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路遥纪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路遥纪事读后感10篇

2018-07-13 04:2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路遥纪事读后感10篇

  《路遥纪事》是一本由王刚著作,北京时代文书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0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路遥纪事》读后感(一):一次精神回乡

  读《路遥纪事》(文.杨柳岸)

  作为一位特定时代、并超越了其时代的代表性作家,路遥已辞逝二十多年,而关于他的生平传记文学研究著作不断涌现,这是理所当然文化现象。陕西青年作家王刚先生新近付梓出版的这部《路遥纪事》,就是其中很有特色价值的一部。

  这本书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按年月记载人生事迹的“年谱”体例,融纪传和编年二体史书之长合而为一,古为今用。本书的书名中“纪事”二字,也含有年谱之意。书名朴实庄重内敛中有一种大气,这与路遥的精神气质是契合的。他的小说中“年代意识”是很强烈的,他当年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就命名为《当代纪事》,其中两部中篇小说的副标题都为“纪事”,小说明确地标明了年份:《在困难日子里——1961年纪事》,写三年大饥饿时期;《惊心动魄的一幕——1967年纪事》,写“文革”最水深火热一年的事。他的“纪事”体,可以看作是向他的精神导师柳青的学习,柳青当年著名的中篇小说《恨透铁》就有一个副标题:“一九五七年纪事”,这或许给了路遥以启发,激起了心中的史诗气魄。而他的最主要代表作平凡世界》写了1975年到1985年这十年中国的变迁,小说中经常会提到具体的年份,虽然没有全部依次提到这十年中的的每一年,但其精神实质确是这每一年的“纪事”,是平凡小人物在这十年中的“纪事”,路遥把他的“纪事”体在这部长篇小说中得以尽情发挥。这使得这部小说有了巨大真实感和凝重的史诗气魄。可以说,路遥成熟创作期集中于1979—1989年,这是他生命火花灿烂的十年。这十年,正是我们新中国的所谓“文艺复兴”“第二个五四启蒙”的十年,而路遥的创作正是这十年辉煌组成部分。时代造就了他,他参与了时代。路遥的英年早逝虽然令人惋惜,但是人的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他活的很有价值

  本书从路遥出生之年1949年“纪事”到2012年底,共63年。路遥与共和国同龄,他的一生见证共和国的第一个成长历程。书中所录的一些大的政治、文化事件,一些别的作家的文学事件,这些似乎与路遥并无直接关系,但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坐标系,让路遥的个体生命和文学价值融入到一个完整的文学世界里。如果说整个文学世界是一座森林,那么路遥就是其中一棵树。中国传统的纪传体历史是以人存史,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路遥纪事》是一本路遥故乡延川县及陕北的的地方文学文化史,是一部陕西的文学史,也是一部从陕西的一个作家来看中国的文学史。可以看出,也可想而知,作为一部特别的传记,作者当事人采访和对材料的搜罗整理,是下过一番功夫的。这些内容从多角度多侧面描写了路遥,那些细节具有鲜活的文学性,有时往往只是当事人的一句话,却具有广泛的文学性空间意义。因此也可以说,这本书是一个作家的鲜活民间记忆史,一个作家的精神影响史。

  作家评论家公开见诸文字的对路遥的总体评价见仁见智繁多得难以一一罗列,而作者则本着宁缺毋滥的精神,对那些材料删繁就简,力求简明扼要具有代表性。比如书中录有评论家李建军对路遥的高度评价,也录有评论家朱大可对路遥的批评。朱大可认为,路遥作品的意义主要在于其“记录性”:“路遥是一个知青文学的代表,他的作品具有那个时代的各种优点缺陷。新时期文学的早期形态,是文学解冻的产物必然带有所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浓烈色彩。我们一方面看到他触及底层现实敏感与痛切,一方面也看到了其技巧的粗疏和语言陈旧。但无论如何,路遥是一个值得关注文献型作家,他提供的文本尽管缺乏文学价值,却具有重要社会认识价值,为我们刻录了那个时代真切乡村经验。”作为一家之言,朱大可这段话当然有其可商榷处,其中不乏对路遥的苛评,比如“其技巧的粗疏和语言的陈旧”,从世俗眼光来看,这的确是“负面批评”,但总体而言他对路遥的评价是中肯客观的。而作为一个后辈同乡的作家王刚来说,把这样尖锐的批评录入,是需要公正的文学眼光的。在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之前,不轻下断语,尊重事实保留更新认识不断学习的空间,这也是严谨认真态度。可以说,正如路遥曾表达过对于他的作品他喜欢“下一个”,他的文学价值,更多的在于他的文学理想,在于他的精神追求。“纪事”体的精神实质是求真求实,是对真理渴求

