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指明英雄之路的老爷子,没了
文 / 熊太行
听到这个凶信儿,觉得心都被一只手狠抓了一把。
蹲在路边大半天直不起来。
我的领域是研究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就说点他是怎么改变至少两代人的吧。
我一直说,金庸先生的小说是一套非常好的教材,什么教材?公民教材,德育教材。
我出生在1980年代的头几年,我们没有天线宝宝、芝麻街、小猪佩奇,什么绘本大师用色块来影响婴幼儿,在我们这里全都没有。我们从七八岁开始接触的就是成人世界,明白说一句,那个世界很乱,什么都有。
有的人脑子不太好,还有一些人人性比较次。但我有过一个观察,那就是别管学历怎么样,凡是认认真真读过金庸、喜欢金庸作品的,大多数不错,没有教养特别坏的。
我们这代人好多父辈都不靠谱,喝酒打牌跳舞揍孩子的父亲,鲁迅先生说的凶暴恣睢的生活,安在他们头上非常合适。
他用张无忌告诉你,讲义气、保守秘密是一件伟大的功绩,你日后能有好多女朋友。
甚至写韦小宝,他都会告诉你,你要是当不了大侠,想过舒服日子,至少要真心佩服陈近南这样的英雄。
想到古天乐,演杨过的时候从少年惩戒所里出来,二十几年后,成为一个热心公益、演技精湛的演员(当然普通话还是不太好)。
在中国乃至于世界华人文化圈,应该有很多少年,受了金庸作品的影响,摆脱泥潭,走上了自己的英雄之路吧!
他开悟得很早,许多这种档位的人,对普通人是看不上瞧不起的。
他不是,他要伸手去拉那些驽钝之人。
写评论办报对人太高端了对吧,那就写小说,再改成电影和电视剧。
又讲道理,又讲故事,时不时还在小说后面送两篇评传,指望你去读《草原帝国》或者理解明末的兴亡。
这是仁心,这是大爱。
我觉得这句话不是过誉。
我们中年了,金庸先生不在了。
感谢先生。
p.s:
活着的诸位,有些担子,老先生没了,我们要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