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人无瑕疵不可交
某女士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她遇到了一个男人,模样、学历、性格、家庭条件等各方面都很好,看不出缺点,于是就决定将自己嫁给这个男人。后来,这个男人露出了功利心较重的毛病,在工作中收受贿赂,被判了几年徒刑。她不能忍受有瑕疵的人,就毅然决然地离了婚。她其实不是一个落井下石的人,她只不过有不能容忍瑕疵的习惯,从小到大,无论什么有了瑕疵,就要丢弃。
后来,一个人过了一段日子后,她想到了对方的好。她想破镜重圆的时候,发现对方因表现好已经提前出狱了,还与另一个女人成了婚。现在她明白了,瑕疵无处不在,瑕疵也有另一面。这个男人后来混得很好,功利心变成了进取心,创办的公司经营得红红火火。
这位女士的悲剧在于:其一,她不该在尚未发现对方瑕疵的情况下匆忙结婚;其二,她不该在发现对方有了瑕疵之后立即离婚;其三,当她能够接受对方的瑕疵的时候,她已经没有机会了。
有段时期,女孩子找对象,都希望找到一个“潘驴邓小闲”。“潘驴邓小闲”不是一个人,而是这样一种人:像潘安一样帅气、像驴大哥一样性感、像汉代大富翁邓通一样有钱、会小心翼翼地呵护女人、有较多闲暇时光陪着女人的男人。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男人了,实际上是人兽综合体。女孩子们认为,这样的人兽综合体才是称心如意、十全十美、没有瑕疵的。
如果女孩子们有这样的认识,那一定是对这样的人兽综合体缺少足够的了解。这个“潘驴邓小闲”是有典故的,最初出自帮西门庆牵线的王婆:“大官人,你听我说,但凡捱光(偷情)的两个字最难,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儿大的*,第三件,似邓通有钱,第四件,小,就要绵里藏针忍耐,第五件,要有闲工夫。”
你对这种人兽综合体缺少了解的时候,“潘驴邓小闲”好像是一个没有瑕疵的美好向往,但是进一步了解之后,这个怪物可能不过是一个拈花惹草、偷香窃玉的主儿。
袁中郎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若真有所癖,将沉湎酣溺,性命死生以之,何暇及钱奴宦贾之事?”(袁宏道《瓶史·十好事》)无独有偶,明朝遗民张岱的话更加惊世骇俗:“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张岱《陶庵梦忆·祁止详癖》)他们都是想表达,人如果喜欢一件事成了“癖”,哪怕这个“癖”是个“疵”,也必然会专心致志,忘却许多别的念头,于是就可能单纯得可爱。他们的话,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并不值得相信。有些人比较率真,不怕在别人面前露出自己的“疵”,还有些人城府深,把自己掩藏得很好,让人很难看出他们的“疵”。但是,谁能告诉我,这世上有谁是没有“癖”的,又有谁是没有“疵”的?你说一个人没有“癖”没有“疵”,是因为你对这个人不够了解。
我不认同他们的话,但我却从他们话中读出了某种意思:你如果还没有看出一个人的“癖”和“疵”,最好暂时不要和这个人结朋友。
如果你允许一个人成为你亲密的伴侣或朋友,应该是你既看中了这个人的优点,而且也接受了这个人的缺点。如果你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没有缺点的人,你迟早会失望的,因为没有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与其以后失望,不如暂不交往。当你们彼此能够看到对方的缺点并能够接受这些缺点时候,相爱的时机就成熟了,否则的话,有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个你曾经特别喜欢的所谓完美无缺的人居然让你烦不胜烦忍无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