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乐园 ︱ 人们都想走在生活“正轨”,却又屡屡偏离出去
那
年
夏
天
相
遇
凛子: 38岁的夏天,我与你相遇,坠入爱河。
久木: 50岁时,我首次为一个女子倾心。
凛子: 38岁的冬天,我与你一起……永远一起。
渡边淳一2014年4月30日在东京自家住宅里去世,享年80岁。
他讲述一些性与爱故事,特别平常,甚至文笔也不能说让人狠欣赏,但常常招来人们两级分化看法,就像《失乐园》里久木和凛子,一些人觉得真美,一些人觉得简直就是神经病。
这可能恰好因为他的叙述和故事既隐忍又激烈,刚刚击中人们心中矛盾两面,比如都想走在生活“正轨”,却又屡屡偏离出去;或者想有些不平凡事情发生,却最后还是回到“平凡又正确”生活。
一般人会隐藏和假装,可是我觉得他是位特别真诚的人。
——美树嘉文艺志
回复“转载”可得转载说明
失 乐 园
美树嘉文艺志
在中国,渡边和村上春树一样拥有大量读者。上世纪80年代起,他开始描写“爱”与“性”,有《化妆》、《雪舞》、《化身》多部爱情小说。
其中最著名的当是描写中年男女婚外恋的《失乐园》,“失乐园”一词甚至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从语言来说,他差不多是我觉得最无感的日本作家了;但因了失乐园,或者说黑木瞳,还是想纪念一下。
顺便说一句,黑木瞳是真好看啊。
看失乐园时,还挺年轻,却在追寻那(xing)些(ai)镜头之外,出乎意料地似乎懂了些中年人之爱。
那是一种既隐忍又激烈的东西,人们可以极力去回避,重回生活 “正轨”;也可能根本无路可逃,就像久木和凛子在电影中做的那样。
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好在渡边先生自己回答了一些问题,他说他并没有想推荐一种标准的爱的方式,他只是想通过作品告诉大家真实的人性的本来面目。每部作品有它自己的观点,但不能说某部作品呈现出一个看法,就代表了他对某一件事情完整的看法。
同时,他还说,失乐园所表达的,并不是他对婚姻和爱的唯一思考,因为人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的。
我狠感动于他说的这些话,我觉得他是一位特别真诚的人。
下面放两段东西:
1)为喜欢极致爱情的小伙伴们准备了一些爱情,来自图书章节和电影对白。
2) 为喜欢思考人生的老伙伴们准备了渡边先生的一段访谈。(很抱歉我删除了一些冗长而无趣的提问。全文访谈录可见:http://book.douban.com/review/3251623/)
————————————
————————————
久木碰触那柔软的肌肤后,心境逐渐平和,过了一会儿,突然起意寻吻她的乳房。
越过缓缓起伏的乳丘,久木把乳头整个含入唇中,用舌头轻轻滚动着。久木现在什么都没想。就如同刚出生的幼子与母亲之间的结合一样,这一对男女也用乳头和舌头连结起永恒不变的未来。
在夜的静寂中,半梦半醒地突然感到唇边沾到什么东西,是像薄膜般的东西,他觉得奇怪,但继续轻吻凛子的胸部,又沾到一个。
“是樱花……”久木低声说。
凛子也觉得不可思议地望着,“你嘴上也有……”
久木这才发现自己唇上也沾着花瓣,他把花瓣拿下来贴到凛子胸前。
————————————
电影中最后的谈话
他们淡淡地述说一生
————————————
久木: 九岁时,爹买给我一双垒球手套,我乐极了,穿着它睡觉 。
凛子: 十四岁时,首次穿丝袜,双脚在鞋里滑动 。
久木: 十七岁时,肯尼迪遇刺,我整天不离电视 。
凛子: 三十八岁的夏天,我与你相遇,坠入爱河 。
久木: 五十岁时,我首次为一个女子倾心 。
凛子: 三十八岁的冬天,我与你一起……永远一起 。
————————————
这两种人生的差异是很大的
————————————
性描写争议说
渡边淳一:我之所以在《失乐园》中做了那样的描写,是基于我的危机感,我感到人类已经迷失了自己的原点,生命原始的勃勃生气,在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中被消磨掉了,怎样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怎样唤回生物本应有的雌与雄的生命光辉。
记者:您刚才提到“创作《失乐园》的主旨就是表达爱到极致的一种境界”,为什么这种极致需要如此多的性爱描写?
渡边淳一:我不是为了诱惑读者才描写性爱的场面,而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性爱恐怖的层面,因为它甚至能让人产生死的愿望。
人对性爱的体验差异很大,有的人体会过极致的感受,有的只感受到一些,有的也许完全没有感受过。是否体验过这样的极致感受,这两种人生的差异是很大的。
记者:早在1997年,《失乐园》在日本出版时,也引起很大的争议,甚至形成了所谓 “失乐园现象”,您是如何看待这种压力的?
