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信义相近,恭礼相彰,因亲可行 | 二马汉字评书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信义相近,恭礼相彰,因亲可行 | 二马汉字评书

2018-06-16 06:30:07 作者:范登生 阅读:载入中…

信义相近,恭礼相彰,因亲可行 | 二马汉字评书

  《学而篇﹒第一》第十三节讲到: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其中涉及关键字“义、复、耻、辱、因、宗”,以下分别阐释,以加深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义”(yì)字繁体作義,甲骨文写作,从羊从我,“羊”表示羊类动物,远古时代常用进行祭祀,祈求吉祥,所以通“祥”,表示祭祀时吉祥的征兆;“我”表示有利齿的兵器,喻指征战、战争。两形会意,“義”字本义为正义吉祥的战争,即神灵护佑的仁道之战。由此画面引申出合理、公理、真理正道法则意思、殉难以及名义上的等义。故有正义、仗义意义道义、恩义、情义、名义、含义、义举、义务、义愤、义气、义父等说法。“义”是中国古代含义很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的,符合天道的意思。孔子最早提出“义”的概念,“四维”中就包括礼、义、廉、耻。孟子进一步阐述了“义”,而且把仁义礼智信称为“五常”,其中“仁义”成为封建道德的核心。信近于义:即信与义有相近地方。许慎《说文解字》:“義,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

  “复”(fù)字甲骨文写作,从止从郭,“止”表示脚趾、行走,喻指来来往往;“郭”表示城郭、城邑。两形会意,“复”字本义为可以来来往往进出的城郭、城邑。由此画面引申出往返、返回、践行、还原、重来、许多等义,比作回答。故有往复、反复、重复、光复、答复、复辟、复命、复查、复杂等说法。朱熹《论语集注》:“复,践言也。”古人有复言一说,即践行诺言。复同復。许慎《说文解字》:“復,往来也。从彳复声。”原句中作践行、实行解。言可复也:即符合道义的话才能实行。

  “耻”(chǐ)字繁体作恥,篆文写作,从耳从心,“耳”表示耳朵、听闻;“心”表示心脏心情。两形会意,“耻”字本义为耳听批评内心羞愧、羞惭。在古人看来,耳朵和心脏都是敏感器官,能分辨是非丑恶,人一羞愧耳朵就会发红。许慎《说文解字》:“恥,辱也。从心耳声。”原句中作羞耻解。

  “辱”(rǔ)字甲骨文写作,从辰从又,“辰”表示手持石斧、斧头劳作;“又”同“寸”表示手部动作。两形会意,“辱”字本义为手持石斧辛勤劳作的人。在统治者眼里这种劳作是下人奴隶所为,是让人瞧不起的。由此画面引申出羞耻、玷污、污浊黑色、欺凌、折磨惩罚、埋没等义。故有侮辱、欺辱、凌辱、折辱、荣辱羞辱辱骂、辱没、辱命等说法。许慎《说文解字》:“辱,耻也。从寸在辰下。失耕时,于封疆上戮之也。辰者,农之时也。故房星为辰,田候也。” 原句中作欺辱解。

  旧注:耻,辱也;辱,耻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即恭敬与礼相近,如果做到了恭敬,就可以远离耻辱。

  “因”(yīn)字甲骨文写作,意为穿着衣服的人。有的甲骨文写作 ,从囗从大,“囗”表示围裹、包裹区域、疆域。两形会意,“因”字本义为一人被物体围裹、包裹起来。由此画面引申出依靠、凭借、亲近、连接、沿袭、顺应、原由等义,并借代为副词。故有因缘、因循、因依、因习、因承、因势、因心、因此、因为等说法。许慎《说文解字》:“因,就也。从囗从大。”原句中作依靠解。

  “宗”(zōng)字甲骨文写作,从宀从主,“宀”表示房屋;“主”通“示”表示竖直的木柱。两形会意,“宗”字本义为有竖直木柱支撑的祭祀祖先的房屋,特指宗庙。由此画面引申出祖先、先师、族群、家族、派别、尊奉以及主要目的意图。故有祖宗、宗族、宗祠、宗室、宗师、宗派、宗旨、宗仰、宗法、正宗、列宗、教宗、禅宗等说法。“宗”后来写作从宀从示,“示”表示土台、祭台、祭祀。两形会意不变。许慎《说文解字》:“宗,尊祖庙也。从宀从示。” 原句中作宗主解,引申为可效法的意思。

  弄明白以上关键字的基本含义,原文翻译成现代语义就是: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自己了解亲人,也就非常值得信赖和效法了。”

  作者:范登生,二马看天下特邀专栏作家

  责编:恬恬

推荐阅读

  “曲径通幽”才能渐入佳境

  高屋建“瓴”并非就建在瓮上

  从天而“降”,可谓皆大欢喜

  志同道合交友根本

  看重贤德则可改变好色之心

  感谢您的关注和阅读,

  欢迎其他友情组织个人转载分享

  尊重作者,尊重原创

  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二马看天下(EMKTXWTT)”

  谢谢

微信号:EMKTXWTT

  以文会友,以文载道

  贯通正能量,打造新思维

  如果您喜欢,请点赞,您的支持是我们的动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