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生》热播,原生家庭的孩子们,如何才能不忧伤?
最近,热播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霸屏银幕,剧中凉生自幼丧母,从小寄人篱下,身世凄凄惨惨戚戚。
更令观众惊讶的是,凉生的扮演者马天宇在采访中坦言:自己出演凉生这个角色,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的早年经历与凉生非常相似,十分了解凉生的心理状态。
马天宇的父亲是一个酒鬼,而他的母亲身体不好。5岁那年中秋,马天宇的母亲永远离开了他。没多久,父亲也抛下了他和两个姐姐,离开了这个家。为了生计,马天宇不到16岁就就担负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跟着乡亲去卖牛羊肉,后来带着7毛钱北漂去打工,端过盘子、做过服务员,他曾说:“我想要改变命运的时候,我真的拼命了。”
残缺的童年,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创伤,导致他胆子极小,缺乏安全感,内心孤僻,见到生人十分拘束。他对所有人都彬彬有礼,但就是不合群。直到后来参加综艺节目,接触到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才慢慢有所好转。
在光鲜亮丽的娱乐圈,受到原生家庭产生影响的不止马天宇一人。比如陈乔恩。2017年,一档明星带父母出去玩的节目《旋风孝子》中,陈乔恩母女间“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关系,引发了网友热议。
陈乔恩与她的母亲在节目中常常相对无言地默默待上很久,就连合照时,母亲搭在陈乔恩腰上的那只手都是悬空的。陈乔恩坦言,不知道怎么跟妈妈讲话。合影的时候自己都感到尴尬。
陈乔恩出生于台湾新竹的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父母非常忙,要养三个孩子。某种程度上陈乔恩是缺少父母陪伴的。而她妈妈对于陈乔恩的管教,从来都是动手不动口。“被妈妈打”这件事,陈乔恩讲过很几次。
以至于后来,每次听到母亲的脚步,陈乔恩仿佛听到了魔鬼的步伐,她想,“完了,她又要来揍我了。”
这样的教育方式对陈乔恩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她说,小时候很自闭,因为转学,不适应环境,成绩变差,又导致没人跟她做朋友,恶性循环,陈乔恩变成了一个从小独来独往的人。为了缓解挨打的痛苦,陈乔恩学会了“和自己玩”,时常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变得很宅,和不投缘的朋友聊天经常会“灵魂出窍”。
美国精神分析医生埃里克森认为,在婴儿时期,个体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而这一切,都是在婴儿与其照看者之间形成最初亲密关系的过程中获得的。当孩子有了信任和自信的基础,才有勇气向外探索世界,去完成生命的成长、发展。
简而言之,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与照看者之间的关系越亲密,越有勇气接触生活。显然,这样的亲密关系,是陈乔恩与马天宇这样的原生家庭无法给予的。
的确,陈乔恩与马天宇的童年遭遇使得他们比同龄人更早的步入社会,也比同龄人更拼。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镜头前光鲜亮丽的影视明星,但不可否认,这样原生家庭对他们造成了不可逆的性格缺陷,而这种缺陷,将伴随他们一生。
2
1955年,美国夏威夷的考艾岛一共出生了698名婴儿,其中1/3被划为高风险群体,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出生在贫困家庭、父母离异、关系紧张、父母酗酒的家庭……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沃纳教授率领一众公共卫生专家,自这些孩子出生起,对他们进行了长达32年的追踪。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高风险家庭的孩子有2/3出现了严重的学习和行为问题。
由此可见,原生家庭的好坏,很容易直接反映在这些家庭中长大的人身上。孩子的将来是好是坏,他们的人生将会往哪个方向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生家庭的对他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父母以及孩子所处的环境如果不能够对孩子产生正向影响,孩子将来很有可能出现被欺负、霸凌等情况,极端者,甚至走向犯罪。
比如前一阵,哥伦比亚大学文学博士E.洛克哈特的最新出版的作品《说谎的女孩》中,成长环境并不和谐的朱尔。
《说谎的女孩》通过电影般悬疑的叙事手法,和两个本该可爱纯真的女孩间种种勾心斗角的碰撞,非常深刻地反映了不同原生家庭对两个女孩的命运产生的影响。
故事的开端,朱尔以一个逃亡者的身份出现在读者眼前。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要逃。我们能看到的,是为了逃离追捕,她练就了超高武艺,时刻保持警戒。不同寻常的经历,使她拥有远超同龄人的机智,但随着情节的深入,情节闪回,朱尔不断回想起往日和好友伊莫金在一起的日子,读者就会发现,正是原生家庭的不幸,令她一生背负罪恶的枷锁。
书中,朱尔和伊莫金是一对孤儿,因为被不同的家庭收养,形成了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
收养伊莫金的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条件非常好,养父母对伊莫金十分溺爱,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身边追求者众多。收养朱尔的家庭贫困潦倒,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养父母不爱她,被不靠谱的姨母养大,被不怀好意的男生侵犯,朱尔一直靠着谎言来维持自己平日里的自尊。
伊莫金养父母的溺爱与朱尔姨母的刻薄,对二人的心理都造成了较为负面的影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伊莫金在溺爱中形成虚荣、爱炫耀的性格,而朱尔从小自卑、爱嫉妒。嫉妒、不甘、欲望、野心一步一步推动着朱尔走向罪恶的边缘,对朋友和更好生活的极度渴望,最终导致朱尔激情犯罪,冲动下将伊莫金杀害。在逃亡的过程中,她练就“十八般武艺”,似乎就要变成她梦想中“人见人爱”的姑娘,却永远无法摆脱罪恶的枷锁。
朱尔和伊莫金的性格缺陷,与收养她们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当今社会的很多家长一样,朱尔和伊莫金的养父母不懂得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现如今,家长呈年轻化趋势。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很多人的责任感却并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增强。看见自家孩子摔倒哈哈大笑;因为玩游戏没有看住孩子导致孩子走丢;在孩子面前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这样的新闻比比皆是。
家长们被迫上岗,却很多都还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准备,他们甚至生活自理都很成问题。显而易见,这样的家庭无法带给孩子健康、温馨的成长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多数是负面的。
《说谎的女孩》除了带给我们层层叠叠的悬疑感,揭露了青少年心理发人深省的阴暗面外,同样也带给家长朋友们更多警醒——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未来,需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而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则需要每位家长首先树立身为父母的责任感。
3
湖南卫视曾经有一档非常火的节目——《变形记》,主题是城市的孩子与农村的孩子进行为期一周的“人生互换”,体验对方的家庭生活。通常,骄傲自负的城市孩子经过在农村家庭的磨练只有一个结果——变得懂事、乖巧。原本懂事、有些自卑的农村孩子,在见过城市生活的美好后,重新回到农村时也都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抛开节目设定因素不谈,成长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改变可以是十分巨大的。如果《说谎的女孩》中,朱尔和伊莫金能够有这种互换机会,相信她们也不会有互相伤害导致一方死亡的结果。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家长都应该把孩子送到其他地方进行这种训练。但我们可以凭借孩子平时的表现以及我们对孩子的了解,尽可能地为孩子塑造适合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当发现孩子身上的某种缺陷,立刻调整,及时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到不溺爱,但也不刻薄,这才是每位家长能够提供给孩子的最好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