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遭遇刺杀,众人赶来相救,曹操:凡是来救我的,全部处斩!
众所周知,但凡那些不可一世的枭雄都会有一些令人难以忍受的嗜好和诡异举动,似乎在他们看来唯有这样才能够显示他们的鹤立鸡群和与众不同。
例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是一个十分具有个性之人,作为乱世奸雄他唯才是举,在杀伐决断面前从来都不曾犹豫,一句脱口而出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居然也被后世封为了经典。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人们提起曹操,都是三个字,奸雄也!说起刘备,也是三个字,英雄也。
奸雄和英雄一字之差,恰到好处的展现了两位豪杰的性格特点,有人说刘备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可无论怎样,刘备还有宽仁的一面,曹操却是表里如一,一奸到底了。
- 01 -
01
也正是因为曹操身上具有的这种极度自我的傲气,让曹操很多的举动都备受后世争议和诟病。
例如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中曾经有这么一个情节:曹操是天生的雄猜之主,就连睡觉的时候都恨不得睁开一只眼看看是否有人会趁他熟睡之际刺杀于他。
一日,曹操在军营之中假寐(就是假装睡觉),这时忽然有一个侍卫看到盖在曹操身上的被子掉在了地上,就主动走到曹操身边帮助他从新盖好被子。一个将军能够受到士兵如此的爱戴,理应珍惜这份感情而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才是,可是曹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刀斩杀了那个士兵的首级。
后来,曹操便假装所有的事情都如同没有发生一样继续躺在床上呼呼大睡,直到有人禀告他自己的侍卫被人杀了,曹操居然还故作惊讶的问道是何人所为?可是,通过这件事情之后,曹操在梦中杀人的说法便不胫而走,可见曹操此人城府之深的确是令人汗颜呢。
- 02 -
01
其实无独有偶,曹操莫名其妙的杀人现象似乎很普遍,例如在史料《三国志》中就有过这样一段记载:“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及寤,及自觉,棒杀之。"意思就是说,曹操有一个自己十分宠爱的小妾。
宠爱到曹操即使要休息的时候都会主动来到这位小妾的房中,一次曹操像平常一样来到这位小妾的房中,临睡之前曹操对小妾说:“到了既定的时间要记得叫自己起床”,可是规定的时间已经过了,小妾看到平日因国事操劳的曹操依旧安睡的样子,就不忍心叫醒他,小妾出于爱恋和心疼就擅自做主让曹操在休息一会儿。
可是,曹操醒来之后发现已经过了时辰,盛怒之下不由分说的叫众人将这个小妾给活活打死了,整件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小妾对曹操的过分“体贴”而被活活打杀,也算是三国历史上最奇葩的杀人理由了。
- 03-
03
越发骄横的曹操的所作所为招来了很多文臣武将的不满,曹操的处置办法也很简单,谁不满就灭谁三族。
一时之间,满朝文武,人心惶惶,许都城内,暗流涌动,一场刺杀行动正在谋划中。为首的是丞相府内的中下级官员,因仇恨曹操专权跋扈,同情被曹操处死的汉室忠臣,遂结成联盟,准备趁曹操露宿相府时,伺机刺杀。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相府司直耿纪联合少府韦晃,太医令吉本,趁着天黑,带兵在城内四处放火,猛攻丞相长史王必营,焚烧丞相府大门。
整个许都火光冲天,叛军与护驾的曹军一阵厮杀,几乎要大功告成,但怎奈闻讯赶来的援军越来越多,最终叛军被剿灭,耿纪等主谋均被移灭三族。
第二天,曹操派士兵将许都城内大小官员请到了城内的一片空地上,空地用白线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阵营挂白旗,另一个挂黑旗。
随后曹操命人宣布,凡是昨晚来相府救驾的,全部站到白旗一侧,凡是没来救驾的,无论是故意不来也好,还是确实不知情也好,全部站到黑旗一侧。
看样子,曹操是想重赏救驾有功的官员,惩罚那些在自己陷入危难时,却置之不理的人。
曹操旨意下达后,现场顿时一片唏嘘,参与救驾的人都在庆幸,自己机智过人,不顾严寒的从被窝里爬起来去救驾,如今才有了立功受赏的机会。
没有参与的人,都在唉声叹气,咒骂自己太糊涂,错过了这样一次拍曹操马屁的机会,如今生死未卜,也只好听天由命了。
双方站定之后,白旗一边的人都是满面红光,得意洋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曹操看着现场的情景,眼中杀机一闪,接着宣布:站在黑旗一侧的,你们都可以回家了,该干嘛干嘛去吧。
众人听了如蒙大赦,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但曹操的第二句话,却让人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只听曹操说:凡是站在白旗一边的,全部拖到城外,开刀问斩!
一时之间,现场一片哀嚎,求饶之声不绝于耳。但从曹操冷峻的面容中,人们似乎可以看出,他是不准备收回成命的。这是怎么回事?
白旗一侧的人听的目瞪口呆,直言实在是太刺激了。事后,有谋臣询问曹操为何如此,曹操给出了如下解释:
叛军虽然被平定,但他的心情依旧忐忑不安,因为行刺当晚,前来救驾的除了有自己的儿子曹丕、曹彰,还有许都城内的很多大臣。
没来救驾的人,虽然无法辨明他们的忠心,但却可以确定他们没参与行刺。而反观这些貌似救驾有功的人当中,曹操却无法分辨谁是真的忠于自己,谁是来伺机行刺的。既然无法分辨,索性全部处死,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