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袭︱高考
文/王心平 图/网络
◐
2014年升高中时,儿子考的并不好,成绩距报考的市一高差一截子。这结果大概出乎了他自己的意料,一度很失落。
快开学时,收到一张职业高中的通知书。但这类学校实在不能去。走头无路,费了不少功夫,只好默默地去了县城里一所高中。
——当时只是不想让儿子再给耽搁了。从儿子上小学到初中,我和他妈两人一直忙于火热的“创业大计”中,两个人都聚少离多,更别提管孩子了。
当时还傻傻地感觉时代真是一片大好,幼儿园时有“周托”,小学时有午托、长托,到中学时……刚好能自理了!——多年后才明白这认知是真他么的二啊!
所以对儿子当年成绩我和他妈都没啥说的。但如果就此仍是放任让他去那所职业高中报到的话,那儿子的学业基本就看到头了!
默默地四方打听,寻亲托友,终于在高中开学后的一周,给儿子安排进县城一所学校。据说这学校挺牛的。报到时托友人面子,虽然交了一笔不菲的费用但也没觉得亏。
儿子当时成绩在年级约3000人中应该是后500名的分数,分班时进了一个普通班。学校统一住宿,一年级每两周回一次。中间不允许随便出校或探视。每到休息日,学校提前发信息让家长去接。
学校位置挺偏,距离县城还有七八里。周边也没有村庄集镇啥的。校内有食堂、超市、澡堂等一应设施,所有生活起居完全在校内完成。学生无故不得出校。这是真正的完全“自理”了。
家长有天大的力气也用不上了。我唯一能做的是每到休息日时怀着“赎过”的心态,早早驾车出发,约一个小时后赶到校门口,等儿子出来后拉着回家。第二天下午5点前再把他送回学校。
◐
开学后约一个月后,我又一次去接儿子。在校内忽然遇见儿子的班主任。
我随口问起儿子表现咋样。班主任听我报出名字,竟很郑重地说,“好好培养吧,好苗子。这次月考他是全班第一。”“哦!”我有点惊讶,又很不相信地问了句,“真的假的?”班主任笑了笑,转身走了。
接到儿子,在回程路上我强忍住激动又装作漫不经心地对他说,“这次考得不错啊!全班第一!”儿子随口应了一声,问谁说的?他似乎还不知道排名情况!然后又来了句,“这说明我们班整体太菜了!”
一年级期末,再次分班,儿子年级名次约1000名,班名重回倒数。我在整理儿子东西时发现一张喜报,类似于成绩通知书之类。上面注明的是:准一本生。问起儿子,他淡淡地说,学校发的,没啥意义。
进入高二,学习陡然紧张起来,由原来两周回一次改为三周。儿子整体成绩仍呈缓慢上升。除有个别科挺拔尖,多数科目属于中等水平。最突出的问题在英语。一年级时,一直稳定在60—65分的水平,最差的一次搞了40+。
我知道这是底子太差决定的。——再直白点,根子在他爸妈我们俩这。小学初中基本没管过他学习的事,这辅导班那兴趣课的也没听说过。
——现在问题是集中暴露出来了。好在还不错。我从心里蛮认可儿子的。原本跟人家比着差距太大,能赶到这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且,我亲眼见了好几个一样从市里转来的,因受不了“糟糕”的环境——无空调,无暖气,伙食一般,近乎苛刻的准军事化作息——而转学了,儿子却始终如一,从无二话。
——谈到英语时我对儿子开玩笑说,“没事。咱一点点来。这次考65,下次考66就是行了,再下次咱整个67……没准就量变到质变,高考时能整个90+,提高30分……不错了。”
高二结束时,儿子英语稳定在75—80左右。比原来提高了不少。年级总排名进入600名以内。
但跟前面优秀生相比,英语的差距更加明显了。因为人家一般都在100分以上,一科就拉下一大截。
◐
高三暑假是提前开的学。送儿子到校后,我和他妈妈见了儿子的新任班主任。谈起英语,我问班主任是否需要给儿子也报个英语辅导班。
班主任却说,“不建议你们报。——本身学校抓的就很紧,没时间。再者高三一年很关键——这一年也是最能提高的阶段,踏踏实实跟着走,一般都会有明显进步。”然后他建议征求下儿子意见。
我叫出儿子说起这事,他竟不加思索张口来了句,“不报!——用不上!”
