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柴静“曝光”了这个人之后,才发现中国有330万人做着同样的事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柴静“曝光”了这个人之后,才发现中国有330万人做着同样的事

2018-09-17 16:46:43 作者:M三三 阅读:载入中…

柴静“曝光”了这个人之后,才发现中国有330万人做着同样的事

  这是司马推送的第 866 与众不同的人

  崔永元曾经在他的《实话实话》上曝光了一个“可恶至极”的美国人,他到中国老师后,不纳税、不消费、还因为工资待遇校长打架。他,是丁大卫。

  柴静在《看见》里也曝光了一个“行为怪异”的德国人,他在广西大山深处的村子里当小学老师,不吃肉、不喝酒、不要工资,在山里当了十年留守儿童的“老爸”。他,是卢安克。

  我们被他们感动,却从不知道在中国那些没人能看到的角落,有330万人做着和他们一样的事。

  15年前,

  广西大山深处的板烈村,

  突然来了一个金发碧眼、身高一米九的外国人

  村里人看看我我看看你,

  “这是什么烂仔,头发咋这颜色?”

  “他是外国派来的特务”,

  “是来拐卖小孩的人贩子”,

  传言沸腾,

  各家各户赶紧把孩子藏起来。

  这个“烂仔”从德国来,

  进村之后一句话也不说,

  就先租了个大房子

  每个月10块钱房租

  一下付了2年。

  摆椅子、搬桌子

  忙前忙后搞了一身灰,

  出了门之后用他带口音的中文说“我要办学校”!

  村里人看着这个灰扑扑的外国人,

  怎么也不能相信他说的话。

  然而就是这个叫卢安克的“烂仔”,

  之后却让柴静几次进山采访

  《面对面》片子播出后,

  有人评论

  “一个德国人狠狠打了中国教育一个耳光”。

  接受央视《面对面》专访,右为柴静

  他不教孩子标准答案

  他让他们认识创造力

  意识天真灵魂力量

  与此同时,那个从29岁到44岁,

  把人生最好的年华

  都放到了贫困山区的卢安克,

  消失了,再无音讯

  为什么他们要做一些

  几亿人都知道答案的题目

  1997年,29岁的卢安克来到中国, 到南宁的一所残障学校教德文,因为没有就业证,被罚了3000块后被遣送回国。

  两年后,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在威尼斯电影节大放异彩,12岁的魏敏之为乡村教育所做的努力,让卢安克再度决定“我必须要回到中国”。

  卢安克的第一张“就业证”

  张艺谋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来到板烈村之前,他在广西县里的一所初中义务教英语,但他的教学方式很让人奇怪

  他不用课本,也不考试鼓励学生自由创作学生们造出“像风筝一样跑,像自行车一样飞”这样完全不符合语法语句,他却开心得如获至宝

  期末考试全班平均分20分,学生们很难过,卢安克辞了职。

  但这次的辞职并没有破灭他对教育的热情

  他从县里退到镇上开始了新的教育尝试

  附近从未上过学的14-16岁的孩子被召集起来,

  卢安克教他们画地图、造桥、造房子。

  然而,这次的教育成果却让让卢安克失望了。孩子们因为年纪太大,思维早已僵化,他们可以很好地完成工作,但却无法做到创造。 就像是命题作文可以100分的孩子,面对空白日记本,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我不理解,为什么我的学生希望我只让她们做几亿人都已找到答案的作业题?如果我给学生的只是一些结果,他们永远也找不到新的、别人还没找到的东西我的学生,只有找到自己的、新的思考方式,她们的生活才能改变。”

  卢安克意识到,要想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教育。

  所以2003年,有了文章开头的这一幕。

  人生没有标题答案,

  人活着也不需要一个标配

  板烈村里没什么壮年,因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实在贫困,家家户户都出去打工,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孩子。

