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不是药神》,千错万错都是穷的错。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我不是药神》,千错万错都是穷的错。

2018-07-05 23:30:46 作者:陈基强 来源:陈基强 阅读:载入中…

《我不是药神》,千错万错都是穷的错。

  这几天,电影《我不是药神》比世界杯还火,哪哪都刷屏。

  刚去看了,挺好看的。

  剧情简单,讲的是一个卖印度神油的无赖——“程勇”被生活逼到绝路,然后绝处逢生发现了一条做中间商、赚差价的道路(就是卖印度仿制药)。因为国内的正版药太贵,几万块一瓶,而仿制药只需500块。当然,这是犯法的,抓到了要坐牢,少则三五年,多则没上限。电影主要讲的是程勇在违法卖药的过程中,从一个唯利是图的无赖转变成一名劫富济贫侠客故事。最后,程勇被捕,判刑5年,但减了刑、提前释放详细内容请到电影院里看,后面挺好哭的。

  明天公映,今天简单的聊几点,可能我要聊的内容很多自媒体都已经说过了,但万一你们没听过呢,是吧?

  1、电影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原型是一个叫陆勇的白血病患者。由于支付不起昂贵药物费用,陆勇走私印度仿制药,并把这种药介绍给身边的病友,因此被称为“药侠”。

  2、正版药为什么这么贵?

  一种药物从研发到被批准上市,通常需要十几年的时间,研发费用高达六七十亿人民币。六七十亿是什么概念?拿你的工资换算一下。而且稍微有点差错就会前功尽弃胎死腹中。再加上关税、增值税以及各种中间商赚差价,最后到消费者手上,价格就变得跟开玩笑似的。

  3、大家都没有错。

  很多观众看完电影以后会痛恨高价药商、痛恨警察,觉得他们之间有勾结。上面第2点对高价药的说明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不卖高价,就很难收回成本。而研究药物的目的不是回本,是赚钱,也正是因为“赚钱”两个字,才推动了药商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研究药品。如果没有利润,就没人去搞药,没人去搞药,大家得了病就都得等死。所以,保护知识产权是推动世界发展的主要手段——不保护,大家都没得玩。当然,电影有意无意的在黑化正版药商和警方,虽然不直白,但传递意思观众是能感觉到的。而想活命的病友也没有错,换个角度思考一下,谁好意思说他们有错呢?都没办法,都想活命,很好理解。既然都没有错,那问题出在哪?出在穷,千错万错都是穷的错。所以,我一直觉人生最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这么穷?

  4、印度的绰号叫“世界药房”。

  印度法律规定一切进入印度市场的药品要公开配方比例,允许印度公司仿制。所以印度本土企业对仿制药肆无忌惮,加上多重竞争,所以价格极其低廉。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印度卖的药也是死贵死贵的。可是,印度穷人多,怎么办?为了让老百姓享受平价药,1970年,在总理英迪拉•甘地的主导下,《专利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专利法》规定,对食品、药品只授予工艺专利,不授予产品专利。意思就是“印度对药品的知识产权不保护了”,既然国家都允许了,那大家就加班加点的仿制。因此,印度就有了“世界药房”的绰号。

  5、王传君,就是那个演关谷神奇男人。在电影里,他给我的印象主角还要深刻;因为他演出了我所理解的白血病患者的所有模样。看他的样子,不管是开心还是失落,你都能感觉“这个人有病”。据说他为了这种感觉,减重20斤,而为了病重后的戏份,更是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这种敬业演员,真值得喜欢

  6、电影好看,但没有刷屏的内容说的“那么好看”——什么10年一遇的好片、多年才出现一部的高分片等评价,感觉有点过了。电影好看归好看,但如果你把它吹到天上去,观众的期望值太高,看完以后可能反倒有些失望。个人感觉《我不是药神》的好看程度和李易峰的《动物世界》差不多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