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血脉亲情割不断:那张入镜人数全球最多的全家福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血脉亲情割不断:那张入镜人数全球最多的全家福

2017-10-07 23:01:42 作者:媛 媛 阅读:载入中…

血脉亲情割不断:那张入镜人数全球最多的全家福

关注我们之后生活变得更美好!  

家庭杂志微信号:jiatingfanmili

   

你见过500多人同时入镜,同时大家得爬上山坡沿路站成“之”字形,动用4台无人机才拍成的全家福吗?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族血脉传承,改革开放后,民政部曾两次发文鼓励和支持家族修订家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园,远赴他乡。为了让子孙们记住祖宗,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和后代有什么发展,浙江嵊州市下王镇石舍村四处搜集材料,完成了《石舍任氏家谱》和《石舍村志》的修缮,并拍了这样一张全家福,同时也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1500多个任姓族人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租架飞机载乡愁

   

2017年7月2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的认证官在杭州市体育馆宣布:“经认证,浙江省嵊州市下王镇石舍村,2017年1月31日在石舍村后火山节理下拍的一张有六代人500多名同宗后裔同框的照片,为入镜人数全球最多的全家福。”

   

接着,认证官将证书颁发给该村的村支书任团结,并向他表示祝贺。这时,任团结的眼睛湿了……

   

谁没有老家和亲人?但一张全家福中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这张照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

   

石舍村位于浙江中东部四明山深处,这里是革命老区,当年新四军在这里打过多年游击。同时,这里还拥有我国著名的火山节理遗迹奇观。火山节理,是指千万年前火山爆发后,熔岩在冷却过程中因温差等原因形成的天然六方柱状岩石,犹如人工建成,非常神奇和壮观。“据老族谱记载,石舍任氏的始祖叫任自成,南宋时从陕西黄陵经山东青州乐安来到浙江,因石舍附近自然条件好,风景美,便在此结庐扎根。村名之所以叫石舍,是因为祖先刚到这里时,暂时没地方可住,只好临时住在火山节理下面的山洞中,说起来有近千年了。”

   

说起那张全家福背后的故事,任团结一脸兴奋。他告诉笔者,石舍村原有500多户人家,1200多个村民,大部分是任姓后裔,因山里交通不便,大家世代居住在这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城镇化推进,很多人开始走出大山。目前村中还有307户人家,户籍人口为815人:“实际常住村里的只有300多人。村里不少上百年的老房子,由于长期没有人住,都破败了。”

   

有位名叫任廷坚的老人,半个多世纪前从石舍去了南美洲的秘鲁。2012年,85岁的任廷坚患了严重的肺心病,他感到来日无多,便提出要回石舍村老家“叶落归根”,但因年龄和健康状况被航空公司拒载。最后,老人的儿女只好花了50多万元人民币租了架飞机将老人送回。也许回到老家心情好,也许石舍村的环境和空气质量都没话说,老人回老家后恢复得特别好,不仅不需要卧床了,还张罗着要花好几十万元彻底整理和装修老宅子。

   

任团结知道老人的儿女在秘鲁都有自己的事业,其中有个儿子还是议员,他们不可能再回到石舍来,就问老人:“房子装修一下、能养老就行了,干吗要大动干戈花这么多钱?”

   

老人说:“我从小就在这所房子里生活,我们家族的祖坟就在屋后不远处,回到这里,我感觉就像回到了妈妈的怀抱里一样安逸。这是我家的祖业,我的根在这里,人啊,越老就越想念老家。现在我回来了,觉得为它花多少钱都值。”

   

老人给任团结讲了个故事:他认识一位姓虞的福建人,已经在秘鲁发展到第三代,家族事业做得很成功,在秘鲁、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国都有产业。但因为老虞一岁多就离开了老家,此后再没有回去过,父亲因海难去世得突然,也没来得及交代,所以他连祖籍具体在哪儿都不知道,“临终前,因为找不到老家,老虞只好叮嘱儿女在他下葬时把棺材头朝着祖国的方向。我可不想像他那样,死后成孤魂野鬼……”

   

任团结被任廷坚和老虞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他跟族人商量:“我们为什么不把分散到世界各地的同族人凝聚起来,让大家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

   

任团结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血脉亲情割不断

   

于是,由48岁的任团结牵头,村里成立了一个业余性质的“石舍任氏家谱编修委员会”,任团结担任主任。通过初步摸底,任团结了解到,全村目前健在的总人口在1500人以上,是南宋先祖任自成之后的第25~31代孙。但是,这些族人大部分都分散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其中不少人已经几十年没有音信,不要说把这些人聚起来,就是联系上他们,其难度也可想而知

   

任团结首先把村里的居民召集起来开座谈会:“你的祖爷爷、祖奶奶,爷爷、奶奶分别叫什么名字?他们有几个儿女?现在何处?生活状况如何……”令任团结吃惊的是,不要说祖爷爷,不少年轻人甚至连爷爷奶奶的名字都说不全:“一个人如果连自己从哪来的都不知道,这不是忘本是什么?”任团结在痛心之余,也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件事情的信心:“我后悔这件事做迟了,应该早几年做,让我们任氏族人无论走到地球上哪个角落,都知道自己的祖先在哪里;无论他的家现在在哪里,我们也知道他的后代怎么样了,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经典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为了搜集资料,任团结和编委会的人到处找人座谈,上门了解情况:“大部分人对我们的做法是理解和支持的,说我们做了件大好事。但也有人开始时并不理解。”