  当初听到他要办学校的消息人们带着半信半疑态度送来了孩子,最开始上课的时候,每天都有大人坐在教室里“看”着他。

  从来没上过学的孩子们只会说壮语,连普通话都听不懂。卢安克一个外国人,他在这所学校的第一个身份,居然成了拼音老师。

  接下来的课程里,他接着给孩子们讲数学英语、天文地理、教他们唱歌、画画,有时候还讲一些他在国外发生的一些新鲜事。

  这些大山里的野孩子,第一次对外面的世界有了认识。

   

  这些孩子很多都是独自生活,家里没有大人,要自己做饭、自己上学、自己睡觉。父母可能四年才回家一次,他们唯一可以依赖一下的大人,只有一个卢老师。

  每个周末,卢安克都会去不同的孩子家里住,陪他们做饭、聊天、干农活……有时候孩子去放牛,他也陪着一起去,累了就直接在草坡上睡一觉。

  睡觉的时候,那些小男孩总是要枕在他的臂弯里,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就好像在父亲怀里撒娇的孩子。

  截图来自纪录片《留守娃》

  十二三岁的孩子,

  因为缺乏营养,长得又瘦又小。

  快40岁的卢安克,

  也瘦的像个麻杆一样,

  山寨湖人球衣松松垮垮地套在身上,

  两边的肋骨一根一根清晰可数。

  他从不吃肉。

  2009年柴静去采访他的时候,村长为了招待远道而来记者,特意杀了羊做了大火锅子,肥羊肉片、炒羊腰子、羊杂。卢安克哪个菜也没有动,许久才从汤里拽了几棵青菜出来。

  他不接受社会捐助,不接受学校给的工资,翻译书的稿酬全部捐给慈善组织,每年的全部花销来自父母给他的5000块人民币,除去每个月100多的支出,其他的钱都贴补了这些孩子。

  “他跟我们一起犁田、种菜,又没有要钱,也没有其他消费,不吃肉,只吃红薯叶。”

  一开始说他是人贩子、看到他都要躲开的老人,现在会停下来和他打招呼,放心地把小孙子递到他的怀里。

  曾经那些怕被他拐走的孩子们挤着躺在他的身上,

  争着说“这是我老爸,我有老爸……”

  我不要出名

  出名会影响我的工作,会伤害我的学生。

  2004年,卢安克在板烈村的第二年,他的双胞胎哥哥来看他,送完哥哥回村的路上,他坐的农用车车从几十米的山坡上滚了下来。

  卢安克摔成了重伤,脊柱被压缩了3厘米,柴静很疑惑为什么会有人在曾经的伤心地待这么久,他的回答让柴静不自觉地瞪了下眼睛

  车祸就把我的命跟这个地方连得更紧了,走掉就没有命了。”

  他轻声细语地讲出这句话,用他独有的温柔语气节目播出以后,很多人冲着他的这句话涌入板烈村,加入了支教队伍

  志愿者一茬一茬来了很多,留下来了却还是只有他一个人

  一位教美术志愿离开之后,曾经最喜欢画画的学生撕掉了自己的本子,决定再也不拿起画笔。抛弃,是对这些孩子最残忍伤害

  此后,卢安克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我不要出名,出名会影响我的工作,会伤害我的学生。”

  2006年,有人推荐他参加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得知自己是候选人的卢安克立刻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让他们不要选他,“我不想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卢老师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好奇心

