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黑暗面:为什么我们总会去伤害那些对我们好的人?
咨我情感
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1
昨天看到一条用户留言:
老师,我现在觉得很混乱,有个一直对我很好的男生,前段时间向我告白了,但我拒绝了他;之后他再来找我的时候,我就总是很不耐烦地和他说话。
他昨天差不多是哭着问我,他做错了什么让我态度变得这么差?我也答不上来,好像就是他表白之后,我就不自觉地对他很恶劣,但在其他人面前,我还是很习惯地表露出温柔体贴的一面。
我现在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坏的人,我是不是做错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看过不少人,会对那些对自己很好的人不理不睬,甚至故意用极端的言行去伤害对方。
比如在父母喋喋不休地嘱咐我们时,尽管我们知道对方是出于好意担心自己,但是会不耐烦地打断:“你怎么这么唠叨,烦不烦啊!”
又或者在主动追求自己的人面前,刻意显摆其他暧昧对象送自己的礼物,来让对方感到难堪和伤心。
归根究底,并不是我们不需要他们的爱,或者说讨厌他们,在这份爱不会为我们带来负担的前提下,所有人的本能,都是希望得到越多爱越好,不可能去主动推开。
我们之所以会伤害那些爱自己的人,正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是喜欢自己的,那么内心就会把他们置于一个低一级的阶层,一个可以被我们冷落,被操控,被我们发脾气的阶层。
2
越表现出爱我们的人,反而在我们心里的地位越低,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有几个:
人在评估一样事物时,除了根据它本身的贵重程度,还会根据自己得到它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来衡量这样东西的价值。
当我们付出极少,或者说没有付出就得到了一段关系时,潜意识里就会为这段关系打上一个低廉的标签。它对我们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即使失去了也不会觉得可惜。
另外,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最少兴趣原则”,也可以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它的意思是:关系中兴趣较低(依赖性低或其他可能性存在)的一方拥有较多权力。
这原本是一个社会学中的概念,现在被广泛的用于人际关系尤其是婚姻以及感情领域。说得直白点,也就是在亲密关系中,那些投入越少的人拥有越多的权力。
当一个人对感情投入得更多,就意味着他可能会主动地付出更多,而此时就意味着这个人将“是否接受付出”,“是否回应以同等的付出”的权力交给了对方;感情投入更多,也意味着他会去更多考虑到对方的需求,而此时,也就赋予对方(不断)提出要求的权力。
可以说,在对方不断主动付出的过程中,我们在关系的天平上会不断得到更多的砝码。那么,即使是偶尔伤害对方,失去几个砝码,我们也依然占据着上风,不担心对方会反过来伤害我们。
2、对方并不是我们目前需要的关系。
打个比方,你现在想要一个苹果,但对你好的人却只能给你一个梨。我们不能说梨有什么缺点,只是它不是你所追求的,不能让你得到满足。
于是,我们还没得到一个苹果的情况下,也许会勉强吃几口梨子解渴,但内心始终是不会放弃寻找苹果的念头,自然不会觉得梨有多值得自己珍惜。
而且在我们迫不得已地去用梨来缓解对苹果的渴望时,内心仍然是用挑选苹果的标准去看待梨;但对方始终都匹配不了我们的要求,如此一来,我们就会更加贬低梨的价值。
3、对于那些自认低一阶级的人,我们不会担心他们的感受,所以会更恣意妄为地展示自己黑暗的一面,因为我们黑暗的一面也需要宣泄。
这项研究的对象为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他们的家庭背景、身体和精神健康病史,以及社会行为等方面事先都进行过问卷调查,结果均显示“正常”;在实验中,他们通过扔硬币被随机分为囚犯和看守。
根据实验进展,研究最初的二十四小时内,在几乎没有得到指令的情况下,看守们便开始对囚犯进行肉体和心理上的虐待;而囚犯则变得逆来顺受,丧失自我感,没有只言片语的反抗。
被追求的我们就相当于监狱里的看守,天然地拥有对对方为所欲为的权力。那么,我们就会下意识地把自己在生活中积累到的不良情绪发泄在对方身上,既不必担心对方逃离,也无需在意对方承受伤害后会有什么反应。
3
但一段好的关系,关系中双方的地位理应是“平等”的,只有双方互相尊重,关系才能健康地发展。
如果我们总是无意识或难以控制地去伤害那些爱我们的人,那么就算遇到了自己爱的人,也很有可能会习惯性地将同一个模式套用到对方身上。
1、克制自己的情绪输出。
尽管在伤害他人的时候,我们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泄,但这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我们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是用宣泄后的快感去暂时掩盖住它。
但当快感褪去后,我们重新面对问题时,会感受到更大的落差,令自己更加难受。
而且在伤害他人时,我们在某种意义上是把对方当成了无力反抗的自己,通过这种方法来间接惩罚自己。
因此,在我们想要去伤害别人时,先问自己几个问题:伤害对方能为我带来什么?这是我唯一的发泄手段吗?有没有其他方式能更加有效地解决我的问题?在思考答案的过程中,让自己尽可能地冷静下来。
日常生活里,也要更多地尝试控制自己的情绪输出,只有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才能让自己用客观理智的方式去对待别人。我的一位同事,之前讲述过这方面的内容,我会将课程链接放在文章最后,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在接触到那些会主动对我们好的人的时候,要有一个思维,不能简单地只从当前的局面来思考问题。
你要做更长远的考虑:就算我现在不跟他好,但将来呢?我们是否会有其他层面上的共识?他在我未来的社交圈中会不会占据不同的地位?
当你有了这样的意识后,也许仍然不能马上停止自己所有伤害对方的行为,但每思考一次,你就会多一层顾虑。
3、如果真的不幸发生了,先去道歉说明原因,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更值得被深交。
说明原因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单纯的道歉极可能会让对方觉得是他自己的问题,才造成你对他的不满,使对方陷入自我厌弃当中。这样不但无法弥补对方受到的伤害,反而会造成二次创伤。
我们必须意识到,对方的主动和不计较,并不意味着自己的伤害行为是合理的。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有可能更好地去改正自己。
已经造成的伤害无法被逆转,但至少,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去弥补。
互动话题你对追求者做过最过分的事是?
请在下方留言吧~
文章回顾
男女思维差异 | 边界感 | 广撒网的渣男 | 婚姻的意义 | 倪妮井柏然 | 《与莎莫的500天》 | 不重要的你 | 优质男友 | 后异地恋 | 黄秋生 | 不讲道理 | 恋爱心态 | 我养你 | 《壁花少年》 | 杨超越 | 套路高冷男神 | 俞飞鸿 | 《心跳信号2》 | 世界杯女友指南 | 忠犬男友 | 男人雷区 | 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