  这本书具有不显露不张扬的文学内功,具有质朴严谨的学术品格。它没有刻意去猎奇寻求所谓时尚卖点,也没有煽情地去夸大其词,而是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本色路遥。在这个浮华的时代里,这种质朴严谨是很难得的。路遥不是一个传奇性作家,他身上也都没有什么特别夺人眼球因素,他有过一段初恋感情,有过一段为期不算长的婚姻,生有一个女儿。路遥是文学圣徒、文学苦行僧,他放弃了太多的世俗享受,他的世俗生活是平凡而缺乏精彩的,这与他的内心世界形成了强烈反差事实上,这是一个普遍规律:一个真正的优秀作家,他首先不是靠文学之外的因素来取得所谓的成功的,而是靠他的文学作品来确立其在文学世界里的地位的。对于一个真正作家来说,只有真正进入他的内心世界即文学世界,才能发现他的“精彩”。美景在险峰,而险峰却人迹罕至。只有用文学世界的眼光来看,才能发现路遥的“精神世界”的精彩。

  身为晚辈和路遥同乡的作家王刚,在编著这本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艰辛是可以想象的。但对他来说,更是一种幸运机遇:他得以在文字的蛛丝马迹中还原前辈作家曾经的精神苦旅,感受一个同乡作家留在这个世间的巨大的精神能量。青年作家王刚用一本书年走近一个作家,用一本书感受一颗文学灵魂,与之交流文学与生命体验。他借以写这位他的同乡前辈,也算回顾了一下故乡的往昔岁月,也算做了一次精神回乡之旅。人一生能深刻地做一次精神回乡,这种机遇是不多的。可以说,真正的文学,是我们每一个作家共同的故乡。把文学构筑成我们的精神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作家的神圣使命

  《路遥纪事》读后感(二):耕耘黄土路更遥——读《路遥纪事》

  2012年春天恩师李震教授带着纪录片《秦风》摄制组到延安拍摄,我当时正在延安工作,陪着摄制组到延安大学,爬上校园后山的文汇山,那上面便是路遥的墓。拍过镜头大队人马下山,墓前只剩下老师和我们两个学生,三个人立在墓前。老师点了支烟插在墓地前说,“咱们给老前辈鞠躬吧。”

  此外,2002年在母校陕西师范大学参加过路遥逝世10周年纪念活动,2012年在清涧县参加过路遥纪念馆举办的纪念活动,除过这二三次活动,我与路遥前辈再无交集。但曾经的文学青年谁没有看过《平凡的世界》呢?

  读《平凡的世界》,记住了孙少平、孙少安那一群活泼泼的人物自然也会将作者路遥记在心里。这位英年早逝的作家,留给这个世界的不仅是承载二元化体制的小说,还有黄土地厚重沉静的风物。可惜余生也晚,我读他的时候,他已经去世,成为和那黄土地一样厚重的历史。

  好在出版了这本《路遥纪事》——路遥同乡、青年作家王刚的新作,拿在手里一页页翻过,仿佛看到手扶犁铧的王刚将厚重如黄土的历史层层推碾。正如黄土高原是由千百年的沙尘堆叠而成,日积月累才有绵密的坚实、雨淋水冲才有坎坷沟壑

  名为“纪事”,自然少不了按照年月日详细记录路遥生活的点点滴滴,由此足见作者超乎常规的细心和难以想象的扎实。做当代文学史的难度很大,很多作家的名声听起来如雷贯耳,但细究其成长史却充满了谜团,况且路遥的整个生命正逢中国历史上最跌宕波澜的时代,起伏每一刻无不与时代密切相关。可以想见,在有限的文献资料中抽丝剥茧,在路遥的密友中遍寻访谈,又将这人物命运和跌宕时代之间联系起来,王刚不仅需要观察入微的视角,还要有洞明世事视野

