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权利,还是提倡
此前,公众以及一些媒体对我的一再误解引起我的深思。为什么每当我说某个人有权利做某件事的时候,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你是在提倡我们做这件事。于是,在这个误解的前提之下,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赞成大家都来做这件事,另一派反对大家做这件事。前者像是在支持我,但是支持错了;后者像是在反对我,但是反对错了。文不对题。
反省这个局面形成的原因,我认为乃是因为国人还太不习惯人们有权利做某件事而又可以不去做这件事这样一种现代秩序。这个逻辑在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和中国政治当中一直是讲不通的。我们有权利做的事一向太少太窄,而我们没权利做的事一向太多太宽。所以一旦有人提出人们有权利做某件事,大家就都要去实现一把这个权利,而提出人有做某件事权利的人,就好像是在号召大家都来做这件事。这就是我目前的处境。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是一个崇尚集体价值而否定个人价值的社会,是一个在很多方面忽视个人价值和权利的社会,在性的领域,压抑尤其深重。可以说,除了婚姻之内的性,所有的性活动都是被压抑着的,其中包括婚前性活动、同性性活动、虐恋、一夜情等等。不仅是道德在压抑着所有这些婚姻之外的性活动,法律也是严厉惩罚的。比如,将参加换偶活动的人判死刑;把搞一夜情的人抓起来判刑(流氓罪);把跳贴面舞、熄灯舞搞性聚会的人枪毙;到公园去骚扰同性恋者。人们一直不知道也不习惯把自愿的、私秘的和成人之间的性看作是自己的应受宪法保护的公民权利。按照中国人思维惯性,只有得到法律批准的性才是自己有权利做的(由婚姻法承认的、由婚姻证加以认可的夫妻之间的性权利),其他是无权做的,当然也是坏事。
时过境迁,中国在近几十年渐渐进入了现代社会,婚姻之外的性活动没人管了,联防队员也很少骚扰同性恋了,虐恋俱乐部悄然出现了。总之,婚姻之外的性活动开始出现了,有的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例如在婚前检查的人群中,非处女已经达到六七成了。但是,只要有人敢说这些人有权利这样做,不犯法,大家还是觉得非常震惊,因为他们想,有权利岂不是人人都可以这样做了吗?换句话说,那岂不是人人都有权利在婚姻之外发生性关系了?岂不是人人都可以发生同性性关系了?可转念一想,我并不喜欢在婚前发生性行为呀,我并不想搞同性恋呀,我觉得虐恋很可怕很危险呀,我觉得换偶很恶心呀。你为什么让我们去搞这样的活动呀。你怎么这么堕落呀。
也许你还想看:
性的罪与错
裸体模特风波
大学生的性权利
安全套的联想
关于性骚扰
要区别俗文化与低俗文化
为什么女人吃饭不上桌?
性的多元化趋势
情与性关系中的性别差异
爱情、婚姻、性与道德
我们在同性恋问题上的文化优势
静悄悄的性革命
中国应当鼓励生育了吗?
中学生卖淫事件点评
如何正确看待同性恋
“剩女”与单身浪潮
我的女性观
关于男女双重标准
文明过度导致中国人不能自然地享受性快乐
论中国人的处女情结
大家为什么对“处女率”如此津津乐道
是否应当保持童贞?
反性与道德优越感
情趣用品为什么在中国畅销
性不再是奢侈品
喜欢性的人可以是高尚的人吗?
“万恶淫为首”与性权利
性的七种意义
性学三人
性规范在现代的变化
爱为什么最养生
究竟有没有男性大脑女性大脑之分?
胡适:容忍比自由重要
爱是最高级最优雅最美好的休闲方式
从哲学的意义上,人应当过一种无目的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选择
何谓参透
人怎样才能活得通透
生命的享用
远离虚荣,过本真的生活
人生三境界
简论羡慕嫉妒恨
人生就像在旷野上一个茫然的行走
什么是精致的生活:舒适、惬意和喜悦
纯真像水晶,越是玲珑剔透,越是赏心悦目
肉体的快感与精神的快感
刻意选择孤独
孤独的精神生活是有灵魂的人的不二之选
独自一人面壁修行
我准备追随蒙田的脚步彻底地自说自话
生命是用来打发的吗?
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你看所有人生有光彩的人,都是内心冲动特别强烈充沛的人
既然活着,就宁愿活得神采飞扬
欲望不除,人无宁日
信仰的功能及其替代品
如果一天没有在心中感受到爱和美,这一天就是虚度
李银河:中国一定要把性教育坚持下去
独处使你的生活值得一过
虐恋中短篇小说集三卷本《黑骑士的王国》李银河著
插图设计:胡晓江
购买信息:香港各大书店、香港机场五大书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