贵胄,都绝对让人为之惊叹。

  24号 一代才女的嫁妆

  沿着史家胡同一直往西走,来到胡同深处,可以看到门楣上,舒乙题写的烫金匾额“史家胡同博物馆”七字熠熠生輝。这里是24 号院,原来是凌家大院。这个“凌”指的是凌福彭,也是凌叔华。

  凌福彭出身翰苑,光绪十九年(1893年)中举人,与康有为是同榜进士。这位大众并不熟知的清末官员,其实做了不少厉害事情。凌福彭结识康有为后,曾慷慨相助,为康有为引荐了当时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这才打开了后来康有为接触到翁同龢与光绪皇帝道路,继而有了著名的“百日维新”事件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清政府改革迫在眉睫,凌福彭被慈禧太后派去天津,成为了天津知府。借助袁世凯在天津操练的新军,这位新上任的天津知府迅速打开了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巡警制度,创建北洋工艺学堂成立商务公所,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可惜的是,虽然在天津这块试验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还是无法扭转清政府的颓势。

  灰心丧气的凌福彭退出政界,回到史家胡同,过起了醉心书画的归隐生活。他精于词章、酷爱绘画,曾与齐白石、王梦伯、陈半丁等著名画家过从甚密组织了北京画会,那时的凌家大院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凌叔华是凌福彭的掌上明珠,她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绘画老师是慈禧的宫廷女画师缪素筠,英文老师是一代鸿儒辜鸿铭。考上燕京大学之后,更是受到了周作人在写作上的指点,开启了她的文学创作之路,被誉为北京“三大才女”之一。

  1924年,泰戈尔访华,凌叔华邀泰戈尔到家中做客,当时的名流徐志摩、胡适、林徽因都在座。在这次聚会上,她结识了陈西滢。她在陈西滢主编的《现代评论》上迈出了文学生涯的第一步。两个人书信往来,鸿雁传情开始交往,后来在胡适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而这座24号院子正是父亲凌福彭为女儿准备的嫁妆。

  凌叔华晚年决定把这处房产捐赠给国家。她的女儿陈小滢提出,希望院子永久用于公益,因此才有了如今的史家胡同博物馆。

  53号 开门迎客的“好园”

  胡同东口的53号院,对开的大门上悬挂着黑底金字的匾额“好园”,细看落款,竟是邓颖超的题字。其实53号院原先是和内务部街甲44号院连在一起的一座大宅院。

  如今的好园成了好园宾馆,是一套两进四合院,前院进深甚宽。东西配房的房檐上,悬挂着两排宫灯。顺着抄手游廊可以直通后院。其实原来的宅院是东、中、西三路各两进的四合院,已超过了院子的级别,是一处府邸。如今只有中路化为了宾馆,其他两处则另辟为宅院了。

  相传,这里曾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之一,但是真假已无从考证。比较确凿的是,53号院被清朝同治年间状元洪钧买了下来。比这位状元更加为人所知的,是他的三姨太赛金花。赛金花在15岁嫁给洪钧之后不久,就跟随洪钧游历欧洲。

  光绪十三年(1887年),洪钧充任出使俄国、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因正妻缠足,不便偕同前往,遂带着小妾赛金花随行。当年的赛金花以其美貌多才多艺,出入于欧洲宫廷,交际于王公贵族之间,深得欧洲外交界的好感,德国皇后甚至称其为“东方第一美人”。赛金花聪明好学,据说还结识了德国青年军官瓦德西,而后者在后来鬼使神差地成为了1900年八国联军的统帅。因此就有了赛金花退兵的传奇故事

  洪钧是个外交上的传奇人物,又是知名学者,他还考察了欧洲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整理了众多资料,写成《元史译文增补》一共三十卷,成为今天人们研究西方蒙元史的案头书,洪钧也被称之为“元史之祖”。

  让人唏嘘的是,洪钧任满回国,买下史家胡同53号院不久就去世了,而留给赛金花的5万银元遗产,也被洪家族亲侵吞。赛金花不得已重操旧业,辗转各地,八大胡同的风流往事已是后话。

  民国以后,这里一度归张自忠所有,张将军殉国后,被国民政府收回,直到解放被全国妇联接管,邓颖超、康克清等都曾在此办公。1974年进京当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住在后院,出入内务部街甲44号后门。1984年,此院改为好园宾馆。如今的“好园”牌匾,就是当时负责妇女工作的邓颖超亲自题写的。因为好字拆开为女子二字,借此暗喻为女子活动之园。

  如今,当年的办公室已变成了仿古的客房,穿梭在院子里的革命同志也换成了外国友人。只有院中与大院同庚的古藤,年年岁岁,守候着这座传奇的院子。

  59号院 出国留学史的摇篮

  史家胡同59号院原是史可法祠堂旧址,也是清代教育八旗子弟的“左翼宗学”,现在则是史家小学。原址在清朝时,还是清政府选拔赴美留学生考场。这里一直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endprint

  1872年到1875年之间,中国近代历史上掀起了最早的大规模出国浪潮。当时的清政府拨款白银200万两用作留学生的教育经费,成立了总理幼童出洋肆业局。在曾国潘、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的主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了四批共120名幼童去美国留学。开创了中国官派留学的先河。但由于保守势力强烈反对,留学计划半途夭折,留学幼童被召回。这些被召回的幼童后来经历了从晚清到民国初年几乎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20世纪初,留学风重新刮起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庚子赔款留学计划。这要归功于一个叫梁诚的中国驻美公使,在1904年时,他就庚子赔款留学计划的问题与美方进行了多次談判,最终达成协议:清政府在庚子退款最初四年里,每年至少派遣留美学生一百人,如第四年派足四百人,则自第五年起,每年应至少派遣五十人赴美,直到退款用完为止。

  1909年,清政府制定了《遣派留学生办法大纲》,正式选派留美学生。留美学生由外务部、学部共同组建了游美学务处,负责管理、派遣、联络等事宜。这个学务处先是设在候位胡同,后来在史家胡同办公,考场自然也就设在史家胡同,考生成绩也是在此地。

  1909年4月,第一次留学考试在史家胡同举行,一共有630人,只录取了47人。1910年的7月,第二次考试一共有400多人参加,考试科目和上次一样,上午考国学,下午考英语。只有这两门考试都合格了才有资格参加5天后的复试。接下来的考试科目包括平面几何、希腊史、罗马史、德语或法语、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化学三角、立体几何、英国史、世界地理、拉丁文等。这是个高难度的考试,所以只有70人合格。1911年6月,这里举行了最后一次留学考试,63人被录取。从那以后,政府不再出面组织考试,而是由清华大学选派赴美留学生。

  第一批“庚款生”中有后来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第二批中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人。他们归国后,大多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某种意义上,史家胡同是这场教育革命与文化革新的起点

  此外,被称为“毛泽东青睐有加之师友”的章士钊,曾住史家胡同北侧的51号院。55号院曾是李维汉故居,还住过傅作义。胡同47号,是已故国家副主席荣毅仁故居。胡同20号院是北京人艺初建时的院部办公地,曹禺、李伯钊等都曾在这里工作。

  史家胡同这一扇扇大门里,窖藏着太多的历史事件。倘若走进去,也许曾经的绿窗红柱,早已沧桑斑驳,也许曾经的精美雕刻依在,但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留下的,不过是追忆和缅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