  如果说时代是路遥难以逃离的命运枷锁,那么,陕北作为地域,已经成为路遥生死不离的乡愁。在《路遥与陕北文化》中,王刚结合地理民俗方言民歌等陕北黄土地独有的风情元素分析路遥作品中的细节,佐证了路遥等一批源自陕北的作家无法逃离的文化基因。这篇学术笔法写成的论文暗示着路遥与他笔下人物一脉相承的契合,也在纸后透出王刚本人自路遥延续而来的情怀

  作家似乎都无法逃离文化沿袭,特别是对自己所生存的时代和地域,以及两者背后潜藏的文化,即便假借“超越自我、超越过去”来抗争,仍然无法躲避在文字中偶有显现的点滴,更遑论整套作品风格所代表的精神。“亦步亦趋模仿,反其道行之也是模仿”,路遥逃不开精神上的“陕北”,王刚也注定了逃不开。王刚根植于陕北的文化背景有助于他深入研究路遥的生命轨迹,也有助于他将对陕北文化现象的思考注入到研究成果之中。

  对文化研究者而言,选择路遥作为研究课题看似简单——他短暂的生命从时间上已经终结,他生活过的地方在空间上非常有限,见证过他成长历程的人大多健在——这都是可以触碰甚至可以深究的研究资料。然而,当将路遥放在当代文学的宏阔视野中再来品读纷繁的资料甚至会干扰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所以,当王刚将路遥生前身后数十年的历史一一记录下来时,不由得引发敬佩:这是极有难度的功课啊。

  在当下浮躁的文化圈中,眼高手低、叉腰责问的人自称是“述而不作”,浑水摸鱼、乱戳是非的人自称是“触类旁通”,真的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研究的并不多,于是王刚和他的这本《路遥纪事》就显得难能可贵,这或许就是陕北人挚挚诚诚、踏踏实实的性格

  与过去研究路遥文学价值的专著不同,跳出作品本身来回顾路遥短暂的一生,这是《路遥纪事》所做的创新;路遥的生命已经远离我们二十多年,但对于路遥的研究还远没有结束,王刚所做的事情,是路遥在作家属性之外,探究他最为根本的“人之为人属性”,这是王刚为“路遥研究”厚重课题所做的贡献

  初春的陕北没有苍翠满山,但细微草芽终究兆示了春的迹象,小小一尊头像,圆圆一座石丘,在萌动春意中也鲜活起来。王刚与他的《路遥纪事》,正在为路遥研究点燃春天的希望。(文.李想)

  《路遥纪事》读后感(三):我为什么要写《路遥纪事》 (王刚)

  一位作家一生的日常生活虽然不能简单地归结到人物传记里,但像路遥这样一生中充满断层、传奇、争议的作家,他的生活与文学创作就显得密不可分

  作为路遥的清涧老乡,我试图通过解读路遥与陕北文化的关系、路遥作品中陕北方言等,发现一个更加真实、更丰满的多层面的路遥。正如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2013年5月21日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说:“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这是路遥精神的核心价值。”我们重新审视路遥,就是因为路遥的人格魅力与其作品中体现出的时代精神——给予所有卑微人物以勇气光亮,并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这是我写作这本《路遥纪事》的初衷——根于路遥研究,又不同于路遥研究。同时,我也希望为读者理解这位陕北“大百科全书”式作家路遥提供全新的角度,成为读者了解路遥创作生涯和他不平凡人生的最佳指南——这也是我为什么要研究路遥的理由

  被文学史忽视的路遥

  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遥逝世。由于一些个中原因,现行的现代文学史有意无意中,总将路遥的文学作品淡化或者边缘化。作为“重写文学史”重大研究成果之一的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以关注“民间写作”立场而著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学史视角,该书在第13章第4节专门讨论了路遥的《人生》,但对《平凡的世界》的评述只有一句话;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论述了社会主义形态下文艺唯一的“规范”确立和逐渐多元化发展的这一过程,但路遥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人生》与《平凡的世界》均未进入关注视野,只在书末的“中国当代文学年表”中列出了作品的发表年代与出处。这两部文学史著作是目前多数高校中文院系采用的通用教材或重要参考资料书,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客观性和研究性。当代文学史论著对路遥的“集体忽视”显示出了传统现实主义文艺作品遭受冷落的现实。

