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含糊其辞,竟讨众人喜欢
小接和女朋友闹别扭好几天了,主动联系女朋友认错解释都不见效,小接就跟我说了事情的原委,来表达自己的委屈
我和她一起参加一个聚会,参加聚会的人天南地北哪儿的都有闲聊时,不知怎么就说到了南方和北方人个性上的差异,一个南方的女孩子问我,更喜欢南方的女孩子,还是更喜欢北方的女孩子我当时只考虑到不想让对方感觉不好,随口说了句,更喜欢南方女孩子的性格我还是特意地加了的性格三个字,结果女朋友起身就走了老师,我总不能说更喜欢北方的女孩子,让对方不爽吧?在无法兼顾的时候,我总应该照顾外人的情绪吧?
不能完全怪女朋友矫情,因为小接是可以通过运用说话技巧来避免女朋友的不快的
南方女孩子的问题,看似非此即彼,实际上,只要运用表达技巧,完全是可以兼顾的可以偷偷地换个角度或概念来说,比如: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可能跟北方的女孩子交流起来会更容易更顺畅一些
含糊其辞地直接回答?那怎么说呀?
小接有些不解地问我,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的顾维钧在担任驻美公使的时候,有一次受邀去参加一场上流社会的国际舞会舞会上,与顾维钧共舞的一位在美国很有地位的女士突然问他:
顾先生, 请问你是喜欢中国小姐多一些,还是喜欢美国小姐多一些?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好回答,要是回答喜欢中国小姐多一些,肯定会得罪眼前的美国名媛;如果说喜欢美国小姐多一些,又好像有些崇洋媚外,有失作为中国公使的尊严
此时,顾维钧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不论是中国小姐,还是美国小姐,只要是我喜欢的人,我都喜欢
这样的回答,既巧妙避过了二选一的锋芒, 也不会得罪眼前的人,模糊的答案反而显得更加贴切
像这样,有时候使用模糊性的语言,并不是为了敷衍对方,相反,是一种很好的交谈策略因为在很多场合,话是不适合说得太明白的,否则不但会得罪别人,还会把自己弄得没有退路
我明白了,早点知道这个技巧就好了
小接不无惋惜地对我说
与人说话过程中,精确的表达方式虽然简单明了,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场合有时候,局势不容许把话说得太直白,模糊的说法要强于一板一眼地给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