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女大学生盗养母7万还校园贷:虚荣心真的会“杀”人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女大学生盗养母7万还校园贷:虚荣心真的会“杀”人

2022-04-23 03:33:39 作者:芊芊 来源:一句心情签名 阅读:载入中…

女大学生盗养母7万还校园贷:虚荣心真的会“杀”人

  每晚22:10与你相约

  虚荣是一剂毒药而且会上瘾

  毁于虚荣心的女人比毁于爱情的还要多

  早上刷微博,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9年前李云(化名)捡来并含辛茹苦养大的小女儿夏天(化名),不仅盗刷家里银行卡7万元,还在法庭上对养母撂下狠话:“等我出去了,你小心点儿!”

  更让人痛心的是,夏天为了满足自己吃饭、看电影、买化妆品的虚荣心,借了高额的“校园贷”。之后为了还债,拆东墙补西墙,借遍了朋友和同学,而借来的18万元,却被她和男友挥霍一空。

  “校园贷”这个词,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之中。

  提起“校园贷”,它总能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神经,在网络上搜索“校园贷”,你会发现被“校园贷”毁了的家庭实在太多。

  今年3月份,张家口一在校大学生,因为“校园贷”催款无力偿还,选择在当地一家宾馆结束生命。

  今年1月份,长沙19岁女孩陷入现金贷泥潭,在半年中向至少18家公司借款,其母因压力太大服农药自杀。

  去年9月份,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大二学生贷款20多万,当无力偿还时跳江自杀。

  去年8月份,北京某外国语高校的大学生范泽一,在吉林老家溺水而亡。家人从他留下的遗书中得知,范泽一生前曾在多个网络借贷平台借“高利贷”,已累计达13万余元。

  ……

  一桩桩的悲剧,似乎在警示着我们,只要沾上“校园贷”的人,就没有一个是好下场。

  “校园贷”并非新生事物,国家三令五申整改校园贷问题,明令禁止任何网络贷款机构不得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可为何这样的悲剧却依然会发生呢?

  他们没有那么多的赚钱能力,没有那么大的自我约束力,却在虚荣心的作祟下,一步一步走向了无底深渊。

  平时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摆阔气,过分追求外在的虚华,将攀比作为时髦的象征,宁愿负债累累,也要打肿脸充胖子,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爱好虚荣的人,总喜欢用一件富丽堂皇的外衣来遮掩自己丑陋的内心。”

  这些虚荣心爆棚的大学生,也是时候该好好洗涤一下自己“丑陋”的内心啦!

  谁不想活得更有价值?谁不想得到别人的认可?可以说,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断满足自我需求的过程中度过的。

  人人都有自尊心,这是一种再正常不过的心理需求。可不顾实际、不合情理的虚荣心却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

  曾有网友发帖称,在买手机途中撞上一对父女。

  姑娘执意要买苹果手机,可她的父亲只是一个看车人,一个月的工资只能维持温饱,哪有多余的钱来买手机。路人看不下去,跑过来劝说,姑娘却辩解称,同学都有苹果手机,只有她一个人没有。

  姑娘不肯走,最后父亲不得已选择妥协,咬着牙买了手机。

  姑娘有自尊心,这没什么问题。但为了不想在同学面前失了面子,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硬要买手机,这在我看来,不再是什么自尊心,而只是虚荣心的体现。

  真正自尊的人,往往是那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

  我看到有太多的人,买房子不是为了住,而是为了给别人看。买车不是为了出行方便,而是为了炫耀,挣面子。

  这样的需求,虽不是什么恶行,却是滋生一切恶行的根源。

  正如《法医秦明》中所说,“一个人走向邪恶不是因为向往邪恶,而是错把邪恶当成他所追逐的幸福 。”

  追求幸福,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这都无可厚非,但把错误的东西当成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那就注定得不到幸福。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不要过分追求金迷纸醉、灯红酒绿的生活。别让虚荣心蒙蔽了内心,使我们的人生渐渐迷失了方向。

  · END · 

   你 可 能 还 想 看 

  毁掉善良丨男人背着你做事丨积极废人

  空巢情侣丨男同事骚扰丨嫁给很穷的男人

  不要脸丨喜欢就去追丨成人世界

  奇葩爱情观丨恐婚男女丨爱情成败的关键

   你的故事,我用心听 

  添加芊芊微信诉说你的心事

  (微信号:sootoo000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