  今天,我们重读路遥会发现,现实主义没有过时,现实主义也永远不会过时,只是需要我们跳出固定思维,以新的视角去看待、去研究。路遥留给我们的文学遗产甚至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的、超前的文学形式,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的意义。

  《路遥纪事》创作始末

  2010年10月,我在西安见到了清涧老乡杨进,与我商讨出版《陕北语大词典》的事宜,谈话中说到了我们共同的老乡——路遥。那次之后,我开始收集路遥生前出版的著作及刊发过路遥作品的报刊。深秋,我再一次开始阅读路遥的作品。2011年年初,我与在北京从事出版工作的贾勤作了一些简短交流,谈了写作构想与初步的出版计划,开始收集整理与路遥相关的公开与非公开的出版物,其间开始阅读一些年谱与传纪类书籍,弥补此方面的不足。之后,开始动笔写这本书。

  从2011年春正式开始创作到2013年秋定稿,历时近3年。其实,准备期很长。2007年,我在榆林市文联《陕北》杂志编辑部获得了一份“编辑”的差事。其间,我住市文联二楼办公室11号,也就是路遥曾住过的地方。一住就是3年,3年中路遥常常被人谈起。1983年夏秋之际,路遥带着电影《人生》的剧组在榆林选景,选完景后便在市文联二楼11号小住过一段时间,完成了中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这篇小说里,路遥写到了“毛乌素大沙漠”、“古长城”、“防护林”、“治沙”、“文化馆”等一系列与榆林相关的词汇。路遥生前好友、榆林市群艺馆的朱合作说,路遥打鼾的声特别大,从市文联大门一进来就能听见路遥的呼噜声。路遥每天早上九点多起床,十一二点吃饭,然后开始创作,一写就是一整天。《你怎么也想不到》完稿后,路遥离开了榆林。

  市面上也有一些关于路遥研究的书籍,但大多是从路遥作品出发来写的,缺少了一本关于路遥成长经历的书。路遥早期代表作《人生》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的新变化,显示了转型时期中国的种种问题,从而突显当时青年对待世界,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精神;后期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在当代作家中,路遥较早地在创作中提出了“城乡交叉地带”与“社会转型问题”,对分析转型社会时期的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与冲突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路遥为什么能写出《人生》与《平凡的世界》的缘由。

  这本书全面描写路遥的一生,内容涵盖了路遥的生平经历、创作历程,写出了路遥成长、求学和走上文学之路经历的艰辛奋斗,同时通过对时代信息、故乡风貌和陕西文学作家群像的刻画,将路遥放置在一个文化大背景中剖析,使读者全面、具体地了解作家路遥的人生、创作。书中引用了大量第一手的原始材料,披露了路遥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细节,勾勒出一个立体的路遥。

  路遥逝世后留给我们的遗产是一个独立的、科学的、超前的文学形式,其价值远远超越了文学的意义。在道德缺失的今天,审视路遥的这份遗产,我们发现,路遥坚守着的现实主义阵地——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路遥自己所说:“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绝不仅仅是创作方法的问题,主要是一种精神”。路遥用生命恪守的这块精神阵地,是他与社会发展保持一种良性的关系。

  《路遥纪事》读后感(四):“苦难作家”的精神还原——评王刚《路遥纪事》(刘波)

  写出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的路遥,除了勤奋之外,其光环背后有着多少难言之隐?他以何种毅力去塑造了文学史上的高加林与孙少平?这些曾经影响过一代中国人的经典小说,路遥在写作时又经历了什么样的艰辛和苦楚?在写完《平凡的世界》之后不久,路遥英年早逝,这一方面与他的身体状况长期欠佳有关,另一方面,是否也与其在精神上过多的透支相联?这些想法和疑惑,很大程度是在读王刚所著的《路遥纪事》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这本书肯定不是一本简单的年谱,它所透出的意义和引起的思考,是在客观呈现事实后的精神反思与超越。