——好吧!此事就此打住。
只是高三确实更加紧张了,改成了一个月一回。赶上节庆时,合并过星期,两个月才休息一次。儿子倒没什么反常。一回来基本就坐在电脑前,玩会儿游戏,看全英文大片……常常是看到凌晨。
这状态其实持续了三年。一年级刚开始时,我和他妈对这状态还暗自火急火燎,隔山打牛样地试着说过他几句。但人家只随口应着,该咋地咋地。
——和他时任班主任沟通这事,班主任未置可否。随口说学校抓的太紧张,回家适当放松也是需要的,就看外文片来说,对提高外语或许有用,注意把握度,别影响身体就行……得,这事又到此为止。
只是每次回校的时候,我都强控制住自己专心开车,尽力不发出意外声响——因为儿子正在副驾位置上酣然入睡。我会在他熟睡后或者提前把座位悄悄放平一点,再放平一点……如此三年如一。
说也奇怪,到校时车一停,儿子便自然而醒,背上书包打个招呼便大步而去。好几次我看着有孩子和父母道别时眼圈发红,但他还真没有过。
成绩依然在继续提升。高三第一学期结束,进入年纪400名。班级里有面励志墙。他写的目标是进入年级150名。
高考前几次模拟考试,还真是稳定在了140名左右,最好的一次年级41名。——英语进步明显,保持在了90分左右。偶尔能考过100分。
我和他妈都有些兴奋和不安。不知道这状态能否持续。有一次我对他说,感觉累了就休息,别有啥压力。他仍是很平淡地回答,不累啊,有啥压力,早习惯了。——每次回来他也从不说成绩,仿佛那些完全无关紧要……
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我去送他,以开玩笑的口气笑呵呵地说,“高考时你这水平正常发挥就行。——不过再加把劲最好,看能否把弱的地方再滤一下,再提高下。咱也订个小目标,进入前50名咋样!”他仍是貌似不经意间笑了笑……
2017年6月7日。一大早,学校班级微信群里上传了一组照片,儿子班主任发的。
一个月前休息日时有通知,要求学生带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至6月8日下午六点高考结束家长到校接。高考就在本校,学校仍统一安排期间学习作息。在这期间,家长不要探望,给学生营造一个正常的考试学习环境,不要影响学生情绪。我们原定的到县城培考计划流产。
从班主任发的信息和照片里能看到,开考当天,儿子他们仍按正常作息时间集中自习,出操,中间穿插着进行了个小型的激励仪式:所有孩子排队走过一座“状元桥”。然后进入教室,正常自习,直至按时进入考场……
照片中我清晰地看到了儿子:站在队列中,满脸欢笑,大步走过状元桥,那欢喜真好似遇着了莫大的乐事!
——除了儿子幼年时候,记忆中他多年已没有了这种欢笑!
——这使我满腔忐忑中生出些许安慰!——或许此时他是真的很放开自己了!如此,尽力而为,当无所憾,成绩如何只是数值表现而已!
考试结束,我们全家兴师动众地来到学校接儿子。人来人往中很快得到一个信息:题难,比往年难得多!见到儿子,她妈试探着问了句,“题难吗?”儿子犹豫了下肯定地说,“是,稍微有点。”
一番忙碌,把被褥课本等收集了两个箱子,儿子的三年高中生涯在傍晚绚烂的云霞中告别了。
◐
接下来是短暂而又煎熬的等待。其间儿子一直淡定自若,除了帮着接送他妹妹,做些家务,就是继续上网看片……
高考答案出来后,同事家参加高考的孩子都估了分,有喜有忧。我回来告诉儿子,问他估多少。儿子随口说,“没估!——弄那个没意义。”
6月24日,我出差外地。当晚12点高考成绩正式发布。是可以查询的。走之前我叮嘱儿子,查完后告我。
晚上10点我打电话回来,他妈说他在上网,让我等电话。
在忐忑不安中熬到12:10分,仍没接着电话,我便又打回去,他妈竟说,儿子11:00多时便回屋睡觉了……这会儿正睡的香呢!