渡边淳一:《失乐园》最初在日本的《日经新闻》上连载,每天刊出1200字,整整写了一年。《日经新闻》是日本的精英人士喜欢读的报纸,每天一早,报纸送到家里,丈夫都是边吃早饭边读报,然后妻子也会接着看。
因为连载很受欢迎,反应强烈,讲谈社就来和我约稿,出版了《失乐园》上下册,当年就卖出了将近300万册。
的确可以说,那段时间人人都在谈论《失乐园》,还有很多家庭主妇跑到我家门口游行抗议,但我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压力,可能我很多时候并不把一些事儿当成压力吧。
如果屈服于她们的话,我就写不了书了。
中年爱情危机说
记者:除了性描写,《失乐园》的另外一个争议是对婚外恋的包容,甚至可以说赞同的态度,这是否代表了您的婚姻观和道德观?
渡边淳一:40多年来,我写了几十部小说,这些小说作品里写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爱的体验和爱的类型。我想向中国的读者强调一点:我不是要通过我的作品给大家推荐一种标准的爱的方式,我只是想通过这些作品告诉大家更真实的人的一面。
在我们的大千世界里,有着各种不同的情感生活方式,有的夫妻通过和睦的家庭,也能把爱保持得很好,但有的人却面临困惑。
作为小说家,我的作品就是希望把各种各样复杂的大千世界人性的真相呈现给读者。我更希望能够阐释出真实的人性的本来面目。文学作品绝对不是教科书,不是给大家一个指引,而是让大家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感受每个人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
每部作品有它自己的观点,但不能说,我的某一部作品呈现出来的一个看法,就代表了我对某一件事情完整的看法。《失乐园》所表达的,不是我对婚姻和爱的唯一的思考,因为人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变化的。
记者:在相当多人眼中,爱情似乎只属于年轻人,您的很多作品,包括《失乐园》在内都在写中年人的爱情危机,这是什么原因?
渡边淳一:写《失乐园》时我将近60岁了,我感觉人到中年的情爱更复杂更深刻,从人性角度讲更深邃,带来的痛楚也最大。
年轻人的恋爱会得到父母的支持、周围人的祝福,没有任何阻力,非常单纯。人到中年,上有父母,下有子女,身边还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对男女仍旧要实现一种纯粹的爱,这是对人性的挑战,非常难。
日本一般的中年夫妻确实有这种困境,表面上貌似完成了爱的过程,内心却缺乏爱情,充满了困惑与纠葛。而现在的日本夫妇,有很多人在维持原有家庭的前提下,为了享受外遇的快乐而出轨。
希望全译本能给读者提供一个思考的契机:通过书中男女性爱的描写,结合自身对爱的理解,去感知如何达到身体与心灵的融合。
爱情能量说
记者:《失乐园》里,男女主人公最后饮下了毒酒殉情,您一直称,他们的死是爱的升华,是避免让爱消退的方法,怎么理解这句话?因为常人不能像他们一样为爱殉情,我们怎么才能让爱不消退?
渡边淳一:虽然《失乐园》最后以两个人殉情来结束这部小说,但我认为这个死并不是一个悲剧,而是复活之死,他们是为了保持情感的永存,将情感升华到永恒之死。这是克服了现实很多困惑、困难,超越了这些,最后达到一种极致。
我并没有给出“爱到极致一定要死”的指令,我希望读者对爱有一个深刻的思考之后,在如何让爱持续下去的问题上找到自己的人生答案。
记者:您已经将近80岁高龄,现在对幸福、爱的看法有何变化?还会追求《失乐园》中极致的爱吗?
渡边淳一:我在某个年龄阶段是非常想追求极致的爱的,但我没有勇气走到这一步,这是我软弱的一面。平和的爱当然也很好,但我不把哪一个作为最好,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感受,而且这种感受也不是唯一的。即使我现在70多岁,也不认为平和的爱就是最好的。
我并不觉得到我这个年龄就应该待在家里过平静的生活,不再恋爱。我不喜欢用年龄规划人生,60岁有60岁的活法,到80岁就得过80岁的日子。别人60岁退休,我现在依然在工作,也在恋爱,而且我的好奇心不减,不断发现人性中值得研究的东西,这也让我保持了40年的创作热情。
记者:现在中国年轻人的压力很大,很多年轻人觉得,爱情已经成为奢侈品。描写如此多的中年人的爱情,您想对寻找爱情的年轻人说点什么?
渡边淳一:爱情与金钱当然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是爱情能够对抗死亡,金钱却不能。我当过多年的医生,得以更多地观察人生。我曾经看过有一个临死的病人,因为对死亡的恐惧不停颤抖,但是当爱人在他的身边抓住他的手时,他就慢慢地镇定下来,似乎忘记了死的恐惧。
这让我认识到,能够拯救死亡的唯一路径可能就是爱了。爱与死是两端的东西,又是相关联的东西。我总是写关于爱情的东西,也是因为看到过这么多的对死亡的恐惧。
男女的爱情是非常自然,非常美好的事物。中年人也好,年轻人也好,甚至是老年人,我认为无论在什么年龄段,人们终其一生都有对爱的渴望。
对于年轻人来说,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建议,我是一个年近80岁还在恋爱的老人,年轻人正处在人生最好的时期,当然应该积极地去爱,享受爱情。
点击下图可得微信目录
❤
好像忘穿内衣的内衣
初夏促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