  2012年,卢安克借《告别卢安克》节目和他支教10年的板烈村告别,被迫离开了他陪伴10年的孩子们。

  他离开后,学校里口耳相传着关于他的故事高年级的孩子们回忆着旧时光低年级的孩子们传阅着他写的《是什么给我力量》,卢老师的印记仍旧在学校里挥之不去

  2016年,

  《新闻旋涡后的村庄》节目回到板烈村,

  找到了当初在柴静采访的时候,

  紧张肚子痛的小男孩牙韩运。

  牙韩运,是卢安克和孩子们一起拍摄电视剧《心镜》的男主角容承的扮演者,因为容承,这个内向的孩子成为了最闪光焦点,让他的自卑感逐渐淡去。

  彼时的他已经初中毕业升入职业学校,面对摄像机时,脸上没有没有一丝怯色,言语神情里是满满的自信

  同学问他卢老师有没有对你们的学习产生影响,他的回答没有一秒的迟疑,极其坚定地说:“有,好奇心、创造力”。

  牙韩运选择了汽修专业,这门课程他最喜欢的是发动机的拆装,因为这些项工作和当初《心镜》里边的道具制作相似

  当初卢老师带来的新东西,已经在影响着他人生的最重要的第一步。

  央视播出《告别卢安克》后,柴静在博客中写:

  “卢安克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

  司马之前的文章里写过这样一句话:乡村的未来是那些走不出山的,只能留在山里的孩子们的。他们现在怎么样,未来的乡村就是怎样的。

  乡村教育的重点,从来就不是考评升学率,而在于是否让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图片来自网络

  乡村教师吴桂芳,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她化身小偷”,隔着手机屏幕,跟着北师大的教授们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我偷到了知识运用到了我的课堂管理中和教学中,我变了,孩子也就变了。”

  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的马正文老师,以代课教师的身份扎根深山大沟十年,教学之余给留守学生们洗校服,做心理辅导,对每一个孩子进行详细的家访。十年如一日,从未喊一声苦。

  还有冯平老师、高淑娟老师……她们扎根乡村教育多年,总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让村里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教育。

  很多乡村教师都有着这样的愿望,但是乡村教师还是一年一年地减少、流失留不住教师,是目前乡村教育最大的难题

  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的出现,给了乡村教育一道希望的曙光

  “小狮子计划”,是由凯迪拉克联合互+计划、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的助力乡村教师公益项目。从2017年12月1日开始,一共为期三年。

  通过众筹和定向捐赠为乡村教师募集奖励金,每年进行一次评选颁奖,用来激励积极参加互加计划、“美丽乡村课程”、“青椒计划”培训的乡村教师。

  全中国有330万乡村教师,其中35岁以下的乡村青年教师有98.3万,他们全部都在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的扶持范围

  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坚信:

  改变一个乡村教师的眼界,便能改写更多乡村儿童的世界。

  助力一个乡村教师的成长,便能为更多孩子种下未来与希望。

  点燃一个乡村教师的内驱力,便能成为更多孩子走出一座座大山的动力

  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乡村教师加入到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行列,像马正文、吴桂芳这样的乡村教师,借助“小狮子计划”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地域隔阂,将优质而公平的教育带给约405万大山里的孩子们。

  这群有如“小狮子”般无畏向前的乡村教师,借助互联网+教育,让所有的孩子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自今年6月1日启动报名以来,共吸引到了3315位乡村教师积极参与参评教师覆盖各个年龄段,其中最年轻的教师仅22岁,最年长的则有60岁。

  在互联网微公益的趋势下,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还积极参与到了今年的腾讯99公益日中。9月7日至9月9日期间共计拉动公众募捐27万余元,每一笔“小狮子计划”的公众捐款,凯迪拉克都加码十倍予以配捐,累计配捐137万余元。所有善款都将用于明年“小狮子计划”的评选,助力更多乡村教师。

  刚刚过去的第34个教师节,34位乡村教师来到了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颁奖典礼的现场。他们代表来自全国26个省级行政区域、791所学校的1400位优秀乡村教师,获得由“小狮子计划”颁发的优秀乡村教师奖。

  凯迪拉克“小狮子计划”,让互联网教育的阳光,照到了每一个看不到的角落。让每一株新芽,都能因阳光的照射而成长为参天大树

  公益参与不在乎形式,而在于爱的传递,每一份爱心都会吸引更多爱心的加入,凯迪拉克相信,你的一次小关注,就是一份大助力。

  因为你的这份爱心,会让更多的人知道,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正有一群人为乡村儿童的成长、中国的教育默默坚持付出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