——这让我瞬间火冒三丈,但……
内心纠结郁闷了一个多小时,才迷迷瞪瞪的睡去。五点,我又醒了。拿过手机想拨号,可又放下了……这个点根本没人接啊!睡不着了,熬吧,我郁闷不堪地躺在床上……
挨到六点多,儿子班级微信群里有动静了:班主任告诉大家可以查分了!我灵机一动,赶紧发了个信息,说自己出差在外,不知道儿子成绩怎样,老师你知道吗?很快班主任有了回信:608.
这信息瞬间让我激动不已!——相比今年超低的分数线,这高出的可不是一丁点啊!太激动了,太意外了!我甚至都有点怀疑这数字的真实性。但老师很快确认了。
——抑制着激动,等到7:00我打电话给儿子。依然是他妈接的电话,说儿子还没醒呢!估计到8:00起床……
当天下午忙完工作我开始返程。坐在高铁上我的心逐渐从激动中冷静下来!一种自豪和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我深刻地感受到,从三年前的无路可去到如今的年级50名以内,过去的三年儿子究竟该付出了多少!原本最薄弱的英语高考竟然拿到124分,这是从接近空白的基础上一点点累积起来的!没有非常的毅力与坚持,可能吗……
想像着他无声努力的样子,一时间我眼睛酸涩迷濛,在飞驰的列车上写下些激动的文字:
《无负韶华》
——给儿子
此一刻我泪流满面,
只为你喜悦空前!
孩子,三年过往,
今天给你点赞!
过往 三年——
一个月你大约有两天在跟前,
300天你大约有半个月能见面。
从第一次摔痛受伤以后,
你便无奈地开启
这段忐忑流年。
多少个单调的黄昏里,
你一次次无声地转身,
孩子 是否在心底,
总有一种信念在奔腾流转?
从未有过犹豫,从未有过懈懒,
从三年前的第一天起,
你是否就已决定
将用真实的一分一秒,
证明——给自己看!
绝不妥协,绝不乞求,
绝不——哪怕一滴泪的哭诉,
三年,你沥心粹力韶华无负,
一点点地向前,向前,再向前!
直到今天,一个坚定的答案!
相信你,孩子——
相信你努力,
相信你勤奋,
相信你智慧,
相信你坚强……
更相信,你即将开始的
绮丽明天!
此一刻我泪流满面,
只为你喜悦空前……
开始紧张的报考了。这时的我终于觉得自己可以为儿子做点什么了。跑郑州,去学校,咨询相关部门……我马不停蹄地奔走了半个月,终于拟订出一个报考方案。
儿子这时更是大撒鹰了,依然故我抽空玩游戏,看大片,把报考的事全让我来弄了!直到最后正式上传那天,他才亲自在网上填报,20分钟搞定,然后继续游戏……
7月下旬,通知书如约而至。8月底,在全家人陪同下,儿子启程入校,开始又一段全新的成长生涯!
过往三年,对他而言是一段不折不扣的逆袭!没有侥幸,没有运气,除了得益于学校良好的教风学风,更关键靠的是一种内心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驱动力!
虽然有很多很多更加优秀的人,儿子在其中并不突出,但这种不平凡的经历并非人人都有。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他会更加自信,更加努力,走向更加灿烂的远处!
*作者︱王心平:河南省.平顶山某公司boss,微信公众号「青眼有加id:qyyjtcq」专栏作者。
点击蓝字,感受王心平老师往期精彩美文:上访∣春天里
如果我去开封∣让谁当村长∣给 你
勤奋努力,才是走向灿烂远方的捷径
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