  读《路遥纪事》,我们可能无法还原一个生活中嘻笑怒骂的路遥,但我们能重塑一个文学内外的路遥,这时,路遥已经越过了单纯作家的身份,而成了一个有人文关怀的思想者。他置身于八十年代开放的文学思潮里,但他没有像很多作家那样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先锋文学运动中去,而是坚守在了现实主义的阵地上,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尤其是那些离开土地的农民,其实,路遥的书写正应和了后来城镇化进程中离乡农民的两难困境。这种预见性和前瞻性,也是路遥作品一直有其读者且不断获得阐释的重要原因。他站在了一个时代的边界线上,却又对中心之事贯注了热情,出示了时代的真相,作家的笔触有时就显得如此神秘。从王刚笔下,我们得知路遥不是一个爱开会的人,他这种性格与很多爱凑热闹的作家形成了鲜明反差,而路遥的喜静正是他投入思考和写作的前提。在写作《平凡的世界》第一部时,路遥给自己制订了工作进度表,且以表格形式列出1到53的数字,每写完一章就划掉一个数字,因为每划掉一个数字,自己就往前进了一步。似乎只有路遥那一代作家,才有这苦行僧般的写作经历,而真正的大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没有路遥这种执着和用力,所谓经典性或许也是很难成立的。“在那些漫长而孤独的日子里,抽空躺在床上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通信录是他最大的安慰。”王刚如此写道。其实,这“纪事”的诸多言辞里,也饱含了作者对路遥温情的敬意和感佩。

  从路遥出生的1949年,到去世的1992年,这四十三年发生在他身上的奇闻轶事并不多,其一生从世俗的角度来看,似乎不具有传奇性。但从其影响力观之,他又的确是个真正的文学传奇。由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这部三卷本长篇小说的历程来推测,他几乎是在逐渐透支生命的“自我折磨”中完成的。正如王刚在《路遥纪事》中所流露的,一边是他创作小说走向曙光的精神幸福,另一边又是他在写作快感中的“慢性自杀”,这样一种人生矛盾,其实是王刚在书中着墨较多处。1988年5月25日,对于路遥来说,是他一生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二稿,“抄写结束,终于为全书画上了最后一个大大的句号。他站身来,把手中的圆珠笔从窗户扔了出去。”从王刚的文字里,我们能够想像当年路遥的在房间的举止和神态,这种历史场景的还原,也是对作家人生纪事的一种生动的补充。看书中路遥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真让人有惊心动魄之感,那种疼痛和撕裂,我想王刚在写作时也一样会伤感,会悲痛。

  作为路遥的清涧老乡,王刚其实是做了一件很多人想做但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遍访路遥生前亲朋好友,取得第一手资料,这是保证此书真实性的首要之举。在书信、创作谈、会议记录、回忆文字中寻找关于路遥的珠丝马迹和只言片语,如此下工夫爬梳资料,当是为了让这部《路遥纪事》既显得客观,又不乏精彩。作家出身的王刚,一方面发挥了自己精炼语言和把握叙事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以学者的冷静眼光来挖掘史料,重识其价值。尤其是对路遥去世后一直到2012年每年的路遥研究文章和会议资讯的梳理,详实而精细,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总之,这本书是作者对路遥作为一位“苦难作家”的缅怀和追忆,同时也体现出了对那个时代作家扎实的写作精神的敬重与推崇。

  《路遥纪事》读后感(五):一部有价值的书——读《路遥纪事》/史飞翔

  路遥是新时期陕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上一位精神突出、影响广泛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作为畅销书和长销书至今仍占据着各大书店的显要位置。他通过对那些出身最底层的小人物力图改变自身命运的变迁和突围的描写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他给一切卑微的人物以勇气与光亮,让他们知道自己能够走多远。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初阅读路遥作品《人生》时所带来的那种巨大的精神震撼。正如评论家邢小利所说,在陕西作家里,像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人,都有一种文学圣徒的“殉道”精神,他们视文学为神圣之事业,甘愿为文学“虽九死而不悔”。2013年5月21日,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在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说,“身处劣境却不断挑战苦难自强奋斗,这是路遥精神的核心价值。”不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怎么评价和定位路遥,我始终认为路遥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路遥去世后,人们写了大量的文章来缅怀并纪念他,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路遥热”。紧接着,有关路遥生平及创作的各种研究也很快成为一个“热点”。《路遥纪事》是目前已出版的关于路遥的几本传记和专著中最新的一本,同时也是系统梳理路遥最全面的一本。

  《路遥纪事》一书名为纪事,实为年谱。全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路遥纪事,是全书的主体;另外一部分是关于路遥研究的三篇论文,可视为纪事之外的一个有机补充。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全书第二部分出现的这三篇关于路遥的研究论文绝非可有可无,相反它最能见出作者对路遥研究介入的深度,以及作者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

  作为全书主体的《路遥纪事》以翔实的笔法、晓畅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路遥波澜壮阔而又命途多舛的一生。作者王刚是一位青年作家,以文学创作为主,但却具备学者的严谨,具有深厚的文史功底和扎实的考据能力。为获取第一手资料,作者大量翻阅了“文化志”、“大事记”、“县志”乃至“作协工作会议纪要”,参观“路遥纪念馆”,深入一线走访路遥生前好友,并时刻关注路遥研究及出版动态,及时补充、修正。这样做的结果就使得全书资料翔实、真实可靠。

  《路遥纪事》一书虽然在学术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上与学院派的专业研究尚有差距,但在路遥生平及资料的搜集与梳理方面却绝对是“开疆破土”,超越前人,用“荜路蓝蒌”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作者王刚在《路遥纪事·代后记》一文中说,写作之初,他一直勉励自己将本书写成一部有“价值”的书。现在看来,作者当初的理想实现了。

  《路遥纪事》读后感(六):一部“路遥”窥百态

  我常想,一个人的一生是何其漫长;可是当他有天发现自己必须做一些事情时,时间就显得多么微不足道。2011年时我初次见到作者王刚,他那时是位已经发表很多篇诗歌小说的青年作家,笔名秦客。他总是热情地参加各种诗会,从不忘记把年轻人的热血扬洒在心中永不枯萎的梦想之花上。他是这样一个人——热情、热切、热心、执著。

  有次他提及想对路遥做出什么,因为路遥研究方面做得太少,而他们又是同乡。事实上这种“想做什么”并不单单是同乡情,而是读书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和期待。2010年他已经着手搜集资料,而当两年后这本书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不由深呼一口气。我不曾想到这本书如此厚重,更难以想象当初他怎样一次次辗转于西安和延安之间,怎样细心细致地搜集每一则路遥的资料,又是怎样穿梭于理论性极强的学术论文的审慎定夺之间……总之,他做到了,在无数个夜晚伏案梳理,在别人看来是寂寞枯燥无味的,在他从来都是快乐。也许当又写出一些文字时,他才由衷地欣慰。

  这本《路遥纪事》的出版,当是文坛和学界的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它弥补和修订了路遥研究的很多不足和错误,带给我们一些宝贵资料的同时,又以年鉴的方式,将著作主体部分界定在1949年到1992年,将路遥43年的生平做了非常细致的梳理。此前我们只有一份简单的“路遥创作年表”,两者相较,判若云泥。若不是对路遥的价值和学界研究现状有着清晰的认识,实难作出这样大的努力,取得如此之进步。

  《路遥纪事》是年谱,但又决不是简单的年谱。它生动丰富、信息量大,可读性强。翻开这本书,你一定会在看到1949年国家大事时心里震惊,这仅仅只是个开始。作者在编年谱时,不光编入路遥,而同时编有国家社会大事、相关作家,可以说,他是将路遥放在了整个历史中去审视,将其放在整个文坛中去关照,这也给我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就以“知人论世”的方式,去将他和整个时代进行思考;或者将他放在延安文学和知青文学(反思文学)的思潮中进行反观;又或者将他和柳青、贾平凹、陈忠实、叶广芩、张贤亮、王安忆、史铁生等作家进行比较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到,1950年代到1990年代陕北文坛或者更进一步,陕西文坛的现场;我们可以了解很多陕北民俗文化,尤其是清涧民俗的特点;我们还能通过路遥著作来研究陕北方言;我们甚至忘了《人生》及其影视剧作曾经在全国上下造成的轰动……一个好的话题,一定可以引发诸多问题,可以提供给阅读者多个角度,《路遥记事》给我们展开了多方面的视野,毫无疑问它是难得的“好的话题”。而更为难得的是,作者也就这些方面给予了思考和研究。