   

有一位在浙江省某掌有实权的机关单位任处长、辈分很高的同乡,由于工作性质等关系,对村里找他办事的人态度不好,加上家谱乱了,很多任氏后人对辈分的概念也越来越淡忘,性情耿直的村人认为他在端架子,忘了本,对他也不够尊重。他很生气,甚至不愿意见找上门的任团结。

   

任团结不死心,先后带人找上门11次。任团结还给曾经不尊重这位处长的人做工作。在任团结的再三努力下,那位处长终于“接见”了他。处长流着泪说:“难得有你们这样的热心人,这是我任姓族人的大幸。我也有错,确实有点忘本,我不配做这个长辈啊……”

   

四明山区曾走出很多英雄儿女。曾任某大军区副政委的任朝胜就是石舍村人,任团结找上门时,这位已经93岁的老人,平日就算高级官员来了都不想见,但听说是老家石舍村来了人,便顿时来了精神,不仅见了任团结,还特意让人把自己从病床搬到轮椅上与其会面。老人说他对不起家乡,因为老家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所以他已经40多年没回石舍村了:“不管到了什么时候,我也是石舍任氏后人,我无时无刻不想着家乡,并决定死后把一半骨灰撒在四明山,家乡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任朝胜是村里健在的老人中辈分最高、年纪最长的,他回忆起石舍村很多不为人知的人和事,还送给任团结一本讲述当年他在四明山打游击的回忆录,并捐款5万元,对家谱和村志的修订都有很大帮助。任团结说:“我们临走前,老人拉着我的手称赞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家谱修订完成后送给他一本,他会让儿孙世代相传,再过一千年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最令人温暖的是,有一次任团结辗转寻找到江西九江庐山脚下的一个村子,打听一位流落至此的石舍任氏后人。见面大家互不相识,但任团结一报上对方父亲和爷爷的辈分、姓名,那个原本站着翻看老家谱的任氏后人就扑通一声跪在家谱面前哭了:“我离开石舍村50多年都没回去,没想到老家的人还记着我,我对不起祖宗,是不孝子孙啊!”

   

“原来,他在很小的时候,大约5岁时,曾坐在爷爷肩上的筐里回过一趟石舍村,还记得回村要坐渡船过江,要走整整一天的山路,村里有很多柿子树,他还跟小伙伴们在火山节理下玩过躲猫猫……”

   

全家福里找自己

   

还有主动找上门表示支持的。村民任伟永20年前到上海闯荡,做了8年油漆工后,东拼西凑了50万元搞土建工程,很快就发迹了,并去了澳大利亚发展。后来,任伟永花了150多万元在村里给父亲盖起了三层楼房,他的老父亲说:“儿子曾想接我们去上海或堪培拉生活,但上海的空气不好,堪培拉的楼房太高,坐电梯都晕。”

   

听说村里要修家谱,任伟永专程从澳大利亚赶回老家:“我不知道外国人是怎么想的,但作为中国人,我努力赚钱的目的除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外,就是为了光宗耀祖。如果连祖宗都忘了,那我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2017年1月底,《石舍任氏家谱》和《石舍村志》终于完工了。很多任氏后人得知消息后,眼看春节即将到来,便特地从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赶回老家,参加家谱修订成功仪式。那位“省里的处长”回来了,任伟永回来了,任廷坚的儿孙从秘鲁回来十几个,虽然有的已经成了混血儿,但全都在任氏祖先的画像和家谱前跪了下来。遗憾的是任朝胜老人已经去世,但老人的儿子和孙子都回来了,而且带着老人的部分骨灰……“这次从外地回到老家过年的有好几百人,最远的来自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地,年纪最大的已经90多岁,是坐着轮椅来的,最小的刚出生几个月,说是要带回来认祖归宗……”

   

有人提出既然是个大家庭,就不能没有全家福。但这么多人怎么拍全家福?任团结打电话向嵊州市摄影家协会求助。对方表示可以利用专业无人机免费帮石舍村拍这样一张奇特的全家福。但影协的人来实地看过后,发现村里前两年新修建的广场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拍全家福,任团结便建议可不可以利用村后天然形成的奇观——火山节理遗址为背景,因为那里有坡度,人们可以错开来排。影协的人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而且以此为背景不仅可以拍到更多的人,还可以让远方的游子看到照片就想到老家。于是,摄影家们安排大家在火山节理下沿“之”字形站立,还动用了4台无人机,终于拍成了这张既充满了“人情”“故乡情”,又带着“自然风味”的全家福。

   

从村里走出的任喜才是浙江大学教授,他向笔者表示:“一个个家族的存在和延续,才有整个民族的存在和延续;一个个家族的团结,才会构成整个民族的团结;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和稳定,才能保证民族和国家的兴旺和稳定。家谱是我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更是凝聚一个家族的灵魂。自唐朝以来,历代都支持家族修谱,文化部先后于1984年和2001年两次发文要求各地对这项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有人说盛世修志,对一个家族来说,就是盛世修谱。俗话说‘血浓于水’,咱村的做法正当其时!”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