  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源于《路遥纪事》采取了一种“《左传》式”的叙事,使得其既有史料性,又有故事性。他是年谱,但同时又具有文学性。有时作者客观地叙述路遥生活的艰难:“1959年至1961年期间,是国家经济、生活最困难的三年,土地贫瘠的陕北农村,人民更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路遥在饥饿的残酷折磨中发奋学习。上高小时,作为‘半灶生’,他每天把家里蒸成菜叶加麸糠的干粮放在伙房里加热,开饭钟一响,必须尽快赶到笼前,抢先取出干粮,否则,别的学生一旦动手,他的干粮便会散成一团,只能用筷子往碗里拨拉。”有时他又主观动情地刻画人物的心理:“(1988年)5月25日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二稿。在完成第三部书稿结尾时期,路遥焦急万分,满头大汗,吃力地在稿纸上写着,字越写越慢直到右手僵硬在那里。路遥来到卫生间,把暖水瓶的热水倒进脸盆……”读者一定会沉浸于生动的故事中,被作者带入路遥的精神世界中去,不觉时间疏忽而过。这本书的可读性和生动性,还要归功于作者自身良好的写作素养。

  写到这,我不禁又要感叹起作者身为作家的投入,身为研究者的严肃。正是这样的认真和用功,让我们得以从宏观上一窥陕西文坛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又让我们充分地、多方面地了解中国文坛尤其是陕西文坛不可缺少的一颗明珠——路遥。

  这是一部研究路遥的综合性著作,毋宁说,它更是以路遥为视角,通过路遥关照着整个陕西文坛。宏观世界,自有玉溪。作者王刚并非从事学术研究的专业人员,但其著作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以及写作精神和热情更是值得我们学习;而他身为清涧人,想要对同乡路遥“有所为”的高度责任感,则令人深深敬佩。

  正是:一腔热血,一盏孤灯,一部路遥,一生情结。

  《路遥纪事》读后感(七):《路遥 纪事》--还原最真实的路遥

  和大多数人一样,初识路遥,是因为他那部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平凡的世界》。路遥出生和生长在陕北农村,而他《平凡的世界》中写的也正是那些他周边人民生活升华了的故事。书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孙氏兄弟无论经历什么困难,都自强不息,甚至在那个年代,想要发掘出自己被禁锢的一些价值。而《路遥纪事》的作者王刚也在书中提到,路遥先前的一些苦难是生活给他的,而后期很多苦难,是路遥自己向生活索取的。读到这句的时候不禁感叹,路遥用自己的精神和热血,塑造了孙氏兄弟的形象。而路遥那种不向生活低头,永远积极向上甚至时刻挑战困苦的精神,也一直都影响着我。

  有人说王刚做了一件别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打开书,有种有一句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都必须认真去读的感觉。因为从每一句每个字中都能体味到作家王刚对路遥的那种钦佩之情,也能感受到王刚认真在还原路遥真实生活的那份辛苦。而这份辛苦,也决定了拿到书之后必须认真拜读,不敢有丝毫懈怠的心。这本书以路遥出生,成长,一直到去世的时间为主线,介绍了作家路遥的一生。为了还原未曾谋面的路遥,王刚走访了路遥几乎所有的亲戚朋友,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且在书中也可以看到,这些资料都是一手的。王刚在写这本书的时候,也有很多作家支持并且给予了相关的帮助。正如路遥去世时有人说的那样:路遥的去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重大损失。所以很多被走访到的作家和亲戚朋友都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协助王刚完成这部书。

  “三四岁你就看清了你在这个世界上的处境,并且明白,你要活下去,就别想指靠别人,一切都得靠自己”。路遥从小生活在贫苦的陕西农村,家里姊妹多,贫困到几口人合盖一床被子,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而路遥从小就懂事,这部书真实地展现了路遥从出生,到后期经历种种困苦还是坚持文学创作,到后期他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直到他去世。

  读这本书,不仅可以深入了解路遥这个人,而且可以给我们人生很好的启迪。书中提到“只有活着才能像土地一样奉献,才能像牛一样耕耘,”这句话浓缩了路遥短暂的一生,是路遥人生价值的体现,而路遥精神,到现在看来,甚至到未来,都是不会过时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